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兄弟:華而不實

華誼兄弟:華而不實

來自專欄投資視野下財務會計

5月底,崔永元微博「手撕」范冰冰簽陰陽合同,直指偷稅漏稅,引發華誼兄弟股價雪崩,從2018年6月1日到8月1日收盤,兩個月時間已累計下跌28%,同期傳媒板塊指數下跌18%,本文無意對華誼兄弟的股價究竟是高估還是低估做討論,畢竟A股通常還要講究夢想的。

(一)怪異的盈利指標

2010至2017年該8年期間,華誼兄弟營業收入從10億元一路攀升至近4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接近20%,凈利潤從1.5億元到衝擊1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0%。從盈利指標看,是名副其實的創業成長公司。

進一步對凈利潤做一個簡單分析,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更能反映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分析發現2010年時扣非凈利潤為1.33億元,2017年是1.31億元,經過8年的發展,扣非凈利潤反而變少了。

這八年,華誼兄弟究竟在幹什麼?

他似乎已經是脫離了靠主業賺錢的邏輯,而是依靠非經常性損益?

(二)居高不下的非經常性損益

從上表可知,2016年,非經常性損益甚至是超過了凈利潤,也就是說主業已經不賺錢,金融收益扛起了公司發展的「大旗」?

實業太累,演戲還是累,還是金融玩的「輕鬆」,上市的初衷,募集資金的用途在哪裡?

(三)上市初衷且成空?

我們且回頭看看,當年招股說明書披露擬募資6.2億元,用於補充影視劇業務運營資金,若超募資金將用於影院投資1.29億元。

最後實際募集資金12億元,扣除各項發行費用後,募資凈額11.48億元。

截止2013年末,根據瑞華核字【2014】第 44040007號《募集資金年度存放與實際使用情況的鑒證報告》顯示,募集資金全部使用完畢,凈利潤也達到了上市以來的高峰,高達6.73億元,一切似乎很美好。

進一步分析募集資金的去向及效益:11.6億元的投入僅產生1.7億元的收益,僅僅是理財收益的水平

從2009年至2013年累計投入11.66億元,產生1.7億元的效益,A股的股民如果認真分析這些數據不知道該做何感想?

依靠主業已經沒有辦法支撐高速的發展,華誼開啟買買買模式

(四)大手筆的對外投資

從2015年開始,對外投資急劇增加,商譽狂飆式增長,2015年商譽增加超過20億元,主要體現在:

2015年現金購買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和浙江東陽傳媒時曾引起市場熱議,由一眾導演、明星新成立的公司,瞬間估值十幾億賣給上市公司,這是華誼的「金手銬」還是聯手收割「韭菜」,走到今天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這一眾導演、明星最終能否完成承諾的業績,目前還言之尚早,但華誼似乎也不虧,2016/2017這兩個年度該兩家公司為華誼創造了1.6億元、2.7億元的凈利潤,如果沒有這個收益,華誼2016、2017年度的扣非凈利潤為該為虧損了。

作為股民只能期待華誼的買買買模式能夠如曾經的掌趣科技、銀漢科技一樣給公司帶來不菲收益。

(五)高商譽下的隱憂

截止2017年末,華誼賬面商譽依然高達30.47億元,其中張國立執掌的常升影視,馮小剛執掌的東陽美拉以及眾明星組成的東陽浩瀚合計貢獻商譽20.4億元,占商譽總額的67%。

但願他們與華誼始終在同一戰線上,水平一如既往的高。


推薦閱讀:

范冰冰姐弟被邊控
范冰冰姐弟遭邊控
【海那邊】「別讓華誼兄弟跑了」!為何中國富豪不是「跑路」就是在準備「跑路」?
華誼兄弟財務被抓,范冰冰范丞丞限制出境

TAG:華誼兄弟 | 金融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