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與經濟哲學:中日正面臨的同類危機。
來自專欄八厘米天空4 人贊了文章
日本與中國目前老齡化現象十分嚴重。與之帶來的是越來越多的佛系日本年輕人,對結婚生孩子變的無欲無求。
日本多年來陷入了少子化和老齡化的雙向泥潭。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戀愛和結婚的現實讓這一問題更是雪上加霜,「終身未婚」的現象十分盛行。
不想生孩子的理由看似十分多,但咎由源頭的是社會帶來的:「生產力和經濟問題。」
如果能夠解決生育經濟問題,那就能從根本上提高生產力和生育率。
在日本的群眾由此產生一個想法:「不生孩子的人想法是自私的」
日本總理大臣安倍晉三於這個想法對社會民眾說出了如下回答:
「非常遺憾,我自己的家庭也沒有孩子,生不生孩子要交給本人來選擇,也應該交給他們本人選擇,但是我們要為想生孩子的人創造一個適合生育的社會環境。」
在社會福利政策上,日本一直有做出了很大努力。前不久剛剛頒布了幼兒園全免費的政策,幫助不少家庭緩解了生育後撫養難的問題。
即使日本經濟並不落後,但是在日本撫養孩子的費用絕對可以說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數字。
日本預計從2019年10月開始,可以全面實行幼兒園免費政策,同時還計劃為低收入的家庭提供無償的大學教育。
對比中國沒有學齡前兒童的家庭,根本無法想像現在在國內要上個幼兒園究竟有多難。即使是我們的首都也有這樣的新聞:
https://www.sohu.com/a/226239702_100908
公立幼兒園基本上都在限額,想要上好的公立幼兒園避免不了走關係、走後門。好不容易把孩子送進了理想中的幼兒園,還要時刻擔心孩子們在幼兒園是否有安全問題。
最近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劉志彪、張曄發表」建議強制收取生育基金「的文章,引發了輿論的強烈反彈。
自2016年初「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也曾有一波各地民政部門收取「二胎保證金」的消息在網路流傳,儘管衛計委和民政部門一再闢謠結婚領證不收「二胎保證金」,婚姻登記不和生育掛鉤,依舊引發輿論發酵和廣泛關注。
《新華日報》在8月14日發了一篇《提高生育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的文章引起了熱議,文章提出:
在未來二三年內,隨著我國第三次人口高峰期的育齡婦女逐漸退出育齡期,以及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導致的生育堆積效應釋放結束,我國的人口出生率必然面臨斷崖式下跌。
文章由此建議,設立生育基金制度,盡量實現二孩生育補貼的自我運轉。可規定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每年必須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並進入個人賬戶。
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時,可申請取出生育基金並領取生育補貼,用於補償婦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斷勞動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損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賬戶資金則待退休時再行取出。
「全面二孩」的效果還是有的,2017年我國二孩數量上升至883萬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且二孩佔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達到51.2%。然而,反觀2017年全年出生的總人口與人口出生率,分別為1723萬人和12.43,二者同比均呈下降態勢。這說明二孩雖然在增多,但新生兒總數實際上是減少的。
因為家底太薄,養不起。
說到家底,人們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儲蓄。眾所周知,勤儉節約、量入為出是中國人自古以來便遵循的傳統。對於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既然沒有一夜暴富的機會,那麼存錢就成了他們積累財富的重要手段。
多年前曾經有過一個統計,說中國人每賺100元,就有46元省下來存進了銀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人的儲蓄率僅為-0.5%,也就是說每賺100美元要花掉100.5美元。相信許多人對此都會有切身體會。
時至今日,情況卻全然不同。雖然我國整體儲蓄率依舊較高,但深究居民的儲蓄結構,卻讓人大跌眼鏡。西南財經大學的《中國家庭金融報告》指出:儲蓄最多的10%家庭,佔據全部儲蓄金額的75%;另外35%的家庭被稱之為儲蓄較多,他們佔全部儲蓄金額的25%;最後,剩下55%的家庭,他們的儲蓄幾乎為零。
翻譯過來就是:我們國家超過一半的家庭都是銀行無存款,家中無閑錢。
環顧四周,會發現身邊不少年收入水平線以上剛出頭的人,無奈因為房貸只得節衣縮食。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為例,一位月入3萬的中上等收入人士,買房貸款300萬。而且暫不討論這位人士是否需要先還掉湊首付借來的錢,光光是負債部分,每個月就要還去2萬;再去掉其他生活等必須的支出。能省下什麼就已經是萬幸,至於存款,無暇考慮。
想了想我國近年來的結婚率和生育率也是在下滑的,不過我覺得我國除了職場女性的因素外,還有就是養育小孩的成本太高,造成男女都不願意結婚生孩子。 現在二胎開放所帶來的問題就是:生育權回來了,你會生么?
年輕一代或將面臨嚴重的養老危機。勞動力不足將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等,房價不用說,物價也是水漲船高……。
這些問題的一句話就是社會壓力太大,導致年輕人不會生,不敢生,不想生。
亞里士多德在生育與經濟關係提到:「思想的防線就是一個國家最廉價和最有效的國防。」中國也有一句俗話:「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不用說之後孩子的教育培養需要多少精力和金錢。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連一胎都不生了。而生育孩子的恰恰的正是社會年輕女性。
說實話,女性為生育的確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懷胎十月,產後修復護理,這都是實實在在對工作的影響。更不用說求職時的職場歧視以及生孩子之後照顧孩子所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這也造成了許多女性不願意生育,寧可單身或丁克。
在這方面日本的方向還是對的,擴大性別平等,為職場女性提供可以放心生育的環境。讓想生孩子同時不想放棄工作的女性放心生孩子,讓有工作野心的女性不畏懼生育。日本內閣府發布了《少子化對策大綱白皮書文件》中這樣說,未來面對少子化,要打破生育的壁壘,就要減少生育對家庭帶來的負擔。
其中有關鍵的一條,就是不婚也可以生子。日本的結婚率低,嚴重影響了生育率。因此日本政府再進攻一步,只要保證新生人口數量,緩解老齡化的壓力,婚結不結都行
除了要為想生育的人創造良好的生育環境,也要尊重不想生育的個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