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34)大乘佛教的興起
來自專欄那爛陀寺8 人贊了文章
所謂大乘佛教,在此處的意思只是作為一個分別的標準,不包含任何褒貶之意。
我們來看看,大乘佛教和其他部派的區別是什麼?
佛教把他的教義分成三類,總稱為三乘。分別是聲聞乘,緣覺乘,佛乘。
所謂聲聞指的是,聽佛陀說法而開悟。緣覺指的是,自己悟到了緣起法則。
當然緣覺比較困難,所以我們所說的小乘大多指的是聲聞乘。而聲聞,又被稱之為阿羅漢乘。因為他獲得的最高果位為阿羅漢。
阿羅漢最終目標是解脫,所以又稱之為解脫道。這些概念都是同義的。
大乘佛教興起以後,大乘佛教者認為,解脫道弟子所獲得的果位,義理的深度和廣度皆不及大乘,所以貶低聲聞弟子為小乘,劣乘。
甚至偏激到說:
二乘如焦芽敗種,不能發無上道心
可以想見,當時宗教爭奪話語權之激烈程度。
當然小乘弟子也加以反駁,說大乘非佛說,是魔說。這一點我們以後會細緻地探討,這裡就不加以延伸。
解脫道,簡單而言,指的是修習三十七道品(比如四念處,八正道等等)最終證得,四諦十二因緣,灰身滅智,實現無餘涅盤。
而大乘菩提道認為,應該通過六度的菩薩行,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證得諸法實相,獲得無住涅磐。
我們可以看到,先不管說大乘佛教是不是佛說,大乘佛教所提出的理論是佛教積極地入世,普世的一個特點。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看,大乘佛教是對小乘部派經院化的一個糾偏。
但是這裡面有個致命的問題,還需要探討。就是小乘佛教,這個概念的內涵到底有多大。
大致有三種說法,
1、整個解脫道,包括原始佛教、部派佛教
2、只是包括部派佛教,不涉及原始佛教
3、只是部派佛教的某些部派,比如說一切有部
這一點,我個人認為,大乘佛教應該指的是第二種、第三種說法,而不涉及第一種說法。為什麼呢?
因為大乘佛教是對部派佛教的糾偏,既然要糾偏,就要回歸到原始佛教去糾偏。因此我們看到初期大乘佛教的論師如龍樹,他在《中論》里大量引用阿含經的理論,而不是大乘般若經。
因此,阿含經應該是三乘共許之經典,而不是反駁的對象。
當然了,宗教的發展是需要人去實現的,或許激進的人會把其內涵擴大到整個解脫道,這實際上就不明白大乘佛教興起的意義是什麼。
下面我們必須解釋,大乘佛教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菩薩。
菩薩,全稱為菩提薩埵。意譯為覺有情。
前面我們說到,在佛教普世化的過程中,一群居士成為主力,而這幫居士他們要實現兩個目的
1、解脫(對應無上菩提)
2、入世(對應廣度眾生)
因此,他們的特點就是上求無上菩提,下化無量眾生。這也是大乘佛教的菩薩概念的最初出發點。於是這一點,他們提出無住涅磐。
即,既不住於涅磐,也不住於輪迴。
無住處涅盤,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此不住生死、涅盤,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盤。
這一點需要結合大乘佛教的義理去探討,這裡不展開。
菩薩要成佛,要度眾生,那麼他們怎麼做到呢?
這就要修習六度。
所謂六度,指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止觀)、智慧。
1、布施:
分成三種,有財布施,無畏布施,法布施。有財布施好理解,無畏布施就是所謂的,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些都屬於這一類。
而其中,法布施最為殊勝,並且這也很容易實行。
2、持戒:
分成三種,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怎麼體現大乘佛教的特點呢?就是最後一定,必須饒益眾生。這就大乘的普世化特點。
3、安忍:
分成三種,耐怨害忍(對待有情,比如他人怨恨的語句),安受苦忍(對待無情,比如火燒你),諦察法忍。最後那個諦察法忍,一個更為熟悉的概念叫做無生法忍,當然這一點也需要和他的義理相通,否則難以理解。
見一切法畢竟不生之理,名無生法忍。
4、精進:
分成三種,被甲精進,加行精進,無退轉、無怯弱、無喜足精進。
5、禪定
分成三種,安住靜慮,引發靜慮,成所作事靜慮。
6、般若
分成三種,加行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這一點是統攝其他五度,為一切行為的根基。其中加行無分別智,是針對凡夫菩薩。而後面兩種,是針對真實菩薩。
除此之外,還要修習四攝,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愛語,慈愛的言語和態度;第三是利行,為大眾利益服務;第四是同事,使自己在生活和活動方面同於大眾,菩薩為了利益眾生,必須廣學多聞。
菩薩分成兩種,一種是凡夫菩薩,一種是真實菩薩。
大乘佛教也有其道次第,這個道次第是由其發展淵源的,來自於說一切有部的道次第。
分成,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十地:一地極喜地;二地離垢地;三地發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難行地;六地現前地;七地遠行地;八地不動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雲地;
在資糧位和加行位的菩薩,為凡夫菩薩。加行位再努努力就會見真實,進入見道位(初地菩薩)。然後隨即進入修道位,就可以努力修習,從二地一步步進入到十地菩薩。十地修習金剛喻定,就可以進入究竟位,此時就是佛。
我們還需注意一點,基本上凡是說到菩薩這個概念,基本都是大乘佛教。但是不代表小乘佛教沒有菩薩。
在阿含時代,菩薩專指佛陀還未成佛的時候那個狀態,比如真實的悉達多太子。
到了部派佛教時期,就出現了菩薩道而成佛的說法。
大乘佛教為了廣納信眾,特別是爭取小乘部派的人,又提出三乘歸於一乘。阿羅漢回小向大一說。
但是對於能不能成佛,他們卻各執一詞。如如來藏學派認為,人人皆可成佛。但是瑜伽學派認為,菩薩種姓者可成佛。所以如果一個人是聲聞種姓,那就無法成佛了。
但是後期經典,瑜伽學派和如來藏合一,又提出三乘之說是方便說,實際上皆可成佛。這就莫衷一是了。
最後一個概念很重要的是,三身佛一說。
一個是法身,簡單來說,是一切清凈功德所聚集。
在原始佛教時期,法身指的是佛陀教法,因為佛弟子希望佛陀的教法長存不滅,因此把這個抽象的教法物化,就成為了長存不滅的法身。他聚集一起佛陀教法,而清凈無污染。
另一個是報身,由佛自受用,不對眾生顯現。
對眾生顯現的是,化身。按照大乘佛教的理論,兩千五百年前的悉達多太子是化身,說白了就是逗凡夫玩的,只是為了引導眾生而顯現凡夫到佛的樣子。他也按照凡夫的壽命而毀滅。
這一點很顯然是受到了大眾部的佛陀觀的影響。
對於佛教本位者認為,這個說法是不錯的。但是對於非佛教徒而言,這充其量就是對佛陀的懷念而不斷神化的產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