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之器—扇

日用之器—扇

來自專欄日用之道10 人贊了文章

能夠把無形的「風」,藉助工具得以感知和表達,這是東方人的智慧。

樹影摩挲,湖水漣漪,流雲舒捲,炊煙裊裊,我們看不見風,卻知風起。

有時,我們也能從聲音中,或者是遠處飄來氣味中,感覺到風。

微風佛面,總覺得舒爽。

周圍空氣壓力的細微變化,觸覺得以感知,像溫柔的手輕輕觸碰肌膚,肌膚產生震動,感受到了微癢,瞬間警覺之後的安全,讓我們感覺放鬆與舒服。

流動的空氣,與體表交換了熱量,帶走了肌膚表面多餘的溫度,加速了我們身體表面的汗液的蒸發,使得我們感受到了些許涼爽。

當人們的感覺被這些外界的變化觸動的時候,人們給這種感覺賦予了一個概念,叫「風」。

無風的日子,總讓人覺得似乎缺了點什麼,那感覺很像每天在做著習以為常的事,突然因為莫名的原因停頓下來了的不習慣。於是,人們藉助各種道具,各樣工具,模擬出自然的風,試圖來找回那份與自然的親近與親切,找回那種不舍的習慣。就好像空調房間里的冷,與習習微風帶來的爽,是完全不同的感覺。想必與自然親近產生的歡喜,應該才是存於天地間的我們,最本真的天性之一。

用一片樹葉,或用禽羽,或者是手,遮日生風。

能夠扇動的物體,在人們手中攪動起來,空氣受到了擠壓,產生了氣壓差,氣壓變化使得空氣流動,產生了風。

有時,我們會用薄而大的書,當做扇子,或者用一張紙,摺疊出一隻小巧的扇子。

在炎熱無風的室外,揪起衣角或領口,抖動自己的衣服,產生風,讓自己涼爽下來。

在被辣住、燙住的時候,我們會用手當做扇子,揮舞著,張大嘴,期望能夠降溫而感到舒適。

亦或和誰動了氣,便隨手取一輕巧招風之物,扇一扇,讓自己能冷靜下來。

即便有了電扇、空調等夏日納涼之物,當我們需要涼爽的時候,我們會不自然的產生扇風的動作。「扇」這個行為,還是時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扇,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生「風」、知「風」的道具。

扇在中國出現,大概能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了。當人們用草、竹、麻等材質熟練編織時,做一柄扇子,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其實,最早的扇,被稱作【箑】(shà)、【萐】(shà),或【翣】(shà)。「戶羽相合」,是為扇。

戰國時期廣為流傳的【便面】,也是以細竹篾為材,或用布錦絲絹製成,形為半規形,似單扇門,又名「戶扇」。

自漢起,就有絹、紈、綾、羅等絲質材料製成的【紈扇、團扇】,其形似「滿月」,符合中國人對團圓的期盼與寄託,也稱「合歡扇」。隋唐以後,隨著織造業的發達,紈扇全面流行起來,時至今日。

魏晉南北朝,士人多用【麈尾】,麈是領隊的大鹿,手摯麈尾扇,既能拂穢清暑,也有「領袖群倫」的含義,在清談時以助「話風」。後世也將士人間的清談稱作【麈尾】。

明清時期,【摺扇】因為文人墨客的大力追崇,成為了更為重要的扇子。

扇,既能生風,亦能遮日障目。

遮蔽,阻擋了光的行進方向,使我們能夠通過眼睛獲取的信息,受到了阻礙。

扇面擋住了使用者的表情,掩飾了內心變化。信息的殘缺,產生了神秘感。於權貴,則更加威儀;於名媛,以示嬌羞。古人婚禮新娘出嫁時,有以羽扇遮面,曰「卻扇」;於俊傑,則免於過多流露。

既然能遮擋信息,扇也能展示信息。

無論何種材質,何種形狀的扇子,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成為含蓄的中國人,控制個人信息表達的一個界面。紈扇的精緻典雅,與扇面所示之物交相輝映,讓女性更顯「風情」;摺扇的深藏不露,讓文人騷客,在扇面張開時,詩書字畫,盡顯才華「風度」。

用在建築物的扇形窗戶,透出的「風景」,恰巧是一副山水扇面。

十七、十八世紀之後,中國的扇子在歐洲成為了上流社會瘋狂追逐的對象。演繹出當時十分流行的扇語,成為名流之間頗為推崇的,帶著東方風情的含蓄表達方式。

氣之動,曰風。大概,我們看不見,卻能得以感知其流動的事物,都被冠以「風」予以說明了吧。風物、風景、風氣、話風、風骨、風度、風情、風雅、風趣……這種如風般細微的觸感,是中國人細膩情感的另一種體現。

小小的一柄扇子,不僅能引來自然的風。中國人也將這大千世界變化的意與息,裝在這扇子中,隨著風一起傳遞、表達。

搖一搖,清風徐來,秋意生。

推薦閱讀:

網頁設計必知:什麼是CSS?它的能做些什麼?
原創不是驚世駭俗,而是推動邊界
大話時尚┃走進5大設計師的時尚夢工廠
廣告機——未來是屏的時代
動態效果設計的7大要點

TAG:設計 | 文化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