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地藏法門》之感

再讀《地藏法門》之感

佛陀說:「諸比庫,由於不能徹知四聖諦,你我長久以來皆迷失於生死輪迴之中。」

最初和佛法結緣是因為想要離苦,進一步學習才了知什麼是苦,苦是如何產生的.

痛苦的產生皆因心執著於觀念,執著於那個能讓心感受到「快樂」的觀念而無法被滿足時,會覺得痛苦。想讓心一直留駐在那種「快樂」的感受的念頭就是貪慾吧。然而萬事萬物都是無常的,幻起幻滅,生生滅滅,我的覺受,他人的覺受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因此,因為覺受而產生的快樂感受也是不能恆久的,而我們終究因為失去快樂而倍感痛苦。

只有降伏了自己貪著的心,不停留於二元對立的表象,心無駐留,不生因果,不入輪迴,才能真正的解脫苦海。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陀親述,以地藏菩薩為榜樣,告訴眾生如何降伏自心,獲得解脫的心法。

佛陀在《地藏法門》中告訴我們修習《地藏法門》就要像地藏菩薩一樣發四無量心,即無量慈心,無量悲心,無量喜心,無量舍心。這慈悲喜舍四心皆是對治無數的輪迴中,眾生深深累積的貪嗔痴的習氣。

無量慈心,發願盡未來際愛念眾生,隨喜教導眾生不做無利益解脫離苦之事。菩薩慈心,不舍六道罪苦眾生,放棄成佛,化無量身於六道救脫眾生。

無量悲心,發願盡未來際悲憫眾生,隨緣教導眾生放下貪嗔痴的執著,永離眾苦。

無量喜心,發願盡未來際,隨緣隨喜無量眾生因正知正見而安穩喜樂,不受心苦。

無量舍心,發願盡未來際,無有分別,不取不舍,一視同仁的救度有情眾生。

修這四無量心要以修六度波羅蜜多為切入。

波羅蜜多的意思是「離相」,「離」是脫離,「相」是宇宙萬物生滅之表象,實相是不生不滅,沒有對立的,所以離相其實就是心的出離,從對錯.愛厭.得失的感受中出離。當然不執著於對錯愛憎並不是不分對錯,了知今日之果昨日之因,今日之因明日之果,不因昨日之因懊惱追悔,不為明日之果期待執著,因果也是生滅,不執著因果也是「離生滅」。

修持六度波羅蜜多分別是:布施波羅蜜多,屍羅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禪定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修持這六度波羅蜜多皆是修鍊自己的心認識到這世間一切事物的活動都是中性的,善惡,對錯,好壞,都是心對觀念的分別,執著於追求或者擺脫某種感受,心就會滯留在這種執念之中,並驅使人做出種種行為,形成種種業因。

布施波羅蜜多,以慈悲心布施眾生,離生滅布施。生活中的布施修行可以無處不在,對人,對事,對己,布施物,布施態度。布施是捨出,舍自己所不舍;布施也是捨棄,捨棄自己的貪著和因貪著而生的分別。因此布施應不分別布施對象,無利己之心,不駐留於自己所布施過,布施的事和布施的對象上。布施非為果報,布施實為舍離,將物捨出,將心施空,心無一物,無處駐留。

屍羅波羅密多,也叫持戒波羅蜜多,離生滅戒。「戒」首先有警戒的意思,警戒心的起伏,警戒心的貪著,凡可得到皆會失去,無論是執著於得到的喜悅還是失去的痛苦,都是苦的根源,輪迴的原因,所以,修此波羅蜜多,應當經常關照自己的心,是否有貪婪,是否有執著,持戒,戒的是自心,而不是表面的行為。

忍辱波羅蜜多,心有貪婪,要去布施;心有執著,要時時持戒;當被冒犯,不生嗔恨即是忍辱。忍辱就是對觸犯自己底線的觀念和行為的忍耐限度,然而忍耐也終是有限度的,也終是對自己的觀點有執著。在被冒犯時,若表面風平浪靜,心中咬牙切齒則是自然生了嗔恨,修持此波羅蜜多應當破除執著,原諒對方因為無明貪執的冒犯。

精進波羅蜜多,此生生而為人,並有機會聽聞佛法,應當惜緣惜福,親近善知識,勤奮修行。然而執著於到彼岸去也終是一種執著,怕是終不得度,所以,精進波羅蜜多我理解是盡心隨緣,雖精進勤奮而不執著於結果,無彼岸既無此岸。於生活中諸事也是如此,盡心隨緣。

禪定波羅蜜多,於一切時,一切處,心無攀緣,不滯留即是禪定。累世輪迴,積累了各種習氣,心也習慣於執著於各種覺受。修習禪定就是把跑的沒邊的心給抓回來,練習讓心回到本真的清凈之中,於清凈之中方能看到萬物的無常幻滅。

般若波羅密多,既離相的智慧。這裡的「相」是指人對事物的主觀態度,這種主觀態度是以「我」為中心,以我喜和我不喜為標準,對事物投射的感受。心執取於我喜或者我不喜這樣的感受之中,就會驅使我做出種種能夠滿足心執取於這種感受的行為,最終造出種種的因,繼而因果相繼,無所盡矣,人也就在這無盡的因果中不斷的輪迴,這才是真正的苦。所以離相的智慧,是讓心不滯留於這種二元對立的感受中,不執所做之因,不招後世之果,才能了脫輪迴,最終覺悟。 般若波羅密多是學佛的關鍵,心無去處,相無生滅,心空無物,因果自盡。

修行於塵世,於時時,於處處,盡心隨緣,不執因果。

以上是我學習《地藏法門》的一點感悟,剛剛接觸佛法,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老師同修指正。

在此,特別要感謝輕心老師,使我在對佛法的困惑中撥雲見日,使我有機會和真正的佛法結緣,有機會走上正確的離苦之路,深深的感恩。

也在此感謝所有同修,你們是我學習慈悲,布施,精進的榜樣,感謝,合十。


推薦閱讀:

《佛教格言》連載之「實相、真如、佛性——1.法性離言」
佛教名詞100個 (學佛必備 連載)
佛教的有大鵬金翅鳥,道教有鯤鵬,兩個是不是一樣
論信(上)

TAG:佛教 | 般若 | 地藏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