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櫃準備
1 人贊了文章
是同志,幸抑或不幸
高中、本科階段,我都是談了女朋友的。如果不上研究生,生活會不會不一樣。然而,時光不能逆轉。
本科的時候學漢語言文學專業,而自己頗愛英文,畢業時自己回到縣城的高中覓得一份英語老師的工作。可是就在自己展望小縣城新生活的時候,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發了下來。自己走上了一個新的人生軌道。
同性傾向,是天生還是後天的,我不知道。很多人都說自己是天生的,也有說自己是後天的。我想說,我可能是內心裡有同性的因子,在後來遇到合適的空氣而瀰漫開來。在小時候,無非就是被同學動手動腳的摸,自己也沒有反抗。
回想一下,自己開始接受同性是在高中的時候。高一的時候,有一個比較饑渴的同學,半夜幫我kou了,我也沒有拒絕。說老實話,這個同學我根本一點都不喜歡,是屬於長相偏丑的類型。不拒絕,也許是因為那點快感。
真正計入同志圈,是在研究生階段。那時候,一個宿舍住了3個同學,一個同學一到周末就去和女朋友約會去了,另外一個一到周末就去親戚家了。而我變成了那個最寂寞的人,加上自己本身對男性的器官有點好奇心,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同志圈就像是毒品,一旦沾染,再難回頭。
出櫃前的準備
我們的概念中,出櫃大多數情況是面對父母的。在和父母坦白之前,似乎不算真正的出櫃,我姑且算做出櫃的演習吧。
向父母出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首先要考慮到父母關切的問題,提前做好準備。我想我的父母和大多數父母一樣,最關心的幾件事兒是:
一、面子問題。我老家在農村,父親當了幾十年的村支書,在當地的社交圈還是比較廣的,出色的兒子如果一輩子不結婚,這種壓力就像一座大山,會壓得父母喘不過氣的。幾年前,我選擇了形婚。還記得在結婚當天,街坊鄰居都到家裡看新媳婦,父母臉上也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爸爸的好朋友,一個叔叔就曾和我說,你結婚了,你爸心裡那塊兒石頭終於可以放下了。就算是將來告訴了父母自己的真實情況,他們的面子上應該也不至於掛不住。
二、人生伴侶。我和BF在同甘共苦,一起生活了10年,感情比較穩定。父母也認識我朋友,到時候出櫃的時候,我想也不至於太過唐突。
三、後代問題。還記得,我曾經暗示過爸爸。我問他:假如在媳婦兒和孫子之間做個選擇,並且是二選一的選擇,你會選哪個?答案非常明白,他會選孫子。也就是為了爸爸能有個心理安慰,我開始選擇試管生子。第一個寶寶今年11月就會在烏克蘭出生,第二個寶寶明年會在喬治亞出生。我想,當父母沉浸在照顧孫子的興奮過程中的時候,應該沒有多少時間用來傷感,孩子會淡化我的出櫃問題。
雖然計劃看似很美,但是還沒有去實踐,也不知道到時候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我的出櫃演習
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因為看某些網站,也許被一個室友發現過。這也是個損友。有一次,他邀請我一起去圖書館看書。我說去圖書館干d呀?他說:有b不干你干d,知道你是玻璃。回想一下,自己當初還真是有點玻璃心。自從被這個同學說了之後,我就再也沒和他說話了,他說話我也只是「嗯」。畢業多年之後,心裡那份「恨」早已煙消雲散,想想自己當初還是挺可笑的。
當初認同自己是G,還是有點壓抑和脆弱的。記得那年回鄭州,告訴了一個高中同學兼大學同學的女同學,我們關係形同兄妹。當我告訴她的那一刻,她立馬挽住了我的胳膊。我說:你這是為何哈?她說:哥,我想讓你看看你會不會有感覺,能不能「走回來」。我無奈地說:不可能了。
還記得向姐姐和姑姑出櫃的時候,她們說:去醫院找個醫生,看看能不能治過來。我說:這不是病,不是能治的。再後來,她們就默認了,現在她們也認同了我的感情,我的生活,我對未來的規劃。她們也覺得挺好的,只要開心幸福就好。不是自己的父母,可能心裡沒有那麼深的愛吧,所以他們相對比較容易接受。
再後來,我也把自己的事情告訴了幾個要好的同事,告訴了幾個關係鐵的同學,他們似乎都能理解我的處境,也支持我的規劃。他們和我見面的時候,也時常提起我的BF,也有意邀請我BF一起吃飯,一起玩,他們希望我BF融入到這個生活圈。想一下,現在這個社會還是很寬容的。
多次向親朋好友的出櫃演習,都算成功,現在就差向父母出櫃的關鍵時刻了。知乎上,一個朋友援引了金星在奇葩說上的話:「你可以不向全世界妥協,但你必須真實地面對你父母。我覺得我能夠做到今天,面向全世界,面向中國,坦然是因為我跟我的父母說我是誰,父母可能不接受,暫時的。但是來自父母的愛,會超越一切。」
金星的話對我來說也是一種鼓舞,我想父母對我深沉的愛會轉化成理解、接受、認同。懷著忐忑的心來等待這一刻的到來。
推薦閱讀:
※蔡康永談出櫃淚崩:對於同性戀的那些誤解
※《奇葩說》辯手陳詠開出櫃:同性戀的重點從來不是同性,而是愛
※同志家庭育兒:小孩沒有媽媽怎麼辦?
※92年,2018年7月15日出櫃,這輩子最難熬的時光?
※只拍一天就拿下金馬女配,兩次離婚,60歲出櫃的她真正掌控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