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辭職,就只有將孩子送回老家這一個選擇嗎?

不想辭職,就只有將孩子送回老家這一個選擇嗎?

4 人贊了文章

文章共計 1703字 | 建議閱讀時間 3分鐘

| 簡簡周

一個朋友發來一條長長的私信。

她說,因為當年沒有選擇,她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讓父母幫忙照看。可她一直為此心懷愧疚,每天只要一想起女兒就想哭。

現在,孩子已經快2歲了,她仍然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我問她,到底是什麼難言的苦衷,讓她不能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

她說,因為她下定不了辭職的決心。

她在一家不錯的事業單位工作,收入不高不低,但勝在穩定。老公在國企,收入比她略高,但壓力大。

她擔心自己辭職以後,家庭經濟負擔會變重,更主要的是,將來要想再找一個像現在這樣的工作,幾乎就不可能了。

她的糾結,乍聽上去似乎有些道理。

不辭職,她就沒有能力和條件親自照顧孩子,而她又下定不了辭職的決心,所以,只能忍痛把年幼的孩子送回老家,交給父母來幫忙照看。

只是,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身邊並非她的本意,而她覺得自己的痛苦,就在於沒有選擇。

可她真的就沒有選擇嗎?

在這位朋友的思維里,把孩子養在自己身邊,與自己的全職工作,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

但她似乎從來沒有設想過,除了把孩子送回老家,或是辭職,還有沒有可能存在其他的解決方案?

比如,讓老家的父母過來幫忙搭把手,或是把孩子送到早托班,再或者,還可以請一位阿姨幫忙照看,等等。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沒有選擇,只是我們不想選擇。無論這是出於害怕承擔責任,還是逃避型思維的慣性。

因為選擇都是有成本的,選了其一,勢必要放棄其二。

然而,有些成本是顯性的,有些成本是隱形的。顯性的成本可以計算,但隱形的成本往往不可估量。

其實,我上面說的這些解決方案,這位朋友並不是沒有考慮過,但都被她直接否決掉了。

因為房子不夠大,父母過來同住會顯得擁擠,要是另外租房,成本不菲。

把孩子送到早托班或是請個阿姨,他們夫妻兩人,至少有一個人的月薪要搭進去了,等於有個人白乾。

這位朋友看到了顯性的、現實的經濟成本,比如,辭了職會損失一個人的月薪,以及一份她自己很滿意的穩定工作,而不辭職但是請人來幫忙,同樣也會給家庭經濟帶來壓力。

總之,最經濟、最適合的辦法,還是把孩子送回老家。

可是她忽略的是,在孩子成長最關鍵的幾年,她沒有陪在孩子身邊,不僅會損失親子間的親密關係,更會錯過在合適時機給予孩子恰當教養的責任和機會。

這些隱形的成本,現在看不出什麼太大的不妥,但在未來的某一刻,它就會以猝不及防的形式出現,直到完全透支。

有些錯過,將來還有機會,有些錯過,一生都沒有辦法彌補。

我見過一個男孩,因為小時候父母忙工作,就把他扔在奶奶家,直到上學年齡到了,才回到父母身邊。

可是,他總覺得和父母相處很彆扭,父母更是對他一身的毛病不滿,不是責罵就是懲罰。相看兩厭的後果,就是他們之間的親子關係一直很僵。

結果,等男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就徹底脫了韁,逃課、混社會、打架……

總之,凡是父母不樂於見到的事情,他都要做個遍。

他爸媽想了無數的辦法,他媽媽甚至還為此辭了職,一心只想將他扳回正道,但一直都是徒勞。

當然,不是說所有小時候不在爸媽身邊長大的孩子,都會走偏,但在孩子心裡,有些陰影和鴻溝卻是始終難以弭平的。

我有個朋友,也是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在外人看來,她成績優異、出類拔萃,但沒有人能看到她內心的痛苦。

她永遠無法像其他女兒一樣,在爸媽面前撒嬌,他們之間永遠隔著一堵沒辦法逾越的牆,而她之所以那麼優秀,也是因為憋著一股勁,想靠自己的能力,徹底遠離父母。

因為她沒有安全感。

童年的經歷讓她深切地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是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即便是父母也不可靠,她只能靠她自己。

如今,她的事業很成功,但對親情一直表現得十分淡漠,她的內心,一直離幸福感很遠。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沒有選擇,其實,任何時候我們都有得選。

區別只是你願不願意選,你是把選擇權握在自己手上還是交給別人,以及你在選擇時更看重的是顯性成本,還是隱性成本。

而我們的選擇,其實也折射出在我們內心的天平上,究竟孰重孰輕。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思維方式,我們面臨的,並不是一道道非A即B的選擇題,只要你願意,你總能找到更合適的「第三選項」。

「 作者 」

簡簡周

資深媒體人、專欄作者

壹父母聯合創始人

「 一斤二兩的日常

漫畫 | 西米 編輯 | 康康

- 版權聲明 -

文章版權歸壹父母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轉載請聯繫壹父母助理

- 投稿郵箱 -

love@yifumu.com.cn


推薦閱讀:

光盯成績有什麼用?不如意的人生大多因為「低自尊」
防手足口病在家該怎麼做? 親親寶寶網 育兒知識
網路盛傳的眾多育兒敏感期,哪個是真的?到底什麼是敏感期?
沖奶粉還有這麼多誤區?!
邱盟明中醫育兒 | 不吃錯比吃對更重要(2)

TAG:親子教育 | 育兒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