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經》所載呼吸方法

《易筋經》所載呼吸方法

初天麟/整理

《易筋經》原分上下兩卷,為佛家達摩尊者所創造,般刺密諦譯師翻譯的。據傳,達摩尊者自印度東來,住錫少林寺,傳授佛家的禪修「大乘法」,為「禪宗」東來的第一代宗祖 ( 照印度推算他是第二十八祖 ) 。他看見從學的僧侶,身體很壞,因此,他創造這一套練功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用鼻子呼吸,切忌用嘴呼吸。

二、吸氣時氣向上走,呼氣時氣向下走。立勢和坐勢氣上下垂直走;卧身勢氣水平走即吸氣時向頭部方向,呼氣時向下身部。不要想像具體部位。

三、氣要細、慢、長、均勻。這是長呼吸,即定氣和神勢,是易筋洗髓最基本的呼吸方法。其他的呼吸方式都是從此演化而來。如定身勢其它各種呼吸方法。長呼吸有別於深呼吸;深呼吸是瞬間吸滿,長呼吸是慢慢吸滿。

四、長呼吸至少有兩個作用:一是增強肺活量,二是能讓底氣充沛。

五、吸氣時收腹,呼氣時也收腹(可稍放鬆)。收腹有兩個作用:一是收腹時腹部不向外起伏,可讓氣上下垂直走。二是收腹時能充分調度五臟六腑,提高各內臟器官的功能,調節消化系統和分泌系統。

六、呼吸時勿用「意念」,認真呼吸就行了。但可稍用力。

七、呼吸和吐納相反,呼吸指的是內氣,呼吸時吸氣向上,呼氣向下,吐納指的是吸入外部的空氣,吐納時吸氣向下,呼氣向上,因為肺在下部,鼻在上部。

八、吸氣一口與呼氣一口是保留古人的語言習慣,就是指吸氣與呼氣。這裡所說的呼吸不是說等某一動作做完後,停頓下來吸氣一口,或呼氣一口這是誤解。易筋洗髓中的呼吸是在做動作的同時進行的,即氣勢同時,或氣勢合一。

九、在彎腰的動作中,牙關微微咬緊,同時呼吸大半閉著,只可很微細地用「鼻呼鼻吸』,功夫深了,可以完全把氣閉著。

十、用鼻子呼吸,吸氣向上、呼氣向下,氣息要慢、長、均勻。雙手掌心重疊,大拇指向後、十指抱小圓,雙臂抱大圓,肘向前夾,收腹,收腰,隨著向上的力「端五臟六腑,讓五臟六腑挪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呼吸與吐納有異,呼吸是吸下呼上,吐納是吐出納入。吐納可分清濁而不可合陰陽,呼吸可合陰陽並可分清濁。易筋洗髓工夫吐納少,呼吸多。先吐納,後呼吸。呼吸有順有逆,順以運一身清氣,逆以合兩儀清氣。用法次第規模,譯各圖說及歌訣中。

〔譯文〕呼吸法與吐納法是有區別的,呼吸是吸自於下呼自上,吐納是吐為出納為入。吐納對於氣來說可以分出清濁,如納入的為清氣,吐出的為濁氣,但這一吐一納不能合於陰陽。而呼吸可以合於陰陽分出清濁。如吸為升,升為升清氣;呼為降,降為降濁氣。易筋洗髓的功夫中,吐納少,因為它不合陰陽,呼吸多,重在調和陰陽。雖然吐納不合陰陽,然而對入門也有作用,故而把吐納法用在前面,把呼吸法放在後面。呼吸法有順呼吸和逆呼吸,順呼吸可以運一身之清氣,逆呼吸則合陰陽兩儀的清氣。關於呼吸法的先後次第用法,以及運用的規模,詳見各有關圖說及歌訣。

呼吸歌(總訣) 〔原文〕

一吸通關,一呼灌頂,一屈一伸,一濁一清。雷鳴地震,清濁攸分,一升一降,一陽一陰。上下順逆,陰陽交生,河車搬動,轆轤時行。三百六五,運煉丹成。

〔譯文〕

吸,可以使丹田氣沿督脈上升而通關;呼,則可使濁氣下降,腦部空虛,從而為督脈氣上升灌頂創造了條件。吸為屈縮,呼為伸放,呼吸一直在做清升濁降的工作。呼吸可使內氣鼓盪起來,就像大自然發生的風雷,能把大地催震動搖,這種對身體的催震動搖,可以使體內清濁不分、陰陽不調的狀態改變分布結構,恢復到陰陽清濁各而有序的狀態中去。呼吸的作用是不斷的一升一降、一陰一陽,上為逆,下為順,這種順逆的方法會使陰陽交生。丹道的呼吸法,就稱為河車搬運法。周旋無間,就像井上轉動的轆轤。自然中,地球繞太陽轉一周是365天一個周期,它會年復一年地這樣周轉,體內元氣也會沿任督二脈做這種365天似的周期運轉。周天運行正常,叫做周天通,這種周天通的不斷運煉,可以達到丹成境界。

按:「三百六五」之說,也可視為丹功在一定階段層次,

再經過一年365天效法自然的修鍊,完成丹道的一種層次效應。

呼吸訣(次第)

〔原文〕

一呼水生,一吸火聚。再吸再呼,火騰水起。三度交關,坎離相濟。吸七呼七,周而復始。二七十四,重複不已。三七二一,三複功畢。九九八一,純陽至極。運行三百,六十五氣。往來無窮,周天之紀。先吸後呼,達摩真諦。圖曰呼吸,俗語如此。導引內功,呼吸第一。無多無少,不徐不疾。氣不可湊,志不可移。亦不可餒,無過不及。出入不聞,定氣調息。

〔譯文〕

呼吸法的妙用是,呼為生水,吸為聚火。(按:水為精,火為神。生水即生精,聚火即聚神。)呼吸的連續運用,在於精要活,神要靈,這叫做火騰水起。在功中,呼吸法一般要經過3次,方能達到坎離相濟,即精神相濟。每一次中,意識著重在吸上7次,然後著重在呼上7次(按:所謂著重,只是觀察而已,非為著意或督促呼吸。)這樣,每一次就有7呼7吸共14次。說是次數,其實並沒有間隔,是不斷重複。這樣做3次,就有三七二十一對陰陽呼吸。做夠這3次的反覆呼吸,方可收功。日日堅持行功,會使身中濁陰漸消,純陽漸長。當濁陰消盡的時候,就是純陽圓滿至極的時候。陽數最大者為9,純陽至極乃是最大陽數相乘所致,故稱九九八十一度數。一年有365天,天天行功,一日合一日之身

內周天,一年合一年自然周天,所以這周天之紀就是往來無窮。周天能往來無窮,不就能生生不息嗎?

呼吸法是先用吸後用呼,這是達摩祖師呼吸法的真諦,不能錯用。雖然圖徑上說是呼吸,它的內含是調節陰陽,升清降濁,因為人們說呼吸容易懂,就用了呼吸這個說法。在引導內功中,調節呼吸是第一重要的。(按:這裡強調呼吸法在導引內功中使用,十分得當,此是為一般初學者所設之法。若內葯已產,一入功便可心腎相交,便無需導引,無需再用呼吸法也。)呼吸法關鍵在順其自然,一呼一吸,既不能多,也不能少,既不要慢,也不要快。人體本有呼吸的自然調控系統,只能順應它,而不能為了湊夠呼吸法規定的次數而加速。功夫的完成不是靠湊數,而是靠堅定不移的意志。呼吸法固然是順其自然,然而又不能撒手不管,如果撒手不管,那還要呼吸法做什麼,那不過跟常人不練功的呼吸是一回身。那種做法只能是餒氣。順其自然就是既不能過多,也不能達不到目標。呼吸法要循序漸進,先是外呼吸,比較短,比較粗,漸漸轉入內呼吸,就漸漸長、漸漸細。最後,外不入,內不出,鼻孔無絲毫呼吸的感覺,這才達到了定氣調息的目標境界。

按:呼吸之出入不聞狀態,就是胎呼吸狀態。胎呼吸狀態境界有三大遞進層次:第一層次,澎湃鼓盪;第二層次,細蘊潤澤;第三層次,空明通徹。

又訣(三等)

註:「三等」指有關呼吸的第三次補充。一為「總訣」,二為「次第」,此附於後,故為「三等」。

〔原文〕

入手起功,漫用呼吸。未納菁英,先吐濁積。一吐一納,生新去余。行至坐身,乃用呼吸。學成之後,清濁分析。初勢既畢,呼吸如式。恐有濁礙,酌量追逼。一圖數圖,多寡不拘。俟濁盡凈,呼吸隨及。

純清無濁,功起即起。

〔譯文〕

凡是練初步的立身動功時,不要隨便運用呼吸法。在這些功法中,雖名為呼吸,其實都是配合呼吸的吐納法。前面「呼吸論」講過,要「先吐納,後呼吸」。因為初步練功的人,身內有濁氣阻礙,菁英之氣是無法進入的。故在未納入菁英之氣前,先吐積聚的濁氣,然後再納清新之氣。這樣一吐一納,體內清新之氣不斷生長,而多餘的濁氣則不斷排除。當練功到坐功的階段,才可以運用呼吸法。按照這個程序漸進修鍊,到進行坐功時,體內運用呼吸法,清升濁降就較明顯。當然,立身的動功和坐身的靜功是相間為用的。一般說,練完動功再練靜功,就可用上述呼吸方法。不過,初步練動功,一個勢子下來,濁氣不一定能排完。故而在靜功之初,也還可以加適當吐納法,把濁氣排盡。選擇立身動功,可選一個連續做,也可以選擇幾個一個接一個做,總之要等濁氣排盡,才可以行靜功呼吸法。到體內沒有濁氣皆是純清之氣時,一入靜功,內氣的陰陽升降即刻就能出現。

按:要達到「純清無濁,功起即起」的內氣陰陽升降,是要經過一定階段的動功靜功修鍊過程。而這個過程因人而宜,沒有準確的時間界定。一般說,身體素質好,領悟能力強,能平心靜氣,消除雜念,就來得快,反之則來得慢。再者,內氣升降循環是真實現象,而有些氣功教人以意運氣,常不免出現有意而無氣的假循環空轉周天,此須學者認真體悟,切莫誤入歧途。

推薦閱讀:

客家武術
巍峨崑崙,巔峰對決丨專訪崑崙決創始人姜華
筋骨鍛煉

TAG:武術 | 內家拳 | 傳統武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