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冷靜的不是離婚,而是結婚本身

需要冷靜的不是離婚,而是結婚本身

來自專欄菜鳥理財5 人贊了文章

?

(喜歡的話,還請多多轉發喲)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里,有個佛系區長孫連城。

他每天掐著表下班,雖然不貪腐,但也從來不辦事,是一個標準的閑官,劇里的老百姓喜歡罵他:「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這個人說討厭吧,在電視劇里的確很討厭。但在生活中,遇到孫區長其實運氣還不算壞。

運氣最壞的,是碰到那種辦事相當用心的,他甚至會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最後把你坑得媽都不認識。

比如說最近某位代表,就在審議民法法典草案的人大常委會上,提出了中國式勸和不勸離的「離婚冷靜期」。

離婚冷靜期?好啊!妙啊!既符合國家的大方針戰略,又給予普通人一種嚴父般的關懷,以後衝動成性的中國人,終於可以等上一個月再離婚了。

不過嚴父略有考慮不周的是,離婚並不是問題的本身,結婚才是啊。

既然總覺得成年人離婚像兒戲,所以做決定之前應該更成熟穩重一點,那麼為什麼不設一個結婚冷靜期呢?

當初想明白點,總比事後想明白要好得多吧?

更進一步說,生育冷靜期更有必要。畢竟離婚了可以復婚,孩子生了可不能塞回去。

不過現在說這個,好像也有點不合時宜了。

說起來,民法法典納入離婚冷靜期,其實是故事的結束,而不是開始。

早在幾年前,離婚,就成為了一項奢侈的權利,民政局跑兩遍,那是輕鬆模式。

2016年初,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部署,河南就開始在部分法院開展家事審判改革試點,在一些基層法院的離婚訴訟中,嘗試實行3至6個月的離婚冷靜期制度。

此外,上海部分基層法院,也在當年啟動了該項制度試點。2016月里短短4個月,上海67起離婚案件進入「冷靜期」。

2017年,濟南法院下達的一份「冷靜三個月」判決書,還曾經上過不少新聞。

判決書中規定,冷靜期限內,雙方均應保持冷靜和理智,原則上不得向對方提出離婚。冷靜期對雙方具有約束力,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不少網友瞬間炸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冷靜期間要是發生家暴,轉移財產,激化矛盾,有人負責嗎?

當然,網友的考慮並不重要,很快,與濟南法院齊名的四川宜賓法院,就秀出了更耀眼的操作。

考滿80分的,不準離婚。於是你可以看到,眾多學渣進了法院的考場,都莫名其妙考成了學霸。

不顧家,經常打牌不帶孩子的,給了10分滿分。

賭博,語言侮辱女方,造成心理傷害的,也給滿分。

從來沒有過美好回憶的,也要強行塞2分,真是安排得明明白白。

還敢離婚嗎?

最可怕的是這種,刀都架在脖子上了,還是不能離,法院認真起來幫你,真是連你都要害怕。

儘管如此,在最高人民法院8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深化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的意見(試行)》,還是做出了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可以設置不超過3個月的冷靜期。

不怪得有人說,婚姻就像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

現在外面進去的人少了,裡面出來的人多了。城主慌了,擔心人不夠用,於是出城的人一律要等一個月。

結果,外面的人更不敢進去了。

那麼離婚冷靜期到底對誰有好處呢?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心智成熟,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我想,你離婚的時候本身就考慮過無數遍了。

畢竟在中國的社會文化下,大多數人,只要日子還能夠勉強過下去,都不會魚死網破地選擇離婚。

換句話說,在中國,終結婚姻的人,都有自己要終結的理由,這些理由不一定外面的人能夠理解,但做出這個決定,就應該被尊重。

但所謂的冷靜期,則人為的增加了普通人離婚的成本,但承擔痛苦的人,卻是那些急需擺脫痛苦婚姻的人。

這些人不一定有堅定的心智,當離婚變得更費事兒、費錢,他們很可能就得過且過,在勉強的婚姻里渾渾噩噩的過一生。

當然,這樣一來,我國高企的離婚率自然就降下來了,但維繫好看數據的背後,是一個個在家暴,冷漠,無愛的家庭里掙扎的普通人。

他們本來有一次機會改變自己的人生,卻被民法法典無情地關上了那扇大門。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也有另外一種阿Q式自我安慰,比如說:我們蠢,很難理解站在民族和國家角度制定的政策。

但結婚、離婚、生育這三項,到底是個體的一種自由,還是社會的一項義務呢?這個回答,曾經有過答案,但現在還真說不清楚。

早在1949年建國時期,鄧穎超在中央婦委討論《婚姻法》條文時,就為單方提出離婚就能夠離婚爭取了可能。

她說:「我為什麼主張不加條件,一方要離就可離呢?理由是中國長期停滯在封建社會,最受壓迫的是婦女,婚姻問題上婦女所受的痛苦最深。」

如今到了2018年,日子好像又過回去了。

最近,網上流行一個造句格式,叫做「世道是從XX開始變壞的」。

把這句話套在離婚這件事情上,應該這麼說:「世道是從2014年開始變壞的」。

因為這一年,中國的離婚率和結婚率,走向了完全相反的兩個方向。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單身,不結婚。已經結了婚的,又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婚。

在中國,結婚和生育密切相關,西方國家常見的未婚生育和事實婚姻,在中國尚未得到承認。結婚率降低會影響出生率,進而影響人口數量和結構,最終加快社會老齡化。

所以,前有專家跑出來建議交單身稅,建議我們戴雲綠帽。

後有各個層面出台的對於離婚的顯性和隱形限制,苦口婆心地勸你「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該死的生育率,改變了一切。

但實際上,與其要求人們冷靜離婚,不如支持年輕人冷靜結婚。

社會節奏這麼快,壓力這麼大,一個年輕人能獨立生活已經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兩個人在一起真的能過得更好?

老一輩們總說,結婚就是多一個碗,多一雙筷子。

而對於年輕人們來說,結婚是挑選一個心靈與生活的伴侶,成功率本就只有50%。

雖然我們都知道,多結婚、少離婚,多生育、少打胎,可以讓社會的老齡化焦慮來得更慢一些,可以讓養老金的來源更充足一些。

但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婚姻還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私事。

有位網友的評論說得非常好:「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我生來並沒有義務一定要成為誰的妻子或母親,結婚和生子並不是必要選項。」

一個人過,總比強顏歡笑要強。不是嗎?

☉END☉

小菜上線時間:想掌握平台一手消息嗎?想了解行業最新動態嗎?盡在「網貸追蹤」小程序!

點贊時,請寵溺一點

推薦閱讀:

夫妻吵架冷戰該講「理」還是該講「情」?
婚姻中如馬伊琍般帶著你的男人一起成長
兒時經歷決定了你的婚姻
換一個人結婚,婚姻就會好嗎?
你的婚姻,其實是父母婚姻模式的重複?

TAG:婚姻生活 | 婚姻 | 離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