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講好一個故事?

怎樣講好一個故事?

自由技藝中很重要的一個技能,就是說服和影響別人,而說服別人最好的辦法往往不是靠理論和數據,而是講一個好故事。

你要善於講故事,尤其是講自己以前的故事。奧巴馬就非常擅長於講故事,動不動就來一段自己小時候的遭遇。你的故事不見得非得是真實發生的,編造的也管用。也許一場演講下來,那些道理大家一個都沒有記住,但是發生在你身上的故事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無論你去面試,做演講,寫文章,取得工作夥伴的支持,還是說服投資人幫助你創業,你都有必要學會講好一個故事。

A.三種受歡迎的故事

有人研究了各種成功的TED演講,發現演講者愛講的故事總共有三種。要想有說服力,你可以考慮講這三種故事,而我們對這三種故事有不同的要求。

第一種,是自己的故事。 只要跟演講主題稍微有點關係,你自己的任何故事都可以。

聽眾總是對你自己的故事比對別人的故事更感興趣!沒有什麼演講技巧是萬能的,但是有一個辦法是接近萬能的 — 那就是講一個關於你自己的故事。你要想確保別人引用你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講一個你自己的故事。 講一個自己的故事,能讓聽眾感受到你的真誠。領導者更應該多講自己的故事,這樣才能激勵別人。

第二種,是別人的故事。 如果這個故事不是發生在你自己身上的,那聽眾的要求就要更高一點了。這個要求就是我們必須能從這個人的經歷中學到一個什麼道理。

第三種,是某個品牌或者產品的故事。 像這樣的故事,聽眾的要求就更高:它必須是一個有關成功或者失敗的故事。

B.怎麼用故事說服別人

故事是一種傳播手段。世界上傳播學的鼻祖,應該是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有個理論,說想要說服別人,你得提供三個東西。

第一個東西叫「 Ethos 」。Ethos代表個人信用。憑什麼要聽我說?因為我取得過什麼什麼功績,我擁有什麼什麼專家頭銜。

第二個東西叫「 Logos 」。Logos就是邏輯,就是理論推理和證據支持,比如說提供各種統計數字。

第三個東西叫「 Pathos 」。Pathos是感情和同情心,這就是故事的作用。

亞里士多德這三個東西中,最有說服力的就是 pathos —— 曉之以理不如動之以情。高手說服別人,一定要善於使用 pathos。

一個成功的 TED 演講,有人逐詞逐句地統計,是演講者把10%的時間用在 ethos 上,25%的時間用在 logos 上,剩下65%的時間全都用在了 pathos 上。

C.好故事的三個要素

有學者分析了幾千年以來各個民族、各個文化流傳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發現最受人喜愛的故事其實只有一種。不管是耶穌基督還是哈利·波特,是孫悟空還是《黑客帝國》里的Neo,他們的經曆本質都是一樣的 ——

一個普通人,一段從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程,在經歷了一系列小磨難之後,面臨一場終極考驗,最後他戰勝了這個考驗,完成了從小人物到大英雄的轉變。

所有受人喜愛的故事,都是這樣的英雄故事。這就是為什麼好萊塢電影非得拍英雄。

不但如此,好故事還需要三個元素 ——

1.要能鼓舞人, 這意味著主人公一開始是個有缺點的小人物,到劇情結束的時候他不但取得了勝利,而且克服缺點完善了自我;

2.要可信, 這意味著英雄不能是無敵的,也不能是一上來就說我要擔負重大使命,他必須經歷一番掙扎才接受這個使命;

3.要有懸念, 英雄的征途上必須遭遇各種小失敗。

不信你看現在的西方電影,尤其是公路片,其中大量使用《綠野仙蹤》的套路,表現人物的心路歷程。在童話開頭,鐵皮人沒有心,稻草人沒有頭腦,獅子沒有勇氣 —— 可是等到童話結束的時候,每個角色都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品質,他們的人格更完善了。

D.面試講故事的5個套路

逆境: 最值得吹噓的一種故事就是你有過什麼樣的逆境,經歷過什麼樣的失敗。你要證明自己不但沒被逆境殺死,而且更強大了。最好舉重若輕,把明明很大的困難輕描淡寫,充滿樂觀情緒。然後你要順便感謝一下在困境中曾經幫助過你的人,讓人感覺到你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影響力: 你是否曾經說服過別人?是否曾經力排眾議,讓事情按照你的設想走?你是否曾經組織過一幫人去搞一個什麼大活動? 所有的交流問題本質上都是領導力問題,所有的領導力問題本質上就是交流問題。如果你善於說服別人,說明你天生就具備領導力。

技術水平: 像社會學、心理學這些專業用的統計學工具還是很有技術含量的。

合拍: 公司希望招個幹活兒能幹到一起去的人。你應該對你申請的這個工作有所了解,這就得靠你的調研能力了。面試之前,你能不能運用一下批判性思維,自己找資料,對這個公司做一些深入的研究。然後再來說你對公司有什麼了解,你能為這家公司做出什麼樣的貢獻。

成就: 和別人相比,你有沒有什麼出類拔萃的地方。這就是你吹噓以往成就的機會。成就不一定是實際的工作經驗。

E.都可以寫成故事

關於講故事的書有很多,是個學問, 「故事」其實是個廣義的概念,並不是只有劇情片才叫故事,紀錄片、政論演講、科普文章、乃至於科學論文,都可以寫成故事。

你需要英雄,你需要懸念,你需要衝突,你需要結局。

比如說我要寫篇物理論文,我可以這麼寫 ——

1.現在有這麼一個物理現象,它發生在很多地方,而它有一個性質,現在是怎麼回事還不知道; 【壞人、懸念】

2.某某和某某使用了他們的方法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他們的結果我們不太滿意; 【衝突】 然後我們有這麼一個高級工具; 【英雄】

3.用我們的工具研究這個問題,我是這麼做的; 【劇情展開】

4.中間有個難點,工具不能直接用; 【衝突;英雄第一次出手,失敗了】

5.我必須對工具做一些修改; 【英雄改變了自己】

6.然後我就得出了很好的結果; 【英雄戰勝了壞人;高潮!】

7.我還發現了以前不知道的一些事情 【給續集留下懸念】

你看,這就是一篇很好讀的論文。當然論文前面有摘要,引言里也要介紹你的結果,這些都相當於是「劇透」,可是按照這個套路寫仍然更能讓人接受。

但是更重要的教訓還不是怎麼寫故事,而是這個 —— 文章是寫給讀者的,說話是講給聽眾的。你說每一句話,都要想著怎麼才能讓人容易接受。

F.欣賞一個好故事

史蒂文森是個非常有影響力的民權律師和社會活動家,這個故事來自史蒂文森在一次著名的 TED 演講。他是這麼講的——

史蒂文森的外祖母有十個子女,子女們又各有孩子,整個是個很大的家族,所以史蒂文森小時候並沒有多少機會跟外祖母單獨相處。但是家裡人都知道,外祖母是個有智慧的人。史蒂文森九歲時候的一天,外祖母叫住他,領著他離開眾人,找了個小房間單獨談話。

外祖母對他說,孩子你知不知道,我一直在觀察你。我發現你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孩子。史蒂文森受寵若驚。

外祖母接著說,我認為你將來無論想做什麼事情都能做成。可是想要達到那樣的成就,你必須答應我三件事。史蒂文森有點懵,他馬上說行,我答應你。

外祖母說,第一,你必須保證永遠愛你的媽媽,永遠照顧你的媽媽,那可是我的好女兒。

第二,你必須永遠做正確的事,就算有時候正確的事很難,你也要做正確的事。

第三,你必須保證,永遠都不喝酒。

史蒂文森說可以!我保證。

從此之後史蒂文森就有了一種特殊的使命感,覺得自己責任重大。他的確做到了對外祖母的承諾 —— 至少做到了從來不喝酒。

長大以後,史蒂文森有一次和表兄弟們在一起聚會。表兄弟們就弄了一些啤酒,讓他喝。史蒂文森執意不喝。有個表兄弟就覺得史蒂文森很奇怪,然後他恍然大悟:布萊恩,你不會還想著外祖母跟你說的話吧?他是不是說你是個非常特殊的孩子?

—— 他跟我們每個人都說了這個話!

聽到這裡,觀眾哄堂大笑。

但是史蒂文森接著說,我今年52歲了,我從來沒喝過酒。

史蒂文森講他外祖母的故事,想說的道理是「身份認同」 —— 我們常常根據自己的身份認同去做選擇。但是我相信你可能會忘記這個道理,但是會記得史蒂文森和他外祖母的這個故事。

這就是故事的力量。

推薦閱讀:

《不聽不聽,王八念經》簡介+第一章
如何正確地練習寫作?

TAG:電影 | 文學 |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