為什麼我們總是害怕分離?

為什麼我們總是害怕分離?

來自專欄葉浟心理2 人贊了文章

「我又夢到他了。他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我想開口留住他,可是卻發不出任何聲音。」上周小潔又在諮詢室里提到了前男友。她已經連續三周夢到他,彷彿分手這件事情成了她的夢魘,難以擺脫。

很多時候我們在面臨分手,或者任何其他分離(比如親人的離世,離開家鄉等等)的時候,可能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在分離之前,我們極度焦慮,害怕它的到來;在分離之後,我們難以釋懷,分離的場景會反覆在腦海中重現。為什麼我們對分離這件事情如此焦慮,為何分離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人一生中都或多或少會面臨分離,而分離總是伴隨著諸多不良體驗。有的人面臨分離的時候會崩潰;有的人會壓抑自己的情感,裝作若無其事;有的人會把這種感受升華,就像前朝那麼多寫送別詩的文人們。但是不管怎樣,我們無法否認的是,面臨分離我們都會感到焦慮。

在心理學上,分離焦慮往往和依賴的人格特質相關。DSM-IV(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中有一項診斷叫做依賴型人格障礙,這類人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獨立性,經常感到無能與無助,害怕被遺棄,常常把自己的需要依附於其他人身上。當然,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會到人格障礙這麼嚴重的程度,但是每個人都會存在一些依賴型人格的特質。

奧地利心理學家、客體關係理論主要奠基人之一瑪格麗·馬勒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大約在兒童半歲到兩歲之間,其心理會歷經一個分離個體化的過程。而一個人的分離焦慮是否嚴重,和這個時期有很大的關係。

在我們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會發現大約一歲左右的孩子會開始慢慢有意識地脫離父母無時無刻的陪伴,開始嘗試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不過,這個時候,當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探索中時,依舊會時不時地轉頭看看媽媽(或者是其他主要的養育者)是不是還在身邊。如果媽媽這個時候不在,孩子會馬上放下手頭的事情,去尋找媽媽,這就是分離焦慮最初的體現。

如果一個人在兒童時期就被媽媽很好地陪伴,當他在探索更廣大的世界的時候,能夠感受到媽媽是自己強大的後盾的話,那麼成年之後,他面對分離這件事情就不會有那麼強烈的焦慮。可是如果在兒童時期沒有被很好地陪伴,體驗到強烈的對分離(通常兒童會感到被拋棄)的恐懼,那麼成年之後,當這個人再次面臨和兒童時期類似的分離的場景的時候,就會感到極度的焦慮。

小潔就是這樣。以前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她隔兩三個小時就要和他聊幾句,開始的時候,男朋友也覺得很正常,畢竟是處在熱戀中。可是隨著他們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長,感情越來越穩定,男朋友發現小潔的「黏人」反而愈演愈烈。終於,在小潔第n次質詰他是不是不愛她了,怎麼好久不回復她的信息的時候,男朋友提出分手,揚長而去。從那以後他們再也沒有見過。

生活中存在這樣一類人,他們和小潔一樣,在進入到一段親密關係之後,往往擔心自己會被拋棄,於是很努力地想要把對方綁在自己身旁。可是,越是這樣做往往會越適得其反。開始的時候,對方可能感到我們的依賴,但是慢慢地他們會有一種需要照顧和保護我們的感覺,就像照顧一個無時無刻都需要媽媽照顧的孩子一樣。

但是同時,我們的行為也在透露著另外一種信息,我們不相信對方能夠給我們一段穩定的關係,就像是日常生活中說的「作」。久而久之,對方會因為無比的疲憊而心生厭倦。也許他們不會一下子離開,因為拋棄一個弱小的人,是會在道德層面受到譴責的。然而誰能做得到一直遷就呢?如果這種情況沒有發生變化,最終感情還是會破裂。

當我們感到自己總是會擔心分離的時候,也許我們就陷入了分離焦慮的漩渦。如果是在心理治療中,諮詢師察覺到這部分會向我們呈現出來,並且用和日常生活中其他人不同的方式來應對,讓我們感到安全,慢慢消除分離焦慮。而我們在生活中其實很難遇到這麼包容的一個人,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對此進行察覺。

我們是否經常會因為害怕失去而討好別人?

我們是否害怕獨處,覺得自己無法照顧好自己?

我們是否經常會要求他人做出承諾?

如果我們正在飽受著這樣的困擾,除了去約見諮詢師諮詢師之外,也許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我們的行為正在把對方推遠。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做出一些調整,比如說嘗試著相信別人,花更長的時間去確認別人會和我們在一起而不是急切地反覆確認;或者嘗試去表達自己害怕被拋棄的感受而不是直接發泄情緒,來保證對方能夠和我們進行有效溝通。這些都可以讓我們的焦慮有所緩解。

分離焦慮是現代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只要沒有達到病理性的程度,都可以通過我們的一些自我調整來得到一些緩解。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一段持續很久的戀情中,有一方喜歡上別人,並提出分手?
工藤佑採鐵粉咬住黃心穎唔放:正八婆,期待你同馬明分手收場!
分手後15件事不要做
分手後的情書<男生版>

TAG:心理學 | 分離焦慮 | 分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