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取洋名和人名結構內涵的變化

中國人取洋名和人名結構內涵的變化

來自專欄湖山國學

——姓名的歷史之十一

清末的鴉片戰爭,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閉關鎖國」的中國大門,西方近代文明和資產階級思潮湧入中國,停滯不前的中國傳統文化在與外來文化的衝突、裂變中發生了新的變化,這種變化的標誌就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當時大多數有識之士痛感中國的落後,提出了「民主(徳先生)」與「科學(賽先生)」的口號,力主改革使中國強大起來。這種文化現象在人名系統中也留下了歷史的印記。

一、西方文化對中國名文化的影響。

①中國人取洋名成為時尚。 「五四」運動以後,一些知識分子經常以「喬治、約瑟、瑪麗」等為名字。曹禺的話劇《日出》有一個留學國外的闊少,「在國內叫張喬治,在國外叫喬治張」。語言學家羅常培在《語言與文化》中曾提到40年代體育界有符保羅馬約翰,學術界有洪煨蓮(威廉)、趙蘿蕤(羅廷),昆明西南聯大有馬寶蓮、陳彼得等人。提倡白話文的胡適先生,就為女兒取名「素斐」,來源於英文的「沙菲」一詞。蔣介石的文膽陳布雷的「布雷」二字,來源於英文的「麵包」一詞。

話劇《日出》中的張喬治(左一)

②《天演論》對中國的影響反映在人名中。 赫胥黎的《天演論》經過嚴復翻譯介紹進中國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觀點,影響了一大批激進的、希望中國強大的青年知識分子的思想。因而就出現了李天擇張競生之類的名字,也有競雄(秋瑾)、競存(陳炯明)之類的字。胡適先生原名胡嗣糜,也因受到進化論的影響,改名「適「,字「適之」。

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胡適

二、漢族人名的結構發生了變化

①傳統姓名結構受到衝擊。漢族人名傳統的姓氏、名、字、號齊全的結構受到衝擊,三、四十年代以後,名、字並存的現象已不多見,另取別號的做法也大為減少。

②姓氏觀念的淡化。 歷來所重視的姓氏已經淡化為一種符號,人們改姓、隨母姓,甚至不要姓的現象屢見不鮮。如曹禺(萬家寶)本姓「萬」,改姓為「曹」;魯迅(周樹人)本姓「周」,改從母姓「魯」;老舍(舒慶春)本姓「舒」,筆名中沒有了姓。

魯迅,原名周樹人

③姓氏結構的變化。第三種情況是,受西方文化影響,婦女出嫁後在本姓前面再加上夫姓,如劉姓女嫁給王姓男為妻,被稱為王劉某某,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了當代,在台灣、香港地區習以為常,如宋美齡就常被稱為「蔣宋美齡」、原香港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在中國大陸也時有所見,如薄熙來的妻子「薄谷開來」。

宋美齡的書法落款為「蔣宋美齡」

三、人名系統中的一些文化內涵發生了變化

①避諱制度消亡。 最引人注意的是,歷時數千年之久的避諱制度被革除了。西方社會「人為本、名為用」的價值觀,給「重名分、進人倫」的封建避諱制度以很大的衝擊。清末最後一個皇帝溥儀在位時,還有人避其名諱,如擔任過北洋政府內閣總理的唐紹儀,就一度改「儀」為「怡」。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避諱制終於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中國人對尊者長者之名的態度和方式也更進步了,同西方一樣,他們的名字常被用來命名其他事物,以示紀念和尊重。最突出的是以孫中山的名字來命名城市、街道、學校。現在很多城市都有中山路、廣東還有中山市、中山大學。我們上海還有黃興路、黃興公園、魯迅公園等。

以孫中山名字命名的北京中山公園

②破除同姓不婚觀念。同姓不婚」是在社會人口較少的情況下,提高人口生理素質的一種措施,到「五四」時期,中國的人口已經超過4億,加上幾千年來的姓氏變異,漢族人歷來講究的「同姓不婚」的倫理觀念已經成為舊習,同姓結婚的現象不勝枚舉。姓氏的文化意義已經非常淡薄,這也是在與不同文化的交融中所產生的新變化。但是出於人口優生理念,「近親結婚」仍然是禁止的,法律規定的「近親」概念是「五服之內」,「本宗九族」,不出五服的近親結婚會影響後代的素質,這不是封建迷信,而是生命科學。


推薦閱讀:

公共基礎歷史常識:楚漢之爭
歷史驚人發現,統一台灣有時間表
為什麼海盜是罪犯還那麼受歡迎?一個靠打劫成為英國爵士的男人

TAG:人文 | 歷史 | 姓名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