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生病不肯治、亂買保健品、信外人不信你,問題其實出在你身上

爸媽生病不肯治、亂買保健品、信外人不信你,問題其實出在你身上

家有老人,生病不肯治、亂買保健品……似乎外面什麼人的話他們都肯聽,可子女怎麼說,老人都當成耳旁風,這該咋辦?

1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老人「不聽話」是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小編家裡也有類似情況:

我知道吃飯口太重、嗜吃腌菜容易破壞胃粘膜從而增加胃癌的風險。當我建議家裡做菜應該減減鹽,少吃點腌菜時,老人說:

「做菜鹽少了哪有味?老家有那麼多人吃了一輩子腌菜,做飯都鹹得很,沒聽說誰得了胃癌!」

我家的菜板用了十幾年,生食熟食來回切了無數遍,雖然每天也有清理,但擦不到的縫隙里很可能藏有黃曲霉素,增加肝癌風險。當我提出換塊案板時,老人說:

「什麼黃曲霉素綠麴黴素的,這塊菜板用了這麼多年都沒事,磚家一說就有事了?瞎折騰!」

前段時間高血壓葯原料纈沙坦被曝出受到強致癌物質污染,我去醫院確認了老人吃的葯也在其中,醫院也全面下了架(停售),於是買了其他替代葯送回家。正準備扔掉舊藥時,老人阻攔說:

「這葯我吃了好幾年了,要致癌早致了,還差這幾顆?」

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不過最後我還是趁老人不備,把舊藥扔掉換成了新葯;菜板也換了個新的;家裡的鹽也換成了低鈉鹽(腎功能不全者,慎用低鈉鹽),老人並沒有如我想像的發脾氣。

看來有時候話說得再多,也不如把事先幹了。

2

就像《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里,堅持在大冬天光膀子吹風的老岳父一樣,每個人的家裡,都可能有個「犟老頭」或「倔老太太」。

有時比起親生兒女,他們更願意相信「外人」的閑言碎語,甚至對一些在我們看來破綻百出的謠言也堅信不疑,這令我們憋屈、不爽,卻毫無辦法。難道爸媽歲數大了,就不愛自己的娃了嗎……

某一天,我看到一個視頻,裡面問到父母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孩子得了癌症,超過多少錢你會放棄?

每一個父母的回答都是:「砸鍋賣鐵、賣房子、賣地,傾其所有也要治。」

甚至有的老人僅僅是想像到孩子遭遇到那種不幸,都會心疼到哽咽。

那些老人的回答令我淚流滿面,也打消了我所有對父母的懷疑感。

父母對孩子愛就像日夜交替、四季變換的自然規律一樣,周而復始,永不停歇。又怎麼會因為老了而消失呢?

(來源:遼瀋晚報微博)

3

一位癌症患者的兒子,曾對我講過這樣的一句話:最懂老人心理的,是那幫賣保健品的。

仔細一琢磨,還真是這麼回事。畢竟為人子女沒有績效考評,可保健品賣得不好卻是要餓肚子的。所以保健品推銷員對老人的理解是遠超大多數子女的。

他們會送各種小禮品給老人,比如雞蛋、洗衣粉、香皂、牙膏之類的小玩意,應有盡有;一見面他們就乾爹乾媽地喊個不停;有時他們還會帶老人組團到處走走玩玩,對老人比親爹媽還無微不至。相比之下,子女和父母鮮有如此親密的,雖然子女肯定更捨得給父母花錢,但相比之下,「溫情」顯然比金錢更讓老人心動。

再比如說,子女們偶爾學到一點健康相關的知識,通常就會直接轉告父母,並希望老人立刻認可自己,有時態度還很蠻橫如同說教。但老人幾十年的生活閱歷和習慣,加上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想簡簡單單就讓老人接受新的觀點或知識是不太可能的。於是就容易出現「爸媽信外人不信我」的問題。

而保健品推銷員呢?既專業又敬業,辛辛苦苦組織講座,還請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大牌(至少這樣宣傳)講師授課,街坊四鄰大家一起排排坐,一起共同學習,氣氛熱鬧又愜意,感覺有人真的在關心自己的身體。再和子女的簡單粗暴式教育一比較,高下立判。

或許,子女們真的該找一位保健品推銷員,好好討教一番。

4

2018年,人民網發布的一篇《圖解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路調查報告》中指出,50歲以上的網民人數約為8000萬人,其中3成老年人上網超過3小時以上,1成上網超過6小時。

老年人雖然社會閱歷豐富,但在互聯網世界中卻無疑是「新手」,因此老年網民很容易受到互聯網謠言和詐騙信息的侵害。

而原本活躍在線下社區的各類老年人詐騙活動,也已進入了」互聯網+」階段。

有需求存在,才會有詐騙和謠言的聚集,這也反映了老年人對健康的關注度非常之高。

此外,老年人有更強的從眾心理。比如保健品銷售員上門推銷時,老人很可能會產生警惕,將其拒之門外。但在小區舉辦的講座中,對老人扎堆推銷,反而更容易得手,這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Herd Behavior)。

互聯網詐騙也是如此。比如在QQ群、微信群或是其他社交平台,詐騙實施者可以找托做局,引誘老年人上當,迷惑性絲毫不比線下講座差。

5

從2008年起,我國就開始了全民健康素養的監測。所謂健康素養,是指人對健康相關信息的認知程度以及應用能力。其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 知識和理念
  • 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
  • 基本實用技能

2016年,國家開展了第六次全國城鄉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工作,調查覆蓋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36個區縣監測點,結果顯示: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僅為11.58%,即每100個人里,只有11個人具備應有的健康常識。這就導致了很多平時不重視健康、醫療等知識儲備的家庭,遇到事只能亂作一團(如家人罹患癌症)。

想要幫助爸媽提高健康素養,首先得先提高子女自身的知識量。該怎麼做?最簡單的辦法,是「尋、學、辨、行」。

  • 尋:就是學會尋找到靠譜的信息源,選擇專業的、有醫學背景的、言必有據的平台,摒棄所有「看起來很美好」,其實只是會講故事的平台。

  • 學:每天閱讀與健康相關的信息,用知識武裝自己、保護家人,不斷用前沿新知識覆蓋以往認知,與時俱進,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未雨綢繆。

  • 辨:遇到不明真偽的信息時,不盲從、不輕信,學會思辨,以權威信息來源(如柳葉刀、Nature、FDA等)提供的內容為參考依據。切不可隨便轉發未知真假的信息,無意間成為謠言推手。

  • 行: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更優良的生活方式,應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做到知行合一,並努力幫助身邊的人提高健康科學素養。

6

如何構建與父母的良好溝通渠道?或許下面三點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其一:尊重父母

在建國後一窮二百的背景下,我們家中的這些老人,通過他們一生的勞動與奉獻,為國家打下牢固的根基,才有了今天中國的繁榮景象;同時他們傾盡全力將子女養育成材,臨老還為子女的婚姻、住房、育兒等各個方面操心出力。

可有的孩子長大成人了,卻會對父母不耐煩,有時甚至還會和老人發生爭吵。

「難道是因為我老了,不中用了,討人嫌了?」這樣的念頭會讓父母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

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事業多成功、無論才華多麼橫溢,請不要忘記,沒他們,哪會有你?

其二:理解父母

在父母眼中,孩子無論多大了,依然還是孩子。

小時候出門前,母親會幫著整理衣服和書包,嘮嘮叨叨一通囑咐。長大以後,你會發現母親做的事情並沒有任何變化。

可你的回應卻從「恩,知道啦」,變成了「啊,啊,知道了,好煩」

這一刻,母親會覺得自己不被需要了,十分傷心。然而下次你出門時,她還會繼續嘮叨、囑咐你要注意多穿點衣服,好好吃飯。即使千百次傷心,也不能讓她忘記對你的擔心。因為從十月懷胎開始,她對你的愛就未曾變過。

在父母面前,偶爾試著把自己變回一個孩子吧。

其三:掌握方式方法

父母不喜歡給子女添麻煩,所以需要更細心的觀察。多看、少問、多做事。把家裡用真正的健康食品填滿,老人自然也就不必買什麼保健品了。即使買,也該由自己掌握主動權,至少選擇對老人無害的產品,有時候不必急著扭轉老人的觀點,可以循序漸進慢慢來。

學會稱讚父母。對於老人來說,學會輸入法、網購、聊天、拍視頻這些小事,都很不易。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良性鼓勵有益於增加雙方親密度。

多陪陪老人,學會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可以事半功倍。不要以「老師」的姿態去教父母什麼東西,而應藉助一些正面或負面的案例,和父母「講故事」。切不要掉書袋,用各種專業術語增加父母的理解難度,用最普通、接地氣的話語講明白就夠了。

也許我們一點點微小的改變,就能讓父母覺得家裡溫暖如春,到那時,你會發現爸媽其實很「聽話」。

參考來源:

iqiyi.com/w_19ru00mqq5.

weibo.com/1801817195/Fy

yuqing.people.com.cn/n1

推薦閱讀:

什麼牌子的保健品好?
他的4天「會議記錄」 揭秘如何被買3.5萬元保健品
老年人如何防保健品陷阱? 消協支招
【角鯊烯】為什麼這麼貴?真的比【魚油】更好么?

TAG:保健品 | 老年人 | 父母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