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德戰爭爆發的外交設計因素
5 人贊了文章
二戰戰場上,蘇德戰爭是一個主要戰場。蘇德戰爭的爆發,有著很多深刻的經濟、軍事、歷史原因。通常來說,談到原因的理論大多都比較宏大、深刻,以至於往往為意識形態所充斥。很多人不願意捲入意識形態的漩渦,因為其中總是充斥著不同立場之間的自我美化、對敵攻訐,很多人不願意去分辨這些複雜的因素,所以排斥相關的討論。雖然我認為這些因素不分辨不行,但是也沒必要強人所難,不如談一點更加現實一點、離意識形態因素遠一點的東西。比如說,看起來沒有意識形態分析法深刻的、針對外交設計因素的分析。
意識形態上,一般認為蘇德戰爭是法西斯對社會主義政權的顛覆行為,也有人認為蘇聯不是社會主義,而是披著社會主義的帝國主義,無論怎麼說,這都是意識形態領域的爭議。為了排除這種干擾,我們先看一個簡單的數據,排除一下意識形態的干擾。
蘇聯人口變化情況:
戰前,1939年,蘇聯人口1.6億。戰爭前夕,蘇聯西進,人口短暫增加到1.8億。戰爭期間,蘇聯死亡人口2700萬(包括800多萬陣亡軍人)。蘇聯損失人口比例達到最高六分之一、最低也超過七分之一的比例。
這個數據很簡單,1/7。
1/7,是個什麼概念呢?現代中國社會流行4-2-1的獨生子女家庭結構,加起來正好7個人。1/7,就是說每一個獨生子女家庭,都要出1個人。
那麼我們所說的蘇聯這個1/7是什麼呢?是死亡率。
如果蘇聯都是獨生子女家庭,那麼蘇聯全部家庭的壯年男子,按照1/7這個比例,全都要死。
當然了,蘇聯不是獨生子女家庭,他們家庭中的壯年男子比例,要比1/7高很多。
不過就算高一些,人民犯了什麼罪,要承受1/7的死亡率呢?
在歐洲古代有一種傳統,叫做「十抽一殺」,就是十個人裡面抽出一個人殺掉。這是很嚴厲的刑罰。但是蘇聯的普通老百姓,卻要承受1/7的死亡率。
無論怎麼說,這已經是種族滅絕行為了。
第一,不要把鍋甩給波蘭
輿論上經常會討論波蘭在整個事件中的愚蠢作死行為,但是,波蘭在二戰前夕並不是一個主要推手。關注點在波蘭身上,就會忽略掉真正的主角。有關波蘭的鍋,很多,不全市,其實是英法自己的。
首先,在重新武裝德國的問題上,作為當時實際上的世界霸主,英法雖然做了一點表面功夫,並沒有實質性舉動。對此波蘭完全不具備決定意義。波蘭雖然不斷呼籲搞掉德國,但是怎麼做,取決於英法,其中法國還是波蘭的軍事同盟,波蘭要不斷配合法國的腳步去行動。
其次,在德國擴張問題上,作為當時實際上的世界霸主,英法表面上在維護和平,但是一直在拉偏架。對此波蘭也不具備決定意義。
第三,在德國走向戰爭的問題上,作為當時實際上的世界霸主,英法甚至連表面功夫都懶得做,而是一直在致力於促成蘇德戰爭。對此波蘭也不具備決定意義。
對於第一條,英法才是當時歐洲各國國際社會的領導者,波蘭不是當時歐洲各國國際社會的領導者,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所以重新武裝德國的鍋一定是英法的。
對於第二條,西班牙內戰中英法對德意的限制威不足道,並且逮捕、監禁大批支持西班牙合法政府的國際縱隊人員,就是在拉偏架。在捷克事件中,英法也對蘇聯派遣志願兵支援捷克的行為進行了阻撓。作為必經之地,波蘭在捷克事件阻撓蘇聯的工作中,承擔了拒絕蘇聯物資、人員過境的主要任務。
對於第三條,蘇聯一直到二戰爆發前(德國進攻波蘭前)的數年時間都在要求建立集體安全體系,要求英法蘇都公開承諾保障各國不受武裝侵略的威脅,從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從根子上消滅戰爭爆發風險。對此,英法一再拒絕。主張接受蘇聯建議的法國外交家居然在一場號稱是刺殺其他國家政要的刺殺案件中被刺客「順手」打死了。這樣順手打死其他國家重要政治人物的刺客真是良心刺客,也許是僱主給的錢太多了,殺手決定買一贈一?
經過蘇聯反覆爭取,英法最終勉為其難在德國戰爭準備日益充分的情況下與蘇聯召開會議。但是英法始終敷衍和拒絕蘇聯提議。最終,蘇聯為了讓英法面目充分暴露,在德波戰爭爆發前夕,不再提議由大國向小國提供安全保障,轉而建議讓蘇軍直接與德軍交戰。英法一反之前的反覆推諉、拖延,沒怎麼演,就抓緊時間同意了。然後法國立即威脅波蘭,要求波蘭立即開放邊境,讓蘇軍開到德波邊境去和德國作戰。波蘭考慮到自己屠殺過數以萬計的蘇聯戰俘,對此表示存在顧慮。法國急了,表示波蘭如果不開放邊境,法國就取消和波蘭的軍事同盟。然後在波蘭猶豫不決的過程中,德軍開始打波蘭。然後蘇軍稍微一等,也開進波蘭。波蘭在法國影響下,選擇了「既不給蘇聯人以名義茂業不對蘇聯人發起抵抗」的策略,這樣,「英法要求波蘭主動變成蘇德戰場」就在表面上變成了「蘇聯侵略波蘭」。
歸根結底,英法自己玩脫了,主要責任在他們。波蘭只不過是英法的打手罷了。
第二,二戰前英法蘇的外交努力基本過程
剛才提到了蘇聯的集體安全政策(網上的「集體安全」詞條隱去了這一段),以及英法的應對,以及最後的轉變。現在具體捋一下時間線(以前捋過一次,但是相關問題被刪掉以後回答不見了)。
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大危機爆發,斯大林提出資本主義總危機理論。斯大林分析:「世界經濟危機在許多國家裡必定會轉為政治危機。」「資產階級在對內政策方面將從進一步法西斯化中尋找擺脫現狀的出路。」「資產階級在對外政策方面將從新的帝國主義戰爭中尋找出路。」
1934年1月,斯大林針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納粹在德國執政,再次分析日本和德國將成為國際矛盾爆發的兩個要點,兩國的一系列擴軍備戰舉措"更加推動了軍備的擴充和帝國主義戰爭的準備","現在又像1914年那樣,好戰的帝國主義的政黨,戰爭和復仇的政黨是最出風頭的。新的戰爭顯然逼近了"。
1933年12月,聯共(布)中央通過了關於開展為爭取集體安全而鬥爭的決議,主張用集體安全防止戰爭爆發。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部擬訂了一項預備交給法國建議內容主要是:蘇聯同意在一定條件下參加國際聯盟;蘇聯不反對在國際聯盟範圍內締結抵禦德國侵略的區域性共同防禦協定;蘇聯同意比利時、法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芬蘭或其中某些國家參加上述協定,但法國和波蘭必須參加;一旦遭到侵略國的軍事進攻,各參加國應相互提供外交、道義和可能的物質援助。
1934年1月,德國同波蘭簽訂為期10年的《德波互不侵犯條約》。
1934年2月,巴爾都出任法國外長,提出"大聯盟"外交方針。巴爾都外交方針主要包含以下四點:對德國的毀約擴軍行動採取強硬立場,不承認其合法性;堅決維護國際聯盟,維護歐洲現存的國際秩序和領土邊界;加強法國的歐陸同盟體系;創建一個由若干區域性防禦公約和互助條約構成的歐洲集體安全體系。從此他的生命就進入了倒計時。
1934年6月,巴爾都向蘇聯和英國提出《東方公約》草案,分別是蘇聯、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之間的互助公約,和以蘇聯參加《洛加諾公約》和法國參加《東方公約》為基礎的《法蘇互助條約》。蘇聯邀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國訪問蘇聯,三國都表示願意參加。巴爾都訪問英國、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英國在持保留條件的前提下同意給予支持,捷克斯洛伐克積極支持,波蘭已經分別同蘇聯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不願意先於德國加人《東方公約》。
1934年10月,巴爾都在馬賽歡迎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時,同後者一起被法西斯僱傭者刺死。繼任外長賴伐爾放棄蘇聯,轉以義大利為主要工作對象。
1935年5月2日,蘇聯和法國簽訂了雙邊的《蘇法互助條約》,規定一方遭到歐洲國家的無端侵略時,另一方應立即提供援助。兩周後,又簽訂了《蘇捷互助條約》,內容與蘇法條約相同。但是,法國遲遲不參加預定的三國軍事談判,特別是德國重新武裝萊因區後,法國又追隨英國推行綏靖政策,導致條約並沒有發揮作用。
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法、德、意四國簽訂慕尼黑協定。
1939年3月,德國侵佔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1939年3月18日,蘇聯建議召開蘇、英、法、波、羅、土6國參加的國際會議,討論制止德國侵略。英國表示拒絕。
4月15日,英國要求蘇聯單方面承諾援助和武裝保衛其他被德國侵略的國家。但同時,英國表示,蘇聯和德國爆發戰爭,英國沒有援助義務。
4月17日,蘇聯向英、法建議締結英法蘇互助條約。要求一旦受到德國侵略各國都要予以援助,要求保護其他小國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不到一個月,1939年5月11日,德國軍事同盟日本,在遠東地區挑起「諾門坎事件」進攻蘇聯。
蘇聯提議四十天後,一直拖延到5月27日,英國同意就4月17日蘇聯提議進行談判。
英國同意談判近四十天後,一直拖延到6月14日,英國外交部一名司長才抵達莫斯科與蘇聯外長舉行會談。談判過程中,在英、法社會輿論壓力下(注意,輿論壓力意味著談判本身是公開的,德國是知道的),英國表面上表示同意締結英法蘇互助條約,但堅持推遲軍事協定談判。
談判近一個月後,7月9日,蘇聯轉而建議先行舉行軍事談判。值得一提的是,1939年8月2日,希特勒直接電告斯大林,要求蘇德會談簽約。
蘇聯建議四十多天後,一直拖延到8月12日,英法蘇軍事談判開始舉行。在軍事談判上,蘇聯突然一反常態,不再追求英法安全保證,而是提出蘇聯獨立派兵136個師和大量空軍進攻德國。蘇聯只提出了一個請求,就是波蘭和羅馬尼亞要同意蘇軍過境。值得一提的是,五天後,1939年8月17日,德國駐蘇大使會見莫洛托夫,表示願與蘇聯締結互不侵犯條約。
蘇聯提議後不到十天,8月21日,法國政府突然提升了工作效率,對蘇聯的建議表示同意。並且,法國表現出了強國殺伐果斷的氣度,以廢除法、波盟約要挾,要求波蘭同意蘇軍過境。遭到波蘭拒絕。談判宣告破裂。
談判破裂兩天後,8月23日,德國代表團飛抵蘇聯,當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
談判破裂十天後,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數小時後,英國首相立即命令反對綏靖的丘吉爾出任海軍大臣。一般的描述,常常強調說,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一周後德軍進攻波蘭,似乎是蘇聯的出賣導致了二戰爆發。但是實際上,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完全是由於英法沒有談判的誠意,一再拖延蘇聯主動提出的談判,並在社會公共輿論上公布這一談判,讓德國獲得了充分的操作空間。
9月17日,蘇聯進攻波蘭。
10月6日,波蘭滅亡。在近四十天的時間裡,作為法波軍事同盟的一員,法軍全程保持靜坐。
1940年5月10日,德國進攻法國。此前,英國首相辭職,建議丘吉爾接替。當天,丘吉爾組閣,並邀請工黨入閣(這就是為什麼戰爭結束前工黨可以勝選)。
1940年5月25日至6月4日,敦刻爾克大撤退。
這就是基本過程。
第三,蘇英法外交意圖分析
剛才捋了一下背景資料。這個背景資料簡單闡述,就是蘇聯認為要爆發二戰,並認為德國和日本是戰爭策源地,建議當時的世界霸主英法承擔起責任來,維護世界和平。蘇聯並表示願意承擔一定的軍事責任,但是前提是英法也得保障蘇聯的安全,不然就變成了單方面的蘇德戰爭、變成蘇聯替英法辦事了。英法對此的做法是一再拖延,期間還搞死了一個外長。到了1939年9月波蘭被德國閃擊前半年,在蘇聯的極力爭取下,英法終於同意進行談判,但是每一個回合的思考都要長達一個月左右,經常要接近一個半月才能思考出結果,而思考的結果往往是反對。最終,當蘇聯建議引爆蘇德戰爭的時候,英法突然活了過來,思考時間大幅度縮短,只要十天就能理解蘇聯人的建議了,足足縮短了三十天。而且思考的結果也變成了贊成。但是蘇聯卻轉而與德國簽訂了條約,拋棄了英法蘇。
蘇聯為了與英法簽約,從1933年12月到1939年8月,堅持了5年多,兩千多天,最後談判還破裂了。但是蘇聯與德國簽約,卻只用了二十天。二者的用時之比是100:1,中間法國還死了一個外長。兩千多天的談判,都不能挽回英法的心。二十天的談判,蘇聯和德國就做到了各取所需。兩廂對比,說明英法蘇沒有找到利益共同點。那麼,英法蘇德四國,他們的利益分別是什麼呢?首先,集體安全政策及蘇聯的不懈努力表明,在兩千多天里,蘇聯的利益是避免戰爭;其次,德國在當時也要避免和蘇聯的戰爭;第三,在兩千多天里,英法和蘇聯不一致。那麼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
英法的利益是爆發戰爭。
特別英法蘇三國談判最後十天的經過表明:
英法的利益是蘇德戰爭。
英法企圖推動蘇德戰爭的跡象很明顯。第一,英法拖延集體安全。第二,蘇聯一旦提議引爆戰爭,英法就活躍了起來。第三,德波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只用了幾個小時,確認了事情真實性之後,英國立即就命令主張對德作戰的政治人物進入內閣,做好了更換戰爭首相的準備,並在德法戰爭爆發時完成了首相更換的工作。在這三件事情中,英法對時間節點的把握,特別是英國的節拍,把握得特別好。
在所有整件事情中,英法真正的問題就在於,他們對自己的實力估計不足。法國一開始以為自己是摘桃子的那個人,後來發現不對,法國統治者就果斷投降,寧當亡國奴,絕不抵抗侵略者。英國和法國必須做出兩面選擇,不能都投降,但是丘吉爾低估了自己的實力,選擇將英國的科技秘密和軍事基地轉交給了美國。最終,戰爭極大削弱了蘇聯,消滅了蘇聯七分之一的人口;戰爭極大削弱了德國,消滅了挑戰英法統治秩序的重要挑戰者;戰爭極大削弱了法國,消弱了挑戰英國統治地位的重要挑戰者;戰爭實現了霸權轉移,順利將世界霸權由英國轉交給了同文同種的美國。
從行為表現的角度分析,英法有推動戰爭的表現;從受益方的角度分析,推動戰爭,只有盎格魯-撒克遜人是得利者。
從外交設計的角度來看,二戰,特別是蘇德戰爭,最主要的外交推動力量,其實是英法。
至於英法這樣做的原因,也許是民族主義,比如說被英國宣傳成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愛德華八世,他要迎娶的妻子是個德國人;也許是霸權主義,比如說被英國宣傳成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愛德華八世,他要迎娶的妻子是個狂熱的德國人;也許是意識形態,比如說被英國宣傳成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愛德華八世,他和他要迎娶的妻子都有明顯的親納粹傾向。
如果要深挖原因,我覺得不可避免地還是意識形態階級鬥爭的解釋。第一,傳統的解釋,就是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的敵視,這應該是英法推動德國與蘇聯戰爭的思想根源,對資本主義英法來說,社會主義就是蘇聯的原罪;第二,政治權術,這應該是英法推動德國與蘇聯戰爭的技術手段。沒有思想根源,不會使用這樣的技術手段。那什麼「不愛江山愛美人」,就是糊弄人罷了。
資本主義在剝削的時候會撕破溫情脈脈的面紗,但是宣傳的時候就會把他們剝削時所撕破的面紗都拿過來裝上。
推薦閱讀:
※77年前的敘利亞烽火——二戰中的敘利亞—黎巴嫩戰役(上)
※沉重的戰利品 —— 東線被俘「虎「式沉浮錄(三)
※【軼事秘聞】墨索里尼是如何被游擊隊捕獲的?
※今日芯聲 | 二戰中,那些埋在冰層下的英雄後來怎麼樣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