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紅海行動》有感
《紅海行動》講述的是中國海軍在海外武裝撤僑與恐怖組織戰鬥的故事。
從我的觀影感受來講,該影片十分注重的人物的刻畫與描寫。通過細節描寫,使人物形象飽滿,這容易使觀眾留下深刻的記憶與印象。例如,蛟龍隊中的石頭,特別喜歡吃糖。因為小時候特別的調皮,總是被父母打。但只要吃糖,再疼也沒有什麼事了。他最後一次吃糖是在被扎卡組織的人包圍在土房中時,臉都被炸壞了牙床露在外面仍堅持繼續作戰,然而敵人的火力太猛,石頭最終被槍彈一彈穿喉,他喜歡的女孩餵了他人生的最後一顆糖,併流淚告訴他,石頭不疼了,我們回家了。
如果說影片中的石頭留給我的是一種淡淡的悲傷糖味,那麼實戰記者夏楠留給我的卻是一種巾幗不讓鬚眉的英勇。在營救威廉失敗以及扎卡組織的人搜查時,她勇敢且機智的將自己的手機偷偷塞進車裡的坐墊下,為後來蛟龍隊留下了跟蹤線索。此外,夏楠有一點十分讓我讚賞的地方是,她是敢於揭露、敢於報道、敢於質疑的記者。在她的上級不允許她深入恐怖組織調查並要夏楠選擇性的報道、掩蓋事實的真相時,夏楠憤怒的指著牆上羅伯特.卡帕說的一句話;「如果你的照片不夠好,那表示你離得不夠近。」質問他的上級是不是忘記了初心、忘記了信念。是的,對比現在的中國,有多少記者能做到像夏楠一樣,能夠保持著初心的前行?能夠勇敢的揭露著社會的醜惡、社會的不足,為基層群眾發出呼聲真真切切的履行了作為一名記者的義務與責任而不是選擇性的報道,為了利益而掩蓋真相?這讓我陷入了深思。
其中,影片還有一點細節讓我很欣賞。是在蛟龍隊追擊海盜時,艦長多次強調,絕不能進入他國的領海。這表現出,導演對他國領海、空域的保護意識強,也間接地體現了中國軍人的素質。
近幾年來,以中國軍事「主旋律」為題材的電影逐漸繁榮並佔據電影市場的一席之地。《電影觀象》的影評人理查?俞認為,與美國軍隊的恐怖分子捕獵特種部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解放軍(及其海軍和空軍)在這個大敘事中是中國在衝突地區的撤僑捍衛者,目的是保護中國外僑,而不是像美國作為「世界警察」的人設。若將《紅海行動》與前段時間盛行的《戰狼2》相比,我覺得《紅海行動》更注重的是團隊精神與團隊之間的合作與配合,具有大格局的意識,而《戰狼2》更多是單方面的塑造個人英雄主義。但無論怎麼說,我認為《紅海行動》作為由華人導演的軍事題材是非常不錯的。因為對比往年一些抗日神劇,《紅海行動》中那些扎卡組織人員的火力是非常強盛的,用的是最先進的槍炮、彈藥而不是那麼的不堪一擊只為了顯示出中國人民軍隊的威猛與英勇而貶低他人。因為,在看完《紅海行動》後我感到十分的欣慰。
再者,我個人覺得該影片拍的十分的真實且情節跌宕起伏、劇情也很緊湊。《國際電影雜誌》丹尼爾?伊根曾說,「《紅海行動》避免了近期中國出品電影中咄咄逼人的教條主義。林超賢對降低蛟龍團隊的勝算更感興趣。爆破輪胎、迫擊炮伏擊、敵方狙擊手、恐怖分子的里外反、以及數十名超出預期的敵方攻擊者,都讓蛟龍突擊隊戰戰兢兢……動作場面布景的技巧和獨創性顯著驚人,同時也十分詳盡。」確實如此,影片十分的接近戰爭,有子彈爆擊頭顱正中腦門的畫面,有恐怖組織利用孩子威脅平明讓他們坐上滿是炸彈炮葯的車上,作為汽車炸彈然後駛向政府區,有戰士被炮彈炸飛的場景,也有當一車人被炸之後呻吟的場面,還有炸彈爆炸後,將戰友從沙子中拖出來。這讓我想起了《血戰鋼鋸嶺》中那血肉模糊,一眼望去只有屍體的鏡頭,其戰爭的真實感、逼真感還有尺度旗鼓相當。而最讓人值得一提的是,《紅海行動》蛟龍隊成員也會有害怕的一面,當看著滿車的屍體,也會獃滯、茫然、不知所措,像一個正常人一樣。然而因為一份責任、一份擔當,讓中國軍人繼續堅持下去,奮勇前進。呼應了該影片的主題「勇者無懼,強者無敵」。
沙漠里,不生的是草,但永生的卻是信念、是決心、是責任、是擔當、是承諾,是讓恐怖組織知道,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傷害。這是一份來自大國給國民的安全感與歸屬感。
最後,來說說該影片我認為做的不好的地方。該影片喜歡採取慢鏡頭的特效,例如延緩子彈飛的速度,讓子彈穿過薄薄的空氣,好讓子彈看上去更有穿透力度,更有危機感,雖然給觀眾帶來了視覺上的立體感,但是唯一的不好地方是總是重複使用該特效,令觀眾有點視覺上的疲憊感,沒有什麼新意度。其次,《紅海行動》有不可否認的「大國」宣傳意識,比如影片的最後,南海上是中國海軍開著戰艦警告這侵佔中國領海的入侵者「你已進入中國領海,請儘快撤退。」以及結尾時出現的熱線1230的畫面,也有把一個海外軍事大閱兵,頓時變成外交部宣慰華僑的宣傳片的嫌疑。但由於影片的緊湊和執行,讓觀者選擇「原諒」其中的教條意識。
但無論怎麼說,從一名鑒賞者的角度出發,我是為這部影片喝彩的,它不僅讓我感受到了震撼、讓我熱血沸騰、讓我了解到了「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軍人的責任與擔當,還讓我體會到了戰爭的危害、和平的美好。最後的最後,卡里略說過:「世界和平是今天最寶貴的財富。」讓我們一起珍惜今日的和平吧!!
推薦閱讀:
※豆瓣4.9?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龍蝦刑警》真是又聾又瞎
※這些票房低得嚇人的電影,是怎麼回事 錢江晚報
※去世 20 年,他依然是「殭屍電影」最好的代名詞
※《獵毒人》收視破2大熱收官,再樹現實題材大劇新典範
※在互聯網+時代 電影如何做更好?|電影|互聯網+|互聯網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