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只畫一個人的畫卷是殘缺的|也觀《香蜜沉沉燼如霜》

只畫一個人的畫卷是殘缺的|也觀《香蜜沉沉燼如霜》

香蜜剛開始播的時候,鋪天蓋地宣傳的是《延禧攻略》,偶爾切過來看一眼,覺得近視覺和飽和度偏高的色調會感覺不適應。

轉身刷《媚者無疆》的時候,大家都在抨擊香蜜注水了,編劇互撕了,演員取關官微了,演員關評論退微博了,都是減分項。

追完《媚者無疆》正好是香蜜的大結局,於是就從倒數三集刷了一遍,反正看過原著知道大概梗概,看完結局,也就算是看過劇集了吧。

但是刷完最後三集之後就決定還是要重頭看一遍。

看著看著竟然放不下手,還分別去演員的微博里逛了一圈。

先說主配角戲份比例,我不是誰的唯粉,純看客,從一個故事情節的鋪展而言,我覺得大框架上沒問題,不管劇本到底是怎麼拼出來的,大塊的情節都是能立得住腳的,也都是在推動主體情節去發展的。

和原著最明顯差異的是魔界鎏英暮辭的故事線,在原著里整個魔界故事線其實都是比較弱的,但是構建一個體系,如果魔界始終呈現太弱的化,反而會讓鳳凰後期加入魔界顯得有些英雄失勢的味道太濃,而目前的架構從一開始就不斷提到的一點就是魔界是一直可以和天界去抗衡和彼此制約的一種節奏,那麼這種背景下,穿插魔界的元素就顯得很正常。

另外暮辭的身份轉化聯動了兩個反面人物,固城王和廢天后。暮辭的技能也多次進入了主角的情節設定中,雖然沒有這個人物並不影響錦覓和鳳凰的愛情線,但對於整個故事而言,這個人物的添加也並不算完全突兀和多餘。

至於小魚仙倌的戲份,本身就算故事中的男二,他的性情的改變,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鋪墊的話,也會顯得非常生硬,如今的情節起碼是交代清楚的,如果說能不能更精簡一些,我覺得還是有空間的,但對生母從探尋-回憶-誤解-清晰-別離的故事線再交織生母和天帝天后一輩的糾葛,同時再回憶對比天后對小魚仙倌的行為,對一個從小活在極度不安全感中的孩子,到成年後原本謙謙公子的一個表象性情,如何徹底黑化,如果不能有強烈的長期的刺激和傷害,他大概還是會用忍耐這種方式去大事化小的。

所以只有強烈的仇恨,以及內心深處的痛苦都被呈現出來,他才能以自己的方式去殘忍去復仇,小魚仙倌真的演得不錯,甚至我覺得他和錦覓的戲份,他復仇的籌謀準備都可以再有所延展。

另外這部劇讓人喜歡的一點就在於人物性格的設置。

女主開始看似傻白甜,但是並不讓人煩,也給後期成長留出了餘地。對於愛一個人的迷茫和取捨其實也符合現實中的很多愛情故事,我們有時候是愛而不自知,有時卻又愛而不能得,但就是在這樣的反覆中,逐漸學會了去愛一個人。

而真正明白自己的心意的時候,愛就成為了一件不計較得失的事情,性格的成長不擰巴,很通透。

男主鳳凰涅槃不畏天地,從始至終人物性格很一致,有擔當,知敬畏,懂取捨,能捨棄,也敢爭取,錚錚鐵骨下其實是一顆溫柔心,無論是對愛人還是對親人,出發點都是愛。

小魚仙倌是一個看似性格變化極大的人物,但最後他始終是那個孤獨的人,他也始終會去算計,但每個階段的算計的原因和目的卻又都是不一樣的。開始他的算計是為了生存,是為了安全感;遇到錦覓之後的算計是為了保護錦覓,為了讓錦覓可以屬於自己;高潮期的算計是為了復仇;最後的算計是為了讓鳳凰重領天界。

他的算計並不僅僅是只為了自己,但他確實始終在算計。從一開始的出場,小魚仙倌就是清寒寂靜的感覺,最終他依然是一個人冷冷清清獨坐於萬人之上,紅塵之上。

他並沒有獲得幸福,但他卻依然安於了他的命運,就如他自己所說,他始終註定是獨自一人的。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這也算是性格決定命運的範例。

而看似試圖把握了自己的命運,試圖去翻盤的過程,終究依然是以另一種高度和方式歸順與了自己的命運。

真正對命運的改變方式就是學會和命運握手言和吧。

另外整個劇集中的台詞也還是比較用心的,不同角色的語言也都體現了各自的特色,比如小魚仙倌和撲哧君有些呈現會比較文藝。而鳳凰始終都體現的比較男性化和直接強烈。

總比延禧攻略中出現太多的網路用語讓人更覺得入戲。

再來說說注水的問題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產劇的注水是越來越嚴重。比如前一陣的《溫暖的弦》和《南方有喬木》,水的已經無法言說了。原本前期口碑不錯的《我的千歲大人》也在後期愣是被有注水嫌疑的分枝情節給毀了。

至於香蜜,注水也還是有的,比如後期的很多的回憶完全就是重現的方式,包括前面提到的魔界線,潤玉線,其實都是有可以更加優化的空間的。

但是從劇情上來說,香蜜在注水上已經很節制了。拿《千歲大人》來對比,千歲的配角線索小菊和修鷳寬永之間的感情線對於整個劇情的推進基本沒有任何輔助,很顯然是在填時長。

在香蜜里剛才說過了,大部分的支線都是在推進主體劇情的。

記得蔣勛在評析紅樓夢時說過,好的故事就如同是在編織,把一根根的故事線縱橫交織在一起。如果太過單一的視角情節,雖然從流量粉絲的角度似乎更加能呈現出大飽眼福的效果,但是對於一個完整架構的故事而言,卻很難是一個立體豐滿的呈現。

就如同一幅長軸畫卷中指孤單單的呈現出一兩個人,未免有些蒼白和殘缺。或許觀眾的看劇視角也應該從看流量的角度去往看劇情的方式去轉化。

畢竟只看顏的話,站在公交站牌前豈不是更能讓流量一直出現在畫面里的需求啊。


推薦閱讀:

比起《超人總動員2》,我更愛華裔女導演的這8分鐘
《奸臣》影評
女性的愛與美,滋養了搖曳的沙漠之花
常識、現實和真實——《廁所英雄》影評
《暴雪將至》|多餘的人

TAG: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