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談吳亦凡的時候我談些什麼

當我談吳亦凡的時候我談些什麼

來自專欄饒社RAPUBLIC73 人贊了文章

饒社|薩達姆奶茶

2058年,那是一個安靜的夏天,垂垂老矣的吳亦幾去找他的老朋友Bus Boomin錄歌。這已經是boomin第50回復出了,吳亦幾笑了一笑,不忍心拆穿他退休=加錢的小心思,老練地帶上了監聽耳機。

「咱們先錄一下干聲吧...」Boomin話音未落,吳亦幾突然一個踉蹌,又想起了幾十年前被干聲支配的恐懼...

穿越小說到此結束,作為過期熱度的忠實愛好者,饒社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吳亦凡。他是否有資格坐在新說唱評委席的正中間呢?這篇又臭又長的文章或許會給你一個答案。

錄音室作品 7分

首先從錄音室作品來說,我很難昧著良心說他的音樂不行:諸如DESERVE、like that這類旋律說唱,音樂性很強,大佬操盤的製作水平更是不用說。或許有人會說,吳亦凡的flow與歌詞太過簡單,這也說明了國內說唱樂審美的滯後性。就美利堅而言,從Drake、Post Malone的血腥屠榜,到Metro boomin的天價復出費,種種現象都證實著聽眾審美的巨大改變:技術流rapper的輝煌時代已經過去了,聽眾更願意為音樂性強、製作精湛的歌曲買單。

3Bangz說過,吳亦凡不是一個向(中國)市場妥協的人,他的粉絲其實聽不懂他的設計。換句話說,「自帶電音」的吳亦凡一直在迎合美國聽眾的口味,而不是按照中國hiphop的思路在創作。

作品概念性 5分

「迎合」美國市場的同時,吳亦凡的作品也流露出了不少「借鑒」的影子—和誰合作(過)就像誰,成為了吳亦凡現階段最大的問題。比如Deserve這首歌,把吳老師的part掩蓋掉,就是一首為travis scott量身定做的歌曲;而like that,不僅名字很像rich brian 的Glow like dat,從歌曲結構、歌詞內容到編曲風格都有相似之處。再加上現在「中國風」的概念,似乎除了鐵打的autotune和旋律式創作,吳老師目前釋出的單曲之間幾乎找不到共通點。這讓我對他即將發行的新專輯概念的完整性持懷疑態度。

再說現在主打的中國風概念。從去年的「有點像山歌」,到今年的「中國風就是國際化」,吳老師音樂理念在短短一年內有如此大的改變,著實讓我有些驚訝。但就「天地」這首單曲而言,吳老師還是陷入了中國風的創作慣式中,堆砌古風意象,並且整個編曲也和中國風沒有什麼關係。這或許是因為吳老師和他的團隊都還沒有做好轉向中國風的準備。

巨大轉變的背後,似乎還透著些許投機主義的趣味。早在嘻哈進入大眾視野之前,周杰倫在春晚表演的本草綱目就為「安全的嘻哈」做好了官方示範,就連折戟春晚的Gai也是走的一條相似的路線。上春晚,便意味著音樂的話語權,轉型rapper的吳老師是否在打單人上春晚的算盤?這或許就是資本在考慮的玩法了吧。

現場 5分

這可能是凡凡最飽受攻擊的一點:不穩定的現場表演和他對選手的嚴格要求形成強烈反差。

著名話癆製作人老道在節目開播前說過一句話:「現在rapper們比拼的不再是flow與歌詞,而是表演、包裝等『藝人職能』。」穩健的現場表演能力是錄音室rapper向歌手轉變的重要里程碑。而吳亦凡反覆強調的「節拍",實際上就是歌手對現場掌控能力的直觀體現。

所以,就出現了一個很弔詭的問題,既然吳老師這麼注重rapper的藝人職能,那為什麼自己的現場卻狀況百出呢?

干聲固然是別有用心者有意為之,想想去年被節目組做效果的Ty就知道了。但吳老師今年2月份的超級碗預熱表演,幾乎出現了他把選手fail掉的所有問題。我不知道吳亦幾看吳亦凡表演,會不會說他節拍有點不穩呢?我是挺建議他多聽聽自己的現場的。

(品品,真不是干聲的鍋)

吳亦凡超級碗現場獻唱《Deserve》,酷炫十足! - 視頻 - 網易雲音樂?

music.163.com圖標

態度 8分

這或許是我最佩服吳亦凡的一點。和全明星陣容的製作費用相比,他為音樂付出的機會成本無疑是更加巨大的:在17年到18年之間,他幾乎沒有參加內地真人秀等綜藝節目,並且連續幾個月駐紮在美國製作音樂。我更難想像的是,一個在國內眾星捧月的偶像是下了多大的決心,到一個陌生國家的酒吧里演出。這種「逆市場化」的運作和同期的小鮮肉們相比,更顯得可貴。

或許是吳老師的團隊看準了嘻哈在中國的巨大潛力,但我更願意相信是吳亦凡自己對HIPHOP的熱情佔據了主導地位。從他在節目中談論說唱時的神態,也能感受出來他對音樂的真誠。

影響力 9分

法老叔叔有言:「吳亦凡養活了半個說唱圈。」雖然話有些誇張,但巨大流量的進入讓每一個rapper都直接或間接受益—曾經貼錢玩音樂的rapper們,也能在去年買了房。

為什麼說吳亦凡是最適合的「製作人」?咱們從以下三個方面去推測。

首先,如果選製作人看實力與資歷,那台上坐著的應該是派克特、大狗、馬俊、Cee、王波等一票有實力、有資歷的圈中大佬。但是,在中國,地下說唱樂畢竟是一個幾十萬人小眾藝術,而新說唱是一檔面向幾千萬人的節目,你用幾十萬人的專業標準去迎合幾千萬人的娛樂需求,自然不是科學的。深度聽眾要求的是「好聽",普通觀眾要求的是「好看」,當專業性不能兼顧流量時,資本會很輕易地做出選擇。

如果從大眾熟悉的地上rapper或者有HIPHOP元素的歌手中挑選,無非就是熱狗、蛋堡、周杰倫、潘瑋柏、黃立行,其中有三位已經參與過錄製了。

如果從idol rapper中選,綜合影響力和實力,也就吳亦凡和王嘉爾(黃姓rapper暫且按下不表)。如果要比flow的基本功與嗓音條件,王自然要高一些;但是王的知名度是在去年才顯著提升,並且粉絲基數與吳亦凡相比也有不少差距—況且剛剛參加完熱血街舞團又來新說唱,會不會給人一種欽定的感覺呢?

吳亦凡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行走的大IP,他的加盟,讓有嘻哈這場豪賭的風險係數直線下降。請吳亦凡,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

文化貢獻 5分

嘻哈文化的推廣,吳亦凡功不可沒,但他的「引流」絕對不是粉絲認為的「施捨」。某種意義上,他也是節目的選手—他和團隊希望通過這檔節目,樹立吳老師專業的idol rapper形象,一個中國娛樂市場中極其缺乏的角色。

「這檔節目最大的贏家是吳亦凡,其次是我」,劉洲老師的話可謂精闢。吳亦凡團隊的訴求撞上有嘻哈的流量缺口,一樁美好的生意就此達成,為何鯢姐姐們還要我等「土哈」聽眾對吳亦凡感恩戴德?

中國有嘻哈的成功,絕不僅僅是吳亦凡的功勞,這背後有流行音樂市場的疲軟,傳統電視選秀節目的式微以及愛奇藝強大的輿論營銷能力。

真正成就這檔節目的,是深扎地下十幾年的中文說唱。如果只有流量評委與舞台,沒有風格迥異的rapper和強大的製作團隊,這個節目只會成為下一個好聲音,在你百無聊賴時才會草草瞥上幾眼。

「中文嘻哈之前起不來就是自己實力差,就活該爛在地下,沒有吳亦凡就沒有今天的說唱。」在提出這種論調之前,希望鯢姐姐們明白一句話:「當你想批評人時,記住,並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樣的條件。」

地下rapper們不像吳老師有專門的運營推廣團隊,也不能一擲千金地與大牌製作人、rapper合作,更沒有日以繼夜為他刷數據的粉絲。然而,即使在這種近乎簡陋的情況下,他們仍然能做出比肩音樂工業水準的歌曲,難道不更應該敬佩嗎?

中文說唱今天風光無限的背後,是在看不到收益時仍然默默付出的rapper、製作人與hiphop文化推廣者。是舉辦iron mic的showtyme,是剛做完肺部手術就去battle的貝貝,是從香港來到長沙的老道...就對中文說唱的貢獻而言,沒有誰能凌駕於他們之上。而吳亦凡和這檔節目,不過是臨門一腳,把小眾文化的球傳給了大眾。

Outro

吳亦凡就像是一個容器,承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取向。衝突的背後,是飯圈文化和HIPHOP文化的對撞—飯圈希望偶像是完美的,嘻哈愛好者則希望rapper應該是真實的。

只有劍拔弩張的雙方都收起戾氣,聆聽對面的聲音,中文說唱從地下到地上的進程才會更加穩健。畢竟,「除了音樂,其他都是廢話。」

thx 4 reading ma chigga!

writer:薩達姆奶茶

editor:薩達姆奶茶

專欄和公號求求老大關注一個8,反正都沒有廣告

回到過去

王以太:沒有人Better than me?

mp.weixin.qq.com圖標

劉聰KEY.L:騎二手摩托的綠林好漢?

mp.weixin.qq.com圖標

舊沙發與JAZZ-HIPHOP?

mp.weixin.qq.com圖標
推薦閱讀:

TAG:吳亦凡 | 中國新說唱綜藝 | 說唱R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