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的名酒全都是勾兌的!
09-25
你喝的名酒全都是勾兌的!
但是這個時候,由於對白酒的香型並沒有明確的區分,所有的白酒都混在一起盲品,評委按酒的色、香、味、百分制打分寫評語,一輪輪淘汰最後決出優勝。這種情況下,香氣濃的酒佔優勢,而放香較弱的清香、醬香型白酒得分較低,所以選出來的白酒八大名酒,濃香佔了四個,醬香(茅台)、鳳香(西鳳)、清香(汾酒)、董香(董酒)各佔一個。濃香里拔得頭籌的是五糧液。
對,就是這麼來的,白酒的醬香味就是醬油味,醬這東西真是中華飲食文化里最博大精深的一筆。
由於白酒的複雜性,香型的劃分也僅是一個參考,並不能以此判定酒的高低優劣。如果想明確區分出不同香型,還需要多喝,見多識廣,自然就分出來了。如果想要有品酒師那麼細膩的技術,是需要專業的訓練和不斷的練習的。
推薦閱讀:
2 人贊了文章
中國白酒的香型分類,源自白酒勾兌。
什麼?!勾兌不是無良酒廠以次充好的下三濫手段嘛!白酒香型怎麼會跟這個有關!喝口酒壓壓驚,聽我慢慢說。
八大名酒的誕生
在1965年之前,中國的白酒是沒有香型劃分的。建國後不久,釀酒工業還處在整頓恢復的階段,當時酒類的生產由國家專賣局進行管理,1952年的第一屆評酒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的。這一次評酒條件比較差,評選基本是根據市場銷售+化驗指標來選,這一屆茅台奪魁。
第一屆評酒會選出了包含白酒、黃酒、葡萄酒三大酒種的8個名優品牌,在全國引起了極大震動,酒行業開始迎來大發展時期。於是,在1963年輕工業部在北京召開了第二屆全國評酒會。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全國酒類盛會,各省、市、自治區都經過層層選拔,精挑細選奉上自己的招牌酒,以求在評酒大會上一展風采。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共推薦了196種酒,包括白酒、黃酒、葡萄酒、啤酒和果露酒五大類。眾所周知,茅台因為國家領導人的厚愛而一腳跨到國酒的行列,身份十分尊貴。建國後,茅台因為「紅色情緣」而成為了神秘的官酒,被賦予濃厚的政治色彩的同時,也享受了很多特權。包括作為招待外賓的專用國酒、大饑荒時期仍保證酒廠供糧、國際航班旅客免費贈茅台等等。與此同時,茅台也享受到了大批科研力量進駐的實惠。從1956年開始,中央政府先後三次委託輕工業部食品局派出工作小組,對茅台的工藝和質量體系進行總結,還在1964年-1966年搞異地生產試點,響應毛主席「搞一萬噸」的號召。其實官方的做法是希望能夠找到名酒的釀造秘密,同時試點到全國各地,讓全國人民都喝得上茅台。無奈都以失敗告終,最後得出一個「出了茅台鎮釀不出茅台酒」的結論。時至今日,白酒的生產秘密還沒有被完全解答,白酒釀造的基礎理論仍僅限於分析出了部分微生物以及微量成分,對發酵過程的控制依舊很弱,基本還是靠天收。也正因為複雜的發酵原理,我們很難分析出白酒的味道到底是怎麼來的。它複雜而又豐富的香氣成分還應該繼續研究,而不是把它神秘化。神秘的中國白酒成分
白酒里,酒精和水佔了98%,剩下的2%就是那些微量物質,它們正是白酒風味物質的來源。它們含量和比例的不同,帶來了濃香、醬香、清香等香型的區分,也帶來了酸、甜、苦、辣等不同的口感。
然後我們繼續回到茅台。茅台的技術大牛里,有一個叫李興發的人。他生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建國前在榮和燒坊(茅台前身)當燒酒工,建國後進了茅台酒廠,被祖師級釀酒大師鄭義興收為徒弟。在中央組織的研究茅台的工作組裡,李興發主要負責研究勾兌。勾兌一直都是茅台一道關鍵工藝。在釀酒時,酒師們發現,把不同的酒調和一下,味道更好,於是開始研究怎麼勾兌。勾兌就像是烹飪,原料、調料一起合理搭配,做出一道美味。傳統的勾兌是酒兌酒,不同的酒之間組合搭配,大壇酒勾小壇酒、老酒勾新酒,勾的好壞基本靠酒師手藝,有時候還看酒師心情…這樣靠感覺的事並不靠譜,也無法保證大批量生產的質量穩定。所以李興發覺得應該把不同的酒按照輪次、年份、味道進行區分鑒別,然後進行勾兌,最終得到一個恰到好處的成品。在嘗了200多種酒樣、做了無數次實驗後,他確定了三種香氣比較典型的酒樣,把它們命名為「醬香」、「醇甜」、「窖底」,這三種兌在一起就是茅台。其中又以醬香味最為突出,也最獨特,於是以茅台為代表的一類酒就是「醬香型白酒」。那麼為什麼叫醬香?據李興發的徒弟徐強說:「他(李興發)沒得文化的,他每天就把生產出來的酒坐起慢慢研究品嘗,為啥子有一種叫醬香呢?空杯香就是一個醬油味,他就取個醬香。」勾兌大師李興發定義醬香
1965年,在四川瀘州召開的全國第一屆名酒技術協作會上,茅台的代表宣讀了一篇名叫《我們是如何勾酒的》的文章,這篇文章由茅台技術系掌門季克良執筆,寫的就是李興發科研小組的研究成果。這篇文章引起了強烈反響,從此開啟了中國白酒的香型分類時代。在接下來1979年的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就是按不同香型來選拔了。這次評酒會對白酒風格的描述進行了概括,統一了尺度,描述語如下:醬香型酒: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濃香型酒:窖香濃郁、綿甜甘冽、香味協調、尾凈香長。一文定江湖
清香型酒:清香純正、諸味協調、醇甜柔口、餘味爽凈。
米香型酒:蜜香清雅、入口綿柔、落口爽凈、回味怡暢。中國人好吃,對飲酒感受的描述也是世界上最豐富的,不僅如此,這些感受都很玄妙,例如「醇」、「綿」、「爽」、「凈」、「滑」等等。其實在真正喝上白酒、開始品味之後,反而會有一種心領神會的感覺,知道這些詞語背後的真實感觸是什麼樣的。香型是一種標準,而世上本沒有標準,用同樣的方法的人多了,也便有了標準。香氣是產品的一種屬性,其本源是產品。那麼產品是如何得到的呢?是人們按照某種工藝生產加工而來。酒這種產品,最大的區別來自於原料和工藝,是這些導致了風味的不同。比如醬酒的酒醅(釀酒原料)只有高粱,酒麴原料也只有小麥;而濃香型酒,比如五糧液,酒醅原料有高粱、玉米、糯米、大米、小麥,所以五糧液又叫雜糧酒。酒麴里則有大麥、小麥、豌豆、黃豆等。原料不同,工藝也不同。比如發酵,醬酒用石窖,濃香用泥窖;下料、拌料、蒸餾也都不一樣,這個可以改天開個新貼寫。此外,由於產地不同,地理環境有差別,微生物、水、糧食形成的釀造體系皆不相同,這就帶來了多變的風格。最簡單的例子,同為醬酒,隔了一條河的郎酒和茅台就不一樣;貴州茅系醬酒和湖南的武陵醬酒也不一樣。同為濃香,川派和江淮派風格不一樣,川派濃中帶陳(也叫濃中帶醬),蘇派則為純濃。白酒香型的秘密
此外,由於勾兌技術的運用,不同香型的酒也不是獨立存在的,也會包容並蓄、取長補短。比如濃香酒通常會加入1/100的醬酒來平衡香氣,也會加入少量芝麻香的酒來改善餘味。這就像大廚做菜,信手拈來,靈感不僅來自食材本身,也來自各種調味料的使用,以及不同食材的搭配。
每個人口味不一樣,喜歡的酒自然也不一樣,不必要因為香型而放棄一類酒。白酒是中國的特殊飲品,這麼多年來深受歡迎,所以,年輕人在研究紅酒、啤酒、威士忌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認真看看白酒?你會愛上她的。
推薦閱讀:
※每天適量喝一點白酒,對身體到底有沒有好處?(秋沅的回答,390贊)
※貴州大麴70年代
※白酒的牌子有哪些?
※醬香型白酒你了解多少?
※邛崍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