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命名來源
翡翠一詞源自於古代的鳥名,紅者謂翡,綠者謂翠,後世取其鮮艷的色澤,用作美麗玉石的稱呼。翡翠屬硬玉,主要盛產於緬甸北部的克欽邦境內密支那西南部的孟拱,而中國雲南省邊境亦有少量產出。緬甸自古為我「西南夷」,秦稱朱波,漢為撣國,唐稱驃國,宋為蒲甘,歷來遣史入貢皆有史籍可考。根據資治通鑒(漢記十一),在漢武帝時代(公元前141-81年),四川的竹杖和細布便經由雲南、緬甸轉運至印度、中亞和羅馬帝國。後漢書(西南夷傳),撢國國王雍由調於東漢年間(公元97、120、131年),先後三次遣使至中國通好,並獲授「漢大都尉」官銜,雙方互贈珍貴禮物。新唐書、舊唐書、唐會要也有關於德宗貞元年間(公元802年),驃國遣使獻樂於唐的記載,白居易、元稹並各有「驃國樂」一首,以述其詳。宋真宗本記云:「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五月,蒲仆國遣使來貢」。宋史宋徽宗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有「緬入貢,蓋舉其國」、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有「蒲甘入貢」等語。而緬甸琉璃宮史,蒲甘王朝(公元1044-1287)國王阿奴律佗在宋朝時為求佛牙曾親自到雲南大理訪問,受到大理地方政府隆重接待。可見中緬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的藝術的交流淵源久遠,而民間商買賈穿梭於這條「西南絲路」古道,將中國名貴的物產,如絲綢、布匹、瓷器、漆器、茶葉等運往緬甸、印度,再換回當地的珍珠寶石、翡翠琉璃等稀罕珍品,其盛況可以想見。
緬甸孟拱的玉石礦,地處偏遠山區,蠻煙瘴雨,人跡罕至,一直鮮為人知,有文字紀錄的顯示大約在十三世紀初,相當於宋朝,被一位雲南小販所發現。公元963年(宋初)有紀錄顯示一商隊由雲南運了五百擔未經切割的玉石到北京,同時中國人在十三世紀時,在緬甸北部發現位於孟拱的輝玉礦。又緬甸通鑒一書中提到發現孟拱玉石的經過時,引用英國人伯鄉氏著「緬甸玉石貿易」所述:「據在中國領事館服務的瓦利氏調查所得,北緬的玉石礦,系雲南小商人發現,約在十三世紀初的時候,他馱貨過孟拱,有一隻背籃大象,拾取圓石隨地加上,抵家拋之地面,觸石而裂為二,遂發現光彩燦爛之玉石」。另英人斯柯特爵士在「緬甸玉石開採」的書中亦說:「光澤可愛的緬甸玉石,女士們用來裝飾美觀,那完全得力於玉石的發現人,一個雲南的小販,大約在十三世紀初,他於無意中發現了北緬的玉石。」
根據上述各資料,中南半島、雲貴地區使用硬玉為裝的年代很早,而雲南地區早期確有硬玉原礦,而緬甸北部早期又屬於中國雲南,該地區硬玉屬的玉材進入中原的時間可能遠較有史可稽的宋期(公元960-1279)為早,但因為不受重視,並不為大眾所熟知,直到清高宗乾隆(公元1736-1795年)平定西南地區的十八世紀以後,翡翠才正式大量開採。宋相歐陽修在其所著的「歸田錄」中,曾經記載:「余家有一玉罌,形制甚古精巧,始得之,梅聖俞以為碧。在穎川時,以示僚屬,坐有真宗朝老內鄧保吉者識之,日:此寶器也,謂之翡翠,雲禁中寶物,皆藏宜聖庫中,有翡翠盞一隻,所以識也。」歐陽修為宋代名相,連他也不認識翡翠,內臣鄧保吉所見,也不過是一隻翡翠盞而已,可見宋朝,翡翠傳入中國的並不多見。至到明代(公元1368-1644),對於有關翡翠記載的也不多,謝坤著金玉瑣碎中,有「翡翠螳螂」一段,說:「余有螳螂一枚,頭頸翅爪,碧色通透,惟肚腹上紅下白,紅色者,翡也,白色者,質也,甚巧可愛。」清姜紹著書韻石齋筆談,也有一段記載:「青邱謂坐客曰:余家藏翡翠硯,與此杯(指一碧玉杯)同色,磨之以金,霏之成屑,如硯中墨瀋。先君所遺,世固稀有,惜未攜來與君輩玩之。」歷代的記載中,對翡翠的描述均只有片段,清乾隆皇帝詠玉詩頗多,而不及翡翠,可見在清乾隆以前,翡翠還是一種罕見之物。
翡翠由於硬度高,色澤美麗,經過琢磨後,呈現透明質地、嬌滴晶瑩的風貌,深獲世人喜愛,但因為材質稀有,價格昂貴,往往被用作玉雕作品。一位匠心獨具的巧匠能將一塊璞石,從造型色澤及雕工上,以絕妙的創意來表現藝術,使其升華至無價的美玉,勘稱是智慧與自然最完美的結合。清朝自康熙(公元1662-1722年)中期以後,國力穩定,民生富足,藝術水平提升,精品佳作應運而生,至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5年)臻至巔蜂,收盡天下奇珍異寶,以為御用,翡翠玉雕於是躋身奇珍異寶行列,與和闐玉,痕都斯坦玉並駕齊驅。到了光緒(公元1874-1908年)時期,慈禧太后獨鍾情翡翠,使其身價大幅躍升,無論是皇親貴族或文人雅士皆競相佩戴或收藏,以顯耀其身份地位。可惜清末國力衰敗,外強入侵,北京遭到英法聯軍(公元1859年)及八國聯軍(公元1900年兩次攻打,宮中珍寶部份於烽火戰亂中被洗劫,至今流落海外下落不明,成為中國人心中的隱痛,無不感嘆文物的保護必須仰賴國力的富強。
推薦閱讀:
※優質翡翠有四好
※這些收藏級的翡翠,絕對能夠讓你大飽眼福!
※翡翠原石的裂你真的懂是什麼嗎?想要賭裂,前提是要懂裂
※翡翠戒指雖小但是意義卻不小 佩戴也很講究
※如何辨別翡翠A、B貨和C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