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理財洪佳彪:再見了,穩賺不賠的銀行理財!

菜鳥理財洪佳彪:再見了,穩賺不賠的銀行理財!

來自專欄財經觀察

有點閑錢放哪呢?絕大多數人的回答會是銀行理財。

今年上半年,有一個有趣的數據,A股上市公司,有1000多家公司購買理財,累計購買規模高達7471.03億元。不少散戶戲稱,買股票的本質就是散戶融資賠本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不光是上市公司,普通人也早就不存錢了,購買理財產品已經在本質上,替代了銀行儲蓄行為。截止2017年末,銀行理財餘額高達29.5萬億,接近儲蓄總額的1/5,刨開公司存款,個人儲蓄很大程度上已經轉移至理財產品。

不過投資了這麼多錢在銀行理財上,我們又真的了解它背後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八一八,銀行理財的「那些年」。

1. 1996-2003

1996年 , 伴隨著經濟起步,一天一個樣的物價開始擾亂人們的生活。稍微有一點資產的人敏銳的意識到通脹的存在,「理財」這一名詞走進他們的視野。有錢人的焦慮反映到了銀行業務上,中信銀行在當年設立「個人理財中心」,專為高端客戶提供理財業務。在萬元戶都罕見的當時,這個「高端」的門檻高達10萬元,很不接地氣的樣子。

不過高門檻並未擋住歷史的進程,很快,銀行迎來急需普通人接盤的至暗時刻。1998年,大量國企倒閉,連累當時幾乎只為國企服務的銀行創下歷史性壞賬率。

從1995年開始,銀行的壞賬率直線上升,沉重的負擔壓得他們喘不過氣。為了拯救銀行,也是拯救國家自己,在海里政策的指導下,銀行開始尋找新的業務突破口,那就是一片藍海的個人業務。此時,個人客戶理財的剛性需求再度起航。

1998年,宇宙行工商銀行 14 個分行中 177 個理財中心開始提供個人理財業務。

2000 年,中信銀行率先推出首隻針對公司的理財產品——對公外幣結構性存款。

2002 年 ,招商銀行成立中國首款針對個人高端客戶理財的零售金融服務——「金葵花」理財產品系列,並對全國範圍內的貴賓客戶開放。

2003 年 ,中國建設銀行正式發行中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面向普通人的外幣結構性存款—「匯得盈」。

在這一階段,雖然大多數普通人仍未觸碰到理財的大門,但門縫,已經在無形之中打開了。

2. 2004-2006

2004年,嚴格意義上來說,還是典型的負利率時代。當時,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2.25%,而象徵物價的CPI卻高達3.9%,這意味著存一年定期,錢就至少貶值1.45%,普通人被上了不少「鑄幣稅」。

不過,在2004年,發生了兩件事。一是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股改完成,這標誌著國有大行正式染上商業色彩,他們也需要討好客戶,自負盈虧了。同時,光大銀行的腳步似乎更快一些,他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銀」。2004 年 7 月,光大銀行發行了中國第一隻面對個人客戶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陽光理財B計劃」。這個人民幣理財產品的設計十分簡單,收益主要來自於央行發行的票據(央票)等國家信用類債券。而當時央票的利息遠遠高於定期存款,光大銀行買進央票後,扣除部分手續費,將剩餘的利息全部發放給理財產品購買者。這種利率管制套利當然受到熱切歡迎,這隻螃蟹也瞬間引爆理財市場,為後來的銀行理財樹立了一個模糊的雛形。

同年,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也跟風推出自己的理財產品,這一年,被稱為中國理財產品元年。

在2005年,各大銀行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銀行理財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產品多樣化和創新。

最有意思的是2006年,因為A股牛市啟動,銀行不甘落後,於是發行了打新股類理財產品,將募集的資金用於買入新股,收益來源於新股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差價。

聯繫到2014年啟動的牛市,可以說每一次A股的大漲,背後都少不了銀行理財的推波助瀾。

而當年,銀行和信託業繼續深化合作吃到了甜頭,學壞了的銀行開始偷偷信貸資產出表,這也是十多年後讓監管層大為頭疼的表外資產的起點。

2006 年 5 月 16 日,民生銀行更是推出了一款名為「非凡」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這是中國第一款銀信合作的信貸類理財產品,也是歷史上第一款「非標」產品。從此,信貸類理財產品開始了野蠻式增長,銀行理財資金池運作模式拉開序幕。

3. 2007-2012

2007年,是金融市場的黃金一年。當年,滬指創出歷史最高點 6124 點,而這背後神秘的推手,就是銀行理財。權益類理財產品被視為銀行的香饃饃,在牛市的預期之下,各大銀行累計發行的打新股理財產品金額高達9000 億元,所有的資金都在跟風搶購。

而當年,這些銀行「打新股」類理財產品的平均回報率高達 15%,其中,工商銀行發行的一款打新產品,收益率高達132%,成為牛市巔峰的標誌。

潮漲潮落,銀行理財無形之中推高了股價,然而泡沫破滅後,蒼天也並沒有饒過銀行理財,金融危機後,不少理財產品損失慘重。

為了應對當年的經濟危機,央行推出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大放水使得物價指數(CPI)開始階梯式遞增。為了抑制物價,央行年內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比例,扭緊放水的閥門,實行貨幣緊縮政策。而各家銀行面對大力山大的資金壓力,只好設計出了期限更短的理財產品。這種模式自然樂壞了會理財的老百姓,然而資金池的陰影,也如同利劍懸在了銀行的頭上。中國銀行原行長肖鋼曾說過:以「資金池」方式運作的理財產品本質上就是龐氏騙局。

但金融旁氏騙局只要開始了,就只能選擇不斷的運作下去,以維持生命。

銀行開始為存款忙得焦頭爛額之時,互聯網爸爸們也準備下場廝殺了,他們已經獲得最重要的入場券——支付牌照。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金融的殘酷競爭正式開始。

4.2013-至今

2013年,在杭州,阿里巴巴旗下的餘額寶點燃了「全民理財」的風暴,喚醒了沉睡多年的貨幣基金。其靈活方便的理財方式,和銀行櫃檯的繁瑣手續相比,簡直太友好,普通人紛紛用腳投票,出走銀行。成立半年時間,餘額寶的規模快速上升,從 2 億元到1800 億元,瞬間成為中國最大的公募基金。

與此同時,銀行卻發生了著名的「錢荒」事件,在2013年6月末的一天,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隔夜利率突然升至30%,行業脆弱的流動性讓人咋舌。這種脆弱的流動性根源在於,銀行將大量的理財資金投入了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等長期信貸領域,短期內如果沒有央媽給「零花錢」續命,就會直接渴死。而房地產和融資平台的錢,卻並不是每一筆都是穩穩的回款。

2018年,為了銀行的安全著想,央行發布8 號文《理財管理計劃的試行》,希望能夠促進理財業務回歸資產管理本源,為結束剛性兌付做出鋪墊。然而銀行的旁氏卻還在繼續,在中期借貸便利(MLF)的東風之下,銀行同業理財成為了下一個風口。

2015 年,銀行業同業理財餘額上漲 512%,從 0.49 億元升至 3 萬億元,約佔到所有理財產品餘額的 13%。許多中小銀行故意將貸款打包成理財產品賣給同業的銀行,同業理財變成了銀行之間互相幫助隱藏信貸規模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時,因為央行提供的隔夜拆借、SLF、MLF 等資金都比較廉價,於是大銀行將自己手上購買的債券抵押給央行,獲取央行所提供的廉價資金。這些廉價資金通常用來購買中小行發行的利率較高的同業存單或同業理財,直接套取利差。中小銀行從大行們獲取利差後,要麼再購買大銀行發行的利率更高的同業理財,要麼直接委託券商,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和子公司等非銀機構再投資。然而錢在空轉之後,卻一直到達不了實體經濟,最需要資金支持的小微企業成為了高利率最後的接盤俠。

2017 年,中央將防範系統性金融危機列為今後幾年中國經濟三大攻堅方向之一,並著手成立了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合併保監會和銀監會,力求打破監管穿透的壁壘。在後資管新規時代,銀行理財開始走向打破剛兌之路,自由放養的無風險套利時代一去不復返。

過去,銀行以產品驅動的業務模式,通過比拼收益率和維持剛兌來維持客戶數量和管理資產規模的擴張。隨著宏觀環境進入到資產荒、收益率低、風險上升的階段,在剛性兌付下的高收益產品將難以為繼。在往後的個人理財業務競爭中,很多客戶會開始發現,失去了剛兌這一法寶的銀行,似乎也跟其他非銀機構沒有太多的差別。銀行必須回歸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業務本源。在這一點上,銀行除了有品牌、體量和渠道上的先天優勢,在專業領域其實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好在20年來個人客戶可投資資產的高速增長,給了銀行足夠的動力來推動專業能力的升級——畢竟,誰也不想放棄這高達200萬億的肥肉,銀行如果搞不定,還有大把的非銀機構等著填坑呢。

從一開始單純的理財產品演變至今,下一步,銀行理財又將走向何方?或許歷史會再一次告訴我們答案。


推薦閱讀:

P2P理財如何做到合理的資產配置?
理財入口之收入-如何提升
銀行短期風險小的理財產品有什麼

TAG:理財 | 理財產品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