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談美軍步兵分隊戰鬥(1975)——營連排班防禦篇

詳談美軍步兵分隊戰鬥(1975)——營連排班防禦篇

來自專欄 Solid The Originator69 人贊了文章

本文/本系列文章摘自某老教參,以供各位有興緻了解冷戰期間雙方在一場戰鬥/戰役期間如何戰鬥,突進,取勝的讀者參照。


在進攻篇中說到,美軍步兵分隊的進攻作戰要素就是,十分依仗營一級以及營以上的空、炮火力支援,並強調在重要地段以火力與機動的方式儘快取勝。那麼,在應對蘇軍摩托化步兵兇狠無比的行進間火力衝擊和靈活的穿插迂迴,美軍的應對對策是什麼?這些對策又有什麼特點?

1.強調構成以支撐點為基礎的環形縱深防禦

美軍認為,以支撐點為基礎的環形縱深防禦,可以扼守要點,分割進攻者的戰鬥隊形,挫敗對方的包圍、迂迴,滲透和分割,迫使對方集中兵力形成核突擊和炮火的有利目標,為爾後實施反衝擊創造有利條件。美軍分隊通常選擇以連、排為單位,選擇有利地勢構成「支撐點式」防禦模式。防禦地域區分為警戒地域、前方防禦地域和預備隊地域。兵力兵器作縱深梯次配置。營、連一般成兩個梯隊,三分之二的兵力配置在前方防禦地域,三分之一的兵力配置在預備隊地域。炮兵通常配置在兩者之間或之後。此防禦模式的一個很好的實踐就在於越南戰爭。美軍海軍陸戰隊各部組織基地,機場防禦時,通常以營為單位扼守要點,步、坦、炮混編,組成環形三層防禦。外層以坦克為主,中層為步兵,指揮所與炮兵陣地居中。

2.重視土木工事的構築和障礙物設置多樣化,陣地比較堅固

美軍在地域防禦重,工事構築的主要特點有三:其一,是比較完備,除了構築基本陣地和輔助陣地以外,還有假陣地。各個陣地內均構築有塹壕、掩體、地堡、明暗火力點等。二是構築速度快。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在組織機動防禦時,多採用預製構件構築工事,使用直升機吊運,令構築速度大為提升。美軍採用機械作業時,一般2至3天即可構成較堅固的野戰防禦工事。三是比較堅固。美軍要求,防禦工事要蔭蔽、堅固、具有三防能力,在越南戰爭期間,其野戰防禦工事多為半地下式的,指揮所多為地下式的。野戰工事多用鋼筋混凝士和圓木築成,頂蓋為鋼板,四周用沙袋堆砌,主要工事能承受122毫米口徑火炮以及火箭彈的多次命中。

美軍在障礙物設置上,具有種類多、縱深和密度大、材料堅固等特點。各種障礙物通常混合設置。美軍常用的障礙物主要有地雷場和鐵絲網,輔以樁砦、壕溝等。根據防禦時間的長短和戰術要求,其設置的綿密程度有所不同。地雷場通常在前沿前大面積設置。鐵絲網分為戰術性鐵絲網、保護性鐵絲網和輔助性鐵絲網。侵越美軍的固守據點,通常在前沿前設二至四道鐵絲網,在重要方向或對方最可能的接近地,則設六至七道,多達十餘道鐵絲網,間以防步兵、防坦克地雷場。

3.強調周密地計劃火力,組成多層火網

美軍認為, 周密地計劃和使用火力可以大量殺傷對方的有生力量,因此,把火力作為達成防禦目的的基本手段。美軍在組織防禦火力時,由遠到近, 由前沿到縱深,構成多層火網。通常分為遠距離火力、近距離火力、最後攔阻火力和戰鬥地域內火力。分隊通常以建制的和配屬的火器,結合地面和空中支援火力,組成嚴密的火力配系,其特點有:火力密度大,分工明確,支援快。在越南戰爭重,美軍火力組織和分工一般是:五公里以外由轟炸機轟炸,二至五公里由戰術戰鬥機轟炸掃射,二公里以內由炮兵和武裝直升機封鎖,形成多層密集的火力網。火力支報較快,在發現目標後五至十分鐘炮兵即可射擊,七至十五分鐘武裝直升機或戰術飛機即可臨空轟炸掃射。

美軍步兵分隊在組織防禦時,還強調建立縱深梯次的反坦克火力。通常以加強的坦克和建制的反坦克導彈、106毫米無坐力炮、90毫米無坐力炮和66毫米反坦克火箭筒等武器,在前沿前數公里內由遠而近地組成多道反坦克火力,力求把對方的坦克阻止和殲滅於前沿前。如對方坦克突入防禦陣地,則依賴預設陣地上的反坦克兵器和縱深內的坦克進行抗擊,消滅或擊退突入的坦克。

4.依靠火力,依託工事,固守待援

在防禦戰鬥中,美軍的基本打法是依靠火力,依託工事,固守待援。當發現對方的進攻企圖後,即以大規模空、炮火力破壞對方的進攻準備。隨著進攻者的不斷接近,逐漸加大火力密度,力求以最大火力消滅對方於前沿前。當陣地遭攻擊時,以空、炮火力按預定方案由遠而近進行攔阻;步兵則依託工事、障礙物進行抵抗。當陣地被突破時,則集中火力封鎖突破口,阻止對方發展。若突入兵力不大, 以反衝擊消滅對方,恢復原陣地;若突入兵力較大,則固守陣地,等待上級反衝擊或增援。 從美軍侵越戰例來看,分隊在防禦中一般不脫離工事反擊, 當陣地被人民武裝突破後,即龜縮在工事里呼數求援。步兵有時不抵抗,鑽入工事,呼叫空、炮火力直接轟炸陣地, 驅逐和消滅對方。戰鬥中支報較快,晝間通常在一小時內可得到步兵或裝甲兵的增援。

美軍夜間防禦,重視偵察和警求,在前沿增設各種觀案、巡邏哨,設置各種照明器材和警報裝置,並廣泛使用雷達和夜視器材,力求及早發現對方行動。通常將預備隊向前配置,部分重火器、反坦克兵器和擔克進入前沿臨時發射陣地。戰鬥中,藉助照明,依賴火力,封鎖道路,阻 止對方行動。當陣地被突破後,則固守陣地,以火力封鎖些破口。如對方佔領部分陣地,主要以火力進行反擊,有時使用小分隊進行反擊,疲憊對方,為拂曉後實施大規模反衝擊創造條件。

—————————————————————————————————————

----步兵班的防禦

1. 任務

步兵班通常在排的編成內實施防禦。其任務是:在上級火力支援下, 以火力和近戰殺傷對方,阻止其突破。班有時也執行偵察和警戒任務。

班的防禦正面通常為一百米。在不利於防守的地形上小於一百米。當得到一挺機槍和一門無坐力炮的加強時,正面可達二百米。

2. 工事構築與火力配系

步兵班通常構築基本陣地和輔助陣地。在基本陣地上一般構築五個雙人掩體及班長的單人掩體。掩體間隔,單人為十米,雙人不超過二十米。美軍在越南戰爭中,經常構築三人或四人掩體。

班在基本陣地翼側或後方二百米處的有利地形上構築輔助陣地, 形成環形防禦。基本陣地與輔助陣地之間以交通壕相連接。交通壕上通常也構築射擊設備, 以抗擊來自其他方向的衝擊。機械化步兵班還構築半遮蔽的裝甲輸送車掩體。

班規定各種火器的射擊地境和基本射擊方向。各種火器的射擊地境互相重疊,在前沿前四百米內形成交叉火網。班在選擇40毫米擲彈筒的發射陣地時,特別注意使其能以火力控制班的全正面。班通常將加強的機槍配置在翼側,將無坐力炮配置在受坦克威脅最大的方向上。

3.戰鬥實施

當對方實施空、炮火力準備時,班除留警戒哨外,均進入工事隱蔽。待對方火力延伸後,全班立即佔領陣地,做好抗擊對方衝擊的準備。

步兵班防禦要圖。在當年,國內很喜歡將榴彈發射器一併翻譯為擲彈筒,但實際上我們知道,所謂「40毫米擲彈筒」實際上指的是M79榴彈發射器或者下掛M16步槍的M203榴彈發射器

當對方發起衝擊時,反坦克兵器消滅對方坦克,全班按照班長口令集中火力殺傷對方步兵,切斷步兵與坦克的聯繫,並射擊坦克的展望孔和潛望鏡。當對方坦克接近時,則進行隱蔽, 待坦克過後,射擊坦克後面的步兵。

當對方突入班的防禦陣地時,則以全部火力和近戰擊退突入之敵。

當對方突破友鄰防禦陣地時,即佔領該方向上的輔助陣地,抗擊來自翼側和後方的衝擊。

二、步兵排的防禦

1. 任務

步兵排通常在連的編成內實施防禦。其任務是: 擔任第一梯隊時,以火力殺傷對方,阻止其衝擊和突破;擔任預備隊時,以火力支援第一梯隊排戰鬥, 阻止對方突入連防禦縱深,保障連的翼側和後方安全。

排的防禦正面約七百五十米,縱深約二百米。

2. 陣地編成與兵力部署

步兵排擔任第一梯隊防禦時,通常成一線配置。在前方防禦地域前沿前五百米處,派有直接警戒。其任務是監視對方的行動,適時地發出警報。排防禦地域內構築有各

步兵班的基本陣地和輔助陣地,以及排長的指揮觀察所,並以交通壕或塹壕相連接,以形成環形防禦。

排防禦地域內還可能構築有反坦克導彈發射陣地和坦克陣地。

為防止對方地面和空中觀察, 排在構築基本陣地和輔助陣地的同時, 還大量構築假工事和掩護性障礙物,以欺騙迷惑對方。

3. 火力配系

步兵排通常給各班規定射擊地境, 並與友鄰分隊射擊地境相重疊, 形成交叉火力,以便在防禦前沿前構成稠密的火網。排屬機槍通常配置在排的翼側,以控制排的防禦全正面; 排屬90毫米無坐力炮配置在受坦克威脅最大的方向上, 與其他反坦克兵器密切協調,組成反坦克火力。無坐力炮還可用於射擊對方數人操作的武器和密集的步兵。機械化步兵排還可用車載機槍火力支援各班,保障排的翼側安全。

4. 戰鬥實施

當對方實施火力準備時,除警戒與觀察哨繼續監視對方外,全排人員均進行隱蔽,並準備抗擊衝擊。

當對方發起進攻時, 直接警戒撤回基本陣地。對方進人排火器的有效射程時,排即開始射擊, 對方發超衝擊並,即以所有火器進行射擊, 抗擊對方的衝擊。此時,步意、機槍及擲彈簡集中火力射擊對方步兵,切斷步兵與擔的聯繫,無坐力炮則射擊對方坦克與裝甲輸送車,以擊退衝擊。

當對方突入排防禦地域時,則以最大火力和近戰消滅或擊退之,並嚴密封鎖突破口,阻止其擴張。當對方未被阻止,繼續向縱深前進時,基本陣地上的人員沿交通壕撤至輔助陣地,繼續以火力抗擊衝擊。

當友鄰班防禦被突破時,排即向輔助陣地機動部分兵力、兵器,保證翼側和後方的安全。

四、步兵連的防禦

1. 任務與可能得到的加強

步兵連通常在營的編成內實施防禦,擔任營的第一梯隊或預備隊。其任務是: 以火力和近戰殺傷對方,阻止其突破。

連的防禦正面約一千五百米,縱深約一千一百米。主要防禦方向上的連可能得到一個坦克排、一至二個反坦克導彈班的加強。

2. 陣地編成與兵力部署

步兵連擔任第一梯隊防禦時,通常成兩個梯隊, 其防禦地域區分為:警戒地域、前方防禦地域和預備隊地域。

警戒地域 連向前沿前約五百米處派出直接警戒。直接警戒包括觀察哨、潛聽哨、警戒哨和巡邏隊,兵力約一個班,其任務是防止對方滲透和突然襲擊。

前方防禦地域 連通常以兩個排配置在前方防禦地域。 各排築有基本陣地和輔助陣地,並以交通壕相連接。各排間隔約二百米,翼側和接合部以火力、障礙物、巡邏哨控制,或由連預備隊保障。

預備隊地域 距防禦前沿約七百米,通常由預備隊排領,築有基本陣地和輔助陣地,形成環形防禦,並派出方警戒。

連的指揮觀察所位於預備隊地域內。

3.火力配系

步兵連建制與配屬的兵器參加近距離火力、最後攔阻火力以及戰鬥地域內的火力。

連屬81毫米迫擊炮,通常集中使用,遂行全般支援任務,並參加近距離火力和最後攔阻火力。基本發射陣地一最在連預備隊地域附近。各排陣地間隙太大時,迫擊炮也可加強給第一梯隊排使用。

配屬給連的反坦克導彈班, 通常集中使用, 配置在受坦克威脅最大的方向上,一般位於第一梯隊排的後方,擔任遠距離反坦克任務。

配屬給連的坦克,通常擔任連的全般火力支援,一般配置在對方坦克接近路的翼側,作為固定發射點,有時也配置在縱深內設伏。

連屬66毫米反坦克火箭筒,通常加強給受坦克威脅方向上的排使用。

4.障礙物配系

步兵連在前方防禦地域前,側和縱深內設置各種防步兵、防坦克障礙物,並以火力加如鐵絲網、地雷場、樁砦、加以掩護。翼側和縱深內混合設壕溝及化學障礙物等,地雷場通常設置在前方防禦地域前沿前三十五至四百五十米處。

標準地雷場至少由三道規則的地雷帶和一道不規則的外綠地雷帶組成。每道地雷帶有兩列地雷群,年帶縱深40至50米,群與群之間的間隔為六步(約四米)。各地雷帶之間的間隔為十八步(約十二米)。地雷群是地雷場的基本單位,由一至五枚地雷組成。在防坦克地雷場中,每個地雷群有一枚防坦克地雷作為基準地雷,在防步兵地雷場中,每個地雷群有一枚便於探測的防步兵地雷為基準雷。防步兵地雷布設在以基準雷為中心的半圓周內,半徑不超過兩步(約一米)。如在混合布雷場中布設化學地雷,則最好在每四個地雷群中布設一枚化學地雷。外緣地雷帶的地雷群數量約為規則地雷帶地雷群數量的三分之一。

連設置的鐵絲網,主要有四線刺鐵絲網(單列樁)、蛇腹形鐵絲網和屋脊形鐵絲網。設置方法,按戰術要求分三種:一是戰術性的,通常沿最後攔阻火力線設置;二是保護性的,設在前方防禦地域前沿前(投彈距離以外)或陣地間隙;三是輔助性的,用以連接連、排防禦地域。鐵絲網縱深一般為五十至二百米。美軍在越南戰爭中,已改用特種合金鋼製作鐵絲網,這種鐵絲網不易剪斷。

5.戰鬥實施

當對方發起進攻時, 戰鬥警戒與對方稍有接觸即行撒回。同時,召喚空、炮火力進行攔阻, 以遲滯對方前進。如對方步擔協同進攻,反坦克兵器待對方坦克進入有效射程時,即開始射擊,步兵則以猛烈火力殺傷對方的出兵。如對方未發現連防禦前沿位置,則在對方前進過程中只以值班火器射擊,待對方進入步槍的有效射程時,所有火器才開始射擊。

當對方發起衝擊時,連在友鄰和上級火力的支報下,實施最後攔阻射擊,並以猛烈火力切斷步坦聯繫, 阻止對方的突破。

當對方突入前方防禦地域時,第一梯隊排以各種火器進行射擊,縱深內的反坦克兵器則猛烈射擊突入的坦克。各排使用全部火力殺傷突入之敵,並封鎖突破口。若對方未被阻止而繼續前進,連即使用全部預備隊進行攔阻,繼續抵抗。連通常不實施反衝擊,只有當對方衝擊已被阻止,而且沒有後續分隊增援時,才以預備隊和配屬的坦克組成機動分隊實施反衝擊。此時,所有火力均用來支援反衝擊。反衝擊失利時,則就地固守,等待上級增援。

五、步兵營的防禦

1. 任務與可能得到的加強

步兵營通常在旅的編成內實施地域防禦和機動防禦。有時也在師直接控制下遂行防守一個地域的任務,擔任全般警戒或編入師的掩護部隊執行任務。

營擔任地域防禦時,其基本任務是:阻止對方突破,擊退其衝擊;對方突入防禦陣地時,以火力和反衝擊擊退之,恢復原防禦態勢。

營防禦正面約三公里,縱深約二點五公里。營防守重要地域時,可能得到一個坦克連、一個105毫米榴彈炮連、一個偵察排和一個工兵排的加強。

2.陣地編成與兵力部署

營防禦地域包括警戒地域、前方防禦地域和預備隊地域。

--警戒地域

戰鬥警戒線距前沿一至二點四公里。配置在該地域的警戒分隊通常由營的第一梯隊連或預備隊連派出。兵力為一個排到一個連,並可能得到坦克、反坦克武器和裝甲輸送車的加強。其主要任務是:查明情況,阻止對方偵察和炮兵的直接瞄準射擊,遲滯對方前進。

--前方防禦地域

前方防禦地域通常構築數道陣地,築有堅固工事,形成環形防禦。其縱深約一千一百米。連與連之間的間隙地約五百米。該地域由營第一梯隊連防守,其任務是:以火力和反衝擊消滅對方,扼守重要地形。

--預備隊地域

預備隊地域選擇在縱深內的重要地形上,距防禦前沿約一點五公里。預備隊可全部配置在預備隊陣地上或僅以該地域由營預備隊防守。部分兵力佔領該陣地,主力則疏散配置在陣地附近, 戰鬥打響後視情況再佔領預備隊陣地或攔阻陣地。官預備隊通常為一個步兵道,並可得到坦克的加強。為保障預備隊快速機動,可能配屬有裝甲輸送車。其主要任務是, 以火力支援第一梯隊連戰鬥,接替第一梯隊連的任務,實施反衝擊,恢復原防禦態勢。

營指揮所通常位於預備隊地域內。

營防禦正面與縱深

3. 火力配系

營在防禦中的火力配系,分為遠距離火力、近距離火力、最後攔阻火力和戰鬥地域內的火力。

遠距離火力用以打亂對方的編組,遲滯對方的開進,支援戰鬥警戒分隊戰鬥。遠距離火力是由上級的炮兵和支援的空軍實施的,營戰鬥警戒分隊的火器和配置在營防禦地域內的各種支援火器參加此種火力。

近距離火力用以殺傷對方人員,壓制其支援兵器,阻止對方向衝擊出發線接近。近距離火力,除上級的支援火力外,還包括營建制的迫擊炮、反坦克兵器、機槍以及所有單人操作武器的火力。

最後攔阻火力用以阻止對方對前方防禦地域的衝擊。此種火力,包括直接瞄淮火器和炮兵、迫擊炮所組成的密集火網。

前方防禦地域內的火力用以攔阻對方的突破,限制其擴張,阻止其增援,支援反衝擊。

4.障礙物配系

營防禦地域內的障礙物配系,是上級障礙物配系的組成部分。由營計劃和設置的障礙物包括地雷場、樁砦、路坑、防坦克壕、噴火裝置以及戰術性鐵絲網等。還可能使用持久性化學戰劑、化學地雷和核爆炸物。營障礙物配系的設置,基本與連相同。通常在前方防禦地獄前沿前和縱深內設置多道障礙物,並強調與天然障礙相結合。同時,要求障礙物配系與防守分隊的防禦計劃相協調,使各種障礙物既能得到火力掩護,又不妨礙分隊的機動。

5.戰鬥實施

① 警戒地域的戰鬥

當對方向警戒地域接近時, 遠距離火力即開始射擊。此時,根據情況還可能使用核式器與化學武器,突擊對方的集中目標。警戒分隊則以火力遲滯對方前進,迫使其提前展開。 警戒分隊完成任務後,即行撒退。

② 前方防禦地域的戰鬥

當對方越過進攻出發線繼續接近前方防禦地域時,各種火器待對方進入有效射程即行射擊。當對方使用坦克時,反坦克火器由遠而近逐漸加大火力密度,阻止其接近。當對方發起衝擊時,則實施最後攔阻射擊,打亂其隊形,切斷坦克與步兵的聯繫,阻止其突破。當對方突破前方防禦地域前沿時,第一梯隊連則依託輔助陣地發揚最大火力,消滅或擊退對方。如不成功, 第一梯隊連即用預備隊進行攔阻,為營預備隊反衝擊創造條件。

③ 反衝擊

對方突破防禦前沿後,營是否實施反衝擊,根據對方突入兵力的大小、重要地形是否喪失或受成脅的程度而定。對方突入的兵力不大,營又有能力擊退時,則實施反衝擊。營反衝擊時機通常選擇在對方被阻止於第一梯隊連的預備隊地域前方時。反衝擊時,營預備隊在各種火力支授下,從翼側指向突破地段的根部。

美軍要求實施反衝擊的預備隊具有高度的機動能力。以便迅速轉移到受威脅的地域。因此預備隊通常配屬裝甲著選本,有時還可能使用直升機進行機動。營預備隊使用後,則重建預備隊。營反衝擊失利時,則佔領攔阻陣地固守。

當對方突入的兵力過大時,營預備隊則佔領有利地形,協同第一梯隊連進行抗擊,為旅預備隊反衝擊創造條件。

7.步兵營在機動防禦中的行動

美軍條令指出,機動防禦的目的主要在於消滅對方的兵力,而不在於佔領任一地形。為此, 條令規定,應把進攻、防禦和阻滯行動結合起來加以運用。在兵力部署上,要求首方防禦地域只使用最低限度的兵力,大部分留作預備隊。

機動防禦通常由師和師以上單位實施。營參加機動防禦時,可能作為上級警戒部隊、前方防禦部隊或預備隊編成中的一部分。

營在師前方防禦部隊編成中遂行任務時,可能受領扼守重要地形或固守特定目標的任務,協同友鄰部隊抗擊對方的衝擊,迫使對方進至預定殲敵地域。如營處於被圍狀態,則依託預先構築的陣地進行環形防禦。

如營的任務是實施阻滯戰鬥,則可能受領較寬大的防禦正面和較淺近的縱深,戰鬥隊形通常編為一個梯隊,並控制較小的兵力作為預備隊。戰鬥中,營主要是以火力和機動阻滯消耗對方,並在阻滯一段時間後, 主動向下一道攔阻陣地或翼側轉移,誘迫對方進至預定殲敵地域。

營在機動防禦中的進攻行動,包括破壞性進攻和反衝擊。破壞性進攻,是在對方進攻準備過程中實施的一種戰術機動,目的是破壞對方的進攻準備,通常由機械化分隊或空中機動分隊實施。反衝擊是使用一部或全部兵力、兵器對對方進攻部隊實施的進攻,目的是恢復原態勢, 切斷和消滅對方前進的部隊(分隊)。

步兵營環形防禦示意圖

下期講蘇聯

始原のビート ~ Pristine Beat - 上海アリス幻樂団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推薦閱讀:

中國陸軍到底有多強大? 這幾個數字告訴你答案
[原創]晚清陸軍軍事制度小考(上)之新軍武衛軍系統(歷史參賽)
新組建的陸軍集團軍領導(持續更新)
戰區司令和陸軍司令哪個級別高

TAG:美國軍隊 | 陸軍 | 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