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同學的媽媽一個月掙2萬,你呢?」你會怎麼回答?
來自專欄星彤4 人贊了文章
01
兒子班級組織集體出遊,去的時候,他坐了晨晨家的車。
回來的路上,兒子問:「媽媽,晨晨說他家的車叫寶馬,寬敞又舒服,是不是比我們家的車貴?」
我答:「是的。」
他又追問:「晨晨還說,他媽媽一個月能掙2萬塊錢,那你呢?」
我順嘴答:「媽媽可掙不了2萬。」
兒子「哦」了一聲後,沒再說話。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
在同學有點炫耀式的壓力下,兒子的潛意識是想反擊的,但我的答案讓他感覺自己輸了。
兒子長大了,對金錢有了初步的認識,也開始敏感起來。如果我跟他講實話又不解釋,勢必給他帶來疑惑和困擾。
正在這時,車隊路過幾個泥坑,大家開得小心翼翼。
我對兒子說:「兒子,很多車經過泥坑時,都被甩了一車身的泥,看你老媽技術怎麼樣!」
我穩穩手腳,順利避開泥坑。
兒子開心地歡呼。
我說:「在泥坑面前,車子貴還是便宜不重要,重要的是駕車人的技術,你說對不對?」
兒子點點頭。
我又乘勝追擊:
「雖然媽媽的工資比晨晨媽媽少一點,但加上爸爸的錢,足夠我們一家用了。媽媽做過會計,專門給大公司管錢,一定也能把我們家的錢管得好好的!」
之後,我明顯感覺兒子心情放輕鬆了,話也多了起來。
我也鬆了一口氣。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金錢教育的實質是孩子的價值觀教育、人格教育和幸福教育,對孩子重要無比,千萬不要敷衍。
02
同事說她兒子最近狀態很不好:成績下滑得厲害,總被老師批評。
而且,兒子想買什麼東西時,她說一句「不買」,兒子就會發脾氣。
她試著問原因,結果兒子抱住她哭了起來。
原來,最近家裡財政有點緊張,她跟孩子爸商量著少花點錢,省吃儉用,全被一旁寫作業的兒子聽了去。
兒子擔心爸媽沒錢就不給自己買玩具、零食了,更不讓自己上學了,所以整天憂心忡忡,情緒不穩。
父母最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哭窮。
因為金錢上的安全感,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重要的安全感。
我表姐就是一個在錢上很沒安全感的孩子。
她家算小康家庭,但舅媽卻很吝嗇,經常跟她「哭窮」。
表姐很少有新衣服穿,穿的都是親戚給的舊衣服;
表姐想買點什麼,舅媽也總說「不行」或者「咱們家這麼窮,省著點吧」。
長大後的表姐有點自卑,對待自己也很吝嗇:
稍微高檔點的店都不敢進去;喝杯30塊錢的咖啡感覺自己像犯罪。
雖然工資一萬多,但常年穿得像個大媽,超過200塊錢的衣服,就捨不得買了。
以前我總笑她不會享受生活,現在我理解了。
一個在物質上從未被好好滿足的孩子,會感覺自己根本配不上美的、貴的、華麗的、優雅的東西。
這種物質和金錢的匱乏,會引發心靈上的自我否定、自我貶低,從而影響一生的底氣。
很多父母可能在儘力滿足孩子,但也可能說過這樣的話:
這麼貴的東西也買,你知道大人工作多不容易嗎?
買買買,整天就知道買,你知道家裡有多少錢嗎?
家裡的錢都為你花了,你能不能聽話點?
我親眼見過一個被這樣訓斥的女孩,眼裡充滿了愧疚和不安,低著頭被拉走。
家長向孩子「哭窮」,本想讓孩子養成節儉的好習慣,但卻給孩子套上了沉重的心理枷鎖。
心理學家說,父母無論窮富,面對孩子的物質欲求,首先要做到肯定——
你的欲求沒有錯,你值得擁有好東西。
然後才是拒絕的理由。
否則,一味地打壓、責備孩子,只會讓孩子自慚形穢,不敢再嚮往美好的東西、大膽追求自己的理想。
03
在金錢上,父母也不能過度寵溺和無底線滿足,否則易讓孩子變成魔鬼,害人害己。
去年,陝西楊某殺死了自己的親生父母。
楊某從小被寵溺,花錢大手大腳,而父母卻省吃儉用供他上學。
大學畢業後的楊某處處碰壁,導致心理扭曲,每天盤算著怎麼快速賺錢。
後來,他了解到保險賠償可以賺錢,就給父母買了多份保險,並買來毒藥摻到水裡,親眼看著父母喝下。
然後,他製造了父母煤氣中毒身亡的現場,妄圖用父母的生命換取優越生活。
他心裡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爸媽,你們死了,我就有錢了!」
令人髮指!
其實,孩子渴望擁有美好的東西、漂亮的衣服也很正常,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關鍵是,在孩子出現拜金、虛榮苗頭的時候,父母應給予及時和正確的引導,防止孩子因過度沉迷物質帶來的虛榮,影響心理的健康成長。
我有一位有錢的同學,給足女兒富養的生活。
她女兒小小年紀一身華衣,但也得了一身「公主病」。
你們別亂碰我的裙子,好幾千塊錢呢!
我不跟你們玩,我的鞋子有水晶,可貴了,蹭掉怎麼辦!
很顯然,她女兒很難交到朋友。
反觀金星的做法就頗有原則。
她女兒有次在作文中寫道:
今天我媽媽帶我去了新年舞會,還給我買了雙一萬塊錢的皮鞋。
金星知道後很生氣,把女兒拉到鞋櫃前說:「丫頭,我給你買過一萬塊錢的鞋嗎?媽媽哪雙鞋有一萬塊錢,你找出來我看看。小小年紀你就有虛榮心,就開始炫富了。」
她後來說:「女兒那時才九歲,其實對金錢沒有準確的概念,也不知道一萬塊錢的鞋什麼樣,但這種虛榮心的苗頭我必須給她掐滅。」
金錢教育做得好壞,並不在於父母有沒有錢,而在於父母的見識和遠見。
不讓孩子虛榮,首先父母要不虛榮。
不讓孩子有貪念,首先父母要做到平常心。
這樣,即使外部環境攀比、誘惑再多,孩子也能保持自在的真我。
04
父母還要讓孩子了解,這世上還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
兒子小時候,每次我出門上班,他都會使勁拉住我。
姥姥安慰說:「媽媽要上班去掙錢,這樣才能給你買玩具!」
越這樣說,兒子哭得越大聲。
因為小小的他是這樣理解的:工作是為了掙錢,錢對媽媽來說,比自己還重要。
所以,我經常跟兒子說:
媽媽去工作不是為了掙錢,而是有重要的事要做。你是媽媽的寶貝,多少錢也換不來……
偶爾周末需要加班,我也會故意說:「陪兒子最重要,回來再工作也可以!」
那時候,兒子就會特別開心。
我這樣做,只是想讓孩子知道:一家人在一起的快樂,比掙錢更重要。
錢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有親情、友情、理想和健康。
父母還要告訴孩子:比金錢更重要的,還有自己的生命。
17歲女孩小琳,竟為了1.5萬元的報酬去黑作坊賣卵。
多次取卵後造成了卵巢重度糜爛,經過手術才保住了性命。
可悲的是,她冒險賣卵只是為了買一個名牌包。
沒錢可以想辦法去賺,如果因此丟了生命,一切就沒有了意義。
這重要的生命之課,必須給孩子好好補上。
作為王菲的女兒,竇靖童應該不缺錢了。但她18歲後就脫離了父母的供養,努力唱歌養活自己。
她住的房子是租的,外出坐地鐵,演出樂器有時也是借的,可她並不在意,而是將全部心思投到事業上。
在一次演出中,當其他演員華服登場時,她卻穿著軍大衣、皮帽子,憨憨地揣著手唱歌。
一個心中有夢想、有追求的孩子,不會被物質綁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也不需要用好衣服、大房子、豪車來顯示自己的高貴,只會不斷充實內涵,努力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被父母帶著看過「遠方」的孩子,又怎麼會過度迷戀物質帶來的快感?
想起《窮爸爸,富爸爸》里的父子經典對話:
——爸爸,我們家有錢嗎?
——我有錢,但你沒有。
這才是父母對待孩子和金錢最該有的態度。
所以,當孩子再問「我們家有錢嗎」時,我們可以大大方方地回答:
窮不丟人,富也不需炫耀。
好東西誰都想要,但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和本事才能得到。
這才是最成功的金錢教育。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親寶寶育兒
推薦閱讀:
※地表最強奶爸周杰倫 音樂遊戲育兒三不誤
※沒見過世面的孩子,長大後很難有出息!值得所有父母看看!
※如何糾正寶寶睡覺日夜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