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正心療法及案例分析 - 于飛
來自專欄心理諮詢師手記5 人贊了文章
綜合正心療法,是我本人綜合了過去的認知心理學、情感心理學、行為心理學、人本心理學和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方法,以及後現代心理諮詢與治療的理念,積累了大量心理諮詢與治療的實踐經驗之後創立的,具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對於各類人際關係、學習、工作、戀愛、婚姻、家庭……等一般心理問題,和各類焦慮、恐懼、強迫、疑病、抑鬱等神經症,和適應不良、軀體癥狀、睡眠問題,以及自卑、膽怯、拖延等成長性問題,都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該療法從人的癥狀表現、態度和行為做法、情緒感受和身體反應、思想和觀念、生活經驗和情感等多個層面綜合解析各種心理問題,通過情感疏導、問題解析、認知重建、行為訓練、催眠暗示和生活實踐等多種方法綜合解決心理困擾。
綜合正心療法的創始人于飛,是資深心理諮詢師、專業催眠治療師、心理諮詢督導師和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的會員。有十餘年的親身經歷和康復體驗---從十幾歲開始歷經人際關係困擾與社交恐懼、焦慮與軀體癥狀、思維與行為強迫、抑鬱情緒和癥狀等心理困擾,並逐步康復。有十餘年的學習和探索---從二十幾歲開始學習、實踐和研究各大心理學流派的理論方法。有五年以上的助人經驗---從2013年開始通過文章、書籍、錄音、講座和一對一的心理輔導幫助不計其數的人擺脫心靈枷鎖,重獲新生。
一、心理問題的解析
心理解析的目的,是幫助當事人認識自己,找到心理問題的原因。當一個人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比如思想困惑、情緒困擾、軀體癥狀或行為異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進行解析。
01、癥狀表現
有什麼樣的癥狀表現,一般由當事人講述,比如學習、工作、人際關係、情感困擾或者焦慮、恐懼、強迫、失眠癥狀。
你有哪些思想困惑、情緒困擾、軀體癥狀或行為異常?
具體比如,各種各樣的擔心、害怕、後悔、自責、埋怨……的想法,緊張、不安、難過、委屈、憤怒、憎恨、羞愧、內疚……等情緒困擾,胸悶氣短、肩頸僵硬、頭暈腦脹、昏沉、出汗、表情不自然、臉紅、結巴、手腳不靈活、失眠、多夢……等軀體癥狀,反覆檢查、洗滌、擺放、控制、收集、窺探……等行為異常。
【案例】性格自卑、內向、膽怯與退縮,依賴性強;對自我的要求很高、追求完美,經常有無能感和低價值感;內心焦慮、恐懼、抑鬱、空虛、悲傷、委屈、憤怒、怨恨、羞愧和內疚;失控感和控制欲強。見了他人緊張、不自然,尤其是在面對領導、異性和比自己優秀的人的時候;有胸悶氣短、心悸、心慌、肩頸僵硬、頭暈腦脹、昏沉、出汗、臉紅、失眠和多夢的軀體癥狀;經常感覺身體不舒服,有擔心自己會生病的疑病癥狀,從而反覆去醫院檢查,但又檢查不出問題,頂多是一些小問題,自己調養一下就可以;有表情、眼神不自然想要控制卻控制不了的強迫癥狀;有反覆思慮、求證的強迫癥狀;有反覆鎖門、鎖車的強迫癥狀;有擔心身體會得傳染病從而反覆檢查和洗滌的強迫癥狀;有要傷害他人或者傷害自己的強迫癥狀;有性幻想、手淫和性侵犯聯想想要控制卻控制不了的強迫癥狀;有抑鬱情緒,對生活感到厭倦。
選擇一個經常出現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問題進行深入解析,具有以點帶面的效果,全面鋪開容易迷失方向、造成混亂。
問題分離:問題是問題,人是人。提問:你有什麼問題?你的問題是怎樣的?而非你是什麼問題?你是怎樣的?問題並不是自己,問題也並不能代表自己,把問題外化更有利於解決。
問題歸納:通過列舉、合併尋找關鍵問題。提問:你有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有哪些相似點?比如一個人自卑,遇到事情容易焦慮,見了人緊張不自然,反覆思慮、檢查,這些問題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自卑,再探求自卑的原因---遇到問題沒有辦法。如果在遇到事情、與人交往的時候有辦法,也就能自信起來。
問題聚焦:在當事人的感覺里,可能問題是無處不在的,而實際上問題只發生在特定的情境。提問:你的問題在什麼情況下發生?在什麼情況下不會發生?聚焦問題更有利於解決問題。比如見了人緊張不自然,實際上只有見了自己的領導才會緊張。
問題討論:討論問題的來龍去脈,自己或他人為什麼會這麼想、這麼做?依據(觀念)是什麼?這個觀念是怎麼來的?內心裡的期待或恐懼是什麼?這個期待或恐懼是怎麼來的?引發出當事人對問題新的認識,並且發現正面、積極的力量。比如一個人擔心自己會犯錯、失敗,因為過去父母對他的要求非常嚴格,他渴望正確、成功,因為過去只有這樣才能被父母接受,只是他現在對自己的能力不夠自信,並且缺少走向成功的有效方法。
02、行為做法
對自己的思想困惑、情緒困擾、軀體癥狀或行為異常,以及自己所遇到的事情,當事人持什麼樣的態度,採取了什麼樣的行為做法,比如面對或逃避、承認或否定、接納或抗拒、承擔或推卸、主動或拖延……由當事人講述和心理諮詢師觀察、求證。
你對你所遇到的這個問題是什麼樣的態度和做法?
【案例】當事人對自己的心理困擾,以及生活事件的態度和做法是:逃避、退縮、否認和抗拒,把問題當成自己的死敵去對抗。
03、情緒感受
為何持有上述態度和行為做法,背後的情緒感受是什麼,一般態度和行為做法是由情緒感受驅動的,情緒感受是動因。
一般來說是焦慮、恐懼、委屈、悲傷、憤怒、怨恨、羞愧和內疚,以及挫敗、壓抑、無能、無力、無助和沒有希望感。一般有無能、無力和無助感的當事人,依賴性會比較強,自主思考和行動能力會比較差,包括找心理諮詢師也是為了尋求依靠。
你為什麼這樣做?你有怎樣的情緒感受?
【案例】當事人的情緒感受是:焦慮、恐懼、委屈、憤怒、怨恨、羞愧和內疚。這些情緒感受推動著當事人持有以上態度和做法,抗拒的對象包括自己的心理問題、自己、他人以及周圍的環境。
04、思想觀念
為什麼是這樣的情緒感受,當事人背後的想法是什麼,以及為什麼這樣想,背後的觀念又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持有這樣的觀念,背後的生活經驗是什麼,以此逐步揭示心理問題的本質。
你為何會有這樣的情緒感受?你是怎麼想的?
你為什麼這樣想?你的依據是什麼?
這個依據是怎麼來的?
【案例】當事人認為自己很糟糕,精神有問題,對不起家人,大家都(會)討厭、看不起、嘲笑、疏遠和傷害自己。自己不應該是現在這樣,應該輕鬆自如、心情愉快和積極向上。怕別人看出來自己有心理問題,感覺自己不如他人,又非常不甘心。感覺自己很無能,醜陋不堪,無地自容。自己身體有問題,很容易生病,厄運不斷。感覺這個世界到處都很臟,自己很容易被污染和侵害,自己會得重病,孤獨、凄慘的死去,還會被人唾棄、嘲笑。而自己的思想觀念、情緒感受、身體反應甚至自己的行為都不受自己的控制。自己怎麼能有傷害他人的想法,怎麼能有性幻想、手淫和性侵犯的想法,這都是很不道德而且會被懲罰的。自己怎麼能鬱鬱寡歡,打不起精神來。自己是多麼的失敗,簡直一無是處。歸納起來就是當事人認為自己很糟糕,無能、沒價值和有病。
重點關注當事人在意什麼、討厭什麼,或者期望什麼、害怕什麼,在意與討厭、期望與恐懼是共存的,是其核心價值觀。在這裡當事人特別在意自己的能力和價值,這是他的基本需求。
不合理的思想觀念里,往往包含著合理的思想觀念。比如當事人認為自己很糟糕、非常失敗、一無是處。當事人確實會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這本來是合理的認知,但當事人認為自己很失敗,就是對自我的全面否定,是非常不合理的。再比如自卑,平常人都會有一點自卑,這就類似於謙虛或者自我反省,這本是好的品質,而過度的謙虛或者自我反省就成了自卑和自我否定。
05、生活經驗
這些依據是怎麼來的?你過去都經歷了些什麼?
過去的生活經驗不僅會形成我們某些觀念,還會有一些當時無法表達的情緒感受滯留、壓抑在內心裏面,形成相應的心結。回憶過去的生活經驗的過程,也是表達內心滯壓情感的過程。
重點關注當事人是如何解讀過去的,當事人的講述並非事實,而是當事人對「事實」的解讀和闡述,當事人的解讀決定「事實」對當事人的影響,我們可以引導當事人對「事實」進行重新解讀。另外,事實也許並不存在,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定義事實。比如,小明出生在大山裡,經濟、文化落後,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兒,換一個說法,小明出生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純天然、無污染,空氣非常清新,和前者是一回事,但感覺就完全不同。
【案例】當事人小時候父母不在身邊,感覺被忽視、不被愛,上了小學後,和父母一起住,父親比較暴躁,動不動就打罵自己,把自己說的一無是處,母親則比較溺愛自己,但也總是嘮叨自己。當事人學習成績一直比較好,感覺只有好成績才能證明自己,才能獲得周圍人的認可。不善於人際交往,自卑,性格比較孤僻、內向。上了初中以後,青春期性發育,有了性衝動和幻想,非常自責,認為好孩子不應該這樣,而且還暗戀班裡的某個女生。也是到了叛逆期,對很多人和都看不慣,特別反感和反對父母對自己的教育和為人處世的方式。特別是在閱讀了一些書籍以後,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學習成績開始下降,自己無法接受,強迫自己認真學習,然而總是難以集中注意力,注意力總是會被周圍的聲音、同學的小動作吸引過去。為了集中注意力,繃緊自己的身體,但就是坐立不安,學不進去。到了高中以後,就在教室里坐不住了,渾身難受,緊張、不安,經常在上課、自習時間到校園裡轉悠,後來乾脆就輟學回家。回到家裡以後也很痛苦,父親對自己非打即罵,母親也經常嘮叨自己。後來去學電腦、學開挖掘機,都沒能找到工作。後來去工地上做小工,整日里風吹日晒,又在家人的幫助下,學習施工技術,慢慢成為一名技術員,工作到現在,談過幾次戀愛,都以失敗告終。這期間出現了各種焦慮、恐懼、強迫、抑鬱、失眠的心身癥狀。正是當事人的生活經歷,形成了當事人「自己很糟糕、無能、沒價值、有病」的自我觀念,並且在內心裡積聚了大量負面情緒感受,養成當事人現在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行為習慣。
人們也會依據過去的生活經驗和自我觀念預測自己的未來。基本上對過去和當下的解讀、對未來的預測具有一致性。比如,因為自己過去和現在都是失敗的,所以以後還會是失敗的。
06、綜合解析
過去的生活經驗,形成的自我觀念,指導著當事人的思想,引發相應的情緒感受和身體反應,產生相應的態度和行為做法,獲得外界的反饋,產生新的生活經驗,這是閉合的循環。改變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能夠改變整個循環。通常這個循環是在無意識和自動化運行的,直到其中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引發心理困擾之後,才被尋求改變的當事人和心理諮詢師共同發現和解析。
在下圖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作為起點,產生後續的連鎖反應,持續的運轉,通常我們是以生活經驗為起點。我們通常會從外在癥狀表現開始,反推態度和行為做法、身體反應和情緒感受、思維模式和思想觀念、情感和需求,再回憶過去的生活經驗,層層深入。再從過去的生活經驗、情感和需求、觀念和思想開始闡述整個問題的存在原理和形成原因。其中環境交互是指與外界他人或事情的互動方式,並且會得到環境的反饋,比如積極、主動的去做一件事情,事情更容易取得成功,而消極、被動的去做一件事情,事情就更容易走向失敗,這又成為新的生活經驗。
改變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能夠帶動整體上的改變。在傳統的心理治療學派與方法中,精神分析學派更側重情感表達和需求滿足,認知學派更側重觀念和思維模式的改變,行為學派更側重態度和行為做法的改變,人本主義及後現代心理學派更側重環境交互與反饋。綜合正心療法是先從情感表達開始,調整核心觀念,改變思維方式和習慣,調節情緒感受和身體反應,改變態度和行為做法,改變與環境的交互方式,獲得新的反饋,建立新的生活經驗,持續表達情感和滿足需求,進一步鞏固新的觀念和思維、行為習慣,啟動良性循環,進入持續改善和成長的模式。
通過心理問題的解析,完整的呈現在問題發生時刻的整個心理活動過程並發現其背後的歷史原因,並做出相應的調整。在心裡解析的過程中,因為受到個人認知局限性的影響,會比較難以發現問題的根本所在,所以最好是有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參與。
作者寄語:感謝您閱讀本書,歡迎您添加我的QQ或微信(11570968)為好友,我的QQ空間和微信相冊里有大量的原創心理學專業文章和最新的網路公益講座信息。如果您需要一對一的專業心理輔導,可以聯繫我索要遠程心理諮詢與治療事宜。
二、心理問題的解決
在解析完心理問題,當事人對自己和自己的心理問題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和領悟之後,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決。
01、疏導情感
從當事人開始表達自己的問題,心理諮詢師就要給予積極的關注、認真的傾聽、深刻的理解、無條件的接納,使當事人感覺被充分的看見、聽到、尊重、理解和接納,為當事人創造一個安全、溫馨、輕鬆的氛圍,促使當事人勇敢的表達真實的自己。
【案例】心理諮詢師要做好情感疏導,當事人內心裡積聚和壓抑了焦慮、恐懼、委屈、憤怒、怨恨、羞愧、內疚等大量的負面情緒感受需要傾訴,需要被看到、聽見、尊重、理解和接納。當事人一直在他人面前掩飾、偽裝自己,感覺很累,沒有自我,也分不清是非對錯,價值觀比較混亂。心理師要促使當事人在諮詢關係里坦誠自己,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做回真正的自己。
情感疏導是改變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只有把這一步做到位,當事人才能開放自己的內心,認真參與心理諮詢的全過程。往往當事人拒絕心理諮詢師的引導和建議,就是因為情感疏導沒有進行或者做的不夠到位。當一個人內心裡有太多想法和感受需要表達的時候,他是沒有辦法打開自己、接收新的知識和經驗的。在這一階段,心理諮詢師不需要對問題進行解析和提供建議。再比如,有的當事人儘管什麼道理都懂、什麼方法都會,但就是做不到,或者即使做到了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原因就在於此。就比如當事人非常痛恨一個人,儘管他知道和那個人處好關係有利於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但還是忍不住的會去疏遠和攻擊那個人。
對於當事人因無能、無力和無助感所引發的依賴性,心理諮詢師一方面在職責範圍內滿足其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有所節制,避免當事人過度依賴,而同時著重發現和發展當事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協助當事人學會自己走路,勇敢的面對和承擔。
在疏導情感的過程里,心理諮詢師要積極關注當事人解讀過往經歷的方式、期望和恐懼、自身存在的力量,也許問題換一個角度看就不存在,換一種方式就能滿足期望、消弭恐懼,或者當事人自身就蘊藏著解決問題的力量還沒被當事人自己發現。比如當事人認為大家都在看不起自己,自己想要被大家認可而又沒有任何辦法,實際上大家都很忙,並沒有那麼關注自己,而且自己想要真正的被他人認可和需要,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他人並不在乎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他人在乎的是自己能給什麼。他人和自己一樣,需要被關注、認同和欣賞,也需要物質滿足。
02、認知重建
在探討當事人癥狀表現、態度和行為做法、情緒感受、思想觀念後,協助當事人探索和發現新的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式,建立新的自我觀念,促使當事人用實際行動建立新的生活經驗。要重點關注當事人對「事實」的闡述,引導當事人重新認識問題。
除了這樣解釋這件事情,你還可以怎麼想?
這個觀念合理嗎?更合理的觀念是怎樣的?
你還可以怎樣看待你的過去、當下和預測你的未來?
除了像你現在這樣做,你還可以嘗試怎麼做?
心理諮詢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個人體會為當事人提供一些參考性的建議,供當事人檢驗和採納。心理諮詢師要避免把自己認為對的東西強加給當事人,要尊重當事人的選擇。
【案例】當事人的認知偏差主要有:自己精神有問題;如果大家看出來自己有心理問題,會疏遠、嘲笑自己;自己應該是輕鬆、快樂的,不應該像現在這樣痛苦;自己不如他人;自己很容易生病,而且是重病,而且生了病以後會很孤獨,會被他人嫌棄、嘲笑;這個世界到處都很臟,自己很容易被污染和侵害;自己的思想觀念、情緒感受、身體反應和行為都應該受自己的控制;自己有傷害他人、性侵犯他人的想法和衝動是非常不道德的;自己不能鬱鬱寡歡,必須要打起精神來;自己非常失敗、一無是處。是這些認知偏差導致當事人出現了焦慮、恐懼、委屈、憤怒、怨恨、羞愧和內疚的情緒感受,以及焦慮、恐懼、強迫和抑鬱的癥狀。心理諮詢師需要和當事人共同調整這些認知,新的認知主要包括:自己的是心理問題,不是精神問題,屬於心理正常中的心理不健康,是神經症性的問題;當今社會,人們對心理問題的理解和接納程度越來越高,會有人能夠理解和接納自己;人們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各種挫折,所以人可以感到痛苦,而不必每時每刻都輕鬆、快樂;儘管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但自己也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和社會價值;自己身體很健康,沒生過重病,偶爾會感冒、發燒、咳嗽,也不容易生病,如果真的生了病,會有人真正的關心自己,發自己內心的祝願自己早日康復;這個世界是比較臟,但人們都生活在同一個環境里,承擔著相同的風險,自己也不會成為那個被污染和侵害的特例,而且在絕對乾淨的環境里成長起來的人,反而缺乏抵抗力,更容易生病;人的意志力是比較強大,但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感受和身體反應、思想和行為,特別是在有大量情感積聚和壓抑的情況下,很多時候理性、意志是在為情感服務,而且解決問題的方向也並不是控制情感,而是疏導情感;自己有傷害他人和性侵犯他人的想法,是因自己焦慮、恐懼、壓抑、委屈和憤怒,再加上人與生俱來的攻擊性和性需求,所引起的癥狀,只要不去付諸行動,就是可以被理解和接納的;在自己目前的心理狀態下,感到難過、倦怠也是可以理解和接納的,沒有必要強打精神;自己儘管在某些事情上做的不太成功,但也有自己的能力和長處;把一些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沒人能夠做到十全十美。
在物理學上是短板效應,就好比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要看最短的那塊板。而在心理學上是長板效應,當一個人在某一個方面特別有優勢的時候,會帶動其他方面的發展。一個人一輩子只要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可以,什麼都要會就只能什麼都不精。
要重視以往的生活經驗對當事人的思想觀念的影響,過去的生活經驗就是當事人持有相應的思想觀念的依據。新的思想觀念也要通過新的生活經驗來有效建立,否則難以令當事人信服。
【案例】是過去父母對當事人忽視、否定式的教育,使當事人自卑、自我要求高、追求完美,以及後來經歷的種種挫敗,以及對某些人事物的片面認識,使當事人有了自己「很糟糕、無能、沒價值、有病」的自我觀念。父母之所以那樣教育當事人,是因為他們內心裡也比較焦慮、恐懼,控制欲強,而且他們也是被那樣教育出來的,所以他們不懂孩子需要什麼,怎麼做才是對孩子有幫助的,採取了錯誤的教育方式,到了當事人這裡,那種教育方式的負面效果充分的展現出來,當事人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那麼,當事人在教育下一代的時候,就不會再採用原來的方式,會懂的孩子需要什麼,怎麼做才是對孩子有幫助的,所以當事人改變的不只是自己,還包括自己的子孫後代和家族傳承。當事人後來經歷的種種挫敗,也是因為內心自卑、自我要求高、缺乏勇氣、焦慮、恐懼和遇事退縮引起的。然而生活經驗並不等於事實,並不像當事人一直認為的那樣自己很糟糕、無能、沒價值和有病,這些都是生活賦予自己的,並不是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自己是與生俱來的樂觀、自信和勇敢的,而且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價值。
重新認識和理解過去的生活經驗的過程,也可以促進當事人對自我的理解和接納。而對自我的認識、理解和接納,也是改變的一個重要前提,這個前提決定著是負向抗拒還是正向完善。逃避和抗拒會引發惡性循環,而面對和完善可以啟動良性循環。
新的觀念、思想,會引發新的情緒感受,也會引發新的態度和行為做法。看到並調整思想觀念,是改變的一個重要環節。
03、行為訓練
這裡的行為訓練指的是:在諮詢時間裡,由心理諮詢師引領當事人運用想像預演的方法,或者通過和心理諮詢師的模擬互動演練,來練習新的思想觀念、情緒感受、態度和行為做法。
想像預演:閉上眼睛,先做幾個緩慢而悠長的深呼吸,放鬆自己的身心,然後想像具體的使自己感到焦慮、恐懼的情境,採用新的思想觀念看待問題,通過語言暗示和畫面想像,喚醒新的情緒感受,採取新的態度和行為做法,以此產生新的經驗和信心。在面對讓當事人感到十分恐懼的情境,哪怕是想像的,當事人也會下意識的迴避和抗拒,所以可以劃分恐懼層級,先從恐懼程度較輕的情境開始預演,等完全放鬆下來之後再預演下一層級。
【案例】比如當事人在與異性交往時感到恐懼,有胸悶氣短、心慌、肩頸僵硬、頭暈腦脹、昏沉、出汗、臉紅、表情不自然等軀體癥狀,感到羞愧,想要迴避。引導當事人進入放鬆狀態,允許和接受自己的身體反應、情感和思維、畫面聯想,做一個旁觀者,允許和接受一切的發生。想像正在與自己喜歡的某個女生交談,嘗試看著她的臉,看著她的眼睛,說自己想說的話。如果感到緊張就暗示自己放鬆,如果放鬆不下來就先切換畫面,想像自己躺在綠色的草地上,看著藍天、白雲,沐浴著陽光,微風吹拂著自己的身體,非常的舒服、放鬆。然後再切換回原來的畫面,繼續和喜歡的女生交談。在這個過程里用放鬆取代緊張。心理諮詢師溫暖、堅定的語氣和舒緩的背景音樂,也能使當事人感到放鬆。
模擬演練:由當事人和心理諮詢師分別先後扮演關係、矛盾的雙方,展開對話,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促使雙方更加理解和接納彼此,促使當事人的心理狀態和人際關係趨於平和。也可以把當事人的內部心理矛盾外化,就可以直觀的看到和調整。
【案例】當事人認為自己很糟糕、無能、沒價值、有病,然而通過心理諮詢師的了解和觀察,事實並非如此。當事人身體健康,智商高,精神正常,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和社會價值,也有幾個談得來的朋友,有人認可自己,而且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努力,心理問題也已經有所改善。而且當事人對自己和自己的問題,以及外在的某些人事物的認識比較片面、偏激,很多客觀事實並不像當事人想的那樣。先由當事人扮演否定自己的一方,心理諮詢師扮演肯定當事人的一方,展開討論,以此動搖當事人的信念,引發新的信念。再由當事人扮演肯定自己的一方,心理諮詢師扮演否定當事人的一方,展開討論,以鞏固當事人的新的自我信念。另外,也可以就某些外在的人事物展開討論,引發當事人新的認識。
情感表達:在心理諮詢的過程里,隨時關注、尊重當事人的情緒感受,如果當事人感到緊張、擔心、害怕、傷心、委屈、憤怒、壓抑……等負面情緒感受,要及時的引導當事人表達出來,情感的表達和被傾聽、理解、接納具有很好的療愈效果。內心裡被隔離和壓抑的情感,會以語言、文字、態度、行為和身心癥狀的形式做出表達,越來越豐富的語言、文字、態度和行為方式的表達,就是說出來、做出來,可以有效的替代和減輕身心癥狀。
【案例】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當事人持續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感受,和心理諮詢師一起探討解決問題、滿足自己的身心需求的方法,並且延伸到生活當中,用嘴巴說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情緒感受和態度,用手腳做出來,滿足自己的身心需求。隨著自己表達和滿足方式的擴展,當事人的身心癥狀就會逐步減輕。
反覆嘗試:在同一人際交往或者情境里,反覆嘗試不同的觀念、思想、態度和行為做法,體驗不同的觀念、思想、態度和行為做法帶來的不同的情緒感受、身體反應和環境互動的效果。
以上行為訓練的方法,也可以在生活中和自己熟悉、信任的家人或朋友一起練習,這樣做還可以促進彼此的理解和接納。
04、催眠暗示
在前面幾個步驟的基礎上,可以採用催眠暗示的方法,把新的思想觀念、情緒感受、態度和行為做法、外在表現,通過語言暗示和想像植入當事人的潛意識,成為當事人的自動化反應,在生活中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當事人就會下意識的、自動化的以新的觀念和思想看待問題,以新的態度和行為做法解決問題。
催眠暗示的大致過程是:首先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通過放鬆練習,促使當事人逐步的開放自己的潛意識,表達出自己內心裡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宣洩、轉化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情緒感受,然後開始吸收和心理諮詢師共同討論的,或者由心理諮詢師建議的--新的思想觀念、情緒感受、態度和行為做法、外在表現。
自我覺察:通過覺察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量。閉上眼睛,做幾個緩慢而悠長的深呼吸,深深的吸氣、慢慢的吐氣,和自己的呼吸在一起,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身體的起伏,和自己的身體在一起,感受自己身體的感受,讓自己身體的感受自然而然的呈現,一切的感受都是被允許的、被接受的,感受自己的情緒在自己身體里自由的流動和變化,一切的情緒都是被允許的、接受的,看著自己頭腦中的想法來來去去,就像是那天上的雲,藍藍的天空上,漂浮著朵朵白雲,各式各樣的雲,讓自己的想法自由自在,一切的想法都是被允許的、被接受的,就讓一切如其所是。在身心全然放鬆、接受的狀態,更容易內化積極的暗示。
自我覺醒:在自我覺察的基礎上,繼續想像自己的意識離開了自己的身體,漂浮在身體的正上方,從上往下的看著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外在表現、身體反應、情緒感受、思想觀念和過往經歷。就只是看著,不做任何的干預,做一個觀察者,允許一切的發生。做一個陪伴者,陪伴自己的身體、情緒感受、思想……那既是自己又不是自己。長期練習之後可以達到的效果是:每當陷入思想困惑、情緒困擾、軀體癥狀和行為異常的時候,就會有一個覺醒,脫離當時的「混沌」狀態,進入清醒、明智的「清明」狀態。
【案例】引導當事人進入放鬆、允許的身心狀態,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情緒感受和思維、畫面聯想。做一個旁觀者,就只是看著,不做任何的干預,彷彿那個人不是自己,自己是一個局外人,在觀察和感受那個身體,就像看一部電影,儘管劇情聲情並茂、十分精彩,但它終歸是虛構的,自己覺醒的觀察者才是真實的。
心理諮詢師作為一個天然的旁觀者,加入當事人對自我的覺察當中,協助當事人養成自我覺察和覺醒的技能,豐富經驗。
內在小孩:可以簡單的把一個人劃分為理性與情感兩個層面,理性是法律、道德、規矩的約束,是必須、應該、只能和不能……情感是天然的、與生俱來的追求快樂和迴避痛苦。問題可能出在理性過於嚴苛和強硬,或者情感過於自卑、膽怯和無能。我們把理性比喻成已經成年的內在父母,把情感比喻成未成年的內在小孩。閉上眼睛,做幾個緩慢悠長的深呼吸,放鬆自己的身心,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想像在自己的胸口的正中央那裡,有一片可大可小的空間,裡面住著一個小孩,想像這個小孩從胸口的那片空間里出來,開始圍繞著自己的身體轉旋轉,每轉一圈就會在自己面前停留5秒鐘,自己就會慢慢的看清楚這個小孩的大小、性別、年齡、衣著、身體姿勢、髮型、臉型、表情和眼神……轉了5圈之後停留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可以進一步的觀察這個小孩,真切的感受他。這個小孩往往承載著自己內心裡所有的情感,以及對自我、他人和社會的認識,以及相應的期待、態度和行為習慣。如果看的不清晰或者感覺不真實,可以想像和這個小孩擁抱,感受他皮膚的溫度,感受他的呼吸,感受他的心跳……然後嘗試和這個小孩交流,他對自己有怎樣的不滿和期望?自己想要說些什麼或者做些什麼幫助他?他希望自己說些什麼或者做些什麼……
【案例】引導當事人看到內在小孩的狀態,感受到內在小孩的感受,看到內在父母對內在小孩的態度和做法對內在小孩造成的負面影響,看到內在小孩對內在父母的期待和不滿,引導內在父母理解和接納內在小孩,通過語言和行為滿足內在小孩的需求,促使內在小孩相信、接納內在父母,促進內部關係的和諧。也可以由心理諮詢師扮演當事人的內在小孩,與當事人對話,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再交換角色,促進相互間的理解、接納和信任。
內在力量:在一個安全、安靜、舒適的環境里,舒服的坐著或躺著,閉上眼睛,做幾個緩慢而悠長的深呼吸,放鬆自己的身心。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想像自己站在一片樹林里,周圍是一棵棵自己熟悉的樹木,地上是熟悉的小草、花朵,頭頂是藍天、白雲、陽光,微風吹拂著花草樹木和自己的身體。繼續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想像自己變成了一個大樹,雙腳變成了樹根,身體變成了樹榦,雙臂、雙手和頭部變成了樹冠。雙腳牢牢地紮根向大地的深處,非常的牢固、穩定,有著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身體筆直、挺拔,有力量、有自信…樹冠枝繁葉茂、鬱鬱蔥蔥,充滿生機,向著天空、陽光,無限的延伸,有生命力,有希望感…感受自己的牢固、穩定、強壯、力量、自信、生機和希望感。
洗盡鉛華:有條件的朋友可以泡溫泉,沒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在想像中泡溫泉,在泡溫泉或者想像的時候,在一個房間里,有一個溫泉水池,泉水持續的湧入水池,並從另一端流出,脫掉衣服,走進水池,感受溫暖、潔凈的泉水撫摸自己的身體,滋潤著每一個毛孔,帶走身體里的髒東西,帶走緊張、不安、難過、煩躁等負面情緒,把溫暖、輕鬆和愉悅的感覺注入自己的身體。
心靈層級:閉上眼睛,進入放鬆、開闊狀態。首先看到自己的思想困惑、情緒困擾、軀體癥狀和行為異常。然後看到在這些問題的背後,是籠罩在自己心靈上的陰雲,黑壓壓的烏雲壓的自己喘不過氣來,這層「陰雲」是過去的負性生活經驗,歷歷在目。然後看到自己的心靈,是純粹的,是與生俱來的自信、樂觀和勇敢,自己外在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問題是籠罩在自己心靈上的陰雲引起的。想像心靈的力量越來越強大,衝破陰雲的籠罩,陰雲漸漸散去,越來越稀薄,自己由內而外自信、樂觀和勇敢起來。
其實心理諮詢與治療的過程就是一個催眠的過程。催眠並不一定是要閉上眼睛、進入催眠狀態才可以進行的。在當事人感到輕鬆,敞開自己的心扉,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帶著信任接受新的知識和經驗的過程里,就是在接受催眠、做出改變。
05、生活實踐
經過了以上所有的步驟之後,當事人最終是要把所有的改變逐步的落實在自己實際生活中,才算是完成真正、徹底的康復。兩次心理諮詢與治療的間隔,就是用於生活實踐的時間。當事人會嘗試著以新的思想觀念、情緒感受、態度和行為做法來看待和解決生活里的實際問題,包括學習、工作、情感、人際和家庭關係。並且把生活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在下一次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時候,與心理諮詢師一起進行討論,共同尋求解決辦法。
一個人思考問題的方式、情緒和身體反應、態度和行為做法習慣,是受到過去的生活經驗以及既成自我觀念的影響,會下意識、自動化、習慣性的呈現出來。為了避免自動化反應,我們需要先慢下來,在刺激和反應之間增加幾秒鐘的時間,用這幾秒鐘恢復清醒、理智的狀態,檢視自己的習慣,並重新做出反應。
換個角度看問題,任何問題都有正反兩面,積極與消極是共存的,幸運里蘊含著危機,苦難里蘊含著機遇。比如,一個人在公司里做的不順,最後被公司開除了,自己重新去找工作,找到了一個更適合自己發展的途徑。就像失敗,從失敗中發現走向成功的方法,失敗一萬次也沒有關係,成功一次就能成就自己。
生活實踐也是建立新的生活經驗的過程,新的生活經驗會促進思想觀念、情緒感受和身體反應、態度和行為做法的改變。
如果把人的心理比喻成一部電腦,自己的觀念、思想、情緒感受、身體反應和行為習慣就好比是已經安裝進去的程式。當事人的原有程式出現了BUG,需要進行修復,可以把新的觀念、思想、情緒感受、身體反應和行為做法重新安裝進去,或者設計一個更高的智能,在當事人 「不清醒」的時候,高級智能就會提醒他認識到思維的虛假性,從「不清醒」的心理狀態轉回到「清醒」的現實狀態。這項技能需要在心理諮詢中由心理諮詢師帶領當事人通過問題解析、認知重建、行為訓練和催眠暗示來逐步的學會。
正面關注、放大與強化:人們會習慣於關注、發現、批判和消除問題,而忽略了問題較少出現或者不存在的例外時刻及其原因。而問題較少出現或者不存在的時刻就是改善或康復的心理狀態。通過探索其原因,找到使問題較少出現或者不存在的方法。通過重複實施這些有效的方法,增加改善和康復狀態的時間範圍,以減少問題存在和嚴重的時間範圍。具體的問句是:問題在什麼時候不存在或者較少的出現?那時候自己是怎麼想的和做的?
【案例】當事人發現自己在做喜歡的事情,比如買喜歡的東西、吃好吃的食物、玩感興趣的遊戲、學習專業技術、與志同道合的人聊天,以及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獲得他人讚賞的時候,會感覺比較輕鬆、愉快和自信、樂觀,癥狀就幾乎不存在。這是因為做喜歡的事情,更容易專註進去,獲得輕鬆、愉快和滿足的感覺。取得成功和獲得他人的認可,可以提升當事人的能力和價值感,獲得自信心。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認真學習豐富知識,鑽研工作提高技能,取得更多的成功和他人的讚賞,以此獲得更多的能力和價值感,提高自信心和安全感。
三、治療原理和理念
1、每個人都與生俱來的自信、樂觀和勇敢,沒有人天生就是自卑、膽怯、退縮和焦慮、恐懼、抑鬱、強迫的,思想困惑、情緒困擾、軀體癥狀和行為異常是自卑、膽怯和退縮引起的,自卑、膽怯和退縮是過去的生活經驗所形成的自我觀念引起的。
2、當事人是自己生活環境的專家,沒有人比當事人更了解自己的生活,諮詢師是協助當事人認識問題和建立解決方案的專家,改變就是當事人認識自己、面對和解決問題的具體過程。
3、根據當事人的需要和實際情況,選擇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方法,不拘泥於某一派別或者心理療法,有效才是硬道理。綜合正心療法是綜合了過去主流的心理學流派、療法的優勢所在,是一個包容性極強的心理療法,也是個可持續發展的心理療法。
4、通過積極的關注、認真的傾聽、深刻的理解和無條件的接納,給當事人營造一個安全、輕鬆、舒適的氛圍,使當事人感覺被充分的看到、聽見、理解和接納,促使當事人充分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勇敢做回真正的自己,是一切改變發生的前提。
5、關注問題背後的原因--期望和恐懼。尋求新的更有效的方式滿足身心需求,超越內心的恐懼。看到當事人自身的力量和資源,協助當事人發展出更多的力量和資源,用以解決問題。
6、主要是提升當事人能力感和自信心,即面對和解決現實、心理問題的能力和辦法,因為問題就是由無能感導致的自卑和膽怯引起的,只有真正的具有能力感和自信心,問題才能消退。
7、改變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並不是做完所有的努力之後才會看到改變,而是在努力的過程中改變就在發生。尤其是要重視小的改變,因為小的改變的積累會帶來大的改變。心理諮詢與治療必然是一個持續改善的過程,偶爾會出現波動起伏,整體呈螺旋上升的趨勢,康復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8、康復是一個可量化的具體過程,當事人會有階段性的康複目標,既可以說康復是有終點的,也可以說成長是無止境的,心理諮詢必然會從解決問題的過程轉變為心靈成長的過程。就是從逐步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減輕心理困擾,到逐步取得學業或事業的成功、人際關係的和諧,獲得個人和家庭生活的美滿。
9、康復不只是心理問題的減輕,還包括事業的成功、人際關係的和諧,和個人、家庭生活的美滿,心理學服務於生活。
10、心理諮詢師和當事人是單純的合作關係。心理諮詢師為當事人提供服務,當事人為心理諮詢師支付報酬。心理諮詢師和當事人之間是平等的,當事人是有能力的,並非弱小的受害者,心理諮詢師是來協助當事人面對、認識和解決問題的,並非是當事人的拯救者。心理諮詢師和當事人不能有諮詢關係以外的其他關係,其他關係會干擾諮詢關係的建立,會影響治療的效果。
綜合正心療法的宗旨是:端正觀念、思想、情緒感受和身體反應、態度和行為做法等心理活動過程,提升能力和價值感,建立自信心和勇氣,促進身心的統一和諧,全面恢復心理健康。
作者寄語:感謝您閱讀本書,歡迎您添加我的QQ或微信(11570968)為好友,我的QQ空間和微信相冊里有大量的原創心理學專業文章和最新的網路公益講座信息。如果您需要一對一的專業心理輔導,可以聯繫我索要遠程心理諮詢與治療事宜。
四、正心療法自助表
先從上往下的填寫問題方向,再從下往上建立解決方案。
推薦閱讀:
※隨便
※踏入九月,你還不知道如何建設心理諮詢室嗎?
※30歲,我就這樣了嗎?| 敘事治療中的自我關懷
※無聊瞎寫的心情
※不要把自己當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