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投資哪些房子絕對不能買?

房產投資哪些房子絕對不能買?

來自專欄重慶地產頻道5 人贊了文章

很多朋友買房之前都會來諮詢一下,哪些房子容易升值賺錢,哪些房子絕對不能碰。

今天重要談談「哪些房子絕對不能碰」,希望幫助讀者朋友們躲坑避險。

公寓的坑

無論誰來諮詢,我都不建議購買公寓。因為投資公寓的坑實在太多,很多買公寓的人腸子都悔青了。

曾經有一位朋友說:2016年貪便宜,並且開發商還包租就買了一套公寓,結果別人家的住宅翻了一倍,他的公寓才漲20%,想賣還賣不出,白白錯過歷史性的大行情。

本來首付夠買深圳龍華的,現在虧損賣掉公寓只夠買惠州了。

相信很多買房的人,應該都聽過「滿五唯一」這種說法,這種房子在二手市場很吃香,來一套賣一套。

因為賣方的房產證如果滿5年,並且是家庭唯一住房,購房者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只需要交1%的契稅。以深圳為例,一套滿五唯一400萬的房子,雜七雜八加起來僅需4萬多稅費就能拿下來。

但是,公寓沒有滿五不滿五這一說,必須交20%的個人所得稅。

在這裡也提醒一下想投資東莞的朋友,東莞是全國僅有的幾個住宅也徵收20%個人所得稅的城市。東莞不光稅費重,貸款評估價還很低,導致貸款上不去,所以短期投資盡量不要碰東莞。

回到公寓的問題,公寓買賣還有個特別坑的地方,就是再次出售時,要交評估價與原價差額的土地增值稅,而且是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和個人所得稅一個道理),徵收至少30%最多60%。

再加上5.5%的營業稅,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就相當驚人了,所以,有這一筆「醬油貴過雞」的驚人稅費,公寓的流動性非常差。

流通性差,也就是公寓你想賣都賣不掉,因為很多買家一看到重稅就望而卻步了,除非你割肉出售。

投資客更注重短期利潤,就算公寓有漲幅,減去各種交易費用,獲得的回報必然比同價位的住宅要低。

哪怕自住也不要買,與其買慢漲的公寓,為何不買會大漲的住宅呢?

市場的選擇千千萬萬,沒必要趟公寓這個渾水。

其次,公寓很難落戶,那就更別談與戶口綁定的學區房、社保醫療福利了。

我們買房,買的不是磚頭,而是房子背後的城市配套,買的是一連串的資源,例如教育、醫療、就業機會、階層通道等等,千萬不要主次顛倒了。

再有就是產權問題。公寓的土地產權只有40年或50年,產權到期後是無法自動續期的。如果沒有主動申請續期,或者申請續期被駁回,不僅土地收歸國有,連房子都有可能被國家無償收回。

而住宅性質的住房土地在70年產權到期後自動續期,不用擔心產權繼承問題其他還有些其他零零碎碎的缺陷。

另外,在居住體驗上,公寓和住宅比還是不太方便:

  • 居住隱性成本高,水電費、物業費都是商業水電而不是居民水電,貴到飛起。
  • 公寓為了安全起見,一般不通燃氣,無法明火炒菜,也沒有燃氣熱水器等。
  • 公寓的設計規範沒有明確規定,建成什麼樣,完全看開發商。一般公寓都是回字形設計,通風采光均有問題;
  • 純住宅的使用率高,公攤能到20%-30%,而公寓的公攤係數比住宅高,能到25%-35%;
  • 公寓的出租住戶特別多,每天進進出出很雜亂,居住體驗差,有老人孩子的家庭住在這種地方,更加難受。

不少朋友都會問:兩個挨得很近的樓盤,一個是1-5層是商業綜合體,上面是住宅的樓盤;另一個是純住宅的樓盤,到底哪個會漲得快,賺得多?

一般而言,是後者漲得快,因為前者有商業綜合體,開發商覺得自己配套很好,開盤時就高溢價,假設是4萬;而另一個純住宅,因為沒有商業體生活不是很方便,所以開盤價是3.2萬。

那麼幾年後,這兩個樓盤會漲成什麼樣呢?

前者6萬,後者5.8萬,前者漲2萬,後者漲2.6萬。

貴,還是前者貴,但漲幅卻是後者勝出。

這就是為什麼買萬達旁邊的房子總比買萬達本身還要賺錢的原因。

背後的邏輯是有商業綜合體和公寓的樓盤,停車混亂,人流來來往往,周邊環境差,不宜居。

而有錢人都喜歡「住得純凈一些」,入則寧靜,出則繁華,所以後者漲幅更理想。

總的來說,同樣的錢,投資一套公寓遠沒有買一套住宅來得踏實。

我們每一次購買都必須實現價值最大化,買就買漲得快的房產,這樣才能更快置換到自己想要住的大房子,實現資產目標。

遠郊房的坑

遠郊房的最大誘惑是便宜,而最大的坑是長期慢漲,跑輸大市,甚至套牢。

那什麼是遠郊房呢?

一二線城市通勤距離超過極限25公里,三四城市超過15公里,都屬於遠郊房。

一個樓盤中短期是否值得投資,最微觀的判斷方式就是:如果這個樓盤方圓3公里沒有3家以上的房產中介長期經營不倒閉,那就不太值得買。

因為這個樓盤周圍沒有足夠二手成交量,孤零零幾個樓盤,中介都活不下去,而我們投資者是要在二手市場變現的,連個中介鋪都無,更別說接盤客了,怎麼變現?

很多遠郊樓盤一手價格不斷漲,開發商拚命鼓吹,但是二手卻賣不掉,因為有價無市,價格不紮實,導致無法變現。

遠郊房還有一個概念就是「臨深、臨滬、環京」,諸如惠州大亞灣、啟東、大廠、固安這種地方,成熟投資者是不會輕易碰的。

據說惠州大亞灣的房子有70%賣給了深圳人,大家想想,一個地方的房子難賣到什麼程度才要跨市吆喝,跨市尋找買家呢?

而這些跨市買家的唯一目的就是:賣出

換言之,這些遠郊房的潛在「拋盤力量」是遠遠大於「吸盤力量」的,一個區域如果大家都想著賣出,價格一定上不去。

那臨深、臨滬、環京什麼時候值得買呢?對,大漲前夕。

大漲行情來的時候,總有沖昏頭腦的人拚命上車,遠郊房就會有一波急速上漲,這時大幅獲利後就要趁早落袋為安,置換到更安全的地段。

不然就像燕郊的房產一樣坐過山車,從1.8萬漲到4.2萬,然後又跌回2.8萬。

遠郊房的投資邏輯:快進快出,賺到貨幣行情就走。

有些人第一套買了惠州,惠州的平均漲幅遠遠低於深圳,年景不好的時候可能還要虧本,好不容易漲一點點,想換房的時候,賣房的周期可能都要一年,操作起來非常困難。

並且買了外地嚴重過剩城市的房子,貸了款,就有了貸款記錄,再回來深圳買就要首付五成,錢沒有賺到,深圳的房價漲了,你回來買房首付三成變成了五成,發現當時三成可以買深圳的單間,現在居然買不起了。

這個年代,處女貸比處女還值錢。

人生第一次一定要給一二城市有價值的房子,因為以現在的政策,你只有一次三成首付的機會撬動更多的資金。

在處女貸、房票珍貴的前提下,一次嚴重的錯誤購買,將要花更大的代價來挽救。甚至一次失誤,就是一個階層。

商鋪的坑

早在十年前,互聯網購物還不那麼厲害的時候,商品零售的渠道主要靠實體商鋪,每個城市都有一兩條步行街或購物中心,而這些地方的商鋪的租金都是天價的,才有了「一鋪養三代」的說法。

但是,隨著互聯網深入社會各個毛細血管,零售渠道的多樣化以及商品產能過剩,實體商鋪的租金已經連年走低。

並且,在中國現階段投資房產,賺的是資本利得,而不是利息。一個商鋪哪怕一個月收1萬租金,要賺100萬,也得差不多十年,但是買住宅十年差不多可以做兩個周期行情了。

大部分以租金來吸引人的投資項目都是坑,所謂包租幾年,更是大坑。

另外,商鋪是一個極易受到衝擊的資產,商鋪門口的馬路改道,裝上護欄,人流過不來,租金會立即下降。

其他諸如交通管制,地鐵圍蔽施工、周邊業態變化,消防檢查,甚至門口多種了一個樹都會對商鋪的租金產生影響。

很多朋友這時就會說了:收租挺好的,並且商鋪也漲了。

當然,我們不是說100%的商鋪不值得投資,而是說在商鋪這個領域,真正賺到大錢的概率不高,可能佔10-20%,但是住宅卻不同,投資住宅的人80%都賺錢了,投資就要投大概率,尋找確定性回報的領域,長期做,反覆做。

那確實要投資商鋪,買哪一種呢?

買5000戶以上的成熟社區底層商鋪,門口面向小區外面,以便吸引更多消費人口。

這類型商鋪做的是社區生活消費的生意,例如餐飲、醫藥、美容美髮、少兒教育等,剛需高頻,並且穩定,有一定安全性。

市區高價盤的坑

投資房產還有一類項目極具隱蔽性,那就是「市區高價盤」。這類型房產一般位於城市核心地段,配套成熟,有不錯的教育、商業綜合體資源,備受關注,但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套房什麼都完美了,它一定有一樣不完美,那就是貴。

作為成熟的投資者,買的一定不是項目的現在,而是項目的未來。

市區高價盤,所有配套都成熟了,未來可以變得更好的因素就大大減少了。那麼它升值的預期,就沒那麼大了。

如果一項資產的價值已經體現在價格上,也就是「price in」,那麼我們應該立即迴避,尋找其他更有潛力的資產。

市區高價盤,因為是標杆樓盤,開發商一定會開足馬力,大做營銷,拉高人們的價格預期,從而實現高溢價銷售。

也就是說,該樓盤市價該賣4萬,但是開發商全城大搞宣傳,號稱「傳世之作,珍稀收藏」,人們就會有一定的心理預期,認為開盤價在5.5萬以上,結果開發商5.2萬開盤,引發瘋搶。

而這些瘋搶的人,都會被套幾年,因為市價4萬的樓盤,高溢價5.2萬賣掉,也就是前面1.2萬的漲幅已經被開發商提前透支,落袋走人。

所以,房產投資有個原則:除非政府限價打壓,一般而言不買大搞宣傳的項目,真正的好項目,是不需要做宣傳的。

小產權的坑

小產權,是很多沒有購房資格的人的考慮之一,這類房產沒有正式的產證,一般要求全款交易,買來也只是自己住或者出租,很難在銀行獲得貸款。

那這一類房產,有沒有投資價值呢?

總體來講,中國的地上建築,無論住宅、商鋪、公寓、小產權、宅基地都有一定的價值,但是我們成熟的投資者追求的不是漲就行了,還要「漲得快,漲得多」,顯然小產權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

我們要明白,投資一定是有優先項的,以上那麼多類型的房產,小產權一定不是優先項。

小產權很難貸款,沒有槓桿,同樣是100萬本金首付三成買一套330萬的住宅,與100萬全款買一套小產權,同樣是翻倍的行情,哪一種賺得多?

毫無疑問是三成首付,3.3倍槓桿的住宅。

自有資金投資回報率=漲幅*槓桿

2成首付就是5倍槓桿,3成首付就是3.3倍槓桿。

小產權自有資金投資回報率大概率跑輸住宅。

即使這樣,深圳甚至其他城市的小產權2015-2018年這一波行情,還是翻倍上漲了。只不過小產權是最後漲的,並且論自有資金回報率,還是不如貸款買住宅上槓桿厲害。

深圳華強北有兩兄弟,一個買了一堆東莞長安的小產權,另一個買了南山的住宅,前者還在吭哧吭哧地求租客交租,「每月來一次」,後者已經開始藉助銀行資金裂變一套變兩套,兩套變三套,不斷調換倉位,去二線城市掃貨。

那如果已經買了小產權怎麼辦呢?

逢高出貨,調換倉位到住宅領域,不要死等拆遷補償。

很多人容易被媒體的拆遷暴發戶新聞影響,夢想自己有一天也成為他們之一。

現實世界是怎樣的呢?

中國的拆遷補償,以目前的行政效率,90%的項目都是漫漫無期的,深圳有很多項目1998年就立項拆遷了,一家子,現在孩子都結婚了,還在住在落魄的破房子里。

我們投資,當然是要把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裡,買小產權等拆遷,萬一一直不拆呢?

以上所有投資,長期來看,都會賺,但是成熟的投資者一定知道優先項是剛需住宅,那麼剛需住宅怎麼買才能大賺呢?

那麼在重慶又該怎麼選擇物業標的和類型才不會踩坑呢?

——團長。


推薦閱讀:

媽媽拒絕給兒子買房,網友:虛偽!短淺!
1年前在徐州沒買房,腸子都毀清了! 至今還是覺得不要買房嗎?
年輕人你有什麼資格買房?
房產證上的名字別亂加!小心坑了娃!

TAG:房產 | 房子 | 買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