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念經,晚上開演唱會,這個日本和尚太酷了!
47 人贊了文章
2018年,一個日本和尚唱的《般若心經》在中國火了。這個和尚叫藥師寺寬邦。他自己作曲、組樂隊已經15年了,樂隊名叫「喫茶去」。這一次心經的重新編曲,意外地受到觀眾的青睞,觀眾都說「早午晚都會聽」, 「一下子對佛教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一直記不住般若心經,聽了之後就記住了」。
39歲的寬邦,7年前開始修行,繼承了家裡400年歷史的寺廟,現在是日本海禪寺第16代的副住持。
前不久,他來到浙江普陀山沙灘參加音樂節,人們都在詫異,「啊,唱歌那麼好聽,居然是個和尚。」
自述 藥師寺寬邦 編輯 陳星
我叫藥師寺寬邦,差不多花了三年時間,我製作了這幾首不同版本的《般若心經》。
這一次在浙江普陀山觀音靈場這樣一個佛教場所,參加音樂節、唱般若心經,也覺得很不可思議。
去年我聽說在中國的社交平台上也有很多人在聽,很驚訝,因為這幾首《般若心經》是按照日語的讀音念誦的,還能受到中國觀眾的喜歡,我真是很高興。
我的另一個身份,是日本海禪寺的第16代副住持。我是七年前開始進佛門修行,現在做僧人已經第5年了。寺廟裡的事情是由我和父親共同打理的,我有演出的時候,就由父親主管寺廟。
我今天穿的這件衣服就是每年我在8月1日到15日的打扮,早上更衣後行法事,屬於最輕鬆最普通的樣式。
大學畢業後,逃避繼承寺廟,組建了樂隊
海禪寺位於日本愛媛縣今治市,最早可追溯到江戶時代中期,大約有400年的歷史了,是屬於臨濟宗、禪宗的一派。
日本文化很不可思議,有世襲制,要繼承家裡的寺廟和家族的僧人衣缽。
我是從小在海禪寺聽著父親的教誨長大,到了青春期,就覺得這樣去繼續當僧侶,只是走上了別人給你鋪設好的道路而已,一時沒法接受。
那時我開始對音樂產生興趣,也算是一種逃避的方式吧。後來也曾遠離家鄉去旅行,又上了大學。我就一直對我父親說,再等我一段時間。因為我沒找到一定要去修行的意義。
期間,我也一邊一直在做自己的音樂。大學快要畢業的時候,大概2003年,我去上了聲樂學校,然後和學校里的三個朋友一起成立了樂隊。
但三個人都是唱歌的,不會演奏樂器,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就努力去學習樂器。學好了以後一邊演奏一邊三人合唱、和音,也唱自己創作的歌。
後來就正式成立了Kissaquo樂隊,Kissaquo是佛教用語,禪語寫作「喫茶去」,簡單說意思就是「一起去喝茶吧」。用佛語來給樂隊命名,其實就是因為從小在寺里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影響。
2007年,我們作為職業樂隊出道,目前為止一共出了5張專輯。
喫茶去的歌基本上都是我來作曲,歌曲風格說是流行也好,民謠也好,其實唱的都是關於家人、朋友,關於故鄉的事情。
拋下一切去修行
樂隊出去演出,收到很多觀眾的反饋,有人說「你的歌讓我回想起了自己的祖父」,「謝謝你,我想起了我的爺爺」。
那時候就想,莫非自己做音樂和父親做法事沒什麼不同?同樣是表達對親人、逝者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就這樣,我對修行產生了些許興趣,想著什麼時候去修行吧,這件事情在我心裡算是一個轉折點。
其實我的父親也很喜歡音樂,所以對於我做音樂,他並沒有太多的否定,而是一直對我說「要加油」。但同時他也希望,無論如何我能把寺廟延續下去,因為他只有我一個孩子。
所以在樂隊成立9年的時候,我結完婚,就去了京都的天龍寺修行,整整兩年。
修行非常嚴格,既沒有電視也沒有冰箱,連手機也不能用,完全不能玩音樂,基本上是拋下一切去修行。每天幾乎就是坐禪,做侍僧,打掃寺廟。冬天赤腳在周邊行路,日本話叫作「takiatsu」。
但出來之後,回想起這兩年的時間,其實非常寶貴。
要是說有沒有開悟?我覺得是沒有(笑)。但我漸漸明白了自己喜歡什麼,想要做什麼。在修行期間,一邊做僧人一邊繼續音樂創作的想法,也變得更堅定了。
想要歌頌日常,正所謂「一呼一吸皆是業」
修行出來之後,我和妻子,一家人就回到海禪寺生活。我也重新開始唱歌,唱了很多有關故鄉的歌,但更想要唱家人、父母,身邊存在的人和事,每天的日常。
通過修行,我也有一些感悟。我們經常會以為現在擁有的生活,是理所當然的,但實際上並不是。大家經常忽略、遺忘了身邊的細節,也會和家裡人吵架。
我想寫歌提醒大家,不能忘記對周圍人的感謝之情。
比如有一首歌叫做《手》,是以「連結」為主題創作的,手是為了把人和人聯繫在一起、共同生活而存在的,並不是為了傷害或是貶低別人。
還有一首叫做《日常》,這首歌總結了自己在修行期間所想到的一些事情,歌頌每天的日常其實是日積月累的奇蹟,正所謂:一呼一吸皆是業。
日本其實是一個受佛教影響深遠的國家,日本人都說自己沒有宗教信仰,但其實是沒有發現本來就身處於佛教之中,我想中國也是如此。
創作心經,意外爆紅
2016年,在愛媛縣一個叫做松山的小城,樂隊要在那裡的市民會館舉行演唱會,我就想說能不能自己來做些不一樣的開場曲目,加一點不同的音效,便冒出了一個想法:加入誦經的和聲會怎麼樣?
對於改變傳統形式這一點,以前其實我挺抵觸的,但那一次就想試試看。
改編心經後,最先還是給妻子聽的,因為我妻子出身在普通家庭,後來才到寺廟裡生活,她聽了以後說,「這不是很好嗎」,給了我很多鼓勵。
演出那晚,我沒有加任何旋律,只是自己念誦經文,重疊七個聲音合唱,加上吉他和打擊樂。
意外的是觀眾都拍手鼓掌,還有觀眾和我們一起誦經,最後大家還用手一起打拍子。我們也很吃驚,大家能夠對我們的音樂接受到這樣的程度。
後來視頻在網上傳播出去了,得到一些觀眾的回饋,比如「雖然迄今為止沒有宗教信仰,但是對佛教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雖然一直記不住般若心經,聽了你們唱《般若心經》之後能記住了」,「家裡兒子是小學生,每天都在聽」……
我就覺得,像這樣唱心經能和大家連結在一起,必須要持續下去。
如果說我重新編曲心經,有沒有什麼秘訣?其實完全沒有。我自己也入迷了,覺得很有意思,一邊享受一邊創作。
於是在眾多朋友的幫助和安排之下,花了三年的時間,終於在今年5月發行了《般若心經》這張專輯。
整個專輯全部都是《般若心經》,但誦經的方式有兩個版本。合唱版本就是在天龍寺拍攝MV的這一版。還有一個托鉢版,速度稍快一些。
這兩個版本由不同的人進行編曲,各種編曲的版本加起來,一共11首心經。
還拍攝了一個MV,得到了我師傅的批准,就在天龍寺以前晚上坐禪的地點拍攝,還記得那天是早上四點鐘拍的。天龍寺是個非常漂亮的寺廟,從室町時代起到現在,700多年來,還是保持著原來的樣子。
現在經常會收到「一邊跑步一邊聽」,「睡覺之前會聽」之類的反饋。讓般若心經和佛教,能夠陪伴大家的日常生活,這也正是我的目標。
當然也有批評的聲音,說「這不是經文」,我也沒有多想,就積極地接受這些意見,全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好。
現在也不斷在探索心經和不同曲風、不同國家的樂器結合,也嘗試和不同的音樂人合作。
樂隊到現在15年了,我想一直做下去
喫茶去樂隊從成立到現在已經15年了,我是個音樂人,同時也是僧人,但不是身兼二職的感覺,而是藉由音樂這種方式,能夠向大家傳遞佛教。
現在日本的佛教也處於轉折點,日本原來就有所謂的檀家制度,在江戶時代寺廟承擔類似政府的功能,由僧侶來管理一戶人家,做法事和喪葬,這樣的制度一直延續下來。
發展到今天,和尚酒吧也好,電音法會也好,各種佛教活動越來越多,還有在日本寺廟裡練瑜伽的……而我從小就希望能做音樂,通過音樂構建一個給民眾享受的場所,是我最終的目標。
可以唱心經給大家聽,讓更多的人再一次感受到般若心經的能量,通過音樂來推廣佛教,這件事我想一生都要繼續做下去。
影音資料由藥師寺寬邦提供
推薦閱讀:
※李嘉誠9億元收購「日本特斯拉」是一筆好生意嗎?
※再見,一代相機之王!又一日本巨頭宣布停產停工
※日本佛教學者眼中的北京白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