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文學IP的影視產業化隨想

網路文學IP的影視產業化隨想

來自專欄胡九五的產品邪路

數年前還在讀書的時候,巧逢中國網路文學的起步期,《光之子》《狂神》《縹緲之旅》這些個是當時的熱門書目,再後來很多流派都出現了,什麼無限流、網遊流、重生流、穿越流、種馬、種田……

後來很多本當時認為經典的小說後來都被改成了影視作品。

比如改自《誅仙》的《青雲志》。

一、網文IP影視化玩法的現狀與問題

現在的玩法是網文、遊戲、影視三位一體,但是看最近一些IP的影視改造,《延禧攻略》大火,《武動乾坤》慘淡,說明了即便是這個圈內的人也還沒真正看清楚網文改造應該走的路,整個領域還是蒙昧的,是稚嫩的。

儘管如此,資本家們還是看到了潛力,大舉殺入,成熟的玩法一定會在廝殺之中得到總結和驗證,百戰出精兵,實踐得真知。

先說影視化這裡,目前來看,網文改造,大女主模式比較穩定,成績也比較好看,玩法基本沉澱下來,並且目前檢驗下來,玩法似乎已經逐漸清晰,而大男主系列全面撲街。

深究起來,是因為大部分的影視運營對他媽的網文根本不懂,編劇也是粑粑一樣。

讀網文的都知道,要分男頻和女頻,一般男頻都是看些玄幻都市打怪升級,女頻則是宮斗心計霸道總裁,路線完全不一樣,而這個特徵在改造影視的時候反而成了一個硬傷。

女頻還好,改造以後劇情人設影響不太大,只要情節有意思,斗的夠好看,收視率完全可以得到保證,男頻則完全不同。

找來一群流量小生,一群腦殘女屌絲紛紛舔屏,然後錢就來了。

加粗的是影視人的想法。

大錯特錯。

舔屏的都是沖流量小生來的小女生,劇作的核心卻是她們根本不感興趣的打怪升級,你說成績能好?

此外,編劇和作者的矛盾也是短期內無法調解的。

作者寫網文,以目前網文讀者那種沒有五百萬字壓根不看的狀態,可能一本小說寫完了最後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寫了個什麼東西,反正五百萬字裡面大概四百萬是灌水。畢竟,門檻太低,全民寫作,而受眾恰恰也沒有什麼閱讀功底,能跨過閱讀門檻的人都去看世界名著去了。

飽讀詩書的編劇基本上看不起網文的渣渣水平,耐著性子花了三天兩夜看完這五百萬字,最後也不知道作者到底他媽的寫了點啥,想要說點啥,一大堆病句都讀不通順,然後心裡開始打鼓:怎麼才能把這五百萬字縮水到三十萬,還要把故事講清楚……到底該怎麼改也沒有個頭緒,只能把電腦往地板上一摔,開始瞎幾把寫,寫完發現卧槽只有二十萬字就把故事說明白了。

但是編劇寫出來的故事,跟網文讀者心裡的故事,不是同一個故事。

這是第一個矛盾點: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的矛盾,一個是下里巴人,一個是陽春白雪,強行融在一起,就是一鍋混沌。

而第二個矛盾點也很有意思。

按照一個寫手一天寫一萬字,一本五百萬字的小說要寫多久?就按照不斷更不請假的唐家三少為標杆,也要一年還多一些。這麼長時間寫出來的故事,邏輯、因果、情節、人設上免不了要出很多瑕疵,但是網文讀者並不是太在乎這些,只要自己的短期記憶中的故事能對得上就行了。

然而改成影視劇則不然,可能小說裡面的三十萬字的故事,到了影視裡面只有兩三集,這時候的邏輯、因果、情節、人設出了問題,觀眾是很在意的,甚至一部劇只要不是特別長,幾百集的那種,觀眾就會對這些問題敏感。

這就是第二個矛盾點:網文特質與影視特質的矛盾,一個是涓涓細流,只要連綿不絕,一個是集中爆破,必須處處精彩。

此外,技術也是對網文改影視的一個重大制約。

網文裡面飛天遁地,流光溢彩,激發著閱讀者的想像力,讀者的想像力有多強,那麼小說就有多精彩,可以說讀者想像力的上限是網文精彩的邊界,同一部網文,一千個不同讀者,眼中就有一千種精彩。

而到了編劇這裡,無數種可能塌縮成了固定的一種解釋,再加上製作工藝和影視技術、成本的制約,往往最終實現出來的效果都不盡如人意。對於想像力強的讀者來說,會覺得這什麼破爛,原作裡面的精彩根本沒有得到還原,對於想像力弱一點的讀者來說,也會覺得這什麼破玩意,太扯淡了。

網文讀者再去看一遍影視,根本不是為了看你的劇情,而是為了再看一遍小說,最好能發現你拍得跟他想得一模一樣。

相同便是讚美,英雄所見略同,不同便是詆毀,什麼幾把玩意。

這是第三個矛盾點:網文效果與技術難度的矛盾,一個是無拘無束,隨意發揮,越能激發讀者想像力越好,一個是處處限制,遍地制約,將想像力具現得合情合理對於任何一個編劇來說都是一種考驗,考驗他內心深處對金錢究竟有多麼渴望。

最後一個矛盾點,雖然不是一個根本原因,卻也是很多IP改編失敗的一個因素,這裡不能全說是網文與編劇的矛盾,只能說是各方最終爭取、協商、妥協之後的一個狀態。

對於網文寫手來說,有人想要賣一個更高的價錢,有人是真的想要生產一些精品東西,錢無所謂;而片方又不一樣,可能希望把IP從1億的體量擴到2億,也可能希望通過IP去給自己養一個新的流量選手;最單純的是出資方和觀眾,出資方肯定是想要更高倍數的回報,觀眾就想看一個好劇。

這是大環節,放到小環節上就是更多的人,更多的利益方,更多的訴求,比如到底拍32集還是64集,比如說女主到底能不能用xxx,比如上網播還是上衛視。

這是第四個矛盾點:網文改造與利益訴求的矛盾,出於種種原因,參與改造製作的各環節、各路人馬的心思、訴求、利益點可能截然不同,這就導致在改造過程中,力量無法用在一處,搞不好一個IP就被人們朝著自己認同的方向拉扯,最終被五馬分屍。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說過,人類單個拿出來都是人精,放在一起變成一個群體以後就是傻逼。

二、網文IP影視化的解決方案之設想

首要解決的事情,就是梳理利益,要想辦法把所有人的利益綁在一塊,其餘的矛盾都是小矛盾。

我個人認為傳統的IP生產模式是一種落後的模式,與其說是網文、影視的互動,不如說是一種單向的鏈條,小說都寫完了才搞影視,哪裡來的互動?

未來的IP一定是一種共同輸出,一種集團工作室的狀態。

網文寫手一般不愁灌水,愁大綱,不愁設定,愁劇情,如果沒有拉大綱拉設定拉背景習慣的人,基本寫著寫著就跑題,到後面已經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有大綱也能寫飛。

《盤龍》一書佔用了一個挺好的名字,但是到了後面,這戒指都不知道哪兒去了。

大綱、詳綱甚至核心章節應該由大編劇來寫,其他所有利益方做補充。

角色人選、模式、故事類型、技術制約這些以往到了改編階段才考慮的因素,應該在一開始就確定下來,不是先有文再有劇,而是文為劇而生,在寫網文的時候就要考慮到角色的原型、技術的制約、服飾道具場景等內容的呈現。

之後,由網文寫手將五十萬字灌水成五百萬字,大編劇審批後發布,以網文先行,聚攏人氣流量,效果達標以後,控制節奏到一定程度,影視、遊戲開始籌備動作。

在此期間大編劇微調劇本,並籌備下部作品。

現在的買IP模式導致網文成為一個本體,而影視遊戲淪落為網文的衍生品,這根本就他媽不對。

三位一體,一榮俱榮,這是網文IP的未來出路。

推薦閱讀:

出續集的港劇們,彷彿都丟了靈魂
探班《蜀山之紫青雙劍》開啟神秘東方仙俠宇宙大門
從業四十餘年的中國美術巨匠,他手繪的線稿被譽為「活電影」
如何評價徐靜蕾轉型拍網劇?
受不了,小丑女又美出新高度

TAG:影視 | 網路文學 | 產品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