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著急毀掉的中國人
1 人贊了文章
每天忙著工作,高節奏的壓力讓人有點喘不過來氣。最近出門旅遊放鬆下,和朋友一起在古鎮坐遊船。
小橋流水,枕上人家,昏黃的燈光灑在湖面上,聽著吳儂軟語,弦琶琮錚,頗有一種意境,真正體會了一把慢生活。船上的遊客紛紛在那裡拍照,錄製視頻,船上有空調,有的人為了方便自己拍照,直接把窗戶打開。
遊船即將結束,船還沒停穩,船上的人紛紛起身,引得船上安全員在那裡拿著話筒喊:「大家別著急,船還沒停穩,注意安全。」
還是有人在那裡站著,等著疾走下船。
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著急?
一.被著急裹挾的國人
《新周刊》雜誌曾經也對國人的著急進行了探討,「急之國,中國人為什麼喪失了慢的能力?」對國人的著急進行了生動的描寫,「中國人,趕時間。最愛『快進』,狂點『刷新』。評論,要搶『沙發』。寄信,最好是特快專遞。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車,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磁懸浮。坐飛機,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雙收。創業,最好是一夜暴富。結婚,最好有現房現車。排隊,最好能插隊。若不能,就會琢磨:為什麼別人排的隊總比我的快呢?
在生活中,見的最多的就是大家的急。地鐵換乘時,男男女女,無論是平底鞋還是高跟鞋都在那裡跑著,這種急迫感也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早教班,少兒編程,無數家長懷揣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想法,硬是把原本漫長的人生活成了短跑比賽。上學的時候,各種補習班,特長班,一畢業恨不得就年薪百萬,畢業一年就開始安排婚姻家庭了。每個人被無形的鞭子抽打催促,在這種急迫中每個人都無瑕去思考到底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麼。
去日本搶購馬桶,去香港買奶粉,時常能看到我們的身影。非典那年,全國搶購板藍根;日本核泄漏,好多人去搶購鹽,我們總是急著趕著,太多人喪失自我思考能力,就容易被欺騙,又容易憤怒。
《肖申克的救贖》的原著里說:「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著生,有的忙著死。」太著急的人生,往往發展的不長遠。
二.慢一點,別著急
英語中有個俚語片語叫,Hold your horses,直譯為「勒住你的馬」,就是讓某人別著急。想不著急,很重要的一點是專註於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
前一段時間,張藝謀導演關於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假唱的回應,讓林妙可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2008年,扎著馬尾,一身紅裙的林妙一唱成名,驚艷了眾人,當時只有9歲。10歲出演《紅樓夢》,12歲登上《春晚》,在這樣高起點的情況下,急功近利的父母帶著林妙可賓士在名利場中,接代言,拍廣告,不滿13歲就和37歲的男演員出演感情戲,何來成長積澱之說。慢慢的,她被大眾遺忘。
而藝考接受採訪,則是她被群嘲的開端。在面對鏡頭時,搖頭晃腦,仍然保持著小時候的一套。就連和她同劇組的藝人也忍不住吐槽,都已經成年了,卻還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18歲,還沒來得及享受成人的喜悅,便接連落榜中戲,北電,上戲和中央音樂學院。又被網友奚落,幾乎是全網黑的地步。
方仲永年少聰穎,被視為神童,在被父親做為賺錢工具後,不讓他學習,最終也淪落為「泯然眾人矣」,徒留惋惜。太著急的父母養不出成功的孩子,太著急的人也難以成就大事。
煲湯要大火燒開,小火慢燉。時間熬的越久,湯汁越濃的湯才好喝。人活著,亦是。
《我在故宮修文物》,將那些久違的匠人精神展現在我們面前。一生只做一件事,足夠專註,足夠認真,也足夠耐心。我們太著急,沒有時間去等一朵花開,也沒有時間去思考怎麼做好事情,過好自己的人生。盲目追逐的忙,最終也都成為了「茫」。越忙越迷茫,越心累,以至於都忘記了自己真正要做什麼了。
三毛說:「我要你靜心學習那份等待時機成熟的情緒,也要你一定保有在這份等待之外的努力和堅持。」因為「生活,是一種緩緩如夏日流水般地前進,我們不要焦急。
經常有讀者說,我都27了,我都30了什麼都沒有怎麼辦,著急什麼,你才30,生活還有無限可能,別著急。
推薦閱讀:
※煩悶焦慮失眠,瑜伽7體式幫你釋放壓力,還你一身輕鬆
※為什麼說焦慮是一種天賦?
※南方日報:食品謠言的背後是情緒焦慮
※緩解焦慮的四個心法
※放寬自己的心,遠離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