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餐廳80萬營業額拉升到120萬/月

如何將餐廳80萬營業額拉升到120萬/月

不久前,朋友接手一個湘菜館「飯真湘」諮詢案,我作為營銷顧問也去湊了下熱鬧。我經過幾天明察暗訪,心裡也有了個譜。

交代一下企業背景。該企業為湘菜餐飲連鎖品牌,已經發展到十多家門店,在廣州小有名氣。但終究還是一個管理極度不規範的傳統餐飲企業,流程制度缺失問題以及員工流失問題都特別嚴重。老闆也認識到這些發展中的制約問題,於是找到了我們。

老闆是個厲害的實幹家,他沒有要求我們過多的指標,只給了我們一個清晰的「小目標」:將某購物中心的單店月營業額從80萬拉升到120萬

如今諮詢已經進行了幾個月,我將當時的營銷戰略和戰術分享一下,權作為探討。

戰略關鍵是聚焦客單價。

作為門店的運營,引流、轉化、客單價和復購率每一個都是重中之重。但戰略的第一要義就是聚焦。要打贏這場仗,短時間拉升40萬營業額,唯一有效策略是:聚焦客單價。

為什麼聚焦客單價,而暫時選擇性忽視其他要素?

在大小固定的蛋糕里搶奪別人的份額,事倍功半。

首先,傳統餐飲行業,門店即流量,而「飯真湘」的門店選址在購物中心餐飲區,這決定了門店嚴重依賴購物中心客流量。

同時,購物中心的人流量是大致固定的,我們並不能憑藉一己之力拉升。我們能做的,也首先應該做的,是在有限的水池裡搶奪客流。

而「飯真湘」的門店位置恰好在購物中心手扶梯出口旁邊,而且坐落在該層洗手間必經要道。我覺得門店的曝光是非常充分的,能保證基本客流量不會差。

另外,我實地計算了一下該購物中心十多家餐館,「飯真湘」算是最旺的兩三家之一了。如果此時硬要在有限的蛋糕里搶奪別人的份額,付出的代價必然不是客戶所能輕易答應的,效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我首先否決了提升客流量這一想法。

轉化率(進店率)提升空間不大。

既然打不了流量的主意,轉化率是否可以做文章?

「飯真湘」門面裝潢別具一格,顏值非常高,很容易贏得目標年輕人的良好第一印象。同時,招牌菜剁椒魚頭那色香味俱全的大型海報,加上門口擺出的精美的原材料拼盤,直接刺激人的味蕾,繞過理性層面,直擊動物腦煥發人的原始慾望,讓顧客不由自主進店。

就算對於十分理性的顧客,臉盤粗的39元剁椒魚頭,直接降低了其嘗新的機會成本:「這麼便宜!試一試不好吃也不虧啊。」

而在提升進店率方面,需要加強的,唯一只是咨客的禮儀和業務培訓了。當然,這也並不是大幅度提升門店業績的關鍵。

復購率是長效工作,並不能短時間達成戰略目標。

復購率關係到菜品口味質量、就餐服務體驗和餐後客戶關係管理等。這就得先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組織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了。其實做諮詢的都深深懂得規則:傳統企業家是最沒有耐心的,如果一兩個月不能見到明顯效果,你接下去一切建議都會被輕易否決。

組織管理和人力資源都直接牽涉到企業各方勢力利益,諮詢案要落地,就得爭取到讓所有關鍵人物覺得方案是他們本來心裡想的不可。

人的複雜程度是最高的,推行起來太難,因此我並不建議一上來就去挑戰。等做出業績了,外來的和尚才好念經。

另外說句不太負責任的話,作為商場的門店,「飯真湘」不必把重複消費做得太好。雖然不至於客運站那麼誇張,但商場店的復購率是遠遠比不上社區店和街邊店的,顧客極少是奔著聚會而跑去主動消費,這也是分析了該購物中心的區位做出的判斷,門店CRM會員系統也佐證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客流量、轉化率、復購率上都是基本恆定的,無法短時間提升,也就是行不通。剩下的,就只能是打客單價的主意了。關於在客單價的可行性分析,我在下面展開論述。

指導方針很清晰,接下來一系列連貫打法:

撤換大桌變為2-4人小桌。

也就是將坪效率低的包廂大圓桌、8人桌、6人桌全部轉換成2人桌和4人桌。

為什麼取消大桌?有這樣的客人怎麼辦,我們桌子是不能拼桌的,這不會讓客戶體驗變差嗎?

這就要回到我們「飯真湘」的人群定位上面來了。事實上,我們並不能服務整個市場所有人,只能服務我們核心顧客,對吧?

而「飯真湘」是開在購物中心裡,我們面向的顧客群體就主要是逛街購物的群體,而這類的群體通常是三三兩兩的,我們幾乎不會看到超過4個人以上的組合去逛街,大部分就是小情侶和兩個閨蜜而已,極少出現大家族和公司團體的聚餐。

在我考察的時候,確實也看到來店消費的都是2人和4人的,而6人桌,都是被4人佔據著,而8人和10人或以上的大桌,幾乎是全程空著的。那意味著,每個月白交了300平方的租金和照明、冷氣費,而且還因此流失了一大堆不想排隊等位2-4人的顧客群體。

這損失算起來差不多就是每月半輛小汽車了。

暗地提升菜品價格。

基於購物中心店的業態,年輕顧客對價格的敏感度其實是非常低的,何況「飯真湘」原有的價格就很便宜,菜價維持在8元、18元、28元,就算最高價的招牌菜剁椒魚頭二人份也才38元。因此,我認為菜品價格有很大提升空間。

而我的建議是,將所有尾數是8改成9,一塊錢的提升並不會讓人有太大感覺,卻能帶來不小的收益。另外,從消費者心理學的角度,8讓人有貴的感覺,而9才是讓人有優惠的感覺。既然我們「飯真湘」是要打造「星級酒店環境,快餐的消費」,那麼如此變動是有利於品牌形象打造的。

另外,在茶位費、餐巾紙上收費也是餐飲行業通常的做法。同時,也可以將按桶收費的飯改為按碗收費的人頭飯,客單價也也可以明顯提升。

推出優惠套餐。

如果說擔心直接提升菜品單價,會引起老顧客的反彈的話,我們可以推出優惠套餐。

不是說提高客單價嗎,為什麼還要推出優惠套餐?

別激動,只是明降暗升而已。我們做營銷的永遠不會忘記一句話:顧客並不是喜歡便宜,而是喜歡佔便宜的感覺。

搭配好的優惠套餐可以打包進一些單點價格非常高的菜品或者飲品,而在套餐里給出非常大的優惠幅度,讓顧客感覺到點套餐大大佔到了便宜,就能驅使顧客點套餐。

而我們只需要將套餐價格,設置得略高於平均客單價就可以了。舉個栗子,原來門店客單價是50元/人,兩人消費100元。那打包好的2人優惠套餐只需要超過100元就是合理的,如果每個套餐比往日平均客單價高2-10元,在總體上就是極大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防止專業團購客只點折扣團購菜,我們在團購平台上的優惠套餐設置原則是:絕對不能將招牌菜主打菜打包進套餐,而是將飲品和非主推高利潤菜打包進去,這樣團購客點了團購套餐,也有極大可能到店後加點招牌主推菜。

標明推薦菜品或推薦套餐。

在菜單上,將利潤高的菜品標誌成「廚師長推薦」、「熟客必點」、「熱銷新品」等推薦菜,可以有效增加客單價。因為絕大多數顧客是沒有明確目標的,他們的點菜方式,就是「隨便」,這樣的顧客是很歡迎「推薦」的,也很容易受到推薦的影響。

例如我本人,我就專門點菜單最前面的幾個菜,或者圖片最大的幾個菜,准不會錯,起碼也是店家最拿手的。

何況,推薦菜品的小小設置,也能大大減少「選擇困難症」顧客的下單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翻台率。

在推薦菜品上,點菜員的口頭推薦也有極大的作用,需要進行專業話術培訓。

借用案例來講營銷戰略,除了調查分析和指導方針外,其實關鍵的是連續性行動落地,也就看領導力和執行力,這還是回到組織流程制度和人的範疇,說來話長,不展開了。

說一下結果,據反饋諮詢這幾個月,雖然我的建議沒有完全得到執行,但閹割版的方案,執行效果也是不錯的,離120萬的只差了個零頭。

(文章為真實案例改編,店名菜名為化名,細節有虛化美化,如有巧合,純屬有緣!)


推薦閱讀:

「黑店」在餐飲業中為何越來越受歡迎???
觀察市場的小妙招你都知道哪些?
一家店從準備開新店到運營成熟大概經歷怎樣的過程?
海底撈的「七宗罪」
2017年餐飲業發展十大趨勢是什麼?

TAG:餐廳 | 餐飲 | 餐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