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鴻章到顧維鈞

從李鴻章到顧維鈞

1 人贊了文章

最近看歷史,百年的屈辱近代史,最有代表的就是那一紙紙的條約,先不談屈辱的城下之盟,在外簽訂的馬關條約和巴黎和會也是屢屢外交失敗。是真的像翁同龢說的那樣,外使無能嗎?李鴻章,顧維鈞沒有據理力爭嗎?

「賣國賊」的代表人物李中堂,72歲高齡遠赴重洋,喋血馬關,半條命都差點丟在了東瀛了,還不夠儘力嗎?但是有用嗎?台灣列島依然被割讓,遼東半島也只能藉助沙俄才可以「贖回」,兩億兩的白銀一兩也沒有少。只是因為朝鮮戰場清軍戰敗。

除了負面人物李鴻章,正面人物顧維鈞又能如何?1919年,他肩負著一個四億人的期待,代表著當年亞洲最大的共和國,攜著一戰戰勝國之東風,遠赴凡爾賽宮,依舊收不回山東。他能怎麼辦?口若懸河,卻說服不了列強,拒絕簽約,也改變不了現實。

直到1953年,彭德懷元帥才可以在板門店真正的談判。而這條約,恰恰是基於志願軍把聯合國軍打疼了,打到「美帝國主義」要認認真真的想想,這場仗還值不值得打下去。而在此之前,談判有用嗎?縱使巧舌如簧,據理力爭也只不過重蹈李鴻章,顧維鈞之覆轍。

可以這樣說,無論是李鴻章,顧維鈞,還是彭德懷無一不是愛國愛民的仁人志士。無論是為了維護封建的滿清還是腐朽的北洋,他們也曾儘力的為國為民的爭取毫釐之利。而他們真正怕的是誰,又或者是誰造成了他們忍辱負重的去簽下這些喪權辱國的條約呢?其實是無知且無畏的「清流」。「清流們」的出發點永遠是「外爭主權內懲國賊」。但是他們知道怎麼爭主權嗎?他們不知道,他們只能「懲國賊」。但是,殊不知叫囂著東瀛蕞爾小國的也是他們,打砸著洋樓,焚燒著洋貨的也是他們。他們不會反思自己如何富強,只能宣洩自己如何屈辱。

最後借用劇中一句話總結:雙方實力接近時,談判就是實力,雙方實力失衡時,實力就是談判。


推薦閱讀:

台灣人的權力觀念
梁啟超:一人一生,就是一部中國近代史!
基辛格《論中國》書評第一彈
【史圖館】甲午戰爭全程戰線變化4 中日和談與《馬關條約》
國民黨為何會敗退大陸(文字+圖片)詳解!

TAG:中國近代史 | 中美貿易戰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