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
來自專欄生活禪
人最怕的是什麼?就是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可以說這是一個人一輩子都在尋找的事情。只是有的人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要做什麼,有的人可能在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才知道要做什麼?我也是一樣的,可以說,最近十年來,一直在探索這件事情。到底要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才能符合自己的天性?
而天性這個東西,可能是我比較在乎的。還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就隱約記得一句話,叫做: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可能也正是在那時候,就埋下了活出自己天性的種子,直到後面20多年過去了,一直在做的也是這件事情。
實際上,我大大小小的也嘗試了很多東西。但是每一件工作做的並不開心,然後我就開始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很簡單,那就是過一種自由的生活,到現在,這個目標也沒有改變。只是對於自由這個東西有了更深的看法而已。以前認為的自由只是身體上的自由,而現在認為的自由不僅要有身體上的自由,還要有精神上的自由。再或者說精神上的自由要比身體上的自由更加重要。
只是,很多時候,說歸說,我也經常忘記自己的目標。所以,也經常陷入盲目追求的狀態。看到別人做什麼我也做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每當這個時候,無論怎麼用勁,都干不好那件事情。相反如果做得是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就會有一種駕輕就熟的感覺。
我們經常說到認識你自己,可是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可能是我們一生都在做的事情。那就是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明明晚上想好了要去做一件事,可是等到早上醒來的時候就徹底忘得一乾二淨了,又開始恢復到原來的生活方式中去了。因為那是我們的舒適區,在那裡會感覺特別溫暖、舒適。
對於改變這件事情,本質上,我是特別喜歡的。前提條件是我的生活不能紊亂的情況下,如果生活被打亂了,就不知道該如何去施展了。假如在安全的環境下,我會去探索很多東西,例如各種興趣、愛好。如果處在壓力環境下,就會感覺特別恐懼,然後就會變得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所以,從此以後,我學會了一個方法,那就是無論探索什麼新的東西,都要保證在安全的環境下去做。
有的人可能更適合破釜沉舟,可是,經過幾件事情之後,我還是喜歡那種在有保障的前提下探索更多的東西。並且在這時候也是最有效率的時候。
這樣的性格就註定了我不適合做某一個領域的專家,因此也只能成為一個雜家。看起來什麼東西都懂點,實際上,任何領域都是三腳貓功夫。不過這些對於自己生活已經足夠了。綜合上面這些條件,我更適合做一個隱居者,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甚至在沒有房子的情況下,我認為也難不倒我。並且還非常熱衷於這種建造的活動。
很長時間以來,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廢了,為什麼做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做一個不行,做一個不行,每次都是在快要有起色的時候,然後就不願意做了。就好比方你親手建造了一個房子,然後推到了重新再建造一個。我的樂趣不是要擁有已經建好的房子好好享受,而是在建造各種各樣房子的過程當中。只是,這樣的性格就註定了不能在一個領域裡待的時間太長,一旦時間長了就開始膩了。很長時間以來,我試圖要改變這種性格,可是無論怎麼努力都不管用。最後乾脆不去改變了,而是臣服於這件事情。那就是認定了自己是那種喜歡改變的人,然後在這件事情上面尋找突破。
再回顧我這些年做的事情,無論生活多麼動蕩不安,我發現有一條主線沒有變,那就是寫東西。無論生活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困頓好,無憂也好,這是我唯獨在堅持做的一件事情。以前可能認為寫東西只是為了記錄下心情,而現在,我認為這可能是我唯一想做一輩子的事情,對於寫作的愛好就像對於打坐的愛好是一樣的。這兩件事情可能是我幾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當然對於未來,我依然看不到曙光,但是這些年下來,我認為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當然除了這件事,還有一件事,是我最近幾年特別感興趣的,那就是做諮詢。從2013年開始,我就做減肥的指導工作。只是我的性格註定了不適合只做一個減肥教練,所以比起這個工作,我更喜歡諮詢。也就是說諮詢的範圍要比減肥教練的工作更加寬廣一些,而這也是我喜歡它的一個原因。尤其是當你給出別人建議,真正給別人帶來改變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像建造房子帶來的快感是一樣的。曾經有一個哥們說,做諮詢實在是太有意思了。可以看出他也是非常熱衷於諮詢這件事情的。
那麼諮詢與寫作又有什麼關係呢?寫作是一對多的服務,而諮詢是一對一的服務。以前不明白他們之間的關係,當我看了夕陽老師的分析之後,我才徹底明白他們之間的默契。他說一個人一定要從一對一的服務做起,然後有能力了再做一對多的服務。對於這個觀點,我還是比較贊同的。
當我明白了自己想幹什麼,就知道每天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了?對於不該乾的,或者說以前干過然而並不適合自己的一律拒絕,只有這樣你才能把精力用在一件事情上。所以,我現在每天的安排大體上是這樣的,上午寫點東西,下午看書做諮詢,其次就是其它的生活之類的。
為什麼要做諮詢呢?很簡單,因為寫作還不能養活自己。假如說通過寫作可以養活自己了,說不定就不做諮詢了。因為比起一對一諮詢,我還是比較喜歡這種一對多的服務。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到榮格的生活方式也是這樣的。平時做諮詢養活自己和家人,然後剩餘的時間就是寫作,做學術工作。實際上,在這個基礎上,我還加了一條,那就是做一些實踐活動,例如種地等等。看來,我是想把榮格與陶淵明整合到一起。陶淵明看起來實在是太逍遙了,而榮格又實在太精進了。如果只做榮格,我會感覺到空虛。但是如果只做陶淵明,就會感覺對這個社會沒有什麼貢獻。相反,如果能夠在對這個社會有所貢獻的前同時,還能讓自己的生活有條不紊的進行,則是一種非常好的生活方式。
好了,生活本身就是一場戲,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才是最關鍵的。
更多信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楊甲鵬(ID:yjp698)
推薦閱讀: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有嗎?
※我想有個小院,過如此生活
※給女兒的信——不眠之夜 20151015
※生活依舊,我也依舊
※20則生活小技巧|20則生活小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