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有朝一日,我們也能被理解

希望有朝一日,我們也能被理解

來自專欄南音日常小短文6 人贊了文章

  開始的開始,有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那麼一天,你找到了一份在殯儀館的工作,你會作何選擇?

2008年,由瀧田洋二郎執導,本木雅弘、山崎努、廣末涼子等主演的影片《おくりびと》(《入殮師》)在日本上映。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所在的高中開設了一門「職業生涯規劃」的課程。醫生、教師、文員……各行各業——各路英雄志在四方,對未來的人生充滿著無限的憧憬。

  理所當然地,沒有一位同學會說:「我想當一名入殮師。」

  興許這個想法的確有些可笑——畢竟,誰會那麼無聊跑去干那種活兒?

  如果單從利益的角度出發,一名正式入殮師的收入還是不菲的。可是為什麼依然我們對這份職業那麼抵觸和抗拒?


  臟。噁心。羞恥。晦氣。吃力不討好。腦子有問題。

  這就是一名入殮師被世人所貼上的標籤。


  ——可是,「那種」指的又是哪種?

《入殮師》劇照,妻子美香(廣末涼子 飾)的不理解,終於對小林大悟(本木雅弘 飾)說出了那句令他感到心寒的話——「你不幹凈」

  為什麼會覺得「臟」「噁心」?因為要碰觸屍體嗎?

  為什麼會感到「羞恥」「晦氣」?因為每天都會接觸死亡嗎?

  為什麼會感到「腦子有病」「吃力不討好」?因為選擇了入殮師這份職業嗎?


  我們試試吧,嘗試去問身邊人:「如果我得到了一份殯儀館的工作,你會怎麼想?」

  你的父母可能會說,如果你不辭掉這份工作,我寧願沒有你這個兒子(女兒)!

  你的朋友可能會說,我們最好還是不要經常見面了,畢竟你身上的晦氣……

  你曾經的老師可能會說,萬一以後別人問起來,你最好不要說你是我的學生。

  或許你已結婚生子,孩子填檔案的時候,父母「職業」的這一欄,你會讓他填什麼?光明正大地填上「入殮師」三個字嗎?——那樣,你的孩子很可能被「別樣」看待。

  …………

  又或者,設想一下,你已經是一名入殮師。

  你很難找到伴侶——因為你晦氣;

  你被禁止參加酒席——因為你晦氣;

  當你打車上班,計程車司機問你去哪裡,你回答說「殯儀館」,司機極有可能對你說:「不好意思我這車好像有點壞,你打下一輛吧。」——因為你晦氣。

  聽上去彷彿有點心疼;但這就是現實。

入殮師,彷彿只是一個用來「贖罪」的職業


  在東方文化中,生死相對,死亡、葬禮彷彿永遠是帶有禁忌色彩的話題。即使到了21世紀的今天,即使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並認同了唯物主義,死亡,永遠像是一個禁區——一個在你聊天時不能涉及的禁區。甚至還可能會有很多人「談死色變」。

  ——因為他們覺得,死亡晦氣。

  ——進而他們覺得,屍體是死亡的表現形式,屍體也是晦氣的。

  ——入殮師因為經常和屍體打交道,自然而然地,入殮師渾身上下也都沾滿了晦氣。

  但是,究竟什麼是「晦氣」?為什麼又會覺得死亡是「晦氣」?

  站在一名中學生的角度,我想,是因為每個人都懼怕和厭惡死亡吧。因為懼怕,上升到了厭惡,卻又無可奈何。

  死亡,其實不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嗎?

  我有些不解。


  在他們生命最後的最後,為他們化上最美的妝容,送他們走完最後的一程。

  讓他們在在世親人們的面前展現最好的自己。

  也許這些就是這份職業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入殮師》經典台詞

  然而,因為心中所謂的「憤世嫉俗」,因為心中所謂的「道德評判」,這份和其他職業並無兩樣的職業,一直不受尊重。


  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有了「死亡體驗活動」。

  也許有一刻,你靜靜地躺在「棺材」里,腦海里閃過這一生中的點滴,最後,在一片模糊中,你合上了雙眼。當你再次醒來,發現這不過也是一次「死亡體驗」。你會怎麼想?

  因為對死亡更加了解,才會對生活更加充滿希望,才會更懂得珍惜當下的幸福。

  同樣地,更多的年輕人開始去了解、接觸這些殯儀館裡面的行業。

  看著入殮師們一點一點地、充滿無限尊重地為死者整理遺容,才會對這個行業有著更充分地認識。

  有著對「生死」和「別離」更深的體會,才會對生命的價值有著更深的感悟。


  希望哪一天,我們真的可以放下偏見。

  就像美香最後那樣,終於可以大大方方地說出,「我丈夫是入殮師。」

就像美香最後那樣,終於可以大大方方地說出,「我丈夫是入殮師。」


  春花。夏日。秋月。冬雪。一年四季,依然輪迴。

  生命的歷程,也照樣往複不止。來了,走了。不過也只是匆匆一瞬。


  這裡是木木XY,用中學生的眼光看待生活中那些瑣事。


推薦閱讀:

藍色游標,此事僅僅只是個案?
職業發展遭到迷茫期,該如何擇業?
一廂情願的期望
風口上的豬

TAG:職業 | 職業選擇 | 職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