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佳妮和於佩爾的百年撕逼爭鬥戰:究竟鹿死誰手?
來自專欄空青社76 人贊了文章
談起法國電影,你幾乎很難繞開伊莎貝拉·阿佳妮和伊莎貝拉·於佩爾。
她們兩位由於年齡相仿並且同名,出道時間大體相同至今又都還活躍於電影舞台,所以不免讓人比較一番。
二者的糾葛始於上世紀70年代。
第一階段
20世紀70-80年代
初出茅廬
1970年,年僅15歲的阿佳妮拍攝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部影片《小煤炭商》。1971年,於佩爾則在《Les cen lives》的電視劇中開始其表演生涯。直到1972年兩人才共同拍攝了《福斯汀與美麗的夏天》一片,這是兩人第一次合作。也許因為還是新人的關係,這部影片並未引起多大的反響,也還沒有讓大家從真正意義上認識到兩位。
▲年輕時代的於佩爾少女氣息更加濃厚,有一雙貓的眼睛。雖然和阿佳妮比美時常常會說到她不如前者,但是風味各異,迷惑中帶著一絲堅定,純美中透露一點風情。
1975年,阿佳妮率先迎來人生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她應邀出演了法國國寶級導演特呂弗導演的法語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憑藉此片的出色演出,20歲的阿佳妮橫掃了北美頒獎季三個風向標最佳女主角,並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最年輕提名者,這一紀錄保持了20年之久),甚至還提名了第一屆法國電影學院獎凱撒獎最佳女主角,聲名鵲起。有趣的是這一年於佩爾提名了最佳女配角。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中阿佳妮美輪美奐,被譽為是致命吸引力里那個可怕女人的古典青春版。這個電影中阿佳妮的演技初見端倪,準確來說,她把握好了一個美麗女人該有的一切表現。那一年她只有20歲。
就在同年,阿佳妮準備離開其所在的法蘭西喜劇院,該院長史無前例的開出20年的合同予以挽留,並稱「一個世紀只能出一個阿佳妮」。
1976年,阿佳妮憑藉《巴洛可》第二次提名第二屆凱撒獎最佳女主角。
▲準確來說《巴洛可》這部電影並不是很有趣,劇情和節奏包括剪輯都顯得非常突兀,但是阿佳妮在其中卻是一個很亮眼的存在。演員很難避免去接爛片,但是好的演員可以把爛片變得更加順眼一點。
1977年,是於佩爾打開電影生涯局面的一年,也許並不如阿佳妮那麼風光,能夠和國寶級導演合作,還能提名奧斯卡,但《編織的女孩》還是對其演藝事業有著不小的助力,憑藉此片,於佩爾獲得了英國電影學院獎的最佳新人獎,還提名了當年的凱撒獎最佳女主角。
▲阿佳妮的獎項
第二年,於佩爾更是扶搖直上,憑藉《維奧萊特·諾齊埃爾》斬獲第3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義大利外語獎最佳女演員,並提名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為大眾所知(she is known for her roles in Violette Nozizere-from wikipedia)。時年25歲。
▲於佩爾獎項
1979年,二人再次合作,共同出演安德列的《勃朗特姐妹》,據小道消息宣稱,在此片的拍攝過程中,阿佳妮由於嫉妒劇組人員和於佩爾相處較好,在拍戲時假戲真做別髮夾時故意下重手弄傷了於佩爾的頭皮,所以當2009年戛納主辦方提議由阿佳妮來頒發當年的金棕櫚大獎時,身為評審團主席的於佩爾直言「除非我死」。
附贈當時兩人劇照:
▲安德烈?泰西內是營造氣氛的高手,看這部電影就像置身於《呼嘯山莊》的荒原之中。陰鬱的天空,迷漫的山丘,怒吼的狂風,冰冷的夜雨,寂寞腐朽的靈魂。演員選的也好,阿佳妮和於佩爾的詮釋都非常符合歷史上的勃朗特姐妹。表演中阿佳妮更加奪目一點,於佩爾完全被她壓住了。但這部電影在敘事上卻存在問題,一些情節處理的比較晦澀難懂。連貫性也不好,需要藉助字幕來理解劇情。
▲在這部兩人難得同框的電影中,於佩爾完全被阿佳妮的奪目光彩壓抑,整個人顯得稍微有點黯淡。演技上阿佳妮更加貼近角色。艾米麗癲癲狂狂,乖張孤傲,特立獨行,帶著那麼一點點的不屑和狂妄,和令人屏息的野性的美。 像個離惡魔太近的小精靈。她喜歡山野,無所謂地穿著男人的衣服大闊步在荒原上。
根據IMDB的數據顯示,1970-1980年,阿佳妮拍攝了15部電影,於佩爾拍攝了35部電影,可以說是各有斬獲,倒不存在誰更勝一籌的說法。
第二階段
20世紀80-90年代
阿佳妮盛極一時,碾壓於佩爾
在這10年間阿佳妮共出演了15部作品,其中她的代表作品,1981年拍攝的《著魔》助她同時斬獲了戛納和凱撒獎最佳女主角。
據該片導演祖拉斯基的計算,這片幫助阿佳妮拿下了十多個最佳女主角。
1984年,憑藉《殺人的夏天》阿佳妮再度獲封凱撒獎最佳女主角。
1989年,阿佳妮出演法語片《羅丹的情人》,在此片中阿佳妮奉獻了平生演技巔峰,從天真少女到癲狂婦女,角色的表演深度、廣度都極為人稱道。阿佳妮亦憑藉《羅丹的情人》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第二次憑藉外語片空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成為奧斯卡90年來四位憑藉外語片兩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其中一人,演藝生涯達到巔峰,風頭一時無兩。
而於佩爾在這一階段共出演了19部影片。其中,只憑藉《女人韻事》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和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語演員,對於其他大獎並無多少斬獲。
▲阿佳妮的《著魔》對其有著特殊意義,本片分別榮獲1982年戛納國際電影節和法國凱撒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1983年葡萄牙奇幻電影節觀眾大獎和最佳女主角獎、1981年西班牙聖保羅國際電影節評論獎。阿佳妮在電影中天使和魔鬼的轉換令人著迷,在電影中她奉獻了幾乎癲狂的表演。
有趣的是上面已經提到過阿佳妮在這一時期三次榮獲凱撒影后,但於佩爾也不乏提名。其中,1982年,阿佳妮的《著魔》戰勝了於佩爾的《正打歪著》,1989年,各自憑藉該片榮獲柏林威尼斯影后的二人又在凱撒獎上交鋒,《羅丹的情人》再次擊敗《女人韻事》稱後,至此,於佩爾在本國學院獎上被阿佳妮二殺。
第三階段
20世紀90-00年代
阿佳妮頹勢漸顯,於佩爾繼續深耕
90年代後,阿佳妮減少了電影產量,除了《瑪戈王后》外並無比較著名的代表作品。不過1993年出席戛納電影節頒發金棕櫚獎,萬人高呼。
Isabella的空前盛況至今還沒出現過第二人。
1994年,拍攝法國耗資巨大的電影《瑪戈皇后》更是第四次獲得凱撒獎最佳女主角。1997年,阿佳妮獲邀出任第五十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在評獎過程中,自以為是掌控一切的女皇,主動挑起撕逼大戰哪知最後以慘遭架空收場。認真來說,至此,阿佳妮巔峰時期已過。
▲阿佳妮的失敗並非偶然,美艷絕倫的她在國際上的樹敵其實並不少。她的脾氣其實也是一個隱患,因為美貌而過於自負,對於自己的現狀認識不清楚。其實在所謂的評委會上,重要是收買人心而非獨自漂亮。
反觀這時期的於佩爾,繼續在文藝片上急流勇進。
先是1991年憑藉《包法利夫人》拿下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憑藉《馬利納》拿下德國電影勞拉獎最佳女主角。1995年更是憑藉《儀式》二次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和1996年的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
在此期間,於佩爾也三次提名凱撒獎最佳女主角,還是比較有意思的是,在1995年的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的爭奪上,於佩爾主演的《分居》再次敗北《瑪戈王后》。
第四階段
新千年後
阿佳妮查無此妮,於佩爾終成少女
步入新千年後,阿佳妮再無拿得出手的作品,正如祖拉斯基所說,再也沒有導演原意找她拍戲,儘管她是如此富有表演天賦。
她的作品也不常出現在三大電影節,唯有2009年拍攝的電視電影《裙角飛揚的日子》讓她第五次捧起法國凱撒獎最佳女主角桂冠,遙遙領先其他的女演員。
▲阿佳妮進入新千年之後,容貌急速下滑,整個人出現臉垮掉的跡象,生硬的面龐導致她演戲失去了過去的靈動,有傳聞是她整容過度導致了臉部肌肉僵硬。
至於於佩爾,一到新千年便憑藉《亡情巧克力》獲得第24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女主角。2001年,奉獻了一生只有一次的偉大表演《鋼琴教師》,憑藉此片她二度斬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和第14屆歐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這十幾年來,她合作的導演橫跨歐亞兩周,包括洪尚秀在內的亞洲導演,更是邀請她出演電影,並以此為契機拿到入圍三大的門票。
2009年於佩爾出任戛納國際電影節的評審團主席,與阿佳妮被架空不同,於佩爾作風強硬,不顧眾人反對,將當年的金棕櫚大獎頒給了她的恩師哈內克的《白絲帶》,此舉被批評為法西斯。
2016-2017年,於佩爾憑藉電影《她》拿下包括美國電影金球獎在內的眾多影后,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將來的事》又拿下了第70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這一年的存在感吊打毫無影響力作品的阿佳妮。
雖然年過花甲,於佩爾的電影生涯還在繼續,接下來的她還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獻給表演的一生》,是她的一部紀錄片,為表演而生的藝術家永遠不會老去,宛如越戰越勇的少女一般。
而阿佳妮,近幾年的作品質量下滑,整個人也沒有了年輕時候的奪目,在大眾的心目中,法蘭西玫瑰只是存在回憶中了。
▲於佩爾年輕時候完全不如阿佳妮,倒是越老越有風姿,可謂是後天努力的典型。但是整體來說,於佩爾的時代源於後期她抓住了機會,在選片上比阿佳妮更有眼光,當然,不怎麼打針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對容貌和歲月保持適度的敬畏感或許是凍齡的關鍵。
法蘭西雙伊莎貝拉,一個年輕的時眾星捧月,可謂是名留青史的actress;一個年老時越戰越勇,稱得上細水長流的artist。但整體來說,作為享譽全球的著名演員,在演技的奉獻上各有千秋,都是實打實的鐵娘子。
不過還是有句說句,業務能力超強的兩人,終究也無法避免凡人皆有的攀比之心,而引發全球吃瓜的這麼多年撕逼大戰中,說到底,也是因為兩人都心高氣傲,誰也不服誰的緣故。倘若我國的眾流量小花們哪一天為了演技也這麼攀比的話,那我相信,圍觀群眾必定甘之如飴,為其獻上鮮花。
END
昨日推薦
張雪迎和其餘95小花的「宮心計」,比范冰冰張馨予還要精彩!不只捲入18億操縱案,還曾組團操作長生生物?黃曉明步趙薇後塵?推薦閱讀:
※二戰影迷經典電影100部
※為什麼像《西遊記》這樣的大IP系列電影觀眾都會買賬?
※如果問哪部電影是法國人心目中的「國民電影」——《觸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