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層面,看小伙扶老人反被訛
14 人贊了文章
浙江金華一80後小伙騎電動車經過一路口時,扶起一位騎電動車摔倒的老人,沒想到對方反報警稱是被他撞倒。由於事發地點路段正在修路,暫時無法提供監控視頻,老人的妻子更加囂張,對該小伙破口大罵。事發後,交警通過調取事發路段店家監控,證實小伙未撞到老人。該小伙發帖感謝找到證據的警察,並憤怒地表示要起訴老人:自己做好事沒有被感謝也就算了,竟然還被污衊,而對方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不僅不道歉,還在得知小伙要提告的時候無所謂地說:那你起訴好了。後來經過警方耐心說服,小伙放棄了起訴。
類似的新聞已經司空見慣,國人對扶不扶的話題,也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討論,各種評論、建議、分析充斥著網路。2014年央視春晚也把《扶不扶》搬上了舞台,結尾部分的台詞意味深長,發人深省: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看到這個案子,我不禁在思考三個人的心理,一是小伙為什麼會去扶老人?二是老人為什麼會訛詐?三是民警為什麼會勸說小伙放棄起訴?
一、小伙為什麼會去扶老人?
小伙會去扶老人,是因為他的道德水平比較高,是因為他是個熱心人士,這是肯定的,也是值得讚揚的。如果是早幾年,可能小伙遇到老人摔倒會猶豫,甚至直接走開,因為太多的訛詐新聞充斥著網路,讓很多人不敢扶,那麼小伙為什麼會去扶老人呢?一是經過這幾年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建設,國民的思想道德素質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每一個人。二是各方面法律法規的逐步健全,諸多熱心的法律人士發聲願意免費提供法律援助讓國民敢於去扶。三是相關部門的積極作為,不管是安裝各種視頻設備,還是積極幫助調取周邊監控錄像,都讓國民更有信心去扶。
二、老人為什麼會訛詐?
中華民族具有優良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對於公民的修養有著較高的要求。從老人訛詐,到老人妻子的態度,就能看出老人訛詐的根本原因是家風不正。網上經常會看到一句話,不是老人變壞了,是壞人變老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老人為什麼會選擇訛詐呢?一是老年人往往思維相對遲緩,可能自己也不清楚是摔倒的,還是被人撞倒的,特別是當時一個路人指責了小伙撞了老人。二是老人可能出於經濟考慮的心理,不想承擔醫藥費等,所以哪怕明知道不是小伙碰倒的,也堅持了訛詐。三是老人內心也許有過掙扎,考慮是否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很遺憾他選擇了抵賴到底,直到最終視頻出現。
三、民警為什麼會勸說小伙放棄起訴?
民警積極調取錄像,反覆確認,最終確定了小伙的清白,這是讓正義不缺席,也是讓國民以後敢於去扶的保障。但是網上很多人不理解民警勸說小伙的行為,特別是各種媒體用了「耐心勸服」這個詞語,更讓很多人不贊成民警的行為,那麼民警為什麼會勸說小伙放棄起訴?一是國人息事寧人的心理,對於所有人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民警在不違反相關法律和制度的基礎上勸小伙放棄起訴時無可厚非的,畢竟只是一種建議,採納與否也是取決於小伙自己。二是中華民族也有尊老愛幼的美德,雖然是老人的錯,但是事情弄清楚了,民警從這個角度提出建議,也是出於一種尊老的心理。三是民警的行為,其實也暗含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以德報怨心理,小伙被訛詐,但是最終聽從了民警的建議放棄起訴,雖然引起網上很多人的不滿,但也正好凸顯了小伙的品德,也是希望這種行為能夠感化老人和他的家人。
通過對於三人心理的分析,不得不感嘆小伙的優良品德與大度,也不得不為老人的行為感到痛心,同時對警察的積極行為點贊。關於最後的勸導,民警也出面解釋只是建議,如果小伙堅持起訴也會支持。
本文由擺渡網首席心理導師雍輝(元芳)所著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