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為何會覺得委屈?

你為何會覺得委屈?

來源:冰千里

作者:冰千里

圖片與文章均來源於網路,作品版權及觀點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所有轉載均標明出處與原作者,如儘力核查未能發現原始出處和原作者,則默認「來自網路」。

挑選優質文章,與您共同學習。重在分享,尊重原創。

若有疏漏歡迎原作者及時聯絡署名或刪除。

01

很多時候,委屈的感受來自被不公正地對待。

比如內心這樣的聲音:

為何你們對弟弟那麼好,卻忽略我的存在?

為何你對別人那麼熱情,卻對我這麼冷漠?

為何都是一起進單位的,他的獎金總比我多?

為何我辛苦把你養大,你卻一點都不感恩?

那麼多人,為何偏偏是我這麼倒霉?

這些聲音都來自不公平,不公平還來自同一個人在不同階段的態度反差太大,比如:

原來你對我那麼體貼,現在卻無視我。

那時候你對我百依百順,現在卻指責挑剔。

過去我傷心你總會安慰我,如今你不但不安慰,還嫌棄我。

很明顯我們會看到,這種委屈的背後往往存在「比較」,潛意識會有「競爭」的心態。

心中期望自己被看到,而且被滿足的程度越多越好,在同類群體中,總會想要更多,甚至會想要唯一。

我見過許多朋友,他們的早年兄妹較多,父母疲於生活很難滿足每個孩子的全部需要,很多潛在競爭就會出現,每個孩子各顯身手,用自己的方式獲得父母的關注。

有的孩子學習好得到了父母喜歡,有的孩子經常闖禍得到關注,還有的通過生病、受傷吸引父母關注。

這都是孩子發展出來的索愛方式,他們內心都是這樣的:

「我才是重要的,你要多多關心我,最好一直關注我」。還有些孩子沒能力被看到,就會變得消極、鬱鬱寡歡縮在角落裡,他們的內心往往是委屈的。

單位更是如此,同事都有潛在的競爭心理,誰都想得到更高的職務、賺更多的錢、得到領導更多的賞識,怎奈僧多粥少,獲得垂青的總是其中一個或幾個人,其他人的情緒很多轉化為憤怒、嫉妒、羨慕等。

如果有個員工付出的比別人多、做事認真負責、總加班,卻不如別人升職快,他的內心一定是先有委屈;若被別人通過非正常渠道比下去,比如對方老爸是領導的同學,人家沒太費勁就當了部門經理,這時候付出多的這個人心中也是委屈的。

所以,有很多委屈來自付出得不到回報。

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你卻連一句感激的話都沒有。

這種情況很常見,特別會發生在和孩子之間,許多父母的付出並不是無私,他們也需要被理解、被認可,儘管這不太被覺察到。

我所在的寫字樓緊鄰一所重點中學,很多家長為給孩子提供便利,就在這租房子陪讀,甚至有的家長放棄了工作,每當考試結束我總會聽到幾個相熟的家長這樣的對話:

「早知道就不搬來了,整天累得要死,結果孩子考成這樣。」「是呀,上班還要穿過大半個城市呢,孩子根本不會體諒!」「唉,一想到起早貪黑圍著孩子轉,他卻考成這樣,真是覺得沒什麼盼頭了」……

這些抱怨都在說一件事——「我的付出沒得到回報」,所以我是「傷心的、失望的、委屈的」。而這樣的抱怨家長多半不會讓孩子知道,而委屈卻是消除不掉的。

我認識一朋友,她老公常年出差,從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都是自己帶,不但要照顧孩子,還要照顧生病的婆婆,又要上班,整天忙得團團轉卻也不亦樂乎,還抽空自學英語,周末有時還參加心理沙龍,雖然忙碌氣色卻很好。

最近我見她彷彿變了一個人,臉色蒼白、無精打采,也不像原來那麼愛笑了,我們還沒開始聊她就哭得稀里嘩啦,原來她老公出軌了。

我頓時明白髮生了什麼,原來的付出曾是一股動力,現在卻變成了深深的委屈,付出不但沒得到回報,卻換來了背叛,原因很複雜,而付出和回報的不對等就很容易導致委屈。所以,委屈也來自關係的背叛。

還有的委屈和「被誤解」有關。

你或許忘了很多事情,但被誤解的事很難忘掉,即使是早年發生的。我認識一位男士,小時候偷吃了一塊蛋糕被爸爸發現,從此家裡所有東西找不到都會怨到他頭上,甚至明明是弟弟和妹妹拿的,自己也會被誤會,為此沒少挨揍,還經常被恥笑,他至今記憶猶新,「所以,到現在我都害怕」,他說道,「那種有口難辯的委屈我一輩子忘不了」。

這種委屈感會伴隨羞恥感,這位男士儘管沒說出口,但在被家人恥笑背後一定隱藏了很多羞恥。

越是親近的人的傷害,委屈感越大,若發生在最愛的人身上,委屈往往被深深壓抑。

如果一個孩子受到了父母的誤解或侵害,他完全不能辨別這種傷害,甚至會為這樣的傷害「開脫」,他會想到父母很多辛苦和優點,從而讓傷害降到最低,內心卻深感委屈。

年齡原因他很難將愛與恨整合,沒法接受一個很愛自己的人會傷害他,此時會選擇屏蔽。

他成人以後總會有種無力感,也不太會持續一段親密關係,會和別人保持距離,這都是曾經壓抑的委屈在作怪。

02

無論怎樣的委屈,你越是強行說服自己去原諒,委屈的感受就會越深。

「我怎麼可以去恨我最愛的人呢」、「或許他們有自己的難處」、「我犧牲一點去照顧他們是應該的」、「他們也不都是這樣呀,更多時候對我還是愛多一些」 ……

這樣的借口掩飾了傷害,儘可能說服自己去接受,從而原諒對方的侵害。記住,從開始強迫自己接受和原諒那一刻起,你心中的委屈就會越來越多。

之所以選擇原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羞恥感的影響,表達出來、說出真相自尊會嚴重受損,會被恥笑、被羞辱,這種感受讓人無法承受,相比較而言,委屈一點又算得了什麼呢?

委屈之所以持續存在,除了伴隨著失望和無奈、伴隨著羞恥,更重要的是害怕面對關係的斷裂和分離。會面臨「失去」的巨大危險。

孩子感到委屈選擇原諒,是因為怕爸爸媽媽會離開他們、拋棄他們,這樣的喪失遠遠超過一般的委屈感。

妻子選擇原諒也是由於無法面對被拋棄、離婚的恐懼,沒有了關係的害怕程度往往會超過委屈。

當沒有合適的途徑消化委屈,時間久了就會撤回自己的需求,讓自己不再依賴「這個人」。

不依賴就沒有傷害,但委屈並沒消失,反而更嚴重,緊接著會有深深的「孤獨感」,有一種誰也指望不上的無奈,持續的委屈最終會變成更加嚴重的「抑鬱」。

這個時候,你所有的憤怒和不滿、所有的失望和委屈都轉向了自己,痛恨別人不成轉而厭惡自己、恨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沒有意義,更沒有動力,活著變成了一項艱難的任務。

03

所以,面對持續的委屈感,你首先要知道背後隱藏著更深的情緒,委屈感隱藏的大多數是憤怒、羞恥、恐懼。

要讓這些情緒跨越委屈走出來,你要明白一個道理:「原諒一個人是艱難的,前提是要面對你對他的痛恨」。

說服自己去痛恨至親的人並不容易,但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

恨一個傷害過你的人是應該的,不用背負什麼壓力與譴責,不管這個人是你父母還是老公、孩子。允許痛恨是為了下一步的和解,和解的不僅僅是現實中的他們,而是內心委屈的那個自己。

當真正接受了這個觀點,能直面關係斷裂和羞恥感,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傾訴。

是的,傾訴!沒有什麼比痛快地傾訴更能釋放情緒的了,傾訴的方法可以寫下來、讀出來,也可以爬到山頂吶喊,當然更好的辦法是有一個人能夠提供安全的、接納的空間。

在這裡你能暢所欲言,把這些年的委屈一股腦傾瀉出來,不要猶豫、不要內疚,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畢竟,你已經承受了太多,你也已經好久不敢再去相信一個人了。

很多時候,這個人往往是你可靠的朋友,也可能是另一段感情,後者往往伴隨內疚,你只需明白自己的需要就可以了,委屈不但會破壞現在的親密關係,也會讓人變得絕望。

此時有一個人可以承載這個部分並願意傾聽,就是一種被看見的溫暖,你不需要拒絕,也無需內疚。

傾訴過後才是改變的開始,需要你重新回憶。

回憶具體的細節、感受、細微的體驗,思索它們帶給你的影響,和現在所有的生活相聯繫,看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而你又是如何隔離掉真實情感的,如何用一種看似「正常」的方式和生活相處,相處過程中又是怎樣的無奈和受挫。

化解委屈需要過程,需要一點一點地體驗、思索、聯繫,切不可太著急,最終讓你不再壓抑委屈的是自己的力量,前提還是那一點——要有去直面恐懼的勇氣。

推薦閱讀:

身體不適可引發中暑,殊不知心情煩躁同樣可引發「情緒中暑」。
我想痛快地做個情商低的人
教育的起點在家庭 | 三歲之前的教育有多重要? | 發展心理學
對自己認知的三個階段是什麼?

TAG:心理學 | 委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