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軍之道】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強軍富國的迫切需要
5 人贊了文章
「軍民兩用」
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同志針對國防工業的發展,提出了「軍民兩用」的要求,他提出:「國防工業在生產上要注意軍民兩用,注意學會軍用和民用兩套生產技術,平時為民用生產,一旦有事就可以把民用生產轉化為軍用生產。」在國防工業建設與生產實踐中,堅持「軍民兩用」原則,藉助國防工業技術、設備和人員等資源,建設平戰結合的國防工業產業結構,提高了國防工業的應變能力。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通過對國際戰略形勢和國家安全環境的深刻分析,鄧小平同志提出了國防工業「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的16字方針,既總結了以往我國國防工業發展的成功經驗,也給當時的國防工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軍轉民」的有效實施為軍民融合式發展進行了初步探索,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實踐也由軍工領域拓展到了軍事設施的軍民合用、軍隊支援國家大型工程建設、大力培養國防高科技人才和軍地兩用人才等領域。
20世紀90年代,國際戰略格局由兩極走向多極,高技術條件下的新軍事變革已經呈現,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面對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經濟建設搞上去和國防建設要強大這兩大戰略性任務。江澤民同志指出「寓軍於民,是把這兩項戰略性任務有機統一起來的重要舉措」;「要利用國家工業基礎,不搞自成體系」。民用工業能力和民營經濟的發展開始加入到軍工生產行列,「民參軍」打破了軍工行業的界限,改變了軍、民分立發展的狀況。同時,「寓軍於民」也在軍事設施建設與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建立軍民兼容的後勤保障體系、依託國民教育提高軍隊人才培養和增強平戰轉換能力等方面實現了創新發展,為軍民融合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進入21世紀以來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不斷深入,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不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上明確指出「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軍隊人才培養體系和軍隊保障體系,堅持勤儉建軍,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軍民融合式發展思想,是在「軍民兩用」「軍民結合」「寓軍於民」基礎上的重大拓展,是我們黨新時期指導國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軍民融合對我國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在治黨治國治軍實踐中,總結歷史經驗,順應時代發展,多次就做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進行了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新形勢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特點規律以及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戰略路徑。2015年3月12日,習主席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會議上,鮮明提出把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我們黨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也是從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
201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中指出: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黨中央從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必由之路。
201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設立中央層面軍民融合發展重大問題的決策和議事協調機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由習近平同志任主任,統一領導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負責。
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國家創新的需要
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黨中央從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必由之路。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強軍富國的迫切需要,是穩增長、調結構的迫切需要,是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維護國家安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
實施軍民融合戰略,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現實需要。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更為迫切,轉型升級的任務更為艱巨。我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10萬億美元,在這個基數上每增長1個百分點,GDP增量就超過1000億美元,相當於2010年經濟增長1.8個百分點的增量。換句話說,現在實現6.5%的增長率所帶來的GDP增量,相當於2010年10%以上的增長率所帶來的GDP增量。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橫跨軍地,輻射面廣,產業帶動性強,市場內需潛力大,有利於拉動投資和消費需求,促進技術創新和經濟轉型升級。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軍民深度融合可以發揮積極作用。例如: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16年已經成功發射第23顆衛星,覆蓋全球2/3地區,應用於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文監測、通信時通、電力調度等領域,帶動升級了智能汽車、無人機、車聯網、物聯網等一批新興產業,到2020年將至少產生4000億元的產業效應。
實施軍民融合戰略
實施軍民融合戰略,是國防建設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正處於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經濟體量變大了,受到的壓力阻力也變大,如果安全保障跟不上,越發展風險越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國家利益全局出發,合理配置國家資源,進一步把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68803.2億元,比上年增長8.5%,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速明顯快於一般工業。數據表明,我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出口額、出口增加值均已超過美國,居世界首位,2016年前3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0%以上。國防建設必須遵循國防經濟規律和信息化條件下戰鬥力生成的要求,變傳統自我發展模式為融合發展模式的國防建設,把經濟布局調整同國防布局完善有機結合起來。
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過渡
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過渡,軍民融合發展迫切需要具有戰略遵循和實踐引領。近年來,軍地雙方積極探索實踐,提高資源共享程度,一批軍民融合產業蓬勃興起。但軍民融合整體效益與巨大潛力亟待挖掘和進一步發揮,軍地之間還存在著各自為政,體制機制缺乏聯接整合,「多張皮」「多龍治水」現象突出,如果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就會陷入「要素強、系統弱」「有資源、無能力」的境地。要站在國家發展戰略全局高度,深化相關領域改革,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法規,實現經濟實力和國防實力的同步發展與良性互動,創新發展模式,提升融合水平。
更多軍民融合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軍民融合專委會
推薦閱讀:
※俄與西方軍事合作步入蜜月期 表面熱鬧背后角力
※中國軍火巨頭—保利集團有限公司
※毛澤東軍事經濟戰略破壞了日本的根本國策(張宏志)
※為何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對中國至關重要?