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人工智慧引發失業焦慮,未來難以被AI取代的10種工作

李開復:人工智慧引發失業焦慮,未來難以被AI取代的10種工作

來自專欄 36氪24 人贊了文章

一些看起來很簡單的工作,反而是人工智慧的死穴呢。

人工智慧並不是一場普通的技術變革,在人類歷史上,可與其比肩的只有蒸汽機和電力的推廣使用。由於人工智慧演算法會滲透到每個行業、每個工作,它甚至會改變人類做事的許多方法,對於個人、企業和社會帶來的變革,比之前的互聯網革命來得更劇烈、影響力更大。人工智慧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改變,將超過之前發生的所有工業革命和技術革命。

人工智慧帶動了科技發展,提升了生產力,這些好處固然引人關注,但是比起全球各地將產生的嚴重失業問題,以及分配不均的加劇(國內與國家之間),就不足為道了。隨著深度學習應用的普及,人工智慧勢必會衝擊全球經濟,整個經濟體系上上下下數十億的就業機會如會計師、流水線作業員、倉儲作業員、股市分析師、質檢員、貨車司機、律師助理、放射科醫生等,都會受到衝擊,並且上述工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人類文明過去曾經成功地消弭了科技對經濟造成的衝擊,例如在19世紀和20世紀,有數億的農民成功地轉為了工廠員工。但是,先前的那些重大科技變遷,從誕生到發展的速度沒有人工智慧這麼快。照目前科技發展和應用的趨勢來看,我預估在未來15年內,人工智慧將會減少美國40%到50%的就業機會,但實際的就業損失還會延遲若干年,因為必須考慮到很多現實因素,例如僱主相信人工智慧的程度、法規限制等。但我預測,人工智慧對就業市場的衝擊將會非常大,而且衝擊很快就會到來。

有朋友跟我探討:我經過多年學習培訓才獲取足夠的技能從事的工作,未來應該會比「藍領工人」安全吧?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分析人工智慧取代工作崗位,不能僅僅用傳統「低技能」對比「高技能」的單一維度來分析。人工智慧既會產生贏家,也會產生輸家,這取決於具體工作內容。儘管人工智慧可以在基於數據優化的少數工作中遠勝人類, 但它無法自然地與人類互動,肢體動作不像人類那麼靈巧,也做不到創意地跨領域思考或其他一些需要複雜策略的工作(因為這些工作投入的要素和結果無法輕易量化)。一些人類看上去很難的工作,在人工智慧看來可能是非常簡單的;一些在人類看上去很簡單的工作,可能確實人工智慧的死穴。

我們可以用以下兩張圖來說明:

對於體力勞動來說,X軸左邊是「低技能、結構化」,右邊是「高技能、非結構化」。Y軸下邊是「弱社交」,上邊是「強社交」。腦力勞動圖的Y軸與體力勞動一樣(弱社交到強社交),但X軸不同:左側是「優化型」,右側是「創意或決策型」。如果腦力勞動的重點是將數據中可量化的變數最大化(例如設置最優保險費率或最大化退稅),就歸類為「優化型」的職業。

這幾條軸將兩張圖各分為四個象限:第三象限是「危險區」,第一象限是「安全區」,第二象限是「結合區」,第四象限是「慢變區」。工作內容主要落在「危險區」的工作(如卡車司機等)在未來幾年面臨著被取代的高風險。「安全區」的工作(如心理治療師、理療師等)在可預見的未來中不太可能被自動化。「結合區」和「慢變區」象限的界限並不太明確:儘管目前不會完全被取代,但工作任務的重組或技術的穩定進步,可能引起針對這些工作崗位的大範圍裁員。

在左上角的「結合區」中,大部分計算和體力性質的工作已經可以由機器完成,但關鍵的社交互動部分使它們難以完全自動化。所以,最可能產生的結果就是幕後優化工作由機器完成,但仍需要人類員工來做客戶的社交介面,人類和機器形成共生關係。此類工作可能包括服務員、理財顧問甚至全科醫生。這些工作消失的速度和比例取決於公司改造員工工作內容的靈活程度,以及客戶對於與計算機互動心態的開放程度。

落在「慢變區」的工作(如水暖工、建築工人、美術設計師等)不依賴於人類的社交技能,而依賴靈活和巧妙的手工、創造性或適應非結構化環境的能力。這些仍是人工智慧的短板。由於不斷發展的技術會在未來幾年中慢慢提升這些短板,所以此象限中工作消失的速度,更多地取決於人工智慧能力的實際擴展。

在我看來,警告、悲觀、恐慌是「不識廬山真面目」的杞人憂天。以下是我整理的看似很危險,其實很難被AI取代的10種工作。

健身教練

儘管未來總會有更高質量、更智能的健身器材幫助我們鍛煉,但健身教練無可取代的地方在於,他們能為我們每個人量身打造健身計劃,在旁陪練指導,還能敦促我們堅持鍛煉,避免犯拖延症。其次,隨著社會財富增多,出行方式變得更高效(如智能型、甚至是自動型電動平衡車),我們對於鍛煉的需求將大大超出以往。最後,AI時代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社會財富和閑暇時間,自助、娛樂和健康將成為發展的主題。

養老護理員

到2030年,麥肯錫醫療保健類工作崗位將在全球範圍內猛增5100萬個,總數將高達8100萬個。這類工作包括養老護理員、家庭健康護理員、私人護理員以及護士助理,不過最大的崗位空缺將出現在與養老護理相關的領域。考慮到人類壽命延長、老年人對醫療保健的大量需求以及填補此類工作空缺的難度,這一需求還會不斷攀升。AI固然可以實現老年人的醫療監護、安全保障和移動輔助等基本功能,但像是洗澡、穿衣以及更為重要的聊天和陪伴工作,都是AI是無法勝任的,只能交由人類完成。

房屋清潔工

像房屋清潔、園藝以及其他需要在非固定結構空間內進行、且所在環境較為多變的工作,對於機器人而言難度太大。雖然像倫巴掃地機器人(Roomba)這樣的智能設備會承擔部分工作量,但整體而言,這類工作的就業水平有望得以維持。此外,我們預測,各類移民服務崗位將大量增加(在法律允許的前提下),因為AI將進一步拉大貧富國家之間的差距。

護士

護士、保育員、心理健康輔導員以及戒毒治療師是最難被機器替代的工作類型之一,這類工作涉及大量的人際互動、溝通和信任的培養。例如,治療情緒不穩定、有抑鬱癥狀的病人需要嫻熟的溝通技巧,治療師需要先了解造成病人情緒困擾的根源。這些都遠遠超出了AI技術目前的能力範圍。

樓房管理員

樓房管理、酒店管理、定製服務等其他高端服務將是財富新貴群體的高需求所在(如AI企業家和工程師)。在互聯網(旅遊網站)和AI(自動化快餐和咖啡)提供標準化服務的同時,那些具有人情味、個性化以及能夠構建長期關係和信任感的優質服務將具有更高的價值。在AI時代,休閑和娛樂產業將成為強勁的增長領域。

運動員

雖然未來機器將比人類更擅長比賽,但體育運動不會因此而受到絲毫的影響。這些都是需要人類參與的娛樂活動。運動明星與知名歌手、演員並無二致。隨著人們閑暇時間的增加,擁有非凡天賦和個人魅力的運動員將有更強的吸金能力。

保姆

保姆是最討喜的工作之一,甚至可能會被當成家庭成員來看待。保姆的許多體力工作會實現自動化(比如除塵和洗碗),如此一來,他們的工作會逐漸轉向「關愛和個性化」服務,比如悉心烹飪一頓孩子愛吃的飯菜,或是朗讀孩子最愛聽的故事。保姆將花更多的時間去陪伴、照料家裡的孩子,和他們玩耍。能夠成功轉型的保姆是AI無法替代的。

導遊

優秀的導遊是擅長講故事的人。他們將個人經驗和百科知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並以戲劇化的方式呈現給遊客,從而打造出獨一無二的旅行體驗。優秀的導遊還能挑起趣味橫生、內容豐富的談話,創造出一段令人懷念的旅程。當然,那些照本宣科、一味重複的導遊,在AI取代人類工作的大潮中就沒那麼走運了。

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特別是員工招聘和獵頭工作,都要涉及大量的人際互動。說服某人放棄現有工作、考慮其他工作是相當不容易的,這需要建立在對對方的長期深入了解和互相信任的基礎上。當然,隨著人力資源工作變得更傾向於以人為中心,人力資源行業也會利用AI完成常規的問答工作(比如回復僱員的郵件)、監督僱員工作表現、發起招聘啟事、篩選求職者並進行工作匹配等。

數據處理和標籤

最後來個大驚喜。雖然每個人都認為數據錄入和處理會因機械化而被淘汰(甚至不需用到AI)。但在未來二十年內,AI進行的訓練會用到規模龐大且不斷增長的數據。這些數據需要經過初期的人工篩選、處理、貼標籤和分類。亞馬遜土耳其機器人(Amazon Mechanical Turk)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不過,可別期待能從這類工作中獲得高薪。


推薦閱讀:

【科技專論】饒毅:槍打出頭鳥是創新的死敵
筆記 - TensorFlow模型的跨平台部署(四)
夫子:擁有100種引流方法,不如搞明白一種引流原理!
20行代碼,帶你了解未來顛覆性的工作模式
死磕「2D轉3D」的聚力維度,能否成為影視人工智慧行業的獨角獸?

TAG:人工智慧 | 科技 | 職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