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問題的存在原理和解決方向 - 于飛

心理問題的存在原理和解決方向 - 于飛

來自專欄心理諮詢師手記9 人贊了文章

一、心理活動的基本過程

我們的心理活動是由經驗、觀念、思維、情緒感受、身體反應、態度、行為做法和環境反饋等八個方面共同構成的。我們需要先覺察自己的心理活動過程,才有可能做出改變。這八個方面的關聯是:過去的生活經驗形成了現在的核心觀念,以及相應的思維、行為習慣,遇到誘發事件,產生相應的思維推理和聯想,產生相應的情緒感受和身體反應,形成相應的態度和行為做法,又得到環境(他人、事情)的反饋,形成相應的生活經驗,進一步鞏固原有的核心觀念和思維、行為習慣。我們分別來看一下各種心理問題基本的形成原因的存在原理。

社交障礙:過去經常被他人忽視、拒絕、否定、打壓、指責和嘲笑,自己也經歷過一些失敗,從而認為自己是無能的、不好的,並且認為他人是邪惡、不可信的,在面對他人的時候或者在某些社交場合,總是感覺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會被別人發現,並且會來否定或嘲笑自己,從而感到擔心、害怕,出現一些緊張的軀體癥狀,不知所措,迴避、逃離或壓抑、忍受,他人也會評價自己內向、不合群,又鞏固了自己的既有觀念。

焦慮症:過去經常被他人期待、要求或苛責,自己也經歷過一些犯錯和失敗,並且承擔了嚴重的後果,導致自己認為自己不能犯錯和失敗,一旦犯錯和失敗就會有嚴重的後果,並且自己很難承受,在做事情或者與人交往的過程里,就總是擔心自己會做錯事、說錯話,經常惶恐不安。也會在生活中把他人的期待、要求看的非常重要,把他人的苛責看的非常嚴重。

疑病症:過去經常被他人暗示自己很容易生病,或自己也有生病的體驗,再或者自己周圍的人因生病離世,導致認為自己抵抗力不足,疾病隨時有可能發生,任何疾病對自己都是致命的,從而在身體感到不舒服的時候,想到自己是不是生了重病,在看到疾病相關信息的時候,聯想到自己,感到擔心、害怕,緊張的情緒感受又加重了自己身體的不適感,進一步的讓自己認為自己的身體很脆弱,缺乏抵抗力,很容易生重病。

恐懼症:過去受到過他人的負面影響,或者自己受到過一些外來侵害,從而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危險無處不在,侵害很有可能甚至必然會發生,而且後果都會非常嚴重,並且自己缺乏自我保護和擺脫侵害的能力和信心,從而感到擔心、害怕。迴避、隔離和對抗行為又維持和加重了對於特定對象的恐懼。

強迫症:因為經常感到擔心、害怕、難過或生氣,無意識的採取了一些措施迴避危險和減輕痛苦,比如反覆的思慮、檢查、求證、控制、清洗、迴避或隔離,這些措施會暫時的減輕焦慮、恐懼、抑鬱、憤怒的情緒感受和癥狀,然而並不能從根本上建立起自信心和安全感,時間長了迴避行為還會越來越繁複,成為癥狀,總是控制不住想要思慮、檢查、求證、控制、清洗、迴避或隔離。焦慮、恐懼和疑病症也都會帶有一定程度的強迫癥狀,只是程度都比較輕,還不足以診斷為強迫症。

抑鬱症:因過去的失敗經驗,以及內心裡的焦慮、恐懼和憤怒,而又無力改變,時間長了就會放棄希望,採取持續的迴避和隔離行為,逃避生活,嚴重的有可能會放棄自己的生命。

強迫症和抑鬱症都有焦慮、恐懼的情緒和癥狀基礎,因個性的不同,有些人只會焦慮、恐懼,有些人會發展為強迫,有些人會發展為抑鬱,強迫症是最痛苦的,抑鬱症是最危險的。

以上闡述了各種心理問題的形成原因和存在原理,接下來談談解決的方向,大體的過程是:改變核心觀念,調整思維方式,放鬆身心,改變態度和行為做法,獲得新的生活經驗。具體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方案,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經驗、觀念、思維和行為習慣,以及生活環境。

二、改變觀念和思維方式

社交障礙者會認為自己很糟糕、別人都很苛刻、挑剔。可以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也看到別人的包容和友善,建立新的信念:自己既有缺點也有優點,既有不足也有長處,大部他分人都是包容、友善的,也不排除有少部分人就是苛刻、挑剔的,要是他們敢傷害自己,自己也有權力和能力進行反擊。

焦慮者會認為自己很容易犯錯、失敗,而且後果都會非常嚴重,自己無法承受,而且犯錯、失敗是不被允許的。建立新的信念:犯錯、失敗是人生的常態,逃避犯錯和失敗也就不會有成功,敢於面對失敗的人才能夠有所成就,別人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容納自己的失誤,因為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

疑病者會認為自己的身體非常脆弱,缺乏抵抗力,很容易感染疾病。建立新的信念:每個人都有生病的可能,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情,生了病就積極進行治療,自己能夠活到現在而且身體還比較健康,就說明自己有充足的抵抗力,不是那麼容易感染疾病的,而且社會上也有充分的防疫和醫療措施。

恐懼者會認為危險無處不在,而且後果非常嚴重,自我保護和抵禦侵害的能力不足。建立新的信念:在這座城市裡,有警察維護社會治安,自己的小區里也有防範措施,自己也有能力和工具保護自己和抵禦侵害,不是那麼容易發生危險的。

強迫症是在通過反覆思慮、檢查、求證、控制、清洗等思維或行為,迴避和隔離焦慮、恐懼、憤怒的情緒感受和癥狀,這些負面情緒和癥狀減輕,強迫癥狀自然就會減輕。理解和接納自己的強迫癥狀,尋求更合理、有效的表達和滿足方式。

抑鬱者會認為自己非常失敗,未來沒有任何希望。建立新的信念:自己可能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不過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而提高,只要自己堅持不放棄,早晚都會成功的。

每個人的生活經驗、情感、觀念、思維方式和內容都不太一樣,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新的信念。有意識的在生活中使用這些新的觀念和思想。再配合身心的放鬆,以及態度和行為做法上的改變,獲得新的環境反饋,建立新的生活經驗,持續鞏固這些新的觀念、思維、情感和行為反應習慣。

三、放鬆、開闊身心

常見的放鬆、愉悅和開闊身心的方法有:放慢呼吸、放空大腦,活動或鍛煉身體,轉移注意,積極的催眠語言暗示,想像美好的畫面,身體繃緊放鬆訓練。每個人放鬆的方式不太一樣,能夠使自己放鬆且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都可以多做一些。

放慢呼吸、放空自己:在一個相對安靜、安全、舒適的環境里,靜靜的坐著,做緩慢而悠長的深呼吸,深深的吸氣,慢慢的吐氣,看著頭腦中的想法來來去去,不做任何的干預。放空自己不是什麼也不想,而是看著自己的想法,或者感受自己的身體,再或者關注自己的一呼一吸,那些雜念自會被清空。

活動或鍛煉身體:人在緊張的時候身體是緊張的,思路是狹窄的,通過活動身體可以放鬆身心、開闊思路;鍛煉身體有益於身心健康,科學研究表明,運動的治療效果要超過吃藥。

轉移注意:把注意力從自身的感受和癥狀轉移到外面,觀察周圍的環境、他人和事情,或者專註於學習、工作、社交和遊戲,這樣做可以減少對不適感和癥狀的關注、放大和強化。

催眠暗示:可以用一些正向、積極的語言暗示自己,比如放鬆、輕鬆、安心、踏實、開闊、愉悅、滿足;避免使用負向暗示如不要緊張、不要擔心、不要生氣,這會使自己更嚴重。

畫面想像:想像美好的畫面可以放鬆身心,閉上眼睛,做幾個緩慢悠長的深呼吸,想像自己站在柔軟的沙灘上,面向廣闊的大海,看著波濤起伏,聽著海浪的聲音,海風吹拂著自己的身體,海面上有幾隻海鷗在自由的飛翔,看著遠處的海天一線,又看到了天空,藍藍的天空上漂浮著幾朵白雲,看到了太陽,陽光照在沙灘上,照在自己的身上,暖暖的、很放鬆。

繃緊放鬆:如果緊張的程度比較高,前面的放鬆方法效果不理想,可以採用身體繃緊放鬆訓練的方式,閉上眼睛,從下往上依次繃緊自己身體上的大塊肌肉,小腿、大腿、臀部、腰部、手臂、肩膀和頸部,繃緊之後從一數到七,然後鬆開,在心裡暗示自己放鬆,再做一個深呼吸,深深的吸氣,慢慢的呼氣,在呼氣的時候暗示自己放鬆,然後繼續繃緊身體的下一個部位。腳趾向膝蓋的方向彎曲可以繃緊小腿肌肉,雙膝併攏可以繃緊大腿肌肉,提臀、收腰可以繃緊臀部和腰部的肌肉,雙手握拳、雙臂交叉搭在肩膀上可以繃緊手臂的肌肉,雙肩聳起可以繃緊肩部的肌肉,下巴頂向胸口可以繃緊頸部的肌肉。

調整作息習慣: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有利於身心健康和放鬆,每天晚上固定時間睡覺,避免在床上玩手機、看書,卧室和床就是用來睡覺的,每天早晨固定時間起床,白天忙碌、充實一些,避免空閑和打盹,晚上做一些輕鬆、有趣的事情,睡前避免過於興奮和憂慮。對於擔憂的事情,可以拿出特定的時間思考,分析原理、原因,建立解決方案,以備後續實施。

做一件操作性強的事情:操作性強的事情有利於自我控制感和能力感的提高,控制感和能力感是安全感的基礎,安全感高的人會更容易感到放鬆、自由,選擇一件自己比較擅長的事情,最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從頭到尾、循序漸進的完成它。

做一件沒有目的的事情:每天拿出一些時間來,放下所有的負擔,隨心所欲的做一件沒有任何目的的事情,也不需要任何的標準,隨心、率性而為,全身心享受這一份自由和輕鬆。

擴大自己的支持團隊:一個人總歸會感覺孤獨和無助,我們需要他人的支持和協助,所以不妨多交一些良師益友,這有助於自己安全感的提高,有利於放鬆。在人際交往中,注重平等和交互,避免依賴和控制,有來有往關係才能穩定和長久。

幫助他人:當自己感到無能、沒價值,感到自卑、恐懼的時候,可以去幫助他人,在自己擅長的方面給別人提供一些便利,我們就能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另外,聽音樂、看電影、玩遊戲、與人交流、彈吉他、唱歌、跳舞、畫畫等都能放鬆身心,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四、調整態度和行為做法

允許,正向和超越。所有的改變都是基於允許,排斥、逃避和對抗只會加重負面情緒和癥狀。而允許是基於對自己和自己問題的認識。看到自己內心裡的期望和恐懼,期望正確、成功就會恐懼犯錯、失敗,期望被人認可、喜歡就會害怕被人否定、討厭,期望絕對健康就會擔心有生病的可能,期望絕對控制就會擔心有失控的可能,期望越高恐懼就越強烈,兩者是成正比關係的。什麼是自卑,就是對自己的期望和要求過高,又總是達不到自己的標準,總是想比別人強,經常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所以感到自卑。什麼是膽怯,就是因為期望過高而恐懼過強。什麼是拖延,就是因為感覺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或者內心恐懼而拖著不去做。因為恐懼而迴避,因為自責而對抗。自卑、膽怯、拖延、迴避、對抗會引發焦慮、恐懼的負面情緒和癥狀,還有可能發展成為疑病、強迫或者抑鬱症。

首先是降低自我期待和要求,允許自己有可能會犯錯、失敗、生病、失控、擔心、害怕、難過、生氣和被某些人忽視、拒絕、否定、貶低、指責、嘲笑、疏遠、排斥。每個人都會遇到這些情況,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態,敢於面對失敗才能走向成功,敢於面對不幸才能獲得幸福。

其次是要正視自己內心裡的期望,每個人都需要正確、成功、健康、安全、輕鬆、快樂、平和及被他人重視、接納、肯定、欣賞、喜歡、親近,期望沒有對錯,可能會有問題是達成期望的策略方法。儘力而為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友善的對待每一個人,但有些事情重要有些事情不重要,沒有人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完美,也沒有人可以被所有的人認可和喜歡,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就可以。況且就會有少部分人專做損人利己或者損人不利己的事情,自己一味的謙讓只會讓對方更加猖狂。

其次是超越內心裡的恐懼。問問自己到底在怕什麼?假如自己擔心的事情真的發生了會怎樣?可以如何承擔和補救?如果後果非常嚴重,自己可以如何避免其發生?很多時候,都是自己主觀放大了危險和後果的嚴重程度,就好比為了避免後果的發生而每日殫精竭慮,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而等那個後果發生了再去補救只需要少量的成本。我們需要客觀評估危險發生的概率和後果的嚴重程度,才能採取恰當的對策。還有些風險是人們共同面對和承擔的,比如上街有可能被車撞,露天有可能被雷劈,吃飯有可能噎著,喝水有可能嗆著。人食五穀雜糧,有七情六慾,難免就會有不舒服、不順心的時候。

給大家提供一個自我覺察的步驟。

1.我的感覺是?擔心、害怕、難過或生氣,學會描述自己的情緒,為自己的情緒命名,並且說出來,情緒被看見和表達就會有所減輕,未被看見和表達的情緒會轉化為軀體癥狀。

2.我遇到的問題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我遇到了什麼問題?如犯錯、失敗、生病、失控、焦慮、恐懼、疑病、強迫、抑鬱或被他人忽視、拒絕、否定、貶低、指責、疏遠,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命名,問題是問題人是人,人不是問題,把問題拿出來看一看,具體分析問題的存在原理和形成原因。

3.我的想法是?遇到這個問題之後,自己是怎麼解釋和評價的?比如是對的還是錯的、是好的還是壞的、是應該的還是不應該的,對問題的解釋和評價決定了自己的情緒感受,而負面的情緒感受會引發不良的軀體癥狀和思維、行為的異常。

4.我這樣想的理由是?思考、判斷和評價問題的依據,就是核心信念,比如自己是有能力的還是沒能力的、是有價值的還是沒價值的、他人是友善的還是邪惡的、世界是安全的還是不安全的。核心信念通常不易覺察,可以由想法推導而出。

5.我的信念是怎麼來的?信念來自過去的生活經驗,是什麼樣的經歷讓自己有了這樣的信念?是誰告訴自己的?這個信念符合過去和現在的實際情況嗎?自己可以做出哪些改變?

經過自我覺察之後,再進行自我調整,具體怎麼做要看個人的實際情況,通常在認識清楚問題的形成原因和存在原理之後,就會產生有利於自己身心健康和未來發展的態度和做法。

首先我們的觀念、思維和行為方式並不是天生的,都是後天形成的,主要來自於家庭、學校教育和社會宣傳,以及人際關係經驗,我們要看到這些信念、思維和行為方式的不合理之處,然後調整自己的信念、思維和行為方式,使之更符合現在的實際情況,以更有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和自己未來的發展。

作者寄語:感謝您閱讀本文,歡迎您添加我的QQ或微信(11570968)為好友,我的QQ空間和微信相冊里有很多原創心理學專業文章和最新網路公益講座信息。如果您需要一對一的專業心理輔導,可以聯繫我索要遠程心理諮詢與治療事宜。

推薦閱讀:

哈佛積極心理學1504課程內容涵蓋的主要論題一覽(轉載)
你見過最想得開的人是什麼樣的?
心理學:親密關係必須經歷的四個階段,第四個階段才是愛的真諦
有沒有哪塊領域,是不管你怎麼努力都做不好的?
我是個門外漢,為什麼很多人在罵高職稱?高職稱不是水平很高嗎?

TAG:心理 | 心理學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