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的「四氣養身」是什麼
來自專欄守望1 人贊了文章
中醫常說,葯補不如食療的效果好,食療不如神養無副作用,那麼你知道如何養神嗎?很多人肯定不了解這些,四氣調神是中醫口中常說的,下面是四氣養身的相關內容,那麼看那看這些方法吧,春夏秋冬都有,讓你平安度過一年,從而達到養生防病的目的。
四氣調神,是《黃帝內經》中《素問》第二篇的篇名,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原意是:應順應自然界四時氣候的變化,調攝精神活動,以適合自然界生、長、化、收、藏的規律,從而達到養生防病的目的。
一是春季調神。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就是說,在春天的三個月里,是自然界萬物推陳出新的季節,此時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人們也一定要使自己的情志生機盎然。在春天只能讓情志生髮,切不可扼殺;只能助其暢達,而不能剝奪;只能賞心怡情,絕不可抑制摧殘,這樣做才能使情志與"春生"之氣相適應。
二是夏季調神。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無厭於日……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就是說,夏季的三個月,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天氣與地氣上下交合,萬物成熟結果。此時,人們在精神上易厭倦,但夏主長氣,人氣不宜惰,應保持情志愉快不怒,應該像植物一樣,向外開發,以使體內陽氣宣洩,這樣才能使情志與"夏長"之氣相適應。
三是秋季調神。
秋三月,此謂之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意思是:立秋後陰氣開始佔上風,陽氣開始衰落,氣候由熱轉涼,出現天氣清涼勁急、萬物肅殺的自然狀態。此時,萬物都已經成熟,人體陽氣也開始收斂,此時在精神方面,要使神氣內斂,志意安寧,不使志意外露,陽氣外泄,避免秋天肅殺之氣的傷害,即"以緩秋刑"。這就能使情志與"秋收"之氣相適應。
四是冬季調神。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本句意為:冬天的三個月,陽氣都藏匿起來,陰氣最盛,大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一派陰盛寒冷之景象。此時,在精神方面,要使志意內藏不宜外露,這樣才能使情志與"冬藏"之氣相應,符合冬季保養"藏"之機的道理。
四氣調神進一步體現了古代醫學典籍中"天人合一"要領,同時也是告訴我們要養生防病要順應時節,從而做到防病於未然。
推薦閱讀:
※夏天吃火鍋 有你意想不到的養生功效
※科學養生 飯後如何做有利於養生
※千斤方粟凝香,五穀雜糧養生有絕招!
※溢涌堂中秋,養生最關鍵的一天!
※藥王孫思邈的養生經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