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辛亥革命
4 人贊了文章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曆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辛亥革命廣義上亦可指自19世紀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滿清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2、幾點質疑
(1)社會背景
a、帝國主義勢力
辛亥革命前,帝國主義列強已通過多次發動侵略戰爭並迫使滿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攫取了相當多的利益。《辛丑條約》簽訂後,滿清政府成為替列強統治中國的傀儡,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世界市場形成,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發展階段,除了追逐在華的軍事、政治利益外,還對中國進行瘋狂的資本輸出。而中國經過了自鴉片戰爭以來的連年戰亂以及無數的割地賠款,只有封建官僚及洋行買辦等作為極少的一部分富裕人群位於社會上層,而廣大民眾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自然經濟逐步瓦解後,民族資本主義開始發展,但由於外國資本的壟斷,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異常艱難。清政府的財政已無法在償付戰爭賠款、應對民變以及供統治階級揮霍之餘維持龐大帝國的運作,面對著內外交困的局面,清政府只得多次向各國銀行團貸款以應付財政危機。
但是,經濟無法發展,財政危機無法解除,貸款到期後又得抵押或出讓鐵路、礦山等資源的開發經營權繼續貸款,終究是拆東牆補西牆。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鐵路國有」政策,此舉激起民變,引發「保路運動」,最終演變成滅亡清朝的革命。
縱觀此時期之帝國主義勢力,無不對中國敲骨吸髓。但一見到中國爆發革命,滿清政府將被推翻,各國銀行團又想應清政府要求貸款供北洋軍鎮壓革命。可以說,革命的一大原因來自於外部勢力的高壓,但是,革命真的能使中國擺脫這種列強欺凌的局面嗎?進入20世紀,列強對於中國都專註於經濟掠奪及控制,這不是簡單一場革命能解決的。試想當時帝國主義勢力隨便支持哪一方,都能通過中國的內戰,於我同胞的自相殘殺中漁翁得利。一個勉強統一的國家比一個內戰割據的國家應該會強大一些。
B、清朝封建勢力
清政府的統治對於中國的影響可以說比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深遠,在這個時期,中國在封建時代的疆域(蒙古帝國與中國的關係存在爭議,故不納入討論)、人口、經濟等都達到頂峰。也是在這個時期,中國的封閉地理環境被打破,中華民族遭受了千年未有之巨變,天朝上國的光環被摘下,取而代之的是晚清的動蕩社會。
清政府在如狼似虎,擁有先進武器和強大經濟實力的列強的不斷欺凌以及席捲十四省的太平天國起義的顛覆下依然維持著統治,卻為何因為一群革命黨的起義,而在幾個月內土崩瓦解呢???
在被列強敲開國門到宣統帝遜位這七十餘年的時間裡,清政府有過三次變革,分別是洋務運動、百日維新以及憲政運動。每次的時間越來越短,清政府最終積重難返,只得宣告滅亡。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拚命地挽救一個即將隕落的帝國,從直接學習西方的技術,到學習思想以至最後想學西方君主立憲,可是最終它也無法打破封建制度的桎梏。是的,清政府其實是亡於變革的失敗,若中國的封建制度沒那麼牢固,也許改良早就成功了。在中華大地向東看,日本,一個千百年來學習中國的國度,幾乎和中國同時開始變革,明治維新和洋務運動,於甲午分出了高下。你不可以說日本變革得徹底而中國沒有,都是改良,都學習西方,都需要自上而下。中國在這場變革中做得未必不如日本。但因為中國的君主專制比日本牢固得多,而日本長期處於幕府及藩國統治。可以說,中國敗在大一統,日本勝在分裂,歷史開了個玩笑。
清帝國的最後歲月,已經被迫開始考慮君主立憲,史稱「預備立憲」。這根救命稻草若能救古老帝國一命,未必不是中興的起點。君主立憲,為什麼不能在中國實現呢?中國的封建帝制根深蒂固,難以輕易徹底除去。這在被革命者詬病的同時,未必不是大一統的保證。英國、德國、日本,這些強國為何都保留帝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國力和法蘭西共和國誰高誰下?也許革命可以在實現憲政後在發生,那未必不失為水到渠成之舉。
總之,清政府不該亡得太早。
c、民眾思想方向
對於晚清民眾的思想方向,有學者認為有改良、有革命,紛繁複雜。其實,晚清民眾的思想可由八個字概括「軟弱麻木,民智未開」。這句話可能要冒天下之大不韙了,可是,這有可能就是事實。洋務時,新思想在官僚;維新時,新思想在文士;而革命時,所謂新思想可能傳播較廣泛些,可是老農腳夫們卻是一點不了解的,而他們是中國人的主體。
農民起義也好、維新改良也好、甚至所謂革命,於當時廣大民眾來說,無非是與造反相類似的不要命的勾當,對他們來說沒什麼區別。所以,有認為辛亥革命是一場群眾性革命的說法,從客觀事實角度,一點要徹底否定。
d、背後推手猜想
關於革命的背後推手,這純屬猜想。可能是外國勢力、國內勢力抑或國際間神秘勢力。大膽地說,孫文是被人當槍使的。個人認為第一種可能性最大。外國勢力無論是政界還是商界,也許都有人希望通過操縱革命來獲得利益。這種可能性之大證據在於,革命黨人的成功一定離不開外部力量的支持,難道這些人都是愛國僑胞嗎?
(2)過程
a、一次起義,還是一次意外
辛亥革命成功的關鍵,當屬武昌起義。但是關於武昌起義,不免令人有種種疑問。最為奇怪的是這次起義是不是一次意外。首先是因「保路運動」爆發,湖北新軍入川,武漢三鎮空虛,於是革命黨人決定在武昌發動起義,應該說,在行動前,策劃者應該認為這次起義會成功,也應該沒有預料到這次起義會成為辛亥革命的關鍵一役。起義若是按原來的部署,最多也像以往一樣,最終遭到鎮壓。正是湖北空虛這個大前提,再加上後來因起義事泄而導致少數革命黨人被害而提早起義的意外,陰差陽錯地促成了這次震驚中外的起義。事起倉促,清政府沒料到,遠在海外的孫文更不會料到,各地都謀划起義,誰能預料到武昌會驚天動地?因此,這次起義究竟是不是意外,誰說得清呢?畢竟情況有變,革命黨人隨機應變,終歸為推翻帝制建頭功了。可是,如果沒有這些意外,會成功嗎?這個問題無人能答。
b、從黃花崗到楚望台
在辛亥革命多次起義中,第二次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和武昌起義分屬最慘烈和最成功,孫中山於《黃花崗烈士事略》序文中寫道:「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可見黃花崗起義的悲壯與其重要性。
革命黨人發動起義,幾乎沒有一次是以正規軍隊對抗清政府的,每次都是以民兵鄉勇甚至民間堂會幫派或者學生軍等非正規部隊發起武裝攻擊,再煽動當地清軍守備部隊兵變來試圖推翻清政府。這種革命鬥爭方式,客觀來講,還不如以往的農民起義能動搖清政府的統治。人數少、規模小、力量分散、缺乏裝備等原因造成一次次的起義以失敗告終。革命黨人一股愛國熱情,也因此化作熱血,白白撒在清軍的屠刀下。
可以說,這麼多次的起義,確實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作為革命者,光靠革命熱情和小打小鬧是不可能會迅速地打擊到強大的封建勢力的。這也許就是辛亥革命過程中那麼多次失敗,那麼多人犧牲的原因。有人以革命難免會有犧牲為此辯護,但是,無畏的犧牲卻不是革命的必要條件。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是革命領導者必須做到的,也是一場成功的革命所必須具備的。走彎路不要緊,若是因此而浪費無數寶貴的生命,那便橫生罪衍。
以血醒民,並不意味著革命便是用鮮活生命鋪就的。
c、黎元洪與孫中山
武昌起義中,湖北革命黨人擁立黎元洪為都督,後來響應宣布獨立的各省也擁立各自的領導者為軍政府首腦。這些人都是革命黨人嗎? 其中有一部分是革命黨人,一部分是各地的立憲派人士,屬於舊官僚,是革命黨人拉攏的中間力量。這樣說來,革命黨的力量相對弱小,起義成功後,光靠革命黨人維持不了局面,必須爭取中間力量甚至敵對力量的支持,這也是後來袁世凱能竊取革命果實的原因。可以說,革命黨人以拙劣的軍事手段起義,起義後以更為拙劣的政治手段希圖保護革命成果,這可謂是變了味的革命。沒有堅定的立場和明確的階級鬥爭方向,缺少全局思想,以至向舊勢力妥協,把反清與共和聯繫在一起,重前者而不惜犧牲後者,是辛亥革命無法迴避的負面性質。黎元洪被革命黨人推上大位,其它省也有許多北洋軍人領導著革命黨,所以也就不奇怪,清政府的保護者袁世凱輕易從革命黨手中接過大權。
孫中山,在一系列起義中,往往不是帶領者,而是策劃者,常在海外聯絡各界革命人士,募捐籌款,支持國內革命,這也是革命成功的關鍵原因。但是,可不可以說孫中山領導革命呢?其實,孫中山一介文士,又怎麼會去親冒矢石呢,他所起到的作用,是團結革命黨人,播下革命火種,希圖每一次起義能成功使整個中國都響應,星火燎原,從而推翻帝制。若不是武昌城一把火燒紅了半個中國,革命成功還不知哪年哪月。布衣傲王侯是孫中山年輕時拜訪張之洞時的豪言壯語,最後終於實現了。在這裡留一個疑問,孫中山不可替代嗎?他是革命先行者,其他人就是步履艱難之人嗎?總有一個這樣的領導者促成革命。那個人,不一定非得是孫中山,可以說是歷史選擇了他。
革命領導者在海外搖旗吶喊,成千上萬革命黨人不惜血肉之軀發動起義,成功後拉攏舊官僚來主持地方大局,最後向北洋軍妥協,把革命果實拱手送人。換來的,是推翻一個搖搖欲墜的帝國和建立一個虛有其名的共和國。
d、諸省光復是怎麼回事
武昌起義成功後,各省紛紛響應,宣布反清獨立,成立軍政府,是為「諸省光復」。
革命黨人是遍布全國各地的,湖北軍政府通電全國,於是全部望風而動。清政府最終在這所謂的革命浪潮聲中。在當時看來,是全國各地形勢一片大好。在今天看來,這未免有望風一片倒之嫌疑。革命為何不採取各省約定,一起發難的形式?這不是恰恰證明了各地革命的立場並不堅定嗎?如果武昌起義失敗,還會有這些「諸省光復」嗎?吹毛求疵地說,這是不純粹,有投機傾向的革命。
e、向袁世凱妥協背後
辛亥革命的硬傷便是最後向袁世凱妥協,將革命果實親手斷送。在武昌起義成功後,清政府在初步鎮壓失敗後,迅速起複袁世凱。袁受命組閣之後,率軍南下,在漢陽力挫革命軍後按兵不動,在南北之間斡旋,妄圖左右逢源。最終,革命黨人因為內訌和軍力虛弱,被迫向袁世凱妥協,以袁出任民國大總統為條件換取袁贊成共和,逼清帝遜位以實現推翻滿清,建立共和國的目的。
1912年2月12日,在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說和逼迫下,宣統帝溥儀的母后隆裕太后接受清室《優待條件》,發布《遜位詔書》,宣布清宣統皇帝退位,並授權袁世凱組織臨時共和政府。2月13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文向臨時參議院發出《辭臨時大總統文》和《推薦袁世凱文》。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議決臨時政府仍設在南京,並電袁前來受職;未受任前,政務仍由孫大總統繼續執行。袁世凱以北京兵變為由,堅持遷都北京。3月8日臨時參議院又通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試圖通過內閣制對大總統的權力加以限制。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4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解任,4月2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遷往北京,4月4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該院遷往北京。1913年2月,中國首次根據《臨時約法》的規定,進行國會選舉。國民黨所得議席最多,預備由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袁世凱被認為是背後策動暗殺者。同年 7月,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武力討伐袁世凱,但被袁擊敗。1913年10月6日,袁世凱經國會選舉,正式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從此至1928年間稱為「北洋時期」,該時期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稱為「北洋政府」。1915年袁世凱廢共和稱帝,遭到反對,引發護國戰爭,袁世凱旋即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袁世凱病死,黎元洪繼任大總統,中國進入各省區軍閥割據的時期。
可以說,當時全國各方力量,都把賭注壓在袁世凱身上,清政府希望他挽救危局,革命黨希望他倒戈反清,為革命作最後一擊。可是,袁世凱手下握有北洋新軍,這是一股能左右當時中國局勢的力量。袁想的是,在這場革命中攫取最大的利益。他是清室和革命黨都難以駕馭的。清政府把袁作為救命稻草,對其倚重自不必說。而革命黨方面,武昌起義後,因利益紛爭爆發了嚴重的內訌,直到孫中山回國後才稍告平息,這說明人心不穩。袁世凱若要進兵,憑革命軍是無法抵擋的,而且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是以推翻滿清,建立共和為目的的。只要袁世凱能做到贊成共和,逼清帝退位,有什麼不可讓的呢?妥協但能成功,還是抗爭最後失敗,革命黨人支持也無可奈何,必須選擇前者。
由此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確實太過突然,太過倉促。其根本問題是,革命黨人沒有一支精銳的,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這直接導致後來的被動局面。
(3)影響
a、無政府和壞政府之優劣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卻沒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共和國,這最終導致後來的軍閥混戰。清政府可以說是壞政府,但軍閥混戰卻等於無政府,孰優孰劣。下面有一段來自馬國川的著作《告別皇帝的中國》中的對話:
李澤厚:一個要垮的政府也比沒有政府強,無政府是最可怕的,因為任何人可以干任何事情。一個國家沒有一個最高權威,任何地方軍閥、任何個體都可以為所欲為,社會就會重新陷入野蠻殺戮的「叢林狀態」。
馬國川:如果進一步,是不是可以說,一個惡政府也比無政府要好?李澤厚:對,但最壞的是無政府。無政府是什麼?就是任何人可以殺任何人。清政府垮台以後,尤其是袁世凱去世後,中國不就是陷入了長期的軍閥混戰嗎?
馬國川:辛亥革命開啟了以後的幾十年革命。李澤厚:對,不斷地革命。辛亥革命的勝利是一個偶然性事件,然後形成了很強的歷史慣性。不要以為清政府是一個力量非常小的體制,它在人心中還是有很大作用的。以中國之大,人口之多,觀念差異之大,各種利益的衝突、各種情況的不均衡等等,要重新建立一種統一的公認的權威、體制,談何容易!清政府被打倒以後,軍閥們都想當「總統」甚至皇帝,人們無所適從。
這準確的比較出了壞政府和無政府的優劣,應該說辛亥革命的後果比成果更突出,帝制固然限制了中國的發展,但無政府的軍閥混戰難道有利於中國的發展?
b、孫中山在補救什麼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還發動了二次革命、護法革命以及後來的國共合作北伐,目的只有一個,反對北洋政府、反對軍閥割據和捍衛共和體制。其中,在孫中山死後國民黨才真正意義上推翻了北洋政府,名義上結束了軍閥割據,統一了中國。這一系列的後續革命,孫中山是以一生都堅持革命、堅持共和來解釋的,可這經不起後人的推敲。
為何有如此多的後續革命,其原因在於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可以說,辛亥革命破而不立,使整個中國陷入糜爛,以至於要以一次次革命來補救。沒錯,是補救。這也讓人質疑辛亥革命的正確性,是否存在太多不足,以至於要多次補救。到最終,也是共產黨結束亂世,建立了新中國。誇張一點地說,孫中山這些革命,除了推翻帝制,宣揚了共和外,並未使中國真正獨立富強起來。
c、回頭談同盟會宗旨
辛亥革命是由同盟會主導的。
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綱領,其中「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被認為是民族主義,「創立民國」被認為是民權主義,「平均地權」被認為是民生主義。
但是革命黨在宣傳政治主張時,更多地是宣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內容,這樣能夠煽動起民眾的反滿情緒,更重要地是能最大程度上的團結各種力量。至於清朝覆滅後,採取什麼樣的政治制度,進行什麼樣的社會改革,當時的人都認為等取得成功以後再考慮。
可以說,三民主義中,民族主義是在首要地位的,也就是說,辛亥革命是以推翻滿清王朝為主要目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革命黨人的政治短視,後來的局面難以收拾也與此有關。
反滿反清作為革命黨人的宗旨,未免過於狹隘。如果能夠認識到革命黨人推翻的是封建帝制,無論是滿清的皇帝還是漢家的皇帝,那麼革命的方向能更明朗些。
d、革命的時間小談
辛亥革命確切的說,並不是短時間的革命,最少應該是從1895年開始到1911年這段時間的。起義不斷發生,不斷遭到鎮壓,最終到1911年10月10日晚才一舉成功。但如果要認真考究的話,革命結束的時間,至少要到1928年全國名義上統一後。
革命是一種非常之舉,國家若長時間處於革命狀態,又談何發展。不能以雷厲風行之舉完成革命,並很好的善後,是辛亥革命一大短處。
e、革命之於國共兩黨,之於舊中國
國共兩黨,均對於辛亥革命有較高的評價。這種評價在1950年代以後的海峽兩岸,仍皆為主流觀點。
中國國民黨視孫中山為中華民國的國父,視辛亥革命為其所領導成功的革命,賦予辛亥革命有極高的評價,辛亥革命是現代中國史的起點,是中國能發展成民主及現代的國家最重要的關鍵。對辛亥革命的積極評價是國民黨內各派的共識。如國民黨左派代表人物何香凝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紀念大會講話中認為「辛亥革命是一個偉大的勝利,它摧毀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在廣大人民中傳播了民主共和國思想的種子,促進了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新發展。」
而中國共產黨雖然認為辛亥革命由於資產階級的妥協性和軟弱性,只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沒有提出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的主張,沒有建立共和體制,更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和深刻的社會革命,來達到平均地權的主張,而是在列強的壓力下,與代表舊勢力的袁世凱妥協,把勝利果實拱手相讓,但同時又認可辛亥革命是個具有階段性成就的革命,為後來進一步革命奠定了基礎。例如1954年9月15日劉少奇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的關於憲法草案的報告中認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席周恩來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紀念大會上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人們在精神上獲得了空前的大解放,為以後革命的發展開闢了道路。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1982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中,首次將辛亥革命納入憲法,稱「一九一一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廢除了封建帝制,創立了中華民國。但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歷史任務還沒有完成。」
其實,國共兩黨都出於自己的政治立場去定性辛亥革命,未免都有失偏頗,辛亥革命對於兩黨的形成與發展都有深遠影響,因為它深刻影響了舊中國的歷史進程。我們必須肯定它推翻帝制,傳播共和思想的積極作用,也不能否認它造成社會動亂和經濟發展困難的消極影響。客觀全面地看待辛亥革命,應該是國共兩黨正視歷史、求同存異、尋求合作統一的著力方向。
3、大膽假設
(1)立憲說
假設辛亥革命未發生,也許清政府最終能夠成功地實現君主立憲,仿日本例,用一二十年時間實現憲政,富國強兵,逐步擺脫列強控制;開發民智,逐步實現代議制。在這期間,就算是「獨裁政府」或者「開明專制」也非不可。一開始總有許多專制的現象,只能依靠時間,逐步削弱君權、再控制連任。有了這幾十年的行憲過渡,再通過革命或政變實現民主共和也不是不可能,就算保留皇室,也只是作為象徵罷了。也許這樣,可避免幾十年之戰亂。
(2)分治說
武昌起義後,若南北議和成功,劃江而治。各自發展,則可能會有一個行憲政的中華帝國和一個新興的中華民國。以歷史經驗來看,南北分治的時代,南北都能因國力競爭而獲得快速發展,各自地區亦將被充分開發。以兩種政體分治中國,未嘗不是一種復興中華的方式。因為最終,強大的一方將會統一中國,而實踐也將證明哪種政體適合中國發展。這樣的話,以局部統一發展到全國統一富強,似乎也勝過幾十年之戰亂。不過,革命黨人應該是不想也不敢承擔「分裂中國」這個罪名的。
(3)內戰說
若辛亥革命中革命黨有精銳的軍隊可以對抗北洋軍,大可為共和打一場全面內戰,徹底掃蕩舊勢力,鐵血定江山。如果革命黨人能局部割據,招兵買馬,從而等待時機,全面北伐,或許能一舉蕩平全國。可是,因為局勢瞬息萬變,革命黨人也沒有這樣的時間做好充足準備,所以,也就不具備這種實力了。而且,全面內戰很容易受外國勢力干涉而使國家利益受損。因此,內戰說是可行性很小的假設。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辛亥革命、預備立憲、保路運動、孫中山、黎元洪等詞條;
2、馬國川,《告別皇帝的中國》;
3、費正清主編、張玉法主譯,《劍橋中國史晚清篇》;
4、孫中山,《黃花崗烈士事略》序;
5、何香凝,《何香凝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6、劉少奇,《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之一)》;
7、《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8、賀覺非、馮天瑜,《辛亥武昌首義史》;
9、傅國涌,《百年辛亥》;
10、梁啟超,《立憲法議》。
推薦閱讀:
※92 辛亥革命
※郭世佑:辛亥革命與清末「新政」的內在聯繫及其他
※辛亥革命前的中國
※朱維錚:辛亥革命前張之洞其實早就獨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