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皇家風範的佛教石窟藝術寶庫

雲岡石窟,皇家風範的佛教石窟藝術寶庫

來自專欄樂途樂游4 人贊了文章

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山西大同,戰國時期初為代國,後併入趙國,古稱平城,別名雲中,雲城。大同位於內外長城之間,扼據漢民族與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間的交通要道,為戰略要地和中原地區的北大門。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城西的武州山,北魏舊稱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明代在武州山前後修建雲岡堡,故改稱雲岡石窟。石窟依山開鑿,自東而西依自然山勢分為東、中、西三區,綿延約1公里,規模恢弘,氣勢雄渾。現存主要洞窟45個,附屬洞窟209個,造像5.1萬餘尊,造像最高17米,最小2厘米,10米以上大像就有九尊。

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600年的歷史,是佛教藝術東傳中國後第一次由一個民族用一個朝代雕作而成的皇家風範的佛教藝術寶庫,是公元5世紀中西文化融合的歷史豐碑。

佛教起源於印度,東漢(公元一世紀)傳入我國,醞釀於魏晉,勃興於十六國,鼎盛於南北朝,成熟於隋唐,復興於宋遼金元,其中十六國、南北朝是關鍵。四世紀以後佛教在中華大地上開花結果,實得益於五胡十六國民族大遷徙的歷史機緣。

北魏(386年-534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權。自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太祖)遷都平城(今大同)稱帝,至494年魏孝文帝再遷都洛陽,平城作為北魏的首都和北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歷96年之久。

拓跋珪既好黃老信奉道教,也閱讀佛經禮敬名僧。印度原始佛教出家人不拜皇帝、父母,西來的胡僧也保持這一傳統,禮佛不拜皇帝。這有悖於中國皇權思想的現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既要利用佛教教化於民,又要對西來佛教加以封建化改造。

北魏僧人法果受太祖拓跋珪之詔赴京師,後任僧統統轄僧徒,他提出皇帝就是當今如來活佛的新「理論」,試途通過宣揚佛教教義以鞏固政權,同時也巧妙地解決了佛教和世俗政權統一的問題,這是皇家開鑿雲岡石窟的思想基礎。

北魏第五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後,佛教以更大的勢頭髮展起來。在統治者的倡導下,僧統師賢為文成帝立像,「令(佛)如帝身」,並在武州山為五位皇祖開窟造像。有思想,有行動雲岡石窟的開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雲岡石窟的開鑿從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後近70年。

文成帝接受高僧曇曜的建議,「於京城西武周塞鑿山掘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這就是雲岡開鑿最早的著名曇曜五窟(16-20窟)。武州山砂岩結構易於雕鑿,是其選擇開鑿的原因。

「曇曜五窟」的橫空出世,是以皇家之實力,第一次由一個民族來營造雕作,異於其他早期的石窟。

雲岡石窟開鑿大致分三期,即三個階段。早期為文成帝時「曇曜五窟」的開鑿,中期為獻文帝、馮太后、孝文帝時皇家營造的大窟大像,晚期為遷都洛陽後民間補刻的窟龕。三階段集中展現了西來(佛)像法逐步中國化、世俗化的演進過程,堪稱中華佛教藝術發展的里程碑,代表了公元五世紀世界美術雕刻的最高水平,是人類文化雕刻藝術史上的精魂。

早期石窟:即第16~20窟,亦稱為曇曜五窟。佛像即帝像,同時又分別代表著北魏建朝以來的五位皇帝。窟平面馬蹄形,穹隆頂,仿印度草廬形式,一門一窗,外壁滿雕千佛。主要造像為三世佛(過去、現在、未來),佛像特徵明顯。洞窟中可清楚地看到古代印度、古代龜茲早期石窟造像的某些表現形式,佛像高大,面相豐滿,高鼻深目,肩寬體壯,短粗身材,八字須,佛像不論在形象、服飾還是髮結等的雕刻上,都接近印度和中亞地區的造像風格,洞窟形制和造像本身都帶有一種強烈的異域風格。早期造像受政治的影響,佛像的面部表情多是莊嚴乃至呆板,目的是通過宣揚佛教教義以鞏固政權,因此風格樸拙中帶有些許生硬。

第18窟釋迦立像,15.5米高

第19窟釋迦坐像,16.8米高,雲岡石窟第二高佛像

第20窟釋迦坐像,高13.7米高,窟前壁約遼代以前已崩塌,成為「露天造像」

中期石窟:是雲岡石窟雕鑿的鼎盛階段,主要有1-3、5-13窟,工程規模超過了早期洞窟,其形制特點也大異於早期。北魏遷都洛陽以前的孝文時期,是北魏最穩定、最興盛的時期,此期皇家經營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歷時40餘年,亦稱孝文時期石窟。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長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後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層,左右分段,窟頂多有藻井。佛像面相豐圓適中,除繼續保留早期的一些特色式樣外,出現了反映時代特徵的「褒衣博帶」式服裝,出現了許多新的題材和造像組合,側重於護法形象和各種裝飾。中期石窟是積極於改革創新的時期,漢化趨勢發展迅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華麗。

第1窟中心塔柱,稱「支題窟」或「塔窟」

第9、10窟為一組雙窟

窟內雕塑 色彩主要為明清用礦物顏料施色

第13窟主像手臂下「托臂力士」

五、六窟亦為一組雙窟,位於雲岡石窟中部。雲岡大窟鑿成之時,前面均建有木構窟檐,後均毀。5、6窟木構閣樓窟檐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5窟後室釋迦坐像高逾17米,是雲岡石窟最高的佛像

5、6窟是雲岡石窟雕刻最豐富的洞窟

第3窟,雲岡石窟規模最大的石窟,史稱靈岩寺。窟前立壁高約25米。北魏時期僅鑿出前、後室南部的窟形及前室上層的彌勒龕和東西雙塔,其他部分因遷都洛陽而輟工。後室三尊造像為唐代初年雕刻的,面相圓潤、肌肉豐滿,冠飾華麗、衣紋流暢。

晚期石窟:北魏遷都洛陽(494年)後,平城作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此時的雲岡石窟大規模開鑿活動雖然停止了,但鑿窟造像之風在貴族和平民中蔓延起來。小窟小龕的鐫建一直延續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這時大窟減少,中、小型窟龕從東往西布滿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等處,約有200餘座。洞窟大多以單窟形式出現,不再成組。內部更為方正、規制。造像題材多為釋迦多寶或上為彌勒,下為釋迦。佛像和菩薩造像出現清新典雅的「秀骨清像」藝術形象,成為北魏後期佛教造像顯著特點。

來到雲岡,你會驚嘆鮮卑這個剽悍的馬背上的民族,竟還有著如繡花般細緻和如流水般柔腸。只有強大的國力才能撐起這塑像雄偉的風骨,只有精巧的手指才能將游牧文明與中原文明貫通在流暢的點線之間。那些大國工匠既有西域人,也有漢人,他們都木有留下名字。

不是親臨觀看,是感受不到大同石窟藝術的美,是體會不到佛像雕刻藝術在中國演化進程的。民族文化,佛教文化,石窟藝術,建築藝術,音樂、歌舞、民俗等等,在雲岡石窟都有折射。

一篇短文幾張圖片難以說的清楚,有帶解說的視頻內容,這裡就不傳了,需要可以另外提供。

更多內容請關注,樂途樂游之

百家號

今日頭條

天天快報

網易號

搜狐號

一點資訊

知乎

新浪微博

推薦閱讀:

鳳凰網歷史一周圖片精選
公共基礎歷史常識:楚漢之爭
34年前的今天,對越作戰最大的一場勝仗

TAG:佛教 | 歷史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