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言錄095
來自專欄碧岩錄
長慶云:「寧說阿羅漢有三毒,不說如來有二種語。不道如來無語,只是無二種語。」
保福云:「作么生是如來語?」
慶云:「聾人爭得聞。」
保福云:「情知爾向第二頭道。」
慶云:「作么生是如來語?」
保福云:「吃茶去。」
譯文
長慶:寧是自己修行不到家,不解如來真實義。終不說如來無語,只說如來無有不實之語。
保福:什麼是如來語?
長慶:豈是聾耳人可以得聞。
保福:早知你會落在言詮上。
長慶:什麼是如來語?
保福:吃茶去。
(1)三毒:阿羅漢斷盡煩惱,何況貪嗔痴。此是用反襯手法,以顯如來無不實語,無二乘語,無前後相違語。金剛經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2)僧問趙州:「凡有言句,盡落網中。離此外,請師道。」師云:「老僧齋了未吃茶。」
(3)二人新到,趙州問:「曾到此間否?」云:「不曾到。」州云:「吃茶去。」又問一人:「曾到此間否?」云:「曾到。」州云:「吃茶去。」院主問:「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則且置;曾到,為什麼教伊吃茶去?」州云:「院主。」院主應諾。州云:「吃茶去。「
雪竇頌古:頭兮第一第二,卧龍不鑒止水。無處有月波澄,有處無風浪起。棱禪客,棱禪客,三月禹門遭點額。
譯文
如果不存在對立,說統一就是多餘,兩者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因而不論說一說二,有說無說,凡有所說,便落兩頭。「卧龍不鑒止水」是對「人莫不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而得。卧龍雖未出世,但志氣已存。止水是死水,不能興波。整句話是說:僧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應不著法求,不著事求,於有無之間,動靜之際,能心所相應而隨緣增益,類似於「勿助勿忘」的意思。後兩句是點題的話,澄波是微波,有月而無龍,不能起用,見地偏枯。無風起浪是禪師的手段,表示人法俱活,如吃茶去,庭前柏樹子等等。無爾思量處,就是無風起浪。最後句是說,長慶如金鱗正要躍過龍門,遭保福當頭一點,貶回下界。
(1)仲尼曰: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受命於地,唯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於天,唯堯舜獨也正,在萬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眾生。
長慶雲。寧說阿羅漢有三毒(出三界。了分段之生死。貪真嗔妄。貪嗔不了曰痴)。不說如來有二種語(一切諸法無非直指)。不道如來無語。只是如來無二種語(不道無有指示。只是無別指示)。保福雲。作么生是如來語(深見其情故又探之)。慶雲。聾人爭得聞(點他不曉)。福雲。情知你向第二門頭道(看透心肝。說出骨髓)。慶雲。作么生是如來語(屈己從人)。福雲。吃茶去(當央一截。法窟爪牙)。(主意探竿在手。旨明大用)。總結(作家相見)。
頭兮第一第二。卧龍不鑒止水(第一第二皆是死水)。無處有月波澄(有月無龍名之死水)。有處無風浪起(有龍無月名之活水。若是活人不逐死句)。棱禪客。棱禪客。三月禹門遭點額(長慶任是作家。也遭保福一點)。
(1)《天奇直注雪竇顯和尚頌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