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早期的自殺

成年早期的自殺

來自專欄一具心理屍12 人贊了文章

我們說的成年早期,是指25-34歲這一階段。事實上,很少有人研究這一階段的自殺。為什麼會這樣呢?正如庫少雄所說的,確定一組「年輕成人」作為研究對象是比較困難的。

比如說,在25-34歲的人口群體當中,有的人還在讀書,有的人已經就業了;有的人仍是單身,有的人孩子好幾歲了;有的人事業才剛剛起步,有的人已經獲得一定的成就了……

還有就是,他們大多忙於自己的事業與生活,哪有什麼興趣參與自殺研究呢?

雖然說,有關這一階段的發展變化和自殺影響因素的經驗研究比較少,但一般認為,這一發展階段的特點是,致力於工作、婚姻、為人父母,以及對這些問題進行嚴肅的再思考。

生物危險因素

在成年早期,對女性而言,經前期綜合征和產後抑鬱,都可能導致自殺行為。

在每次月經前後,女性的荷爾蒙水平都會發生變化,使女性感到焦慮、抑鬱,懷疑自己在這期間的應對能力。同樣,在產後出現的荷爾蒙變化,或者說「嬰兒憂鬱」,也可能導致抑鬱、無望之類的痛苦感受。

就目前來看,雖然還沒有證據證明,經前期綜合征和產後抑鬱與自殺之間有直接的聯繫,但從案例研究中可以發現,的確有女性在月經期間和產後,飽受抑鬱及自殺意念的襲擾。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女性在月經前更容易出現攻擊行為,她們大多在月經之前犯罪,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在經前期也是最高的。

除經前期綜合征和產後抑鬱之外,年輕成人所面臨的角色變化,也可能引起或加重他們的抑鬱情緒。比如說,從學生到就業者、從單身到丈夫或妻子、從為人子女到為人父母……

在成年早期,這類角色的轉變帶來的問題與壓力,是抑鬱和自殺的危險因素。

此外,有關抑鬱的統計數據表明,對許多人來說,成年早期是一個困難時期。過去,抑鬱一直是年齡較大的人表現出的一種紊亂,但最近五六十年,抑鬱症患者的年齡不斷下降。

最新的研究發現,抑鬱在20-30歲的人當中比在50-60歲的人當中更加普遍。

心理危險因素

眾所周知,弗洛伊德對青春期之後的發展模式,幾乎沒有研究;不知為什麼?既如此,精神分析我們就跳過了,看看其他流派如何解釋成年早期的自殺。

1. 心理社會理論的解釋

Vaillant、Levinson和Gould的研究成果,可以加深我們對成年早期的理解。

Vaillant以哈佛大學的一組學生為對象進行了縱向研究。其結論是,在成年早期,人們致力於為事業打基礎,大多數男性關心的是,如何在自己選擇的行業內快速進步。

Vaillant認為,「為事業打基礎」,看起來十分穩定,但對年輕成人而言,會面臨一個從未遇到過的矛盾——當他們試圖在「努力向前」和「紮下根來」之間建立適當的平衡時,常常會面臨一些困難,比如說,個人事業上的發展常常需要挪窩,還可能會犧牲掉許多穩定的關係。

Vaillant指出,事業與家庭之間的矛盾、金錢上的收穫與社會關係的中斷之間的矛盾,是這一階段心理壓力的常見原因。

Levinson在研究了40個年輕的成年男子之後指出,與青春期後期的那些年相比,他們不再致力於解決掙脫父母控制與脫離家庭的問題。

研究顯示,在22-28歲之間,人們致力於發展一種成熟的獨立感,和對事業、孩子的基本責任;在29-34歲之間,人們開始對自己的責任、義務與所信奉的東西再思考,比如說,對所選擇的配偶、工作和生活方式進行重新思考,其結果可能是離婚、重返學校學習、改變職業,或者重新安排生活中的其他事情。

在Levinson的研究中,大約80%的研究對象稱,曾經經歷過這一再思考階段——他稱之為「30歲過渡時期」。

Levinson發現,在這一時期,健康的年輕成人,往往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最初的選擇上,或者以嶄新的面貌投身於經過深思熟慮而選擇的新事業、新關係;而不太健康的年輕成人,可能無法確定自己的追求、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當發現自己站在人生的中段卻沒有清晰的人生目標時,他們就可能經歷不斷增長的壓力。

Gould也做了相關的研究,證實了Levinson指出的成年早期的基本發展任務,並進一步指出,那些正視人生這一階段,以及其他各個發展階段的危機,並努力解決問題的人,比那些在人生各個階段試圖迴避或逃避主要問題的人,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可能作出健康的調適。

不難看出,成年早期,是一個充滿壓力的時期,可能有些人難以應付。

2. 行為主義的解釋

根據行為主義的觀點,成年早期,人們會繼續通過強化與示範的形式來學習。

關於示範的一個事實是,在事業發展初期,那些得到「導師」及時指點的年輕人,比沒有得到相應指點的年輕人,要少走許多彎路,經歷的挫折也會少很多,能更快地邁向成功。

至於強化,比如收入的增加、地位的提升,對年輕人來說,既是成功的標誌,又能增強他們繼續努力的信心和實力。

這就意味著,他們通過示範與強化來學習的,除了打拚事業,還有自殺行為。

3. 人本主義的解釋

根據馬斯洛的觀點,年輕的成人會通過各種方式來滿足其歸屬與自尊的需要。

當他們戀愛、結婚、開始自己的家庭生活時,其歸屬的需要便得到了滿足。正如一位年輕人所說:「當我感到與她在一起,比與我的父母在一起,更像是在自己家裡的時候,我意識到,她就是我所尋找的女人。」

當他們完成學業,開始工作、掙錢、獲得提升,其自尊的需要也得到了滿足。

不過,這一階段的重新思考,可能引起生活意義的喪失、對自我價值的懷疑以及虛假自我的崩潰,並因此自殺。

4. 認知理論的解釋

事實證明,在成年早期,有自殺企圖的人,普遍缺乏解決問題的技巧,遇到棘手問題就不知所措,可能走絕路。

有關抑鬱的統計數據也表明,年輕成人的抑鬱率因此而增高,加大自殺風險。

社會危險因素

影響年輕成人自殺的社會因素因男、女性別而存在一些差異:對女性而言,主要的社會危險因素,包括婚姻問題、孩子的出生和家庭的遷移;對男性而言,使他們處於危險邊緣的常常是,工作上的問題。

Stephens調查了50位女性(年齡在18-63歲之間,都有過自殺行為)與其男性伴侶之間的關係,發現了四個與自殺相關的問題:一是,「令人窒息的愛」以及自殺女性對愛情關係不現實的願望;二是,男性伴侶的不貞行為使本來就緊張的兩性關係進一步惡化;三是,男性伴侶對女性身體的虐待(她們當中的許多人,因自殺行為再次遭到男性伴侶拳打腳踢);四是,男性伴侶對她們的漠不關心和殘酷無情(在這項研究當中,2/3的女性的男性伴侶不願意向她們表達最起碼的感情)

被調查的女性普遍表示,她們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產生了寂寞、無能為力和低自尊的感覺;這些感覺是嚴重抑鬱的前兆。

此外,孩子可能加大女性的壓力,特別是有其他壓力存在的情況下。Brown和Harris發現,那些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孩子、沒有時間外出工作、得不到男性伴侶支持的女性,比其他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

還有,現代社會不斷增強的流動性,也增強了女性的抑鬱——即便流動是自願的、帶來了更高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相對而言,工作壓力,對男性自殺的影響,就比對女性自殺的影響要大一些。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因為,社會文化總是要求男性在生活中承擔更大的責任,因此,工作上的壓力和事業上的失敗更容易引起男性的抑鬱。事實表明,對那些把自我價值與就業狀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男性而言,工作上的壓力和事業上的失敗就意味著自我價值的喪失,這也就成了他們自殺的常見原因。

關於職業地位和自殺之間的關係,相關的研究不少,但結論還存在一些爭議。

Gibbs和Martin指出,職業地位越高,責任就越大、競爭就越強,因此面臨的壓力也就越大。而Lampert、Bourque和Kraus研究發現,對所有年齡組而言,職業地位與自殺率是成反比關係的:從事社會地位較低的職業的人,比如農民、體力勞動者和服務領域中的工人,他們的自殺率最高;而從事社會地位較高的職業的人,比如專業技術人員,他們的自殺率最低。

有人解釋說,與較低職業地位相聯繫的是低收入與低自尊,所以壓力更大些。

自殺特徵

在成年早期,我國的自殺率繼續上升,繼續表現出女性自殺率高於男性自殺率的獨特模式。

此外,農村自殺率高於城市自殺率,農村女性自殺率要高於農村男性自殺率。

危機干預

對於自殺問題的研究與防治,吳飛指出,中國的自殺問題有其特殊性,不能用西方的精神醫學或社會學理論來硬套。

為什麼這樣講?首先,西方關於自殺的精神醫學假定,自殺者都是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這和中國的自殺者多是一些正常人這樣的事實相悖(在中國,瘋子、傻子等精神不正常的人,自殺並不常見,也很少成為關注和研究的對象);其次,西方關於自殺的社會學理論,往往有基督教的文化背景,這和「中國式自殺」的文化脈絡是不同的。

基於這種認識,吳飛認為,中國的自殺問題要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一是,要思考自殺問題,在中國表現為什麼狀態;二是,如何在現代的情景下,理解中國人的生死觀念。

由此,吳飛提煉出「過日子」這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概念,來說明自殺的成因及其防治。

在他看來,國人之所以自殺,就是因為日子過得不好,沒有再過下去的理由和意義可講。比如說,在「過日子」的過程中,有些環節出現了糾紛、冤枉、傷及面子、家庭變故等問題,衝擊到了正常日子,那麼日子也就隨時會結束。

因此,預防自殺,只有回到「過日子」的正常生活狀態中來。如同吳飛說的,對潛在的自殺者而言,自殺干預的任務不應該僅僅是防止他們患上精神疾病,還應該幫助他們過上幸福和有尊嚴的生活,否則就是捨本逐末、事倍功半。

可以看出,自殺防治的根本之道,仍然需要落實到對生命權利的絕對肯定和人文關懷上。

(資料來源:《自殺:理解與應對》,庫少雄著;《浮生取義——對華北某縣自殺現象的文化解讀》,吳飛著;《自殺作為中國問題》,吳飛著)


推薦閱讀:

抑鬱症和神經衰弱的區別
寫給以後的自己
為什麼有些人看上去一切都正常,可突然就做出令人驚愕的事,比如自殺?
【失守抑鬱症·上篇】擺脫誤區
九成抑鬱症沒被發現

TAG:自殺 | 心理學 | 抑鬱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