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虎|武漢·糍粑面窩焦又黃,糊湯米酒醉人香

王老虎|武漢·糍粑面窩焦又黃,糊湯米酒醉人香

5 人贊了文章

老虎愛吃肉。也愛吃油炸的東西。這源於幼時貧瘠的成長經歷中,饑渴的胃對油脂的奢望,以至於烙成一種習慣固執地存在於味覺中。

所以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不為穿新衣,只為能讓嘴巴解解饞,讓胃處於一個充分滿足的狀態。家鄉的年俗是要炸一堆年貨,炸蘿蔔丸子炸松肉炸魚炸豆腐炸藕盒……那時候的那種年味,老虎回憶起來,應該叫缺油水的年胃。

所以到了武漢,老虎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邊厚中空,色黃誘人,外糯軟而內脆香的油炸的面窩。

那是一個早上,朋友帶老虎在武漢的一個老居民區過早,看到有個小攤,立著一口火光瑩瑩的大爐,上面放著一口咕咚咕咚冒泡,白煙升騰的大鍋。

面窩雖叫面窩,但並非麥面,而是用粳米和黃豆磨成混合米漿,再加蔥花精鹽芝麻調味。據說稻米和黃豆亦有比例,恪守傳統的老師傅做面窩,會嚴格遵守七米三豆的規矩。黃豆少則面窩味不香;黃豆多而面窩吃油折本。而且大米黃豆浸泡的時間亦有學問,夏季3小時,冬季6小時,春秋季4小時。講究呀!

做面窩要用一把窩形中凸的特製的鐵勺,四周下凹有槽,中央凸起若半球。生爐火架油鍋,油鼎沸,將米漿舀入鐵勺內,中間一刮,露出凸處,將鐵勺下入油中,頓時油沸如珠,輕輕晃動,面窩飄起,在油中酥炸,待金黃燦然,便可出鍋。看其做法,老虎覺得米漿澆入凹勺,該叫面凹才對,一問之下,還真是有此說法,不過武漢人更喜歡叫面窩罷了。

面窩入口,有酥、脆、軟三種感覺,先是外表的油炸的酥感,再是下凹處因米漿多,所以肥厚的鬆軟,最後是中間米漿薄處的焦脆感。一個面窩有此三種口感,才稱得上是一個好的面窩。

更講究的師傅,會炸焦軟程度不同的面窩。有適合老年人的沒有中間的焦脆部分的泡軟面窩,俗稱「圈圈」,還有給喜歡吃焦脆口感,就薄漿多炸,炸成焦片俗稱「片子」。還有一種「夾面窩」,將炸好的「面窩」再塗抹上一層生漿,投入油鍋復炸。外軟內酥,老少咸宜。

吃面窩可以配熱乾麵,配蛋酒,配米粉或者湯麵,但老虎竊以為,配一碗糊湯粉最妙,胡椒辛辣味道可解面窩的油膩,米粉的細滑又與面窩的酥脆相得益彰,而且將面窩掰碎泡入糊湯粉中,滋味更妙。

福州有一樣吃食叫海蠣餅,做法和面窩頗為相似,也是稻米磨漿,在勺子底加入米漿,再加鮮肉絲,海蠣子,捲心菜絲,其上再抹一層米漿,加幾粒花生碎,放入熱油鍋內,炸至表面金黃即可,配一碗鍋邊糊,滋味也是絕妙。

對了,還有老北京的焦圈,配一碗豆汁兒。

油炸的吃食。老虎都愛。有位章必鋼先生在《新武漢竹枝詞》中寫道:「糍粑面窩焦又黃,糊湯米酒醉人香。武漢有個戶部巷,般般早點任君嘗」,面窩,好吃。

堅持原創美食文章,央視《味道運河》《吃貨傳奇》美食顧問,搜狐吃貨自媒體聯盟執行秘書長,美食紀錄片《搜鮮記》總策劃王老虎與你共同搜尋舌尖上的「鮮」!

推薦閱讀:

時見鹿 重新定義武漢最美書店
自製武漢熱乾麵技巧
在38℃的武漢,你還敢去吃這25家辣到爆表的館子嗎?...
武漢會戰(17)蘇聯空軍志願隊

TAG:美食 | 武漢 | 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