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魚缸做防疫?三個養魚妙招送給你,別客氣,請收下!
來自專欄嘩仔說魚4 人贊了文章
對不起,我是嘩仔!
眼看著秋瘋屁顛屁顛的吹來,玩觀賞魚的朋友們,你們想到了什麼?
嘩仔想到了防疫——觀賞魚的防疫,你們想到了嗎?
每當嘩仔提起「防疫」二字,沒有人不同意,但是真正做起來的時候,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
為什麼呢?
因為壞事還沒有發生。
魚不病,誰也不放在心上。
但是,只要是被病魚收拾過幾次,大部分玩家都會學乖的——比如嘩仔本人。
今天,嘩仔就結合自己的慘痛教訓,和大家說說魚缸防疫那些事兒!
本文適合觀賞魚新手閱讀,尤其是金魚和錦鯉玩家。預計耗時218秒。
養觀賞魚防疫第一招——定溫定期
什麼是「定溫」?
什麼是「定期」?
從大類上說,觀賞魚病最常見的只有兩種:寄生蟲魚病和細菌性魚病。其他種類魚病的發生概率太低。
「定溫定期」是為了預防寄生蟲性疾病。
我們常見的觀賞魚寄生蟲絕大多數屬於原生蟲。
什麼是原生蟲?
原生蟲就是一直都存在於魚體或者水體里的蟲子。
它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休眠狀態,你可以不科學地把它理解為「沉睡的蟲卵」。
當外界環境發生有利於它們蘇醒的條件時,它們就會爆發。
比如最經典的小瓜蟲和累枝蟲。
而這個所謂的「有利的條件」,大多數指的是「波動的水溫」或者「波動的酸鹼度」。
尤其是在氣候不穩定的春秋兩季。
在這兩個敏感的季節,最好給魚缸加裝恆溫棒,哪怕你養的是冷水魚。
恆定的水溫可以抑制原生蟲的發作。
這就是「定溫」的目的。
話說回來,即使你做了「定溫」,還是不能百分百規避蟲子的蘇醒,這時候,你最好定期給魚缸做「防疫性殺蟲」。
不同的魚,殺蟲方式不同;不同的觀賞魚,殺蟲用的葯也不一樣。這裡就不展開來說了,如果展開來說,5000字也說不完,而且全是枯燥的藥名,你也不樂意學。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私信嘩仔,請註明你的觀賞魚品種數量大小和過濾方式,也要註明你的濾材品種和你的所在城市。
籠統一點說,就是用最適合你那個品種觀賞魚的殺蟲藥定期做防疫性殺蟲。
不論是大型魚還是小型魚,每三個月做一次殺蟲,還是沒問題的。
拿錦鯉舉個例子。
比如你在北京用的是1.2米底濾魚缸養錦鯉,一共9條,平均體長30厘米,濾材是白棉和陶瓷環,最適合你的殺蟲藥是阿維菌素,需要用稀釋法投放0.01毫升阿維菌素溶液。每三個月一次,春秋兩季必做。
這就是「定期」目的和做法。
養觀賞魚防疫第二招——保護水質
注意!嘩仔說的是「保護」,不是「保持」。這不一樣!
我們在養魚的時候,做開始做的工作是「開缸養水」。
我們好不容易把水質調好,我們在只有的操作中,要做的就是把水質保護好。
要保護的是兩個方面的東西。
一個是保護「硝化細菌」,這個很好理解,但凡養過魚的朋友,都理解我的意思。
另一個是保護「pH值」。就是要預防上文提到的「pH值波動」。
很多朋友知道水溫波動的殺傷力,但是不清楚pH值波動的破壞力。
這裡面又有兩個事情。
一個是預防跌酸。長期不換水可能跌酸,濾材搭配不合理也可能跌酸。
跌酸的結果是「酸中毒」,是要死魚的。
另一個是「大規模換水」。
大規模換水可能導致短時間內的酸鹼度數值波動,一些嬌氣的魚是會「休克」的。
至於保護硝化細菌,只要你不做下面幾件傻事,大多是安全的。
第一,大規模換水。超過50%的換水,就是大規模換水。
第二,在不熟悉藥理的前提下,在魚缸里投放殺菌葯和抗生素。第三,清洗濾材,或者是大規模更換濾材。
這個太容易理解了,就不贅述了。
養觀賞魚防疫第三招——強化裝備
嘩仔在這裡說的裝備,指的是「檢疫缸」。
我認識的很多養魚大神家裡都是有「兩個魚缸」的。
一個是養魚的「主缸」,另一個是備用的「檢疫缸」。
不知大家是否經歷過,很多時候,死魚是發生在「買新魚」之後的半個月內。
這就是著名的「交叉感染」。
這是很多養魚大神的恐懼的四個字。
交叉感染的結局,通常是「團滅」——新魚老魚全死。
客觀說,交叉感染的發病概率低於5%,但是,沒有人在明知有這百分之五概率的前提下心甘情願地承擔這份風險。
於是,觀賞魚高手想到了檢疫缸。
當你想買新魚了,而家裡魚缸此刻卻是有魚的狀態,最優方案是趕快把備用的檢疫缸里的水養好,然後再去買魚。
第一步,把新魚買回家先放進檢疫缸飼養一個月;
第二步,把你主缸里最便宜的那條魚放進建議缸飼養一周;第三步,一周後,如果新魚老魚都沒病,就放心合缸;如果病了,你要是大神,就治療,你要是不是大神,就花錢球大神幫忙,如果你是個小氣鬼,不想花錢,就把檢疫缸里的魚「人道毀滅」。
這麼操作的意義就是——做大限度的規避交叉感染,最大限度的保護主缸里的貴魚。
嘩仔心裡話:通過第一招,可以規避季節性疾病;通過第二招,可以規避手賤導致的魚病;通過第三招,可以規避外來致病菌。嘩仔的方案並不完美,但是對於新手來說,足夠用了!
養魚的路上,遇見嘩仔,真好!
記得關注轉發評論。
嘩仔原創文章,拒絕轉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