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不斷分化 | 你屬於哪一類?(觀德國紀錄片有感)

階層不斷分化 | 你屬於哪一類?(觀德國紀錄片有感)

來自專欄最新環球資訊6 人贊了文章

前二天有讀者推薦我看一部關於德國的紀錄片:《Inequality:How Wealth Becomes Power》

《不平等:財富如何成為權力》, 推薦大家有空的話都看看 :)

短短40分鐘的片子,但很真實:反映了在財富分布不均的社會,三位完全不同身份德國人的故事,或許我們每個人在他們身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

A:白手興家的典型代表:Christoph Gr?ner

Gr?ner,CG GRUPPE的創始人,德國最大的房地產商之一,身家數十億歐元,出入私人直升機/司機。

但,每天大概睡4-6個小時,有時候半夜也起床發郵件;很忙,也很少說生病請假,所以30年來只請過三次病假!不管是腰痛還是發燒高達40度,還是和妻子吵架弄得整晚沒有睡,第二天也照樣來工作!

他擁有很多「東西」,但沒有很多閑余時間來享受。

然後中途有一個小鏡頭關於他的保安Lauterbach:花了十多年來念書,會說二到三種外語。。

還有一段很「有趣」的對話:

採訪員:「你願意和老闆Gr?ner進行身份對換嗎? 」

保安猶豫了一下:「不..估計我不想承受這麼多的責任。」

採訪員:「但你也想擁有一個帶有游泳池的家?」

保安:「這是肯定的;但,不會在德國。」

目前Lauterbach每個月掙2000歐元,在德國可以勉強維持體面的生活,但是想擁有其他東西,基本很難。

這個故事很殘酷但也很真實。所以說每個人成功也是有原因的,也不是每個人也能熬過來;反正我個人是很佩服白手興家的人,背後的辛酸真的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B:典型的工薪階層代表:Thomas Clauss

「結婚了,夫妻二人均有體面的工作,暫時過著租房生活,但希望可以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Thomas還表示自己在30歲之前完全沒考慮過任何退休甚至積累財富的問題;但現在已經40歲了,名下財產也很少,擔心真要買房的話銀行願不願意放貸款。

面對現時的房價,Thomas的同事也基本屬於買不上的類型;然後視頻接著引出了現時德國的財富分配現狀:大概5%德國的人擁有全國接近50%的房地產。

一般普通人過著租房的生活,還要接受每年的租金上漲,房價的攀升;下圖是德國在過去十年的房價情況,簡直是節節攀升,大部分人基本也是追著房價在焦慮。

中產,他們不掌握財富,但很多是為了「生活」而逼著工作

像Thomas Clauss這樣的家庭,一家子就靠一份薪水過日子,不得不整天提心弔膽;擔心某一天可能就被公司裁員了,所以生活感到極端焦慮。

當今世界:一邊是富人越來越富,擁有越來越多的資產;但另一邊卻一大堆人面對日益上漲的房子,買不起甚至也租不起。

最後視頻裡面還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 是不是一方的得益就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

C: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代表:Christian Freiherr Von Bechtolsheim

很幸福的一小簇人,含著金鑰匙出生或者繼承了家族財富,起跑線真的就已經比普通人高多了!

Christian Freiherr Von Bechtolsheim的家譜可以追溯到富格爾家族,那是16世紀神聖羅馬帝國最富有的家族;他和採訪員來到了自己所擁有一座的森林,還介紹了自己的家族辦公室。

接著引出了在德國富人們的一些家族繼承數據:在一戰前,德國政府其實曾經公布過當時的百萬富翁名單;直到今天,我們還可以經常聽到列表上的一些姓氏;大部分的他們通過祖先的巨大財富,依舊能維持自己superrich的地位。

據統計:在德國,每年有大概4000億歐元的財富收入是通過繼承獲得的

..

嗯,視頻的三位主角,大概就是上述的情況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自己的一絲絲影子?其實不止在德國,財富不平等已經是世界性的問題了。

目前德國的財富分配現狀:

大概5%的人處於完全負債狀態,然後在50%的人口之後,收入開始出現爆炸式增長,而最富有的1%掌握了絕大多數的財富;但,差距究竟有多大呢?

假如,把頂端的1%富豪們和普通人的差距用圖來表示的話大致是這樣:

特別是進入了房地產致富的時代後,由於槓桿的種种放大,富人們的財富掠奪效應日益嚴重!

富人們開始買入各種不動產,坐等升值,而普通人可能勤勤懇懇一輩子也買不起一套房子;就算是通過同樣的智力或者體力的付出,也會單單因為來自不同的背景,二者的收穫相差甚大 :(

付出和收穫,很多時候並不總是等值回報。

「ungleichland」

在德國,也曾經發起了一個#ungleichland (不平等的國家)的hashtag活動來統計不同行業的德國中產們大概收入,數據顯示大概如下:

製造業人員的月薪大概為1600歐元;

社工月薪大概為1648歐元;

工程師月薪大概為1970歐元;

經過訓練12年的專業醫療人員月薪大概為2768歐元。

假如一個德國人的月薪超過3500歐元,那麼已經進入top 10%的德國收入的行列!

「有錢人的財富玩法」

視頻的最後很有意思,還展示了富人們是怎麼管理自己的資產!一般是選取出最優秀的基金經理,把資產配置到世界各地來「尋找獵物」,這比放在單一市場的普通儲蓄賬戶好多了。

這些基金經理們還披露了他們的投資秘訣:採取基於大數據模式下的全球化「自動投資」機制:先整體掃描世界經濟狀況,然後將不同的情況用「交通燈」的方式顯示出來:只要是亮起綠燈的地方就加大投入資金;一旦變成黃燈或紅燈,電腦就會自動對這裡減少投資份額。

基金經理們會決定客人進入市場的時機,還有重新進入市場的時間點,但整個運作是完全基於數據,脫離個人主觀情緒的!因為就算是發生地緣政治問題,例如之前的敘利亞或烏克蘭危機,都不會真正動搖世界經濟體制。

也推薦大家看看netflix關於烏克蘭的紀錄片

那麼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呢?

大部分人都沒有這麼多雄厚的資產,但其實Christian Freiherr Von Bechtolsheim在視頻中說了一句我很同意的話:

「今天,很多德國人認為自己18歲就可以進入德意志銀行當學徒,然後努力成為裡面的一個員工,再慢慢升職,直到在65歲退休;但這個時代已經結束了。」

「這個時代」不止在德國已經是結束了,在全球基本也結束了!但還是很多人沒有醒悟過來,依然陷入各種rat race,反顧國內也同樣,讀書,畢業,找份好/穩定的工作,結婚,買房子,生孩子,退休...

其實過這樣的生活並沒有錯!但時代真的已經變了,尤其是當今網路的發展!特別在我國趁階層還沒有那麼固化的時候,連00後現在也可以月薪幾萬了;而且現在隨處都充滿學習的資源,全球也日益緊密,什麼海淘,出國旅遊都已經是很平凡的事情了,未來還有各種人工智慧等等。

主動擁抱變化比被動接受改變好多了!

對了,視頻最後還有一個大家都值得思考的takeaway:

來自丹麥的哥本哈根商學院社會學教授Brooke Harrington說:「在這個全球化的金融資本主義時代,我已經不得不每年都去大概18個不同的國家: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庫克群島,塞席爾群島,紐約,倫敦,瑞士等。

「其實做財富管理就是將這個世界視作一個『環球金融超市』,去到全世界不同的地方來『採購』對你或者客人資產增值最有利的金融政策/法律法規,就跟日常去逛超市購物一樣。」

而聰明的財富管理就是要知道在什麼時候,還有到哪裡去「採購」!

這個其實和我們在做的很相似,我個人也是很同意這個做法!通過環球配置自己的資產,「競爭」少之餘,還是一個很好的分散財富方式,特別是分散貨幣風險;嗯,特別是我們的人民幣。

順便給大家看看近年來的環球經濟數據:

數據來源:JP Morgan

再簡單點來舉個例子,正如Brooke所說的其實環球資產配置就好像去商場購物一樣!在「新興市場」這個商場里的這幾年來,我基本已經知道我需要購買的「衣服」在哪家店鋪適合我,「口紅」在哪裡買,「鞋子」在哪裡更便宜但質量更好..(估計這個比喻比較容易懂了)

而且,環球資產配置一般是看「未來」,最聰明是選擇那些還處於價值窪地/未來很有潛力的國家,例如現在的東南亞。

Brooke Harrington還說:「現代,資本已經從製造業逐步轉入了投資領域,也稱為『金融化』;例如今天的你已經可以完全不工作,也不需要流汗,完全可以靠投資變成富翁;只要把你的錢在正確的時間交給正確的人投到正確的地方就可以了!

一語中的,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就對了。

這個視頻是我看了三次才寫出來的這篇文章!我也很想知道大家的看法,歡迎留言 :) 我順便也分享一下在youtube底下其他國家的人不同的評論:

-很明顯這個財富分配不平等的問題不只存在於德國,大家都已經意識到這是全球化的問題了:

-有一類屬於易於滿足派,其實也挺好的:

-也很多人在遭笑所謂白手起家的Gr?ner:

-但也有很多在讚賞白手起家的Gr?ner:

下面這個評論是我最認同的:) 與其抱怨出身/社會的不公平,為何不去嘗試去改變自身?

我相信努力總會有回報的,當然還得要在正確的方向上。

正如我最近很喜歡的一個英文單詞:HUSTLE。

...

以上就簡單摘了一下外網的評論,希望也能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啟發!也多看看不同人的生活,或許會引發不同的思考;看了這個視頻三次之後,我也和不同國家的人談論了一下,我發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在一起,大家的見解真的都很不相同,還挺有意思的,所以我也想聽聽你們的看法 :)

但,個人認為,其實我覺得德國人已經算好了,起碼還有國家在背後兜著;

而我們呢?

13億的人口大國,國家現在還不得不由於養老金虧損等問題出台了各種政策,例如「鼓勵二胎」,真的不敢想像將來了,希望大家懂得居安思危 :)

畢竟成功的人生真的需要對沖!

Stay tuned for more:)

Natalia

人稱最文藝的金融女.

nataliamok.com

始發於微信公眾號: NataliaMok

推薦閱讀:

德國垃圾桶里,裝著多少秘密
這位德國元帥本應處死,不僅英軍元帥求情,連丘吉爾也求情,為何
德國強大的真正邏輯:讓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德國極右翼政黨的街頭「遭遇戰」

TAG:社會階層 | 個人投資 | 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