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宇《中國大歷史》漫談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漫談

7 人贊了文章

用了三個晚上讀完了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其實十年前就已經讀過名氣很大的《萬曆十五年》,那個時候因為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明史火得一塌糊塗,就順勢讀了一下《萬》,只不過現在已經完全沒有印象裡面寫了點什麼了。

最近半年都在讀天涯神貼《地緣看世界》,寫到張騫出使西域那段後作者已經在河西走廊、西域、中亞、帕米爾、西藏、南亞的山山水水裡面繞了快一年了,終於忍受不了其中每一條河每一座山的瑣碎敘述準備棄貼了。因為《地》的作者溫敬軒一直說他很受黃仁宇的啟發,所以閑來無事又把《中國大歷史》拿出來讀了一讀。

讀完還是很有感觸的。

距離讀《萬》已經整整過去十年了,這十年中,自己又增加了多少閱讀,增加了多少對世事人心的了解,恐怕回到當年已是不可想像了。

農業與中央之國

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共和國之前中國最主要的問題一直是農業農村農民的「三農」問題(現在當然也很重要,但已經不能說是最根本之問題了),國家的財政根基在鄉土,國家的國防根基在鄉土,國家的文化塑造在鄉土,能夠以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從鄉土汲取力量並保持穩定,是在東亞這片肥沃土地上建立強大國家的基礎。鄉土的財富,一個是土地,一個是人口。人口和土地的有效組合,能夠正確地從農村獲得稅收,這是國家得以富強的保障。中國曆朝歷代看似風雲變幻,各有各的問題,東漢有外戚和宦官,東晉有門閥,五胡十六國有蠻族入侵,唐朝有藩鎮,宋朝有冗兵冗官,明朝有少數民族入侵+農民起義+大災害,但透過現象看本質,一切都是土地和農民的問題。一個國家在剛成立的時候,能夠攜戰勝之威,為國家劃分新的利益格局,廣大農民都能夠獲得土地,播種、耕田、收穫、交糧食、服役,即使偶爾有大的自然災害還有游牧民族入侵,靠著國家面積的廣大,有效的動員是可以渡過難關的。但是朝代行將就木之時,土地兼并,田畝丈量不清,有錢有勢的靠著各種手段不交稅,負擔越來越壓在少數貧民頭上,終於超過了限度,貧民逃亡,土地交由大地主,佃農也由地主庇護,惡性循環,終致不到達可收拾的程度。於是上層整治亂象叢生,不能夠有效自我調節矯正,面對外部衝擊,終於「樓塌了」。新的國家由於打破了一切,利益格局重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治亂循環。

大一統帝國的形成

其實論起中央帝國的分裂與統一,兩者在時間長度上是不分軒輊的。但如果和外部諸多地理版塊相比較,則東亞這片土地上統一王朝的時間則遠遠超出,秦漢(第一帝國),隋唐(第二帝國),宋元明清(第三帝國),這片土地有著強大的內在壓力最終形成一統,老百姓都知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來沒有一個人認為中央帝國分裂是理所當然的,都認為這只是暫時的,在等待一個時機,等待各種力量的醞釀。這背後肯定是有非常客觀穩定的因素存在的:一是東亞這片土地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結構中,太平洋、大戈壁(Gobi Desert)、帕米爾高原、阿爾泰山、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將中國包裹起來。二是農業核心區大而穩定,大片平原地區、季風氣候所帶來的水熱同期、青藏高原這個超級水塔帶來的豐富水資源使得東亞地區基本上是世界上條件最好的農耕區。華北平原橫跨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等多個省份,古代史後期開發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又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等多個省份,且這兩個平原之間基本上沒有太多阻隔,聯絡的通道非常豐富。加上周邊零零散散的關中平原、四川盆地,使得在大平原地區如果是分裂狀態,則大家永遠都沒有安全感,非要斗個你死我活歸於一統才能罷休,這個看看春秋戰國時候趙、魏、韓、齊、楚、燕之間的鬥爭就知道了。而統一之後的農業(平原)核心區又對周邊板塊——兩廣丘陵、閩浙丘陵、雲貴高原、河西走廊甚至西域、遼東有著碾壓的力量,因此大一統局面就此形成。三是東亞地區所面臨的挑戰有二:一個是持續而不斷的蠻族(游牧民族+漁獵民族)從北邊入侵,一個是洛陽盆地以東中國早期命脈——黃河的不斷改道,導致這片土地必須形成合力才能夠應付危局。

大一統的需求,古代交通、通訊的不便利,導致龐大的中央帝國始終處在一個穩定和崩潰的邊緣狀態,帝國的命令自中樞到達邊地最快也要一個月時間——所謂八百里加急也只能是在平原地區,甚至廣西官員進京述職要三個月時間才能到達。資源的調配始終是個問題,秦始皇征匈奴、征百越,運糧效率之低令人咂舌;唐朝皇帝因為肚子問題不得不率領百官從長安到東都洛陽就食;大運河的修築雖然澤被了後世,但卻直接將隋朝整崩潰了。中英鴉片戰爭,英國軍艦一旦開到鎮江,切斷了大運河南北運輸,清廷政府只能乖乖簽訂協約。如果國家不大一統,那麼面對的將是征戰不休、無力抵抗天災人禍的悲慘局面,但是被動的大一統又讓中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穩定壓倒一切;國家體量雖大卻不得不以一種統一的制度來管理四方,這種制度既然要適應各種情況就必須很簡單很粗線條,必須有相當的模糊空間,這塑造了中國人的性格,服從權威,缺少靈活性,尋求中庸,沒有精確的概念。

中央帝國與歐洲

中央帝國與歐洲分別位於歐亞大陸的兩端,這兩塊神奇的土地自始至終都有著明顯的差別:歐洲除羅馬帝國之外似乎再也沒有形成長而穩定的大一統帝國,實際上這從歐洲的地理環境就可以看出來,海岸線長而曲折,犬牙呲互,亞平寧半島、巴爾幹半島、不列顛半島、伊比利亞半島、西歐平原、波德平原、甚至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這種地方都能夠誕生出獨立的力量,再加上地中海這個超級大內湖將北非(包括埃及)、小亞細亞、兩河流域、阿拉伯半島、甚至更遠地方的伊朗高原都糾纏在一起,超級複雜的地形和板塊構成,使得在這一片地區維持大一統的成本高昂。而歐洲似乎也並不是很適合農業的地方,歐洲的平均緯度比大多數人印象中的要高很多,差不多跟東北地區齊平的樣子,如果不是大西洋暖流的作用,恐怕這些地方除了放牧養牛馬羊之外是種不出太多東西的。豐富的海岸線資源以及地中海的存在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不夠豐富的農業資源需要各個地方形成充分的分工互補,商業於是就大大繁榮起來了,與之相應的城邦就異常強大。歐洲自羅馬帝國分裂之後就一直處於分裂之中,(在中央帝國看來)無數個小國家的冗長鬥爭和宗教約束構成了乏味的中世紀史,即使國家內部也是以封建效忠的方式來組織政權,遠沒有達到秦帝國郡縣制的政令暢通。這一方面是因為地形,一方面是因為商業傳統所造成的反抗力量(城邦、市民階級)的強大。

資本主義的力量

歐洲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技革命、工業革命終於塑造了一個無比強大的資本主義歐洲,歐洲科學體系的建立(人類對自然規律的理解終於能夠進行積累,代代傳承)、製造業超級強大的生產力、工業和科技支持下的強大武力,終於讓歐洲對世界的其他角落形成了碾壓性的力量。黃仁宇所強調的數字化管理對現代國家至關重要,說中國的近代史就是完成數字化管理的歷史,這個我認為是由於黃仁宇對財稅研究的精通而產生的認識偏差。實際上數字化管理是毛,強大的商品經濟和資本流通才是皮,如果要再深究,那科學技術的突破才是真正支撐起現代國家體系的骨。中國社會由於其強大的農業屬性,各個地方種的東西雖然有差別,但是思維方式,管理模式無本質差別,百郡千縣的官員都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隨意調配更說明了這一點。所謂小農經濟,自給自足就是對這種情況的最好概括。大家自己種自己的東西,北方吃面南方吃米,副食、肉類也是自己製造,棉花、桑蠶的自鍾自養滿足了對衣服的需求,蓋房子、理髮、打鐵等等其他交易也都限制在一個非常短的距離內。農民作為國家的主體,由於馬爾薩斯陷阱以及國家刻意重農抑商、推動扁平化社會的結果,造成生產的剩餘很少,多出的剩餘部分也基本上被婚喪嫁娶和宗教儀式給吞沒了,這點在費孝通的《江村經濟》對開弦弓村的記錄中能看得很真切。沒有剩餘、沒有交易的必要就沒有發達的商品經濟,更不可能形成發達的能夠影響時局的資本主義階層。歐洲有商品交易的傳統,有發達的市民階層,工業革命讓人類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所造成的生產力井噴,更是讓這種商品經濟以及資本主義橫行全球,終於造成了中央帝國近150年的苦難歷程和痛苦嬗變。時至今日,中國在各個方面已經逐步擺脫了農業社會的意識,有一些現代化國家的樣子了。

推薦閱讀:

文藝復興三傑的恩怨情仇
歐陸風雲——漢尼拔的獠牙
巴黎大學1919版《拜占庭史》選譯——序
【蘇格蘭簡史】(一)短劍、標槍與巨盾下的倖存者
?歐陸風雲-奧古斯都

TAG:黃仁宇 | 中國歷史 | 歐洲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