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之亂八 重建涼州

涼州之亂八 重建涼州

來自專欄你所不知道的三國故事55 人贊了文章

韓馬爭雄

興平二年(195年),掌控長安朝廷的李傕、郭汜發生內訌,我在《李郭篇》中已做過詳細解讀。

而在涼州這邊,韓遂和馬騰也在發生類似故事。

韓、馬二人開始關係很好,甚至結拜為異姓兄弟(這應該是三國史書中為數不多的結義記載),但是時間長了,一山不容二虎,雙方下屬發生衝突,韓、馬又各自庇護自己人,然後雙方又發展成了仇人。

按照《典略》的記載,是馬騰先動手,帶兵去攻打韓遂,韓遂敗退後,又糾集其他軍閥回來打馬騰,甚至把馬騰的妻子,兒子殺了。

陳志《馬超傳》裴注引《典略》:會三輔亂,(馬騰)不復來東,而與鎮西將軍韓遂結為異姓兄弟,始甚相親,後轉以部曲相侵入,更為讎敵。騰攻遂,遂走,合眾還攻騰,殺騰妻子,連兵不解。

按照《魏略》的記載,兩人互斗的時間是發生在建安初(196年)。

韓遂的部將閻行和馬騰的兒子馬超都是武藝高超之人,有一次在戰場上,閻行還差點把馬超給殺了。

陳志《張既傳》裴注引《魏略》:建安初,(韓)約與馬騰相攻擊。騰子超亦號為健。(閻)行嘗刺超,矛折,因以折矛撾超項,幾殺之。

馬騰的兒子,史書記載除了馬超,還有馬鐵、馬休兩位,被殺的那個兒子就不清楚姓名了。

屯駐關中的軍閥有李傕、郭汜兩位,他們在追擊天子劉協,又與朝廷和解之後,返回長安附近。他們目光短淺,沒有任何政治覺悟,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深陷危機之中,完全沒料到周邊的涼州將領都會聽從朝廷,討伐自己。

果然,劉協在曹操的促成下定都許縣,在曹操掌控下的朝廷第一步就是「以天子伐不臣」,標誌者李傕、郭汜徹底失勢。建安三年(198年),朝廷命謁者僕射河東裴茂督段煨等關中諸將討伐李傕,成功剿滅李、郭的勢力。

按袁紀,為197.10出兵,198.4傳首許都。

李傕、郭汜敗亡之後,段煨封侯拜將,領北地太守,後被征入朝廷擔任大鴻臚,掛名養老。李郭之後的關中空虛,順理成章地成了馬騰等人的勢力範圍。參與討伐李傕有功的梁興、張橫也應駐紮在關中一帶。

至於馬騰的老對手韓遂,則繼續佔據涼州,他的集團自然是以金城人為心腹。馬騰原先佔據的隴西,此時可能讓「河首平漢王」宋建佔據了。

建安四年(199年)末,在官渡之戰爆發前夕,曹操聽從荀彧的建議,表奏尚書僕射鍾繇以侍中守司隸校尉,進入關中,安撫關中馬騰等人。同時,京兆名士韋端被任命為涼州牧。

陳志《鍾繇傳》:時關中諸將馬騰、韓遂等,各擁強兵相與爭。太祖方有事山東,以關右為憂。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委之以後事,特使不拘科制。繇至長安,移書騰、遂等,為陳禍福,騰、遂各遣子入侍。

鍾繇抵達長安後,就寫信給馬騰、韓遂兩人,替他們作和事佬,並讓他們送齣兒子到許都作為人質。按《典略》的記載,韋端也參與了和解工作。可想而知,韋端是安撫涼州韓遂等人,鍾繇則是安撫關中馬騰等人。

按照《衛覬傳》的記載,涼州、關中軍閥仍然是中立姿態,所以,馬騰和韓遂送兒子做人質的事不應該是在此時發生。

在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和曹操在官渡對峙之時,韋端派從事楊阜出使許都朝廷,返回後,關西諸將還向楊阜詢問官渡局勢。

真實情況是,等到曹操取得官渡戰役的勝利後,關中軍閥才開始對曹操刮目相看。韓遂、馬騰考慮送人質去許都,應該是在曹操不斷取得對袁紹作戰勝利的基礎上。這個話題留到下一節再講。

下面我詳細介紹一下在建安年間,涼州的行政區劃,官員任命等情況。

行政區域

早在興平元年(194年)六月一日,長安朝廷就以金城、酒泉、敦煌、張掖四郡設為雍州,當時的雍州刺史/州牧無考。

建安年初,許都朝廷以韋端為涼州牧,陳留人邯鄲商為雍州刺史。

陳志《龐淯傳》裴注引《典略》:建安初,(張)猛仕郡為功曹,是時河西四郡以去涼州治遠,隔以河寇,上書求別置州。詔以陳留人邯鄲商為雍州刺史,別典四郡。時武威太守缺,詔又以猛父昔在河西有威名,乃以猛補之。商、猛俱西。

——按此記載,雍州的區劃在建安初是被再次確定一次的,轄郡也有擴充。

邯鄲商管轄金城、西平(推於建安初分金城設)、酒泉、敦煌、張掖、張掖屬國、張掖居延屬國(後改西海)、西(213年有),武威共九郡;以《典略》載「(邯鄲)商治舍與(張)猛側近」,可知刺史治所設在武威

韋端則是管轄安定、隴西、漢陽、南安(188年分漢陽設)、永陽(193年分漢陽上邽設,214年廢)、北地、武都共七郡。以韋康死於漢陽冀城,可知治所在此。

《水經注·卷17》:漢靈帝中平五年別為南安郡。

《郡國志五》劉昭引《獻帝起居注》:初平四年十二月,已分漢陽上邽為永陽,以鄉亭為屬縣。

另有「漢興郡」,區劃及設立時間無考,所以難以判定是雍州,還是涼州。吳增僅說是靈帝時設,未詳。

東安南郡」出自按《百官志五》劉昭引《獻帝起居注》所列建安十八年(213年)雍州二十二郡名。因為其中並無南安郡,所以懷疑「東安南」即「南安」之誤,吳增僅在《建安以來雍涼二州分合考》中就是直接這麼改的。按陳志《武帝紀》,十九年(214年)廢「安東郡」,此即「東安南郡」,疑「南安郡」。

《百官志五》劉昭引《獻帝起居注》:省涼州刺史,以並雍州部,郡得弘農、京兆、右馮翊、右扶風、上郡、安定、隴西、漢陽、北地、武都、武威、金城、西平、西郡、張掖、張掖屬國、酒泉、敦煌、西海、漢興、永陽、東安南,凡二十二郡。

另吳增僅提出還有「新平郡」,出處是《郡國志五》劉昭引袁山松書:興平元年,分安定鶉觚、右扶風之漆置新平郡。按地理位置看,此郡當屬涼州;建安十八年(213年)雍州二十二郡名中為何沒有新平,要麼是脫漏,要麼就是在當時確實被廢郡。

官員任命

雍州刺史邯鄲商,被武威太守張猛所害,之後有徐奕、張既擔任。

涼州刺史韋端,在任時間不長,被朝廷征回許都,拜太僕,算是光榮退休了,然後以其子韋康繼任,當時輿論以父子二人見重為榮。韋康為馬超所害,及夏侯淵平隴右,未見載繼任者。

考證建安時太守之名,按郡分述如下:

金城:查史料,建安初並無太守,可推韓遂對金城有實際掌控,邯鄲商無縫插針。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討伐張魯進駐武都(太守蘇則),此時韓遂已死,其舊部向曹操投誠,曹操便以天水楊阜(原署益州刺史)為金城太守;不過曹操很快變卦,又以蘇則、楊阜互換轄郡。

西平:建安中(205年之前),朝廷新設西平郡,以杜畿領郡,十年(205年)杜畿領河東,韓遂以心腹閻行領郡,以本地大族郭憲為功曹。韓遂敗亡後,無考。

酒泉:建安初,扶風名士蘇則起家拜酒泉太守,後有徐揖,徐揖誅殺酒泉黃氏家族,引發叛亂,兵敗身死。建安十五年(210年)之前事。此後酒泉郡為黃氏家族割據。

敦煌:可考僅有建安末有太守馬艾。

張掖、張掖屬國、張掖居延屬國/西海、西郡:無考。

武威:建安初,太守張猛,與刺史邯鄲商交惡,誘殺邯鄲商,後為韓遂剿滅。建安末太守為河東人毌丘興。

安定:建安中,由酒泉太守蘇則轉拜,建安十九年(214年),毌丘興拜安定太守。

隴西:建安中,有太守徐邈,後由漢興太守游楚轉拜。

漢陽:約獻帝年間,京兆金旋領漢陽太守;建安十九年(214年),以弘農太守嚴幹轉拜。

南安:建安中,隴西太守徐邈轉拜。

永陽:(193-214年廢)太守可考為敦煌名士蓋勛之子蓋順。

北地:建安初,將軍段煨領北地太守,建安十年(205年)在任,後入朝為大鴻臚。

武都:安定太守蘇則轉拜,建安二十年(215年)在任,後為楊阜繼任,為劉備所攻,遷郡民入扶風槐里。

漢興:漢興太守游楚。

新平:無考。

綜上,建安初,曹操操控的許都朝廷也嘗試派關中人進駐雍涼,緩和地方軍閥的敵對情緒,隨著張猛殺害邯鄲商,酒泉太守徐揖為黃氏所敗,馬超韓遂作亂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爆發,涼州又重新陷入戰火之中。

在涼州地方豪族的努力及夏侯淵協助之下,馬超被趕入漢中,之後韓遂病死,舊部集體歸降曹操,涼州各地政府得以繼續重建;曹丕繼王位後,也著力於雍州局勢,隨著酒泉黃華等人的歸降,魏國禪代東漢帝國終成定勢。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假三國》:劉備棄百姓而逃,糜夫人成全趙雲救阿斗
三國里最文武雙全,有勇有謀的將軍。
三國時的這件千古美談,其實是虛構的
三國第一大V娘炮,是怎麼把社會風氣帶壞的

TAG:人文 | 歷史 | 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