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大的恐龍5:超人,海神與白楊樹
來自專欄恐龍研究筆記77 人贊了文章
時光回到一億年前,中生代的北美洲在很長時間都被寬闊的西部內陸海道(Western Interior Seaway)分割開來,西邊的叫做拉瑪米迪亞大陸(Laramidia),東邊的叫做阿巴拉契亞大陸(Appalachia)。在今天北美洲的東西部都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有趣的是,生活在北美洲的恐龍生物群顯示出了與東亞地區高度的相似性,角龍類,甲龍類,暴龍類,竊蛋龍類,傷齒龍類等等,不一而足。自然,北美洲也少不了大型蜥腳類的身影。
汝陽黃河巨龍擁有長達293厘米的肋骨,但是這一記錄在不久之後就被打破,2007年的一篇文獻中報道了一塊長達305厘米的肋骨化石,讓超龍(Supersaurus vivianea)成了新的擁有最大體腔的恐龍。【1】
事實上,超龍這個物種早在1985年就由古生物學家James Jensen正式命名,論文基於編號為BYU 12962的肩胛烏喙骨,化石的發現更是可以追溯到1972年的美國科羅拉多州。在1996年的懷俄明州,一具更加完整的超龍骨架被發現,包括了幾乎完整的一套頸椎,一些背椎和尾椎,若干腰帶碎片,雙側的脛骨,以及一塊長達305厘米的肋骨。
在11年後,這具昵稱「Jimbo」的超龍化石(編號WDC DMJ-021)被正式描述。由於標本相對完整,而且美國有大量的梁龍科物種化石作為參考,超龍可以被相當有把握地重建。文章中給出估計是體長33到34米,體重35到40噸,與梁龍科比較纖瘦的體型相吻合,而且作者明確表示了超龍既不是最長也不是最重的恐龍。
另外,經過幾十年的對比研究【2】,所謂的巨超龍(Ultrasaurus)和重梁龍(Dystylosaurus)是超龍的異名,地震龍(Seismosaurus)其實是哈氏梁龍(D. hallorum)。
在諸多的恐龍相關電影中,都會出現一種與眾不同的蜥腳類恐龍,它們的前肢長於後肢,軀幹較短,脖子高高抬起。沒錯,它們代表了蜥腳類中的一個演化支,腕龍科(Brachiosauridae),由於身體構造的特殊性,腕龍無緣最大的恐龍,但是其中的一種卻可能是最高的恐龍。
大家注意到上圖中最高的是Breviparopus,但是這個屬種僅僅建立在1979年發現在摩洛哥一串足跡上,有效信息太少不再討論。波塞冬龍(Sauroposeidon proteles)在2000年被正式報道,化石僅包括四塊關聯的頸椎,但是單塊頸椎的長度竟然達到了1.4米【3】。
雖然不完整,好在我們可以參考與其相似的腕龍進行復原。由Sanders領導的課題組在報道了化石後,也對其體型做出了估計,其頸長11.25到12米,體長30米左右,身高最高可達17米,體重50到60噸。但作者也承認,如果考慮很可能存在的氣囊結構,實際體重會遠遠小於該估計值。【4】
進入晚白堊世,角龍類與鴨嘴龍類都走向了巨型化,更加高效的取食方式使得大型蜥腳類的生存空間被猛烈擠壓,儘管蜥腳類演化出了體型巨大的泰坦巨龍類,但是大多數化石也僅僅來自南美一隅,而聖胡安阿拉莫龍(Alamosaurus sanjuanensis),則是北美洲碩果僅存的巨型蜥腳類。
阿拉莫龍在1922年由美國古生物學家Charles Gilmore報道,正模標本為出土於新墨西哥州Ojo Alamo組,包括左側肩胛骨與右側腸骨,Alamo在西班牙語中意為白楊樹。【5】
在之後的一個世紀中,在新墨西哥州,猶他州,得克薩斯州等地都發現了分屬不同年齡段的阿拉莫龍的化石。Thomas Holtz在2012年出版的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中估計阿拉莫體長30米甚至更長,但是體重上比較神奇的是用了「大象」作為單位,阿拉莫龍有「eleven or more elephants」這麼重,一種曹沖稱象的概念?換算一下應該是50到60噸。
Lehman and Coulson在2002年給出的阿拉莫龍體重估計值為32.7噸,但是是基於一個未成年的個體。Fowler&Sullivan在2011年的論文中沒有給出估計,但是傾向於阿拉莫龍體型接近於當時最大的恐龍——阿根廷龍。【6】相比其他的巨型蜥腳類,研究人員似乎對估計阿拉莫龍的體型大小不太感興趣,研究大多側重於它們的個體發育,地理分布等等方面。很多研究人員相信阿拉莫龍是從南美洲遷徙來到北美洲的。
北美洲發現了屬種眾多的大型蜥腳類恐龍,時間從侏羅紀中晚期一直延續到了恐龍時代的終結。這些巨大的蜥腳類恐龍如何與後來出現的角龍類,甲龍類以及鴨嘴龍類共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北美洲的植食恐龍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巨型化,這樣的問題比單純的體重估計更加有意義。
下面,我們將回到巴塔哥尼亞高原,開始我們尋找最大的恐龍的旅程中的最後一段。
參考文獻
- Lovelace, D. M., Hartman, S. A., & Wahl, W. R. (2007). Morphology of a specimen of Supersaurus (Dinosauria, Sauropoda) from the Morrison Formation of Wyoming, and a re-evaluation of diplodocid phylogeny. Arquivos do Museu Nacional, Rio de Janeiro, 65(4), 527-544.
- Tschopp, E., Mateus, O., & Benson, R. B. (2015). A specimen-level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taxonomic revision of Diplodocidae (Dinosauria, Sauropoda). PeerJ, 3, e857.
- Wedel, M. J., Cifelli, R. L., & Sanders, R. K. (2000). Sauroposeidon proteles, a new sauropo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Oklahom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 109-114.
- Wedel, M. J., Cifelli, R. L., & Sanders, R. K. (2000). Osteology, paleobiology, and relationships of the sauropod dinosaur Sauroposeidon.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45(4).
- Gilmore, C. W. (1922). A new sauropod dinosaur from the Ojo Alamo formation of New Mexico (with two plates).
- Fowler, D. W., & Sullivan, R. M. (2011). The first giant titanosaurian sauropod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North America.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56(4), 685-690.
推薦閱讀:
※【地球演義】蜥形漫記
※【地球演義】百獸圖1:帆影
※給我一天時間,打造你的專屬化石
※尋找最大的恐龍4:中華巨龍
※晚白堊紀北美穿越指南:植被篇(有水果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