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乃三國奇才,為何死在曹操的刀下?
5 人贊了文章
公元219年秋,知識分子楊修引頸受戮,這位才高八斗的才俊臨死時對朋友說:「我故自以死之晚也。」人之將死,欲言又止。他說出了自己必死,但是沒有說出為什麼必死。
歷史必分曲直,公案定將了斷。陳壽在《三國志》中說楊修之死是因為「太祖既慮始終有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魏國郎中、非官方史學家魚豢給出的罪名是「漏泄言教,交關諸侯,乃收殺之。」
歷史的塵埃在這一刻早該落定,誰知這件事情過去了千年之後,羅貫中一部《三國演義》重現了楊修之死的情景(《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從此楊修的陰魂便糾纏曹操不止,成為曹操多重性格的一個備註。
楊修之死,豐滿了曹操奸賊的形象,成就了一代知識分子偉岸的豐碑。
歷史的玄機隱藏在幽暗的深處,無言的過往總是離真實漸行漸遠。君臣鬥智,非曹操與楊修肇始,亦非曹操楊修為止。漢武帝時期的東方朔滑稽多智,在武帝面前談笑取樂;唐初的魏徵犯言直諫,言辭尖刻;乾隆朝的紀曉嵐軼事迭出,亦莊亦諧。。。。。。
可是,只有會玩腦筋急轉彎的知識分子楊修死在政治家曹操的刀下。
楊修的死,一定是因為他動了曹操的乳酪,有意或無意間撼動了曹操江山的基石。他太活躍了,簡直成了曹植的靈魂。曹操為了給兒子曹丕一個穩定的執政環境,維持曹家的千秋大業,一定要取走楊修那顆不安分的頭顱。他什麼時候取走它,甚至以什麼罪名取走它已經不是問題,只是他需要一個時機。最終他不能再等了,他的時間所剩無幾,因此在他自己死前百餘日殺掉了楊修。
不知楊修臨死前所說的那句話是不是真醒悟:
「我故自以死之晚也。」
作者:Hillbilly
推薦閱讀:
※看看古代女子的首飾庫,就知道女人的錢好賺是個歷史遺留問題!
※小傳——埃里希·馮·魯登道夫
※必須了解越南歷史上的幾件大事
※琉球群島歷史中的美國黑影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