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麼好看 說什麼都對
微信公眾號:嗜界 (shijie_1911)
「長得好看真的那麼重要?」
某日突發奇想,我在某網站敲下這麼一行問題,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答案。
A答:「當然了,同樣好吃懶做,你看看以下待遇的區別。」於是有了下面兩張圖。
VS
聽起來好像還蠻有道理的,不過立刻B就反駁了:「熊貓有這樣的待遇是因為熊貓是瀕危物種而「二師兄」不是,所以你這種比較是不對的。「
A答:「那不一定,同樣是瀕危物種,揚子鱷怎麼就沒像『圓滾滾』那麼受歡迎,萌翻海內外呢?」
B問:「如果熊貓不是瀕危物種呢」
A答:「可能是全國乃至世界人民就會飼養熊貓當寵物,具體請參見『貓』和『狗』。「
這是個抖機靈的回答,但確實從側面反映了當今社會一個重要現象:「好看」彷彿成了一個人的價值裡面,異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今天的世界,我們隨意打開電腦、手機等媒介,可以發現幾乎所有形式的媒體和所有形式的節目,對於「好看」的追捧,有時達到了對傳統價值觀顛覆的程度。
有一個著名網路笑話這樣說:「有趣的高曉松和無趣的吳彥祖你選哪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一挑一,所以我選吳彥祖。「
先別忙著反駁並申明你的價值觀。這位朋友,你選高曉松嗎?好,我給你個機會。
來,看看。
你確定了嗎?
再確定一下?
讓我們看看熱心網友們的回答
來!讓我看到你舉起的雙手,跟我一起大聲念:
所以,我選吳彥祖。
「好看」是個啥意思?
所謂「好看「」大概是指「美」,那神馬是「美」呢?
阿西吧,這個問題太大了作者接不了。
但歷史上,確實有一位十分、很、以及非常著名的哲學大神叫黑格爾,寫了四本書統稱為《美學》,想說清楚這個問題。
他說清楚了嗎?不知道,大神操作過於666,反正我是沒看懂。知乎上有個小夥伴試圖解讀,但回答也是戰戰兢兢,答案是這樣滴:
第一,關於美的感受是高度抽象的;第二,美的形式背後必須有美的內涵;第三,美的展現形式是不拘一格的。
你說了啥?
竟然跟沒說一樣呢。
所以,咱們把討論的範圍縮小再縮小,縮小到「人」這個主體上。
我們不談寬泛的美,切近本文題目,此時談論好看的時候,其實是在談論:這個人好不好看。
並且這種好看,無論是狼狗、正太、大叔,還是女王、女神、蘿莉,是選秀里的新人,還是影視劇里的明星,我們對其的欣賞和喜愛的心理分為兩種:把對方看作「假想的對象」,或,把對方看作「假想的自己」。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吸引力的表現,被對方的吸引力作用或者自己擁有吸引力。
那麼我們究竟如何評價一個人是不是好看,又是否具備吸引力呢?
哼哼
Part one
1978年,博學家弗蘭西斯·高爾頓指出:一張面孔與某種人群下大多數面孔相似的程度,被認為是決定面孔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研究將多個被試的面孔融合到一張臉上,使融合的面孔與單一的面孔比較,結果表明,融合後的面孔更具吸引力。
現代計算機的合成圖
也就是說,你長得越接近你們族群長相的平均值,你就越好看。
Part two
對稱性是指一張臉的一半與另一半的相似程度。
由於生物因素,人的面孔總存在不對稱性,但有的不對稱性很顯著,因此有研究對面孔對稱性對面孔吸引力的相關關係進行探索。研究結果表明,面孔的對稱性和面孔吸引力存在正相關關係。
也就是說面孔越對稱,越具有吸引力。
Part three
在實驗室里,科學家讓被試選出更具吸引力的面孔,然後將被試選出的面孔呈現的特徵與生物學給出的界定進行比較。
研究表明,女性化的女性面孔更具吸引力,同時男性化的男性面孔更具吸引力。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中性化的面孔給出更高的評價。
好了,接下來呢?
接下來,我們受到了「好看」的蠱惑,被吸引。可是人類是有理智的,為什麼會不經過判斷,尤其是現代社會,把「好看」捧到了一個有些盲目追捧,並超越理性的高度呢?
我們從生物和文化兩個方面,一起討論一下。
「顏控」是刻在人類基因里的
那些聲稱自己臉盲的人(那東?),要麼就是演化地不完整,要麼就是在說謊。
可能是因為現代社會將「好看」這件事的重要性抬得太高有些畸形,以至於和我們傳統道德認知產生了矛盾(具體參見前例:有趣的高曉松和無趣的吳彥祖),一些原本的美德被「好看」忽略,導致承認自己「顏控「,在道德上就是錯誤的。
不過,即使道德錯誤,也無法否定我們每個人天生都喜歡「好看」的人的事實。
有些人可能就會反駁,「好看」是一個文化層面的東西,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對於好看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怎麼會是天生的呢?
誠然,文化對於「好看」的定義確實會有一定的影響,比如外國人追求身材和肌肉可能會對追求溫文爾雅書生氣的中國人的審美不太理解(雖然現在這種差異在縮小)。但請仔細思考以下觀點:
Round one
實驗表明,嬰兒天生就表現出和成人一樣的,對「好看」的面孔的偏愛。如果美只是文化層面的東西,還沒有受到文化影響的嬰兒的這種偏好行為,將無法解釋。
Round two
雖然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差異很大,但各個國家對於美醜的評判其實趨向一致,這就是為什麼世界選美大賽的獲勝者不論來自哪裡,看起來都那麼迷人,也是為什麼我們也會和那些白人一樣,覺得布拉德皮特或者小李子(對,年輕那個版本)很帥。
Round three
科學證明,面孔對稱的人,往往擁有對稱的體型,他們的身體和心理也更為健康,更少生病,其中對稱的女性身體里擁有更多的雌二醇(人體最具功效的雌性激素,為受精卵植入子宮做準備)。是否對稱,是基因決定的,而我們前面已經提到,對稱是好看的標準之一。
Final Round
科學還證明,當我們看到好看的面孔的時候,我的大腦皮層的獎勵區域會被激活,感覺就像被人誇獎一樣。你被人誇獎了,你還不高興?其實我們只是看到了「女神」或者「男神」,但我們可憐的大腦分不出來的。
作者這波操作還可以吧~
所以臉盲的人,至少在生理層面,不存在的。但是,對於「好看」的畸形追捧,卻不是生理因素可以解釋的。
過度「顏控」 是現代媒體的原罪
有這麼一個故事。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把自己一次競選失敗歸結於化妝師的蓄意破壞,他就如何進行選舉給了肯尼迪一個嚴肅的建議:減去20磅體重。
很難想像吧?一個要競選總統的政治家,把自己的形象維護提升到了戰略高度。
那麼問題來了,Why?
答:這是現代「會話」的形式決定。
(這裡的會話不但指語言,同時也指文化交流的技巧和技術。)
什麼意思呢?
這樣說吧,我們交流的媒介(文字、電報、電話、電視等)本身,就會對交流的內容產生影響,而我們交流的內容又影響著我們對世界的判斷。
比如說,你可以想像一個原始人和另一個原始人,用在地上擺弄樹枝的方式,討論哲學嗎?
你可以想像他們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簡單的數學計算,比如1+1=2,一根樹枝加另一根樹枝等於兩根樹枝。所以我今天打獵打到了一匹狼,你也打到了一匹狼,我們現在一共就有兩匹狼。
但哲學的內容,擺樹枝這樣簡單的會話形式,是不可能承載和傳播的。
文化是語言的產物,但每一種媒介都會對它進行再創造,從印刷到電視再到互聯網。
當文化處於口口相傳的時代,諺語是文化傳播的主要形式。印刷術發明以後,文化變得更理性,更有邏輯了,因為文字這種形式本身,比口頭語言更深刻,意義更確切。
你可以想像古代的哲人在佈道的時候(無論是孔子還是蘇格拉底)妙語連珠地引用或創造許多諺語,但你無法想像一個印刷術繁榮時代的律師在法庭上辯護,不引用確切的法律條款,而是引用富有哲理卻不那麼精確的諺語。
然而,印刷術所代表的文字時代也在成為歷史。在印刷術所代表的時代里,文化的傳播是理性、深刻而緩慢的,一份報紙的傳播的最快速度,不可能快過當時跑的最快的,運送它的交通工具(比如火車)。
但電報的發明徹底打破了這一切。從此文化傳播的速度發生了質變,所以在數量上也開始走向「爆炸」,它的內容也由深刻的有邏輯的文章變成了一條又一條「危言聳聽」的標題。
隨著廣播、電視乃至互聯網的發展,文化傳播的形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我們對事物的理解不再承載於文字這種形式,而是從文字到聲音再到圖像。
而當你打開電視、瀏覽網頁、欣賞MV、觀看電影等等,你看最多的圖像是什麼?
是人,是人臉!
在印刷術時代的當權者(著名富商、議員或總統本人)走在路上,被認出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遠遠不及現代社會的一個明星或者網紅。
我們的傳播方式、形式就註定了我們對作為現代傳播主體的人的「好看」,有大號加粗的需求。
過度顏控,是現代媒體的原罪。
(這個轉變過程其實很有趣,想具體了解的朋友請參閱《娛樂至死》這本書,以後有機會,我們再深入討論。)
該結尾了 作者喝口水
Well,又到了該做價值判斷的時間:過度「顏控」對還是不對呢?
現代社會是個多元化的社會,很多時候我們會說「我們不做道德批判」,過度顏控就是事實,沒有什麼好批判的。
可是人類很奇怪,我們很多時候會談論美德,談論「公平」和「正義」,比如我們會覺得一個人忘恩負義是不對的,會覺得歷史上的忠臣該受到褒獎、奸臣該萬人唾棄等等。而這些,其實就是道德批判,即使在今天這個社會也是合理的。
我們開玩笑的說,顏值就是正義。可是當一個長得好看的人的人品極其敗壞,又或者整個社會的文化,正在拋棄一切我們曾經認為有價值的,比如善良誠實、勤勞樸素、仁愛寬容、溫婉博學等,盲目地去追捧好看的外表,合適嗎?
正義存在嗎?正義是什麼呢?當代哲學家約翰·羅爾斯撰寫一本專著叫做《正義論》,裡面有提到一個著名思想實驗叫做「無知之幕」,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聊聊。
當然,像作者品德這麼高尚的人,想法一直像下圖一樣純潔~
或者
(忙碌地擦著口水)
以上
—————————————————————————————————————
各位女神、男神!關注我一下吧!
http://weixin.qq.com/r/6i26oovEftYBrc-B93j4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二十一世紀的少女遇險記
※少兒讀經,五千年未有之「社會實驗」
※「殺魚弟」一家的無望人生
※下午3點到4點,滴滴平台的一個小時|你無動於衷的樣子,真可怕
※從身份到契約——當代青年從未完成過的想像和信仰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